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8.43KB ,
资源ID:77997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99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语》中的基本概念.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docx

1、论语中的基本概念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一、道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行星绕太阳运行,流星闪亮地划过夜空,扫帚星拖着壮观的尾巴,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宇宙自然之道。 论语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它像万有引力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它也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在典籍里有不同的表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左传·桓公六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左传·僖公十三年)“忠信笃敬,上下

2、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左传·文公六年)“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礼记·乐记)这些不同的表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民。正如荀子·君道所说:“道者,何也?善生养人者也”。 所以,“道”就是生民之道。统治者顺着这个道就能获得成功,违反了这个道就会灭亡。“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尚书·仲虺之诰)“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

3、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尚书·泰誓上)道要求统治者顺民心,做民之父母,桀纣违反了天道,残害老百姓,因而被天道所弃这里的天道就是上天让老百姓生存之道。 统治者的做法符合生民之道,就叫“有道”或“顺道”;努力使自己的作法符合生民之道,就叫“修道”、“循道”;统治者的做法不符合生民之道,就叫“失道”、“背道”或者“无道”。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

4、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从这里可以知道,循道就是:“应之以治”、“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如果不循道,却“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其道然也”,因为道不循人,不随人而变,统治者如果违反了生民之道,必然遭到惩罚,求天求神保佑也没有用。当时,“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所以,孔子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求统治者顺应生民之道而行。 论语中“道”的含义比较多,用作生民之道用的,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鲁一变,至于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二、德和中庸 然而,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这也是孔子很少谈道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民之道呢?如果“道”作为最高方针,明智人士有一个策略来实现生民这个最高方针,这个策略就是“德”。“德义,生民之本也。”(国语·晋语四)晏子春秋·篇问下说齐国的晏子到晋国去,晋国的叔向跟晏子谈论,说到德

6、行之高厚莫过于爱民、乐民,德行之下贱莫过于刻民、害民,德就是围绕生民的。 管子·心术上:“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这里所说就是德是实现道的途径,德使道得以实现。有人把“舍”解释为“施舍”,认为“德是道的施舍”,我看未必,这里是“止息”、“住所”的引申,德是道的住所,道就包含在德中,也就是说,按照德来做才能实现道,德就是使物得以生生的方法,心里有德才能了解道。 “德”,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得正直,金文加了心,意为行也正直、心也正直。

7、国语·周语:“正,德之道也。”虞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政治的目的是让人民得以生养,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那就是符合了德。“德”就是要顺应民心,实现生民养民之道。 “德”是达成生民的策略,所以,“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生民就要施惠于民,所以,“德以施惠”(左传·成公十六年);“恤民为德”(左传·襄公七年),“德不失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体恤老百姓,按照德来行事,就不会失民了。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就是要统治者按照这个策略行政。 管子&mi

8、ddot;五辅:“德有六兴: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滞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陂沟,决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六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也就是说可以从六个方面兴德政:厚生、输财、遗利、宽政、匡急、振穷,如此,则老百姓的愿望都能得以实现,并因此愿意听从统治者的

9、引导,这样,治理国家就很少要用到刑罚而可以“善为”。所以说,统治者兴德,则“民有耻且格”。因而,孔子要求“君子怀德”,“据于德”。 “德”是实现“道”的策略,违反“德”也就是违反“道”,“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尚书·大禹谟)。统治者不按照德来做,让老百姓难以生存,会怎么样呢?“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为民做主的神会惩罚违反道德者。“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左传&

10、middot;昭公四年)行政不中正,不符合德,不能使民养生,就会失去天下。 “德”在孔子这里又用了一个更为专用的词“中庸”来表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常说“中庸之道”,是因为一方面“道”与“德”散用时并不明确区分,正如管子·心术上所说“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另一方面,孔子及其弟子把孔子的这个策略称作“夫子之道”。所以,孔子之道的“道”与作为最高方针的道并不是同一层次的道,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孔子之道指的就是德,是中正,是中庸,是实现最高方针之道的策略。国语·周语下:“道之以中德”,正是说以中为德。 中庸对“中”作了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11、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天地自然才没有喜怒哀乐,对万事万物同样的对待,而没有偏爱,或者说天地没有爱,这是“中”;人总是会有喜怒哀乐的,如果喜怒哀乐能不违反自然,以自然的“中”作为参考,就是做到“和”了。以“中”作参考,也就是以“中”为用,即“中用”或“中庸”。所以,“中”是本,按照中庸做到了和,也就是达道了,达到道,万物就可以遂其性而生生不息。做不到中庸,也就不能达道,就叫“失德”。 中庸的具体表现是“事,举其中。”(左传·哀公十一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2、中庸)。孔子自己也是执其两端用其中的,如“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吾道一以贯之”,“道”为“中庸之道”,曾子跟门人解释说是“忠恕”。因为“忠恕违道不远”,所以曾子以忠恕答门人,他知道门人难以理解中庸。正如孔子所说“知德者鲜矣”(15.4)。 三、仁、义 道不是人人能察觉,中庸之德也不是人人能理解做到,(正因为此,孔子也是很少谈德),所以,根据最高目标和实现最高目标的策略确立了一个生民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仁,它的核心仍然是生民、使民获益。管子·五辅中讲的“六兴”,也就是原则的六个方面,从这六个方面遵照中正之德去做,就能实现生民的最终目标。“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13、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这里也是说为政者应当自身修道德,仁是修道修德的原则。 在论语和左传中,真正作原则用的仁并不多,有以下这些:“依于仁”,“仁以为己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奉之以仁”(左传·昭公六年)。更多的是把它用一些具体的做法表达出来,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九年)“度功而行,仁也。”

14、(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几个弟子问仁,其实问的是作为原则的仁,但是,孔子知道对于这几个弟子,只有用具体的容来回答,对他们才有益,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只是仁在各方面的表现。这几个回答不同于对颜渊的回答,对颜渊的回答则是比较概括的作为原则的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乘人之约,非仁也。”(左传·定公四年)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所以,是不仁的。 行

15、为上能自觉地符合道、德、仁,做到了利民安国爱人就是义。所以说“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祭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义而行之,谓之德、礼。”(左传·文公七年)“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怒邻不义”(左传·僖公十四年),“诗、书,义之府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即诗书是教导人怎么做才合适,“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文公二年)不该死而死就不算勇。 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

16、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也就是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 四、礼 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符合仁,达到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就是礼。所以,能克己复礼就是仁,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也就是义。比如管子·五辅说德有六兴,其中有“薄征敛”,这只是一个原则,究竟怎么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礼中就规定了具体的征敛比例、具体的征敛方式等等,照此征敛就是合义的。 礼是什么?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

17、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礼是为了能达到道德仁义,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

18、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除去五刑叫刑)、规章、制度。礼规定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导细则,让人知道如此做就是合义的,所以说,“礼以行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19、。”(礼记·仲尼燕居)如果没有礼,就什么事都不能有序,众人就不能协调一致了。“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同上)没有礼,大至乱国,小至抢座位、乘车也乱、站立也无秩序。 “礼,身之干也。”(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以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礼”(左传·昭公六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

20、七年)“礼以行事”(左传·昭公九年),“君子动则思礼”(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这些都是说礼是人的行为参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区别于动物,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人类社会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而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保护弱势群体,礼是用来遏制强者欺凌弱者的。晏子春秋·篇谏上:“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记·礼器)以此礼而行,则能万物遂其性。礼应当是合于人心的,“合于人心”可以狭隘地理解、并用现在的话语表达为“人性

21、化”,可见,礼不是为了灭人性的,而是为了让人能活得有人的尊严,让人与人相容共处,不要互相伤害。所以,孔子强调礼必须由圣人明王制作,就是为了礼能合于天时、人心,“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否则,由无德之人制作的礼(政策、法规等等)就会成为杀人的工具,成为强权者抢夺弱势群体利益的借口,使得弱肉强食合法化。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礼,首先要符合天时适应时代(周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很重视“时”),其次要顺乎天道伦常(比如现在婚姻法、儿童保

22、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所涉及的容),再次要适合于对象(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比如有关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党员的有关规定、教师法等),还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身份相称(比如,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 形式也是礼的一部分,也称作礼,但仅仅是形式更准确的应该叫仪,仪礼就是作为仪式的礼,后人更多地把礼理解为形式了,比如“礼仪之邦”这个词就基本上把礼的真正涵丢掉了,更多地把礼视作为仪了,否则,传统的“礼仪之邦”不就是法度之邦了吗。三字经里有“人不学,不知仪。”对“仪”比较看重,但在礼记·学

23、记里则是“人不学,不知道。”左传·昭公五年:“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24、。”形式只是礼的末节,而不是根本,礼的根本是用来守国、行政令、保人民的。一个国君没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贤能的人,违反与大国定的盟约而侵犯小国,这样的国君怎么叫知礼呢?这说明,在当时,就有人不明白礼的真正涵和作用,而把礼等同为形式了。 五、忠、信 说文·心部:“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若按照右文说,则“忠”之义从“中”,当是心中正。后人在理解“尽心曰忠”时丢掉这个“中正”的大前提,从而得出“忠义”难以两全的悖论。不义之事显然不中不正,也就是不忠,“忠”和“义”哪来矛盾呢? 唯君命是从,就是忠吗?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

25、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孝经:“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可见,“忠”是中正、从道,为国家社稷着想,君有错,就要纠正,君坚

26、持错误不改,自己就该离开,而不是唯君是从,更不是“君叫臣思,臣不得不死”。“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忠,民之望也。”(左传·襄公十四年)“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这些“忠”都是对统治者执政的要求,要求统治者尽心为民,使民获益。“忠”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中正”,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不是说只要尽了心不管所谋是好事还是坏事都算忠,只有所谋出于中正才算忠。 说文·言部:“信,诚也。”“祝史正辞,信也。”(左传

27、·桓公六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信以行义”(左传·成公八年),“信以守礼”(左传·成公十五年),“周仁之谓信。”(左传·哀公十六年)祝史是不可以对天、对神说假话的,说的实话就是正辞,说实话就是信;信是统治者保有国家、保护人民的珍贵宝物;信是要符合仁的原则的,是为了行事合义并符合礼。“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向用言语表达出来,说出来的话要符合信,符合了信才能有助于志向的实现,想要实现志向却放弃信,志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即言是要

28、体现信、可以遵守的。当然,“信”不是意味着简单地不管说的什么话都遵照执行,若如此,则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若小人哉。”所以说,“复言,非信也。”(左传·哀公十六年)只有符合信的话才能遵守。“要盟无质,神弗临也,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背之可也。”(左传·襄公九年)不平等的签约叫做“要盟”,并没有体现“言之瑞,善之主”,不符合仁,所以,不必遵守。遵守“要盟”就叫“仁而不学则愚”了。“‘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左传·僖

29、公二十八年)信是说这个盟约的容是符合仁的原则的,所以是可以遵守的。也就是说,“信”不是简单的坚守协约,而是信约的容首先应当以仁为原则、符合义、遵守礼的。信就是在事情的整个过程中贯彻让每个人都能生存这个道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赢”。如果弱势者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不符合仁义礼的协定,那么,不遵守这个协定也就不叫无信了。正如现在处理违约事件,首先要看这个约定是不是合法,约定不合法,这个约定就是无效的,当然谈不上遵守。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左传·文公元年)“忠信,礼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年)“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孔子家语·弟子行)“

30、口不道忠信之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谓“道忠信之言”也就是“言忠信”,意思是说出的话要中正、符合道德仁义礼、是可以遵守的,并非指说出的都是“要忠于某,要守信”这样的话。能做到忠,即做事都考虑到利国利民,道德就纯正了;能做到信,即行为符合仁义、遵守礼,道德就坚固了。所以,忠、信都是要符合道、德、仁、义、礼,并体现一个人对道、德、仁、义、礼的实行情况,即言行都是公正无私的。一起做坏事互相不违背就不是忠、不是信。 六、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rsq

31、uo;”“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孝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孝就是要敬养父母;孝不仅要为父母做在前吃在后,更要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愉快的神情。这些都体现了子女心对父母的爱。所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如果都不爱生养自己的父母,他还会爱其他人吗?统治者为了权和利而父子兄弟相杀,这样的统治者能关心老百姓吗?所以说,一个人爱父母兄弟,是他以后能实现仁道的根本,因此,孔子对统治者尤其强调孝:“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孝慈,则忠。” 那么,孝意味着唯父母是从吗?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忠。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忠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这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孝不是唯父母是从,义不当从则不从。 孝经:“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rs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