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1 ,大小:229.78KB ,
资源ID:77401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401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史记》选学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史记》选学学案.docx

1、史记选学学案1.廉颇与蔺相如主备人:刘艳丽 审核人:赵宗生刘向友 【学习目标】 1积累和梳理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学习作者把个性不同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写作手法.3.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并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预习案】助读资料1.背景简介: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

2、史条件下发生的。 2.作家作品(1)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关于司马迁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先生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熟读深思通读全文,

3、不借助注释,直接口译,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看自己翻译得是否正确,把翻译不对的划出来,并且在词句学习中体会人物塑造方法和精神品质,直接在课本上批注即可。完成后进行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在熟记课下注释的基础上,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1.给加点字注音不肖( ) 刎颈( ) 传舍( ) 缪贤( ) 列观( ) 驽( ) 臣语曰( ) 睨柱( ) 不怿( ) 汤镬( ) 盆缶 ( ) 渑池( )诈佯( ) 皆靡( ) 甚倨(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为赵将 (2)使人遗赵王书 (3)徒见欺 (4)报秦者 (5)窃计 (6)可予不 (7)不可不许 (8)曲在赵 (9)均之二策 (10)王必无人

4、(11)奉璧奏秦王 (12)示美人及左右 (1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4)乃辞谢,固请 (15)召有司案图 (16)特以诈详 (17)舍相如广成传 (18)度秦王 (19)衣褐 (20)逆强秦之欢 (21)间至赵矣 (22)唯大王孰计议之 (23)不如因而厚遇之 (24)拔石城 (25)请奏瑟 (26)秦王不怿 (27)独畏廉将军哉 (28)顾吾念之 (29)今两虎共斗 (30)徒以吾两人在也 (3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 (3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一词多义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 顾吾念之( )顾野有麦场(狼)( ) 念父母,顾妻子(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三顾茅庐( )引:

5、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引兵欲攻燕( ) 引次江北( )负:秦贪,负其强(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决负约不偿城( ) 均之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 胜负未定( )久负盛名( )幸:大王亦幸赦臣 ( ) 而君幸于赵王( ) 则幸得脱矣( ) 故幸来告良( ) 幸得广闻讯( ) 始皇帝幸梁山宫( )4.翻译下列句子(1)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6、者,徒以吾两人在也(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整体感知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故事?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故事。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写在下面。【探究案】取长补短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补充。各抒己见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成果,教师点拨,同学们做好记录。【合作探究】1.蔺相如和廉颇人物形象分析。2.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刻画蔺相如人物形象的。画龙点睛将学习目标补充完整,总结收获当堂检测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昭示了怎样的精神?自己提炼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训练案】(时间:20分钟 分数: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7、(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到 )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因此)(C)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留下,留给) (D)臣请就汤镬(接受) 2.下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C)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D) 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人秦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舍人相如可使 (B)今君乃亡赵走燕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C)赵以盛设兵以待秦 (D)怀其璧,从经道亡,归于赵 蔺相如以口舌之劳 今君乃亡赵走燕4.下列句式和“今君乃亡赵走燕”相同的一项是( ) (A)计未

8、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C)遂于秦王会渑池 (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5.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1)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人秦 (2)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3) 毕礼而归之 (4)臣请完璧归赵(5)左右欲刃相如二、虚词积累“以”(每空1分,共20分)(一)介词以勇气闻于诸侯(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以此知之( ) 秦亦不以城予赵(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 余船以次俱进( ) 从此以往十五城予赵( )(2)连词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越国以鄙远。(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9、)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动词皆以美于徐公( )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固定词组以为( ) 无以( )所以( ) 是以( )3、名句填写(每句一分,共5分)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2.顾吾念之, , 。3.吾所以为此者, 。【素材积累】(熟读并背诵)一、话题素材忍让 蔺相如的忍让之气度,可使我们佩服。虽廉颇一再地挑衅,一再地的恶语相加,可是他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境界,包容了这一切,避开了这一切。这决不是怯弱。试想若没有蔺相如的忍让大度,“将相和”又如何会成为佳话美谈,试想蔺相如若与廉颇争锋相对,寸利必争,国何以得存?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当第一次与秦王交

10、锋的时候,蔺相如以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镇定和智慧,从秦王手里巧妙地夺回璧玉,并派人机智地送回赵国。然后,蔺相如又凭借其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向秦王郑重表示,“请就汤镬”。在渑池会上,当秦王不肯为赵王击缶时,蔺相如先是柔中带刚,不卑不亢,“跪请秦王”,遭到秦王拒绝后,又以五步之内“颈血溅大王”的拼命之势逼使秦王乖乖就范。最后,当秦之群臣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辱赵时,蔺相如棋高一着,智胜一筹,对之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将秦之威风扫得一干二净。在这两场外交斗争中,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就像鸟的两只翅膀,助他穿云破雾,翱翔长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官位超过他的

11、时候,心里十分不服,发誓一定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每朝时,常称病”,一旦“望见相如”,也是“引车避匿”。同时,还向受了委屈的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终于被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高风亮节所感动。最后,他放下大将军的架子,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海纳百川,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 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

12、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于人于已都有益处。 二、角度素材(一)从蔺相如方面着想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诗)蔺相如虽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一个普通门客,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他效力的时候,他义无返顾,慷慨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绝不推脱。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2好马还要伯乐荐蔺相如在缪贤门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出不凡的智慧。比如,有一次缪贤曾因犯罪,想投奔燕王。蔺相如以他高屋建瓴的分析,成功地劝缪贤放弃了这一想法,最后使缪贤获得了赵

13、王的原谅。好马还要伯乐荐。要不是后来缪贤的荐举,蔺相如这匹好马也许就会一辈子湮没无闻,更谈不上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的成功。3口才也是才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后,被赵王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只是动了一下嘴皮子而已。其实,会动嘴皮也是一种才,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口才。蔺相如正是以其出类拔萃的口才,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义正辞严地驳斥了秦王的无礼,保全了价值连城的璧玉,捍卫了赵国的尊严。4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当第一次与秦王交锋的时候,蔺相如以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镇定和智慧,从秦王手里巧妙地夺回璧玉,并派人机智地送回赵国。然后,蔺相如又

14、凭借其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向秦王郑重表示,“请就汤镬”。在渑池会上,当秦王不肯为赵王击缶时,蔺相如先是柔中带刚,不卑不亢,“跪请秦王”,遭到秦王拒绝后,又以五步之内“颈血溅大王”的拼命之势逼使秦王乖乖就范。最后,当秦之群臣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辱赵时,蔺相如棋高一着,智胜一筹,对之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将秦之威风扫得一干二净。在这两场外交斗争中,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就像鸟的两只翅膀,助他穿云破雾,翱翔长空。(二)从廉颇方面着想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官位超过他的时候,心里十分不服,发誓一定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每朝时,常称病”,一旦“望

15、见相如”,也是“引车避匿”。同时,还向受了委屈的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终于被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高风亮节所感动。最后,他放下大将军的架子,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此段材料还可从不同角度论证不同的道理,如从廉颇的角度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蔺相如角度论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等。2不要以出身论人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后,被赵王拜为上卿,地位超过了廉颇。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另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依照廉颇的看法,一个人出身卑贱,就应该永远卑贱,一个人以前是

16、贼也就永远是贼了,这种观点显然是十分错误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一直都恪守着这一观念不放。比如,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不是一直奉行只有“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才有资格被推荐上大学、招工招聘等这一十分荒谬的“出身论”吗?(三)从蔺相如和廉颇两方面同时着想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团结才有力量。家和不被外人欺。当秦王要与赵王会于西河外渑池时,赵王畏惧不去。廉颇与蔺相如一起商量着说对赵王说:“如果大王不去,就表明赵国弱小胆怯了”。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并对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使其“终不能加胜于赵”,而此时在军事上“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这里,蔺相如的文(外交)与

17、廉颇的“武”(军事)可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强大的秦国最终也“不敢加兵于赵”。否则,“两虎共斗”,则“其势不俱生”,赵国就会遭致重大损失。此段材料还可论证“军事和外交同样重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四)从赵王方面着想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要不拘一格,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规矩当秦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国面临强权外交,处境艰难,缪贤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时,赵王并不因为蔺相如只是一介宾客而拒于门外,而是破格录用,委以重任,让他代表赵国出使秦国。当蔺相如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使命后,又不拘一格,赵王又及时将蔺相如提拔为上大夫。后来,当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以其勇敢和智慧捍卫了赵王和赵国的尊严,

18、凯旋归国后,赵王不顾老将廉颇的面子,再一次破格提拔蔺相如,以至官位都超过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赵王这种知人善任,赏罚分明,不拘一格的用人观不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吗?(五)从缪贤方面着想甘当伯乐,为国荐才蔺相如在缪贤手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得有胆有识。后来,赵得和氏璧,秦想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因国力弱小陷入给与不给的两难处境,“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这个关键时刻,正是缪贤毫无保留地及时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最终才有了蔺相如完璧归赵,为国立功的卓越表现。最值得赞赏的是,缪贤那种心底无私,为国荐才,为国分忧,不计个人安危的可贵品质。缪贤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代表赵国出使秦国,此行

19、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因为此去责任重大,不确定的因素甚多,假如蔺相如不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的”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去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人了事,连缪贤也将会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这些缪贤当时不是没有想过的,然而他并不惧怕,他识才敢用,信任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又怎么能做到呢?反观今天的某些单位部门,当国家需要人的时候,他们不但不积极荐举,相反却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对单位人才实行关、卡、扣、留。比较起来,缪贤甘当伯乐、推贤进士的举动,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2. 晁

20、错主备人:崔桂静 刘艳丽 审核: 赵宗生 刘向友 【学习目标】1.积累和梳理文言文的“治 间 乃 因 以 为”等词语和重要句式。2.通过具体事件和人物自身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辩证评价人物。 【预习案】助读资料1.背景简介: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镇抚天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入京勤王。可是后来这些祸患消失了,诸侯王的势

21、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3.人物简介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散文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今文尚书。后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宠信,被称为“智囊”。他主张重农,又力主削弱诸王势力。景帝即位以后,晁错迁为内史,后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因向景帝进削藩策而被藩王怨恨,是故七国借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叛乱。在内外压力下,景帝将晁错斩于长安东市。其主要论文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论贵粟疏等等。熟读深思通读全文,不借助注释,直接口译,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看自己翻译得是否正确,把翻译不对的划出来,并且在词句学

22、习中体会人物塑造方法和精神品质,直接在课本上批注即可。完成后进行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在熟记课下注释的基础上,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1.给加点字注音(共11分)晁错( ) 颍川( ) 轵县( ) 雒阳( ) 堧垣( )噤口( ) 谒者仆射( ) 大戮( ) 与错有卻( ) 吴楚罢不 ( ) 卒受大戮(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共19分)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宠信倾九卿 力未有以伤 请下廷尉诛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丞相谢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吾去公归矣 (11)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12)内杜忠臣之口 (13)公言善,吾亦恨之 (14)错常数请间言事

23、,辄听 (15)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16)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17)太子善错计策 (18)别疏人骨肉 (19)吾当先斩以闻 3.一词多义(共23分)以: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以书称说 以其辩得幸太子 吾当先斩以闻 错以此愈贵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为:具为上言之 击吴楚军为将 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治: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同心一意, 共治曹操 奚暇治礼仪哉 天下无治尚书者 间:jin 其间旦暮闻何物 安得广厦千万间 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jin 道芷阳间行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错闻之,即夜请间4.翻译下列句子数

24、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才,迁为中大夫。(6分)译: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4分)译: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5分)译: 整体感知1.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2晁错哪方面给你印象最深刻?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写在下面。【探究案】取长补短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补充。各抒己见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成果,教师点拨,同学们做好记录。【合作探究】1.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2.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

25、表现这个人物的?3.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苏轼晁错论中也说,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你如何评价晁错的所作所为?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时弊,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结局比较圆满?画龙点睛将学习目标补充完整,总结收获当堂检测请参照课文内容为晁错写副对联。 晁错训练案(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一. 语言知识(18分)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 B吾当先斩以闻 闻:使闻C丞相谢 谢:感谢 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疾:痛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错乃穿两门南出 今少卿

26、乃教以推贤进士B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C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D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晃错峭直刻深的一组是(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深得文帝和景帝信任,两代皇帝都重其才识,他提出的治国建议多被采纳,但最终因景帝为保全大局而遭诛杀。B作为内

27、史的晁错,由于擅自凿开了太上庙外空地上的围墙,引起了丞相申屠嘉的极大不满,丞相欲致其于死地,但最终还是让晁错逃脱了罪责。C作者善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特别是晁父坚决反对儿子削藩,劝说不果而自尽,正面衬托了晁错政治改革的坚定。D作者围绕晁错“峭直刻深”的性格特点,选择多个材料加以表现。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晁错始终坚持削地收郡的改革主张。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下无治尚书者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B.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顷襄王怒而迁之 C.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相如奉璧奏秦王 D.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6. 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8、 )太子善错计策 别疏人骨肉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内杜忠臣之口 吾当先斩以闻 将军身披坚执锐李牧连却之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吾得兄事之A. / B. /C. / D. /7.解释虚词“因”的意义(一空1分,共10分)因:连词 因入京师,遂观太学 ( ) 相如因持璧却立( ) 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 )介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 )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 因上便宜事( )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22分)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

29、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时北,汉何以得往使?时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

30、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必更匈奴中 更:经过 B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赂:贿赂C即臣大夏而君之 臣:使臣服 D并南山,欲从羌中归 并:通“傍”,靠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与共击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堂邑父为奉使君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