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4.02KB ,
资源ID:77236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236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226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07关于雷锋精神的选择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226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07关于雷锋精神的选择题.docx

1、1226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07关于雷锋精神的选择题李海洋总结版的矛盾的基本内涵:矛盾是指事物同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矛盾客观不直观 对立双方有联系矛盾双方非实体 但以实体为载体逻辑矛盾真矛盾 辩证矛盾能同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依、相贯、相互转(在一定条件下)斗争性矛盾双方:相分、相斥、相互否(无条件)(3)矛盾的辩证关系斗制同同一靠斗争维持,转化靠斗争实现。同制斗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形式、规模、(4)辩证认识的实质:方法论意义1、万物有矛盾 对立又统一 相斥相依相转化 大千世界方发展2、对立成同一,同一含对立3、二者性相反,却是同根基如此析矛盾,事物现本质

2、如此看问题,方可见发展4、只能见对立,或仅见同一皆为形而上,片面单打一5、逆向会思维 实际能联系思考能换位 辩证见精髓(5)矛盾的基本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A双方统一,形成关系B相互吸取,相互利用C相互贯通,构成发展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促进量变,实现质变同一斗争,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和谐讲同一,同一不绝对和谐解冲突,协调谋双赢(6)矛盾转化的原理发展是转化 转化赖同一 转化须条件 条件靠创造 不转是僵化 乱转是诡辩(7)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部矛盾是内因 外部联系时外因 根本原因是内因 第二原因是外因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外因有作用,必经内因起(8)矛盾的普遍

3、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普遍性矛盾出处在,矛盾时时有 矛盾特殊性不同矛盾有差异 不同阶段有区别 不同方面有特点 解决形式有多种(9)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1、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矛盾之间分主次 矛盾内部分方面2、两点论重点原理一物有两点 辩证在其间只见一方面 不是全面观两点有重点 不可等量观始终抓主要 矛盾推向前2、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一般通过个别在(认识顺序)任何个别含一般(内容属性)个别却比一般大(内容信息)一般个别能转化(范围层次)3、一般和个别的方法论意义认识事物是析矛盾普遍特殊中见原因具体实践是个性 理论总结见共性中国特色是个别 社会主义是一般对立同一规律的九大原理1、 矛盾的基本

4、内涵: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的联系2、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3、 矛盾的辩证关系:同一性 斗争性相互制约4、 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5、 矛盾的基本作用:同一性斗争性推动发展6、 矛盾的转化功能:发展通过矛盾转化实现7、 矛盾的内因外因: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8、 矛盾的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9、 矛盾发展不平衡性:两点论和重点论原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周期。以正确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A、 现实基础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

5、平的反应。B、 产生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不当造成的。C、 客观要求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D、 解决方式正确的 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五个命题角度一. 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二. 从“适度原则”的角度三. 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四. 从“恩格斯语言”的角度五. 从“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这是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阐述的是否违反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列宁在这里指的是,人在实践中依靠已认识的客观规律而作应于客观世界。而唯心主义的“

6、意识创造世界”观点则是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源。2003.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5周年:1997年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20周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最突出特点和最重要贡献)30周年: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 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

7、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 的思潮和模式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习总书记中外记者见面会的讲话:我们的人民热

8、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话将成为35题的材料,用以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答: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

9、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党领导人民在建立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D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写入报告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强调发展成果“更

10、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2008.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转移就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1.在列成对的范畴中,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反映论与先验论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C唯理论与经验论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的五对范畴(1) 原因和结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引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2) 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是

11、指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3) 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深藏于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通过理性思维把握。(4)可能性与现实性现实是事物具有必然的实际存在。可能是合乎规律但尚未实现的潜在。可能与不可能现实中有无根据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现实中根据是否充分(5)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a或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12.26【李海洋直击2013考研政治】07关于雷锋精神的选择题2012-12-26 11:55:28|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12、 【直击2013】关于雷锋精神的选择题 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日记上的话,今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雷锋格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是()A.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B.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C.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D.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 雷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示范效应,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A. 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B. 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爱国情感C.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D. 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

13、德境界 3. 雷锋同志已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始终镌刻在人民心中,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代表着社会的道德理想,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以下能够体现雷锋精神的选项有()A.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B. 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C. 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D. 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12.26【李海洋直击2013考研政治】01十八大报告考点2012-12-26 11:47:29|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直击2013】十八大报告考点一、十八大报告中的命题热点1“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对“中

14、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报告3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4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5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6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7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二、十八大报告中的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包括()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C.中国特

15、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D.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十八大报告中将党的建设的主线概括为()A.科学性建设B.执政能力建设C.先进性建设D.纯洁性建设三、十八大报告中的分析题材料1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中外记者见面会的讲话材料2雄关漫道真如铁”

16、梦想不可丢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历史,从深重的苦难中拉开大幕。“人间正道是沧桑”道路不可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复兴之路,改变了13亿人的命运,将中国送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长风破浪会有时”信心不可泄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要脚踏实地。坚定地保持“中国信心”。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陈列的重要讲话材料3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熟和完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建设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回顾“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挫折与失误往往与

17、制度缺失或者受到破坏有关。30多年前,改革开放发轫之时,邓小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他再次指出:“恐怕再有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回首十年,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制度建设方面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制度、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以及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巡视制度、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等逐步建立。回首十年,“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同行,与国家发展同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

18、进程,站上了新的起点。回首十年,举行立法听证会、开展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围绕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着力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和代表履职工作,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展现蓬勃生机。回首十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形成制度,一大批党外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引自人民日报材料4回首十年,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民营经济更加活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趋成熟。来自不同社会制度的声音,让“中国制度”的发展历程表现得更为真实、客观。德国柏林社会科学中心跨国冲突和国际

19、制度系主任米夏埃尔?曲恩说,“最迟从金融危机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成长起来”,“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大不相同,二是卓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巨大优势在这一制度下得以充分展现“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做出众多复杂决定,而且决策结果还不错。”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这样评价。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坚持改革开放,从依法治国到社会管理创新,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为乘风破浪的中国巨轮保驾护航。中国特色社会主

20、义,无论作为实践、理论,还是作为道路、事业,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制度上,才能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引自人民日报命题角度一: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答: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命题

21、角度二: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命题角度三: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关系的关系?答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

23、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四、十八大报告中的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24、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

25、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12.26【李海洋直击2013考研政治】03认识论的命题角度?答题方法【直击2013】认识论的命题角度答题方法认识论极其重要,但头绪多,易散乱。怎么办?几条重要线索在手,即可成竹在胸。第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第二,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第三,认识的辩证过程。第四,唯物辩证的真理观。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实践决定认识(就来源和基础而言),认识也指导实践(就功能和作用而言)。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实践与认

26、识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实践决定认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认识指导实践。这一基本的理论关系有三个命题角度。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个角度虽难度不高,但很重要。要具备结合材料解答分析题的能力。答案要点如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并不否定间接经验,但一切真知皆源于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如袁隆平同志的成就等都是可以结合的命题材料)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质上就是意识的能动性: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正确认识(真理)导向成功,错误认识(谬误)使实践失败;理论(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极大。3理论创

27、新和实践创新这个角度是命题热点,也是理论难点和多项选择题易错点。要正确理解下述难点: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理论创新就是指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新飞跃(第一次飞跃)。实践创新就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新进展(第二次飞跃)。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动态展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是指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既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又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领导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科研新成就如“神舟问天”、“蛟龙探海”都是可以结合的命题材料)二,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这个命题角度并不很难,但

28、头绪多。头脑中要梳理清楚。记住数字“一、二、一”“一”,一个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两个对立:反映对先验(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能动对消极(能动反映论和消极反映论的对立)。“一”,一个统一。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把上述内容理解了,小题可无误,大题可无恐。三,认识的过程是两次飞跃这个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角度。对以下12字要点要透彻理解,牢固记忆。1“一个过程”: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再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2“两个条件”:是指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

29、识)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3“无限反复”: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由认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客观矛盾决定的。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的认识的提高也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四,唯物辩证的真理观五个内容要记牢:概念、唯物、辩证、标准、具体。真理: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内容和检验标准都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有范围的;真理的具体存在是一个过程。12.26【李海洋直击2013考研政治】04意识能动性的命题角度 答题思路【直击2013】意识能动性的命题角度答题思路意识的能动性问题属于重要的命题热点。在试卷上的考查方向可归纳为二点:第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中包含的意识对物质的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