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83KB ,
资源ID:76426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426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docx

1、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4、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

2、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如:初步朗读,感知大意;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反复朗读,感受意境;感情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会写“寒、径”等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3、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朗读课文。2、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

3、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教学难点: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朗读课文。2、默写山行,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背诵本诗,默写全诗。4、认识“径、斜”2个生字,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2、背诵并默写全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美丽的秋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喜欢旅游吗?现在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课件)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

4、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注意节奏。(生自由朗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重点正音:径、斜)3、再读,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懂的?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打个小问号。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老师把这首诗贴在黑板上,谁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上来划一划。(生上台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推测提出的问题:山行的行石径斜生处晚红于坐爱)5、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既然问题是大家提出的,愿不愿意再和

5、大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呢?(愿意)现在,大家就利用字典、词典和手中的资料,同桌两个一起来商讨这些问题,争取人人都当老师,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对方。(同桌互相讨论。)6、交流:想不想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想)三、以画为媒,研读感悟1、现在让我们边读边想,看看诗中向我们描绘出了哪些景物?(自由读诗,动笔圈一圈)2、交流:(1)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枫叶红的季节应是深;从“霜”字也可看出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还有“寒”字也点明是深秋季节。)(2)那么,在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除了霜叶外(板书:霜叶),还有哪些景物

6、?(指名说,板书: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3、请看这副画,(课件出示图画,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它把诗人诗中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4、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抓住“远、斜、白云生处”的理解,说出理由,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了一个“生”字,有一种版本印成了“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用哪一个更好?仔细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生处”比“深处

7、”更好,因为“生处”不仅有“深处”的意思,而且“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师:“生”是一个动词,“生”字把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给表现得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看到白云升腾、飘浮的样子,白云好象就在我们眼前动起来了。下面同学们也运用联想,从“有人家”三字会想到什么?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你能不能用语言描绘出来。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马

8、车出现。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那么晚了,诗人停车驻足,诗中说,这全是因为(生:“霜叶红于二月花”。)c、师:经霜的枫树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经霜的枫叶图。(多媒体展示一组枫叶图)你会用学过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如火的枫林?(曾林尽染,叠翠流金)d、看着眼前这满山如火的枫叶,诗人忍不住赞叹道(生齐读:“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此刻,如果你也与诗人行走在山林中,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与二月花。(指名读)e、枫叶似火,层林尽染。傍晚了,诗人还

9、停车驻足,只是因为这胜于春花的枫叶,透过诗句,我们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从这一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怎样的感情?(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角色体验:这美好的秋景,这火红的枫叶,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也怀着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读一读这首诗吧!(师生齐读)。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配乐朗读 古人写秋,大多写秋的悲凉,凄美,而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秋的深深爱恋之情。能把诗人描绘的美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

10、!留恋忘返!)3、配乐背诵(1)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景象深深的印在脑海里,配乐齐诵(配乐:秋日的私语)。(2)谁能看着画面,背出这首诗?(指名背诵)四、指导书写1、出示会写的“寒、径、斜、霜”4个字。2、多种方式认读。3、给生字组词。寒(寒山、寒冷) 径(田径、半径)斜(倾斜、斜坡) 霜(风霜、秋霜)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6、展示作业,师生评议。五、阅读在线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书河上亭壁(寇凖)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第二课时: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11、。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4、会认“刘、残、犹、傲、君、橙、橘”7个生字,会写“刘、盖、菊、残、君、橙”6个字。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习生字:赠、刘)4、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

12、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学习生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2)认识生字:刘、盖、菊、残、犹、傲、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重点:同音字“菊、橘”的区分,“菊”草字头,因为菊花是草本,“橘”木字旁,橘树是一种树。读准“残、君、橙”的读音。4、朗读这首诗(谁

13、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读读诗句,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大家看这两幅图。你知道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讨论:秋天,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呢?(2)菊残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这是怎样的枝条?(交流,如:不怕寒冷,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毅力等等)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

14、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3)橙黄橘绿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4、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_的季节!5、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对朋友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6、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四、熟读背诵、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诉大家?、熟读背诵。五、再读课题,深化主

15、题1、读题。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3、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秋天真美好。六、书写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刘、盖、菊、残、君、橙。2、学生认读。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第三课时:夜书所见教学目标:1、会认“挑”1个生字,会写“送、挑”2个字,积累多音字“挑”。2、朗读、背诵这首诗。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2、朗读本诗,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教学难点: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2、朗读本诗,理

16、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具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亮“开门红”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2、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之3、过渡: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由此引出本课课题。(设计意图:因为教材安排的课文大都与实际季节相吻合,所以这样熟悉场景的再现,很容易勾起了孩子们对秋的感知,但在他们眼中、心中秋天是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而我借由此过渡到秋天也是引人愁思的季节,与本诗主题吻合,也能在孩子头脑中设下一个小小的悬念:秋天怎么会引起人们愁思呢?这首诗又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愁思?

17、这样的导入,过渡自然,引人思索。)二、唱“重头戏”合作探究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了解诗人,理解诗题;初读古诗,学习生字;品读赏析,感悟诗意;游戏练习,加深理解四步。(一)了解诗人,理解诗题;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老师请诗人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出示作者资料)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一说?生2:写!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生2:看见

18、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生(齐读题目)。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生:写!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设计意图:这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读懂诗,这一步就是为读懂诗做了初步的准备,明确诗题的含义,才能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要写些什么。通过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学生可以明确作者写诗的时间“夜”及内容“所见”。)(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过渡并出示学习提示:诗人在秋天的一

19、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 ”和“ ”画下来。(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2.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不懂呀?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

20、一样有名,它们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它们的住所及出色的演唱才华。)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2) 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4)指名写生字。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设计意图:由课题的理解很自然地引出了自读提示,这样的提示可以给刚刚迈入三年级的孩子们“一根学习的拐杖”,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读诗,避免一头雾水的学习。这首诗中要求掌握的生字不多,而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看,难度不大。但是为了养成他们认真细致的书写

21、习惯,我还是设计了生字的书写指导,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5)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落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请你带着这样的情绪读读这两行

22、诗。(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2.赏析第三、四行诗(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

23、地方吗?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

24、引导: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设计意图:体悟诗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我注重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他们深深地融入到诗中去。)(四)游戏练习,加深理解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

25、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考虑到我班的孩子年龄偏小,设计游戏加深理解的方式很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三、品“音绕梁”感悟升华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设计意图:逐

26、句理解诗句之后,带领同学们回顾整首诗感情朗读,我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让孩子反复诵读,提醒他们将自己的理解带入朗读之中,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思乡情感。)(五)背诵古诗,加强积累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四、听“窗外音”拓展延伸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

27、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而中华五千年来的诗歌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此环节中刺激孩子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验,让他们吟诵其它有关思乡的古诗,丰富他们的积累。而学后质疑,有利于引发新的思考、新的感受,使孩子们永远处于“学然后知不足”的境地,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五、练“好功底”个性作业1.背诵夜书所见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设计意图:个性作业是对全课的一个复习巩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文拓展到实际生活,这样以来,本课的学习就被引入更深更广的空间,体现出“大语文”的理念。)板书设计: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叶绍翁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听:萧萧 寒声 思乡之情感:动客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