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43.67KB ,
资源ID:75229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229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望洞庭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望洞庭教学设计.docx

1、望洞庭教学设计望洞庭教学设计望洞庭教学设计1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1、板书:望洞庭,刘禹锡。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4、能用一些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

2、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湖光秋月潭面君山玉盘青螺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诗句,用上课始老师提供的词语,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朦胧迷人的湖光柔美似水的秋月波光粼粼的潭面苍翠欲滴的山水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潭面3再读诗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美。宁静朦胧的湖光、柔美隐约的秋月: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如仙境般和谐、美妙。(结合理解“两相和“)波光粼粼的潭面:洞庭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

3、下,呈现出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之美。(结合理解“镜未磨“)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说成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向神往。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洞庭秋月图?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情境练说:秋天的一个夜晚,我们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朦胧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能欣赏道这一人间仙境,真是不枉此行啊!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

4、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5、媒体渲染,感受意境。多媒体播放秋月朗照下的洞庭湖,让学生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提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诗人的这种情感是通过那些词语表达出来的?6、吟读背诵。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先是逐一播放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出现一个画面,学生就朗读相关的诗句;接着,配上音乐连续播放,学生入情入境吟咏诗句;最后,背诵整首诗。四、拓展延伸,完成作业。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看一看洞庭湖,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2、布置课外作业:在生字本书写本课生字。想象洞庭湖所描写的景色

5、,用几句话写下来。收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句、图画等资料。望洞庭教学设计2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一、引入课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

6、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1、品读

7、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

8、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9、。(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6、背诵古诗。四、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

10、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4、集体交流感受。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五、总结六、作业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望洞庭教学设计3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1、感受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一课时课件、古诗朗诵音频一、激趣导入1、诗句接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有没有同学

11、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生:山水诗)2、揭题释题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了?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字音指名读,师生评价,正音。3、读出节奏请

12、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指生读,评价。齐读。三、理解诗意1、交流方法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来说一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2、自读自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一下这首诗吧。(2)四个小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且和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交流反馈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4、齐读古诗三、感悟诗境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

13、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1、湖光秋月两相和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湖月)师:那是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呢?出示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师: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师: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2、潭面无风镜未磨师: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师: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生答)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14、金光闪闪)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师: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师: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师:那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铜镜呢?(未经打磨的铜镜)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未经打磨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吧。(出示铜镜图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模糊,朦胧)来,我们一起感受感受洞庭湖的朦胧美吧。(齐读)师: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

15、班齐读)3、遥望洞庭山水翠师: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生答)(板书:山水)师: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出来?(翠)师: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山水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4、白银盘里一青螺师: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生答)师: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生答:比作)师: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这一点,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6、那是怎样一幅美景吧。(出示图片)师:诗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师: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写下这句诗,你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爱、赞美)带着你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吧。师: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诗人可真浪漫啊!(女生读)师: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真不愧被称为“诗豪”。(男生读)师: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读!(两句诗齐读)5、小结全诗师: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

17、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板书:人景)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6、指名背诵。四、拓展延伸。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景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板书:望洞庭湖月观察和山水想象人景望洞庭教学设计4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能理解诗

18、句,并能体会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欣赏孟浩然的望洞庭湖。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神奇的五彩池,奇伟无比的石林,如诗如画的山峡,水平如镜的西湖。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定格一张月夜下的洞庭湖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4、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

19、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相机正音。3、再读,边读边思考,看看能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借助字典,也可与同桌讨论。4、理解诗句: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我理

20、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生:遥望:远望。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

21、白银盘里一青螺”。师(出示洞庭湖与君山图)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吟诵并背诵。体会意境: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像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生说意境。三、拓展延伸1、欣赏孟浩然的望洞庭湖:望洞庭湖(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洞庭湖不同的意境。四、总结师: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

22、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五、作业想像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望洞庭教学设计5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风景优美的洞庭湖秋夜图。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故名为“望洞庭”。全诗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那么和谐,平静的潭水,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对学习古

23、诗词也有了一定的方法。教学的程序可按照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像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的步骤进行。另外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注意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一课时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配套朗读音频一、激趣导入1.诗句接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

24、”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明石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飞流直下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家回答得真棒!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生:山水诗2.揭题释题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为了留住眼中的美景,于是写下了这些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看看他眼中的山水之美吧。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3.了解诗人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以律、绝为主,乐府小章尤为

25、著名。有“诗豪”之称。主要作品:陋室铭浪淘沙石头城等。4.介绍洞庭湖师:通过题目有谁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呢?生:洞庭湖师:那洞庭湖在哪呢?生:湖南省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由书上的注释知道的。师:孩子们真是善于搜寻有用的信息,真棒!师出示PPT寻找湖南省,并介绍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景象?生:晚霞、湖水、山、鸟师:那你们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你看的景物吗?生:波光粼粼、梦幻迷人、金光闪闪、清澈见底、月色朦胧师送一组词,出示PPT水天一色、湖中有山、水平如镜、朦

26、朦胧胧、水鸟翱翔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字音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觉得他的字音读准了吗?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3.读出节奏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下面请看黑板,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有一个人,她很厉害,很会读诗,同学们想去见识一下她的本领吗?请大家仔细倾听。出示朗读音频。同学们有信心比她读得好吗?先自由地练习一下吧!指生读,评价。齐读。三、理解诗意1.自读自悟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诗句的意思,把不

27、理解的词语画上问号。(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2.交流反馈看着大家刚刚激烈的讨论,肯定有不少收获,那么谁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3.古今对比读师:刚才几位同学描述得可真美,来,我们一起将这美丽的景色吟诵出来。出示PPT古文今文女生:湖光秋月两相和男生:洞庭湖的水光和秋月相互映衬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风平浪静,如同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四、感悟诗境师:整首诗以精炼的语句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物

28、,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学生上黑板画)1.湖光秋月两相和师:谁来读读第一句。生:读师:诗人是在什么时候欣赏的洞庭湖美景的呢?生:秋天的夜晚师:你是从哪知道的?生:从“秋月”一词。师:诗人看到了什么?生:湖光、秋月(板书:湖月)师:那是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呢?生:水平如镜的湖面,银色朦胧的秋月。出示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风平浪静,水天一色)师:是哪个字把这种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表现出来的?生:和(板书:和)师: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2.潭面无风镜未磨师: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生: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师:是什么让诗人联想到是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生:水平如镜的湖面。师:把湖面比作镜子似乎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同学们在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述,可是作者却别出心裁的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为什么要强调没打磨过的呢?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金光闪闪、清澈见底)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师: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师: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师:那这是一面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