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13知识点及练习 13 .知识点及练习 A知识点1. v. 试图,努力,尝试 用法: . 尽力做某事 . 尝试做某事 s ( .) = s ( .) 尽某人最大的努力(做某事) 短语: 试穿 试用,参加选拔 a 尝试,试一下 让我试一下2 地球,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面要加定冠词。短语: 在地球上 究竟,到底3. n.污染,污染物 v. 污染 .被污染的短语: 大气污染,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 水污染4. v. 扔垃圾 n.垃圾= = 短语: 倒垃圾 / 扔垃圾5. 的底部 的顶部6. = 充满7. a 参与;起作用 a “在方面起作用;参与”,后接名词、代词或动
2、词形式。8短语 减少,把砍倒 插话 切断;断绝 切碎 删除9. 介词短语,后跟名词、代词或动词形式。 副词,常位于句末。位于句首时,其后有逗号。10. s t ! (P98) 11 对有益,反义词组 。 擅长”,后接名词、代词或动词形式,同义词组 。 “善于应付”。 “对友好”, 同义词组 。12. 主语是物, . (s) (.) . 某事物花费了某人一些钱主语是人,. (s) . 某人花费时间/金钱在某物上 . (s) () .某人花费时间/金钱做某事 主语是人,. (s) . 某人为某物支付金钱 多表示花费时间, . . 做某事花费某人一些时间13. a ( ) . 对某人/某事物有(大)
3、影响/有关系14. 导致;引起 . . 带领某人做某事15. 若连接两个成分作主语,其谓语通常与靠近的主语保持一致,即“就近一致原则”。如果连接两个两句,并且 放在句首时, 引导的分句要用部分倒装结构, 引导的分句不用倒装结构。16. . 有害的,不利的 = 对有害 17. 听说 收到某人来信 听到 (强调结果) 听(强调动作)18 在范围内受欢迎 .受某人欢迎19. n. 百分之 , 单复数相同。 +名词 做主语时,谓语动词要和后的名词保持一致。20. () 在(极大的)危险中 远离危险(n.)(.)(v.)(.)21. v. “承担得起;买得起”。后面可跟名词、代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常
4、与, , 连用,多用于否定句中。 . 负担得起做某事 t . 不能负担做某事22. 采取行动 . 采取行动做某事23. . 可重复使用的,可再次使用的类似加前缀的单词:返回 再现 再生 在建 回想 重写 恢复 重新计算 重新思考 重新利用 B知识点1. . . 好好利用,充分利用2. . 用建造/制造3. 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意为“被翻转过来的;被颠倒过来的”。 . 把某物翻转过来4. 由制成,能看出原材料 由制成,不能看出原材料 产于,后接生产地 被制成,后接制成品 . 由制造,后接动作的执行者 . 由构成,后跟组成部分5. 在的前面,强调在某一物体外部的前面 在的前部,强调在某一物体内
5、部的前面6. a 获奖辨析:“赢得,获胜”,宾语为比赛的项目、奖品或战争等。 “打赢,战胜”,指比赛时,其宾语为所战胜的对手7. 可数名词,“鼓舞人心的人(或事物)”。 不可数名词,“灵感”。 . 对某人来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人(或事物);激励着某人。8. 可数名词,作品,著作 不可数名词,工作 动词,工作 可数名词,工作9. n.创造力,创造性 .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 v.创造;创作10. 需要(1).实义动词 ,用于肯定句,其后可接名词、代词、动名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 “需要某物”。 . 需要做某事主语是人 . = . 某事需要被做主语是物 (2).情态动词,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没有
6、时态与人称的变化,后接动词原形。由引出的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用,否定回答用t 。一、现在进行时(1)用法: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特征:常常与或具体的时间连用,有时句中会有感官动词来提示,或通过上下文来暗示。表示现阶段一直进行的动作。这类动词常常是延续性动词。常于 , , 等连用。一些表示位置移动的词,如, , 等,常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下列动词不用于进行时态:表示记忆、理解或决定的词:, , , , 等;表示感觉、情感、心理活动的词:, , , , , , , , , , , 等;表示占有或拥有的动词:, , 等。 (1)构成: ( ) + 现在分词 二、 句型 意为“过去常常做某事”,表
7、示过去存在某种状态或过去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肯定句:主语 + 动词原形+其它否定句:主语t + 动词原形+其它主语t + 动词原形+其它 一般疑问句:主语 + 动词原形+其它? +主语 + 动词原形+其它?辨 析: . “过去常常”。 . “习惯于做某事”。 . “被用来做某事”。 .三、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为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 / / +过去分词 一般过去时: / +过去分词 一般将来时:1. 过去分词 ;2. / / 过去分词 现在时行时: + +过去分词现在完成
8、时: / + +过去分词过去进行时: / +过去分词过去将来时:1. 过去分词 ;2. / 过去分词过去完成时: + +过去分词含情态动词:情态动词过去分词基础练习题 A1. 单选题( )1. ?, I .A. a B. C. D.不填( )2. , , .A. B. C. D. ( )3. . .A. B. C. D. ( )4. . t ?A. B. C. D. ( )5. , ? 20,000 .A. B. C. D. ( )6. I I . . .A. B. C. D. ( )7. a a ?A. B. C. D. ( )8. .A. B. C. D. ( )9. Im . , I .
9、A.t B.t C.t D.t ( )10. .A. B. C. D. ( )11. 10:00 . 5:00 . .A. B. C. D. ( )12. s . .A. B. C. D. ( )13. . , .A. B. C. D. ( )14. . , s a .A. I t B. I C. t D. ( )15. ? I .A. B. C. D. ( )16. a . A. B. C. D. ( )17. A . A. B. C. D. ( )18. 8 . A. B. C. D. ( )19. , . ? I . A. ; B. ; C. ; D. ; ( )20. ! ? A. ,
10、 B. , C. , D. ( )21 , .A. B. C. D. ( )22. , . Im .A. ; B. ; C. ; D. ; ( )23. , , s . A. B. C. D. ( )24. .A. B. C. D. ( )25. . A. B. C. D. ( )26 , . A. B. C. D. ( )27 . A. B. C. D. ( )28 . t , . A. B. C. D. ( )29 . A. B. C. D. ( )30 , . A. B. C. D. ( )31s , ?. s . A. t; B. ; C. ; D. ; ( )32 a , 88 F2
11、 . A. B. C. D. ( )33 a ., a . A. B. C. D. ( )34 . A. ; B. ; C. ; D. ; ( )35 ? A. B. C. D. ( )36 , . A. B. C. D. ( )37. ?, . A. B. C. D. 基础练习题 B一、单选题( )1. t . A. B. C. D. ( )2. a a . A. B. C. D. ( )3. . s a . A. B. C. D. ( )4. (白酒) . t . A. B. C. ( )5. t a . A. B. C. D. ( )6. a ? . A. B. C. D. ( )7.
12、. A. B. C. D. ( )8. a . A. ; B. ; C. ; D. ; ( )9. , . A. B. C. ( )10. , . A. B. C. D. ( )11. a ., I . s . A. B. C. D. ( )12. . ? a , . A. ; B. ; C. ; D. ; ( )13. 30 , s . ; ; ; ; ( )14. . (垃圾) ? . . A. , B. , t C. , D. , t ( )15. . A. t B. t C. t D. t ( )16. s . . A. B. C. D. ( )17. . A. B. C. D. (
13、)18. . . ? . Im . A. ; B. ; C. ; D. ; ( )19. I 1 . A. B. C. D. ( )20. a . A. B. C. D. ( )21 t . . A. B. C. D. ( )22. . I . Im a . A. ; B. ; C. ; D. ; ( )23. I . I a . A. B. C. D. ( )24. . 2008. A. B. C. D. ( )25. 2000 . A. ; B. ; C. ; D. ; ( )26. t , . . , . I . A. t B. t C. t ( )27. s . . A. B. C.
14、D. ( )28. . ? . . A. t B. C. t D. t二、根据句意用, , 或的适当形式填空。1. .2. 50 .3. .4. .5. 6, 000 .三、完成句子1.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阻止他们。 . 2.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人。 I a 3.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交了二十个朋友。 , I . 4. 实际上,她从没去过那儿。 , . 5. 她扔掉了昨天的报纸。 s . 6. 我在新的工作中充分地利用了我的经验。I . 7. 请别将杯子倒置。 t . 8. 这些照片唤起了我美好的回忆。 . 四、短文填空 (1) a a . a (2) , (3) t . (4) . (5) , (6) . . box(7) s (8) . (9) . . . “t . I (10)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