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测题七周测题(七)一、单项选择。(每小题有唯一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来,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B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础C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规则 D没有规则社会生活将陷入混乱2有人说:“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 A看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C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D认识了违法与犯罪的危害性3“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说明了( )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 B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C有一
2、般违法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D人只要一偷盗,就必然会走向犯罪4与道德、纪律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三个特征是( )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A B C D5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6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和所有违宪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 D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7“法风恢恢,疏而不漏。”这句法律格言主要说明了( )A严重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违法犯罪难逃法律制裁C违法者必定要受到刑罚处罚 D所有违法犯罪行为都能很快受到法律制裁8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公民,必须 ( )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起 从关心国家大事做起 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起A B C D9以下事例中,属于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是( ) 爸爸在五一节期间加班,依据劳动法,获得了3倍的工资 外公在书店买到一本盗版书,依据出版法,得到了店主双倍的赔偿初二学生王芳因为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了,根据义务
4、教育法,王芳又继续上学了小明在饭店吃火锅时突然火锅爆炸受伤,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饭店进行了赔偿A B C D10下列属于主刑的有( ) 管制、死刑 拘留、罚金 有期徒刑、拘役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A B C D11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下列句子中与这句话所蕴涵的意义相似的是( ) A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2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有( ) 在十字路口闯红灯 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欠钱不还 拦路抢劫他人财物A B C D13.2008年5月12日,青岛市北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行行动,一天之中传唤
5、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14.2008年4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这表明( )A.公民平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15. 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
6、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这说明(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A. B. C. D.16.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法律是靠社会舆论、习惯和信念来维持的A. B. C. D.17.下面对: 一般违法 违法 犯罪三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7、( )18.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这一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B )A.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B.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C.小错可不断,大错可不犯 D.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19.对右图中这位被“网上了”的中学生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这是一种不良行为这样玩下去, 会荒废自己的学业 这样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给父母带来操心这是一种要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违法行为A. B. C. D.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这些“严重不良行为”包括( )学习成绩差 纠集他人寻衅滋事 旷课、夜不归宿 吸食毒品A. B. C. D.二、判断正误
8、(对的打“”,错的打“”)21、凡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一定是违法的行为。( )22.贩毒是违法行为,吸毒不是违法行为。( )23.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24.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5.道德水平低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6、意志行动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 )27、磨砺意志需要善于管理自己,按计划实行.( )28、法律和道德都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9、犯罪就是违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30、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问答题:31社会青年张某在中学读书期间就有小偷小摸行为,走上社会后也不好好做人,反而受一些
9、“狐朋狗友”的引诱,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结果在一次街头聚赌中被抓获,处以行政拘留15天。拘留期满后,他不思悔改,反而在赌博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为了筹措赌资,先后潜入民宅窃得他人财物计人民币35000元。2004年底,张某在一次作案中被公安机关抓获,最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张某前后两次违法行为各属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简述理由。 (2)张某前后两次所受的处罚各属什么性质的处罚?分别由什么机关进行裁决? (3)联系张某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发展过程,说说张某堕落对你有何启示。 32雷蕾是我市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在她的“成长记录袋”中,有以下三则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一:下午,在放学
10、路上,我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他让我“赞助”点儿钱。我见跑不掉又敌不过他,就故意对他说跟我回家取钱,便三转两转把那人带到派出所后门 (1)你从雷蕾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哪些启示? 成长记录二:有段时间,我感到学习困难,不及时完成作业,还经常逃学,幸好同班的甜甜同学用“自尊自信”耐心疏导我,我才“改邪归正”。我真感谢她!(2)你认为甜甜同学是怎样劝说雷蕾的?。成长记录三:今天,为庆祝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两年,校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演讲比赛,我的演讲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获一等奖。(3)请你推测,雷蕾同学在演讲中会选用哪些方面法律知识? 33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知法、守法、用法,正确对待权利义
11、务”的重要性,并为之贡献力量,认真贯彻第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活动要求。某校七年级(一 )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开展了“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校”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问题:(1)调查组:该组同学对全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校园里存在许多违法违纪的现象。请你列举校园中存在的违法违纪现象,提供给宣传组,并提出纠正这一现象的对策。 (2)宣传组:该组同学决定在校园打出一些宣传法律知识的标语。请你拟定几条宣传法制精神的标语。 (3)讲解组:依法治校,重在人人参与。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谈谈我们在构建依法治校中应该怎样做。 四、分析说明题:34李某,初中八年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不守校规,后来发展
12、到偷东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5天。释放后退学,又不思悔改,不久又入室盗窃三万余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请回答:李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各应受到什么处罚? 李某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35. 刚满15周岁的中学生李某,原本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但自从对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着迷后,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经常逃学。为了进网吧,他多次偷拿父母和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其他同学的钱被拘留。李某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36.陈世礼,淮南原市委书记。1991年至2007年春节前,陈世礼先后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人民币511万元、美元1万元以及价
13、值人民币103万余元的房产、电脑等财物。陈世礼案的最大特点就是陈世礼以自己为圆心,构建了一个由其家人、其房地产界的朋友组成的腐败圈子。2008年12月8日,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2)请简要评价陈世礼的行为。该行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陈世礼的行为应受到_处罚,_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_、_、_、_、_,附加刑包括_、_、_。(4)该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 37.初中生王某因缺乏管教,经常逃课、上网吧、欺负小同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班主任刘老师对其进行了多次教育,并语重心长的告诫他“如果这样下去会很危险”,王某对老师的教育完全不在乎,后来他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朋友”,终于在一次参与抢劫中,被依法逮捕。1)你如何理解“这样下去会很危险”?(2)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