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1.23KB ,
资源ID:74771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4771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端砚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端砚阅读答案.docx

1、端砚阅读答案端砚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 于 洋 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过去的交流是鱼腹鸿雁, 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 待对方的回复。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社交网络的出现让 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 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

2、注册用户数接近9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 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 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社 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 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 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命。 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一个网名叫“走饭”的女孩 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

3、她的名字叫马洁,是一个“90后”的 南京高校学生。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 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让我们的关 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 在网络上,我们有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 兴趣的;每天都在线上碰到,却没有几个会打招呼的。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 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 们沟通的能力。 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 在社交网络上

4、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150人左右。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技术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 扁平和肤浅。我们简化了社交的流程,不再需要各种繁文缛节。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我们只 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 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 提高人类的幸福感是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使用社 交网络沟通时也关注真实世界的交流,正确驾驭技术带来的变革,而不是让技术编织的网络掌控生 活。 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沟通便利不代表关系的亲密,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的进

5、步。纸张比键盘更有热度,现实生活比虚拟社区更加阳光,真实的交流比数字的流动更温暖人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真实的交流有更重要的意义。 1、下列关于“社交网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交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b、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接近9个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的注 册用户也超过2.5亿。 c、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必定找得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也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个明星关注;只要愿 意,我们甚至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成为“好友”。 d、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不能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不

6、能增加我们的亲密; 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洁的死虽然不能归罪于网络,但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让 人对网络的情感期待产生怀疑。 b、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结识数以万计的好友或为“粉丝”,最 大限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c、根据“邓巴数”理论可知,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跟150人 左右频繁的交流。 d、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是希望让 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

7、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的交流形式,现代的交流是书信和电话,网络时 代则是电脑刷屏。b、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来自社交的数量, 也不来自沟通的频率。 c、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承担着沟通使命及情感期待的社交网络得以出现和推广,因为技术 最大的责任和价值在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d、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可以给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不能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因为真实生活的交流更加温暖人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

8、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 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 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

9、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 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 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10、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 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就:就职。 b、赴调,知天长县。 知:主持、管理。 c、请悉以赋民。赋:征税。 d、不伪辞色悦人悦:取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包拯“性峭直”的一组是(3分) () 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

11、,及废锢赃吏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 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a、 b、 c、d、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包拯为人至孝,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予知县官职,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辞官不去赴任。 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 b、包拯清正廉洁,生活简朴。在端州为官没拿一块端砚回家。虽然地位高贵,但吃穿用度也跟 他是百姓时一样。他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警戒他们不许贪赃枉法。 c、包拯关注

12、民生,兴利除弊。他请求把用来牧马的民田还给百姓耕种;改革解州危害百姓的盐 法,请求进行通商贸易。 d、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 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7、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5分) 译文: (2)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

13、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8、简析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二字的妙处?(5分) 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来表现自己寓居他乡和疾病缠身的状态。 (2)李商隐锦瑟中“ , ”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景、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3)韩愈的师说开篇便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紧承论点,作者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师者,”。 三、实用

14、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

15、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

16、活的时代的精神。【篇二:说竹 阅读答案】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 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 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玻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

17、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 并非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在这里,竹

18、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惟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想真隐逸山林。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 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

19、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 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有着质朴无华的贡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东方的竹。 1.作者认为月下听萧,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回答:竹达到了怎样的境界?听萧闻笛与竹的境界有什么联系?(5分) 2.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试根据上文内容,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4分) 3.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分三条列出竹渗透的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6分) 4.对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 )(3分) a.文章既写出了竹的神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又写出了竹的形婀娜娉婷,真可谓形神兼备。 b.本文写竹以时间为序,从冬到秋,依次写出竹在不同季节里的风姿与神韵,给人可亲可敬、身临目睹之感。 c.这篇散文以竹为线索,由竹写到画竹的人,写到竹画,最后又回到竹,显示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作陪衬,层层铺垫,写活了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的东方之竹。 答案: 1.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或:集花草树木之长或集洁、幽、淡、清柔、豪爽、高远于一身) 箫与笛取材于竹(或与竹的外形相似)箫、笛之音是竹之灵性(或生命)的吟唱(或:听萧与闻笛就是聆听竹的生命的吟唱;听箫、闻笛

21、能让人领悟竹的灵性与神韵) 2.想为百姓做点好事,想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济天下) 3. (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4.a【篇三:厦门2015中考语文试卷真题解析】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 语言积累 1.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3)晓雾将歇, ;夕阳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张岱湖心亭看雪) (5)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7)古代的仁人志

22、士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二、语言运用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中山公园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妇女正焦急地张望着,你上前热心询问:“(1) ”她说:“我急着要到轮渡和旅行团会合,可等了很久也没车。公交车啥时候能到这儿呢?”你马上拿出手机,查了“无线城市掌上公交”之后,告诉她:“(2) ”(提示:请参照右图作答,汽车图标表示公交已到达的站点。)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 (1) 请讲文中的词语“龙舟竞渡”,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

23、内。 (2) 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飞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 )( )( ) 4.综合性学习。 2015年1月23日,“翰墨清雅文房四宝展”在厦门华侨博物馆开展。最早的笔和 纸、最美的砚和墨让大家眼界大开。观展之后,同学们围绕着“走进文房四宝,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翰墨意】 (1)小文收集到了如下资料:“文房”古时专指文人书房而言,“文房四宝”则

24、是对笔、墨、纸、砚四种必备文具的统称。四宝中以湖州产的湖笔最为著名,徽州为名墨产地,宣城产的宣纸最佳,肇庆的端砚则是砚中精品。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以上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文房四宝”? 【古砚情】 (2)古砚清雅,多雕刻图案以示主人的品味。小彦收藏了几款中意的砚台,请你从一下三款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款,从图案表达的内涵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出巧思】 (3)小思介绍了一款毛笔和雨伞相结合的新用品(如右图)。请你发挥想象,在“笔墨纸砚”中任选一种,与其他物品项组合,参照示例,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创意。 小思的介绍(示例):这是一款毛笔雨伞。它将毛笔与雨伞巧妙结合。伞

25、柄如一根笔杆,伞尖用软橡胶制成笔头形状,雨伞束起像是一支毛笔。伞面无水是白色,遇水则变黑色。有这样一把伞,你就可以在骤雨初停的广场上即兴书写。 【善妙辩】 (4)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传统的“文房四宝”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房四宝”迟早要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也有人认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得到更好地传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第二部分 阅读 三、名著阅读 5.按照要求,完成(1)-(2)小题(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令人玩味。他们的关系如何?请你结合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 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

27、,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 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节选自张骞朝野佥载)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3)鬃曳地(4)饲以钟乳 7.找出与甲文“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何陋之有 b.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 c.辍耕之垄上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帝得之甚喜 9.简答题 (1)乙文体现狮子骢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 。 (2)甲、乙两文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伯乐”的重要性。 五、阅读下文,完成

28、10-12题 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目前尚不得而知,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凭票,仅由服务人员领座,领座员将卖座情况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怕误记,同

29、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划上一笔,划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后来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玉”字虽也是五画字,但与“正”字相比,“正”字的字形更规矩简洁,它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

30、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刚正不阿?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采用正字计数不仅仅因为它字形方正简洁,也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和“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形神兼美计数方法了。(有删改) 10.通读全文,说说“正”字计数法的好处。 11.本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12.以下标题,

31、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请结合文意和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a.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b.趣谈计数法 六、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13-16题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冯唐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我又对体育运动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被打。只剩读书,于是我就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