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40MB ,
资源ID:73967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967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良本土文化打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良本土文化打印.docx

1、马良本土文化打印马良小学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组 长:孙凌副组长:王雅玲组 员:丁昌斌 张 敏 李 娟马良小学校本教材编委会主 编:王雅玲顾 问:王京汉副主编:丁昌斌编 委:李 娟 朱俊杰 陈静目录一、 马良名胜第 页二、 历史名镇第 页三、 民间传说第 页四、 历代贤达第 页五、 革命先驱第 页六、 地方特产第 页七、 饮食风味第 页八、 马良诗篇第 页一 马良名胜马良镇地处荆山余脉向汉江平原过渡的坡岗丘陵地带,地跨北纬303745,东经112 31112 38,南北长23.5千米,东西宽4.7千米。地形大致为西高东低,偏西的丘陵海拔60155米,主要植被为松、杉、杂木,农作物以水稻栽培为主。

2、东南、西北两湖地带属冲击平原,海拔3539米,主要植被为白杨,农作物以棉花、大豆为主。神奇马良山马良山古称内方山(禹贡所载“内方至于大别也”),又名章山、马仙山。后因三国时蜀汉马良居此读书,并有才名,有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改称马良山。马良山海拔155米,方圆4平方公里,俗有三台、四观、八景之称。三台即“读书台、梳妆台、窖瓜台;”四观即“云雾观、朝阳观、仙女观、太平观。”八景是:秦江晚渡夜茫茫,夹港流水水苍苍;万石撑坡石鱼窝,古城捧月对襄江;杜康造酒朝阳下,仙女窖瓜异味香;司马炼丹云雾观,七宝连珠古内方。清朝乾隆年间舒成龙主编的荆门州志记载马良旧八景为:万石撑坡、山城枕汉、古刹巢云、朝

3、阳映月、方洞还丹、七宝叠翠、飞燕贴壁、仙女鸣铛。南北朝时期,公元503年到557年,梁代道士张元始居内方山隐形易貌,凝铅炼丹,年116岁,臂力过人。唐朝的司马子微,也炼丹于内方山,按黄帝九鼎神丹经炼丹,在炼丹鼎炉中,使代表后天之道的丹砂返还回象征先天之道的金丹,取“九鼎丹”的第一丹叫还丹。唐代诗人李白称“子微有仙风道骨,可神游八极之表”,在内方炼内丹,真丹也。后人曾称内方山为马仙山。马良山风景秀丽,自然景观迷人,随着岁月流逝一些仙迹景点尚存。大禹治水在这里住过,留下不少神秘的民间传说,引来不少文人墨客。清张增健在马良山登高有怀中赞:“卷地西风一段愁,白眉亭畔豁双眸;僧穿野树云归寺,客载汀前月满

4、舟,万古此山还此水,百年三月又三秋,人生噩梦知多少?离别杯中半白头。”注:禹贡选自尚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资料汇编,它记事于尧,下讫秦穆公,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的地理情况。记述了夏禹治水及任土作贡之事。“内方至于大别也”是指大禹治水时,先到马良的内方山、禹王山上视察汉水后,又巡视到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金螺村的禹王山、禹王庙由此得名。孔子删定尚书前,原有三千多篇,删定后定位百篇以教三千弟子。司马迁史记中采用的史实多取自尚书。云雾观云雾观,曾现五色彩云,因山峰高耸,常有云雾缭绕,故名云雾观。云雾山后有一个“龙窝”,传说龙窝里出了一条白龙(现

5、有一条沟叫白龙沟),每逢天旱无雨,善男信女们就到观里烧香求雨,发现“龙窝”由一小缕云烟逐渐扩大,直到云雾遮盖整个马良山,大雨滂沱。后来人们发现,只要“龙窝”起雾就必然下雨,其年必丰。云雾观历史悠久,荆门州志载:道士张元始在马良山建云雾观,凝铅炼丹,是荆门地区道教最早发源地。比钟祥元佑宫、玄妙观还早一千多年,与武当山齐名,俗称“中武当”。马良小学校门口对面的水坑叫“武当坑”,集镇上有一条街叫“武当巷”,明、清时马良一带的“香客”到武当山朝拜进香,武当山道观主持不收香火钱,还安排食宿。云雾观坐北朝南,南北相距60米,东西相距40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执掌云雾观斋僧、道士、道姑十人之多。原有规

6、模五正五厅,分别由神殿、膳堂、僧舍和园林四部分组成,曾五建五毁(最后一次毁于1955年)。建筑格式为:三进院落式,分前殿(三间,供王灵宫、送子娘娘);正殿也称中殿(三间,供祖师爷真武大帝);后殿(三间,供观世音菩萨及八仙);两侧有西湖殿(供四大天王),东湖殿(供财神爷)。观内悬铁钟两口一大一小,观殿门前置石乌龟一对,建谢恩台一处。观南石头上有油井(窝)、米井(窝)、盐井(窝),相传这三口井,观里有多少香客、道士,井里就出多少油、米、盐供食用。后来一个贪心的道士想把这三口井钻大,多出些米、油、盐带回家,其结果钻破致死,再也出不来油、米、盐。观西南方有一口名称葵花的水井,可供观里的道士们饮用,据说

7、水井与汉江水相通,有一个小道姑掉到井里淹死后,其尸体在汉江里找到。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二月十九、三月三日方圆数百里的信徒前来虔诚朝拜进香者达数千人,观内观外,山上山下,人山人海。每当浩月当空,夜色茫茫,山城静卧,诸峰隐约,此时登云雾观,如上天宫,给人以神游八极的无限遐想。仙女观据安陆府志载:仙女洞在内方山南,晋有七仙女于此围棋,仙女山上有梳妆台及仙女庙遗址。传说仙女们在山上种的黄瓜人吃了可祛病延年,但黄瓜味很苦,必须到仙女山下“洗瓜井”用井水洗了才能食用,据说种瓜人不看守瓜,只看守“洗瓜井”。仙女们种瓜的地方称“窖瓜台”,住的地方称“仙女洞”,仙女下棋时微风一吹,七仙女们戴的七种耳环可响出委婉

8、动听的曲调来。传说仙女山曾出现过48把玉娘扇,由于沾了七仙女的灵气,马良山一带出生的女子个个都美如天仙。出于如此美好的传说,后人在仙女山上建一道观,取名“仙女观”。好汉坡云雾观与朝阳观两峰之间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北面斜坡山路又高又陡,普通人走上去十分困难,故名为“好汉坡”。相传,有一年山东来了一个武艺高强的艺人,住在云雾观山上,树起大旗,大旗上写有“打遍天下无敌手”。比武擂台搭在马良当铺前,一连数日,无人问津应战,擂主深感纳闷:堂堂一个章山县就没有一个习武人?(马良曾为章山县县城,内方山易名章山)后打听到钟家嘴(现金螺村四组)有一个叫钟焖武的习武人。擂主用土遁法,遁去拜访。来到家中只见一老者

9、正在纺棉纱。相互寒喧道了来意,老者说:我已年过八十,恐不是你对手,你既然来了,我三天登门回拜。三天后,钟焖武用石碾作盘,石臼作杯,斟满杜康酒,双手端起健步向云雾山走来。擂主远远看见,急忙下山迎接,一看这副驾势力大无穷,双手作揖连称:“大哥大哥,你的武艺比我高强,真是好汉,武今天就不比了,快上山喝茶“。翌日拔掉大旗,拆除擂台,悄悄地远走他乡。从此,人们就把两个好汉相遇的山坡称为“好汉坡”。 长冈岭长冈岭在马良山南长约8华里,据州志载:(内方山)襟带汉水,肘腋两湖,由长冈岭迤逦东北约七八里。据传说,马良一带曾因瘟疫流行肆虐,人烟稀少,各地有人来到这里圈地。当时跑来三个人在这里争占土地(一个四川人,

10、一个河南人,一个江西人),当三个人争执不休,互不相让时,一个叫王才卿的四川人出主意:“我们三个人骑马比赛,跑马圈地,看谁的马跑得远,他的地就有多远,然后插竹杆标记。”于是三个人骑马,由马良出发,一起向南奔驰。后来,河南人、江西人骑的马跑不动了,停下来,插上了竹杆。王才卿的马仍四蹄如风,继续南奔,跑到河塔,骏马仰首长啸,不停地用双蹄刨土,不舍离去。他想,这一定是个好地方,死后叫后人归葬在这个地方(现高阳镇王集村8组)。王才卿的马继续沿着鸡鸣嘴,然后向东经过张集村,向北跑过花立村,经由钟家嘴跑回到原地长冈岭。王才卿站在岭上,极目远眺,自言自语地说:“两湖夹一山,年年都平安,这就是我王姓繁衍发展之地

11、。”于是从四川重庆府贾家河溜溜坡庹家庄老家,背回一石土地爷立于此,作为王姓“三槐堂”来祖根源标志。(现“石土地”埋于王港2组水塘边),后又有歌谣:“长冈岭、长冈岭,银子两边滚,一不入学中举,二不拖棍讨米。”注:1、两湖:指邓家湖(含黄荡湖)、小江湖。一山:指马良山及山南长冈岭丘陵。2、三槐堂:三槐堂位于河南开封城东北。北宋监察御史王祜在庭前栽植三棵槐树,希望子孙兴旺,出将入相,位登三公。其子王旦后来官至宰相,为纪念先祖族人显赫,这支王氏后人将其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 秦琼渡民间相传,唐朝开国名将秦琼年轻时在现襄河村6组烧箕洼与对岸秦江头(现水闸村3组马家湾)之间摆过渡。秦琼曾把渡船搁在烧箕

12、洼山上翻晒修补过船底,在翻晒渡船的地方后来长出了一块龟背形大石头,从山下往上看又象渡船的船底。后人将此地取名“秦琼渡“。内方书院内方书院依内方山而得名,是一所地方所办的民办书院。公元1754年(清乾隆甲戌年)时任荆门州牧舒成龙创建龙泉书院后,1755年,马良地方绅士联名多次请奏在马良筹建书院。舒成龙批准有识之士请求,并带头捐献一百金,地方绅士凑集二百金,院址选在云雾观侧,院向东。不日,安排基建人员选购木材砖瓦,在市井上请来工匠,费工三个月,建成学堂、书斋、厨房、宿舍计14间。建筑完工后,题写匾牌“内方书院”。为追忆三国蜀汉名臣马良在此山读书,在书院门前建有“白眉亭”,沿阶石12级而上。马良兄弟

13、五人,字号里都有一个“常”子,马良字号“季常”,在兄弟五人中名气最大,因他眉毛中有白眉毛,乡里人编一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建此亭,取纪念马良之意。荆门州东南众多贤士,心中仰慕前贤马良,惟恐(担心)自己不能选进这所书院学习! 书院大堂正面挂有由舒成龙拟定,委托同乡河北任丘人李峄山书写的“逊敏”二字校训。据内方书院院事张增健所记:四方来院继续深造者23人,厨房炊工2人,敲小钟后学生到食堂进餐,到夜晚掌15盏灯夜读,三更时熄灯,歌声嘹亮,传向四方。内方书院临湖眺汉,环境优美。张增健院事曾描述:推开四扇圆窗,远眺四方美景,缥缈如在天半,今乃置身,俯仰山河,落手云生状下,遂到人间,波涌案头,还飞

14、纸上,数十年尘土,洒然尽销,盖不待玉川茶罢,始忽忽作游仙想也。且当风停雨霁,独立苍茫,或望充云,指我亲舍,孝养之情不能已巳。同治年间,荆门直隶州同知王庭桢赴荆门上任后,首以兴办学校为要务,除龙泉书院外,另复修,增建五处书院,马良义士闻风而起,愿合力相助,促成美举,决定移建内方书院。王庭桢亲临察看书院旧址,王发现书院建在山上,童生上山应课极不方便,加之太平天国起义后书院遭到破坏,荆棘荒芜。王同知与马良诸绅士筹划议定,将内方书院移建到马良集上财神庙旁(现马良卫生所)。于1872年5月开工,经过八个月施工,学堂、书斋、厨、舍皆完工。 民国五年(1916年),该书院改办荆门县立乙种实业学堂。1925年

15、改名荆门县立马良蚕桑职业学校。招收高等小学毕业生,开设国文、算学等文化基础课和植桑养蚕等专业课,蒋作霖任校长,校监李庭璧、教习李少白、龚大鹏均是中共地下党员,常利用夜间、假日,到马良、邓家湖、小江湖一带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学校不久停办。1935年,在内方书院原址上办荆门县第十区区立小学。1940年被日寇飞机炸毁。二 历史名镇古权国权国为商朝时在荆门地域内最早设置的政权机构。其辖范围在权水流域(今竹皮河两岸),权国的建置距今约3200余年。 自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401年,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后的270余年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商王武

16、丁(商朝第二十三位帝王)统治的59年间,属商朝最强盛的时期。武丁一生南征北战,威服四方。商朝疆域东至黄海,北达渤海,西临青海湖,南抵古云梦泽(今洞庭湖流域汉江平原)。商王武丁是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权人直系祖先。 权人为商子族,子姓,最初生活在商王畿之中。武丁时期伴随着持续南征,权人由北方举族南下,被商王分封于汉水西边的权水流域。权国成为商王统治汉水西域少数民族和荆楚地区的,唯一建在汉西的,国土最南端的政治军事基地。 权国的建立时期,当在公元前13世纪,权国都城设在“权城”(马良)。中华第一县 公元前706年,楚国国君熊通率兵进攻汉水东部的随国(湖北随州),随国大败。为了缓和楚国的压力,随国国君向熊

17、通谄媚说,他可向西周王朝中央政府请求封熊通为国王。西周王朝的周桓王得知这一消息后,严辞拒绝。 熊通听说周桓王不同意封他为国王,便大发牢骚说:“周桓王算什么东西,我的先祖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早死。后来周成王又推举我的祖先熊绎,封他“子男”爵位的土地,让他主管楚地,但直到现在并未提高楚国的爵位,我想当王就自己当王。 公元前704年,熊通自封为“楚武王“,定都丹阳(湖北枝江)。熊通自封为王以后,从湖北西部开始向东扩展。首先吞并了汉水西边权水流域的小国权国。权国的国都权城(马良)被楚国占领。熊通一改过去小国的统治者由西周王室血统统治的诸侯(部落)分封制,改派斗缗统治权国,时称“权尹”。这就是中国最早的

18、县级管理体制的初级模式,是地方名称由“国”向“县”转制的首次尝试。 权尹斗缗为楚国国君若敖熊仪的儿子,其哥哥斗比伯为楚国大夫,按辈分是熊通的叔叔,仗着这些家族势力,不愿听从楚武王摆布,在权城发动叛乱,公开与政府作对。武王出兵镇压。叛乱平定后,将“权”的治所由马良迁到“那”处。一说在马良小江湖的张集沙包村一带(湖北省建制沿革四十六封国),一说在拾回桥一带,其说不一,缺乏考古证据。迁动县城后,改派阎敖担任“权尹”。楚国国君集权的县级体制,由此在春秋时代固定下来,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地方地权一直延续至今。权城(马良)建立的“权”则成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权首个由“国”变成“县”的历史转折点。权县的建立,距

19、今有2700余年的历史,故称之为“中华第一县”。人杰地灵马良镇地处江汉,山水秀丽,人杰地灵。自清代创办内方书院以来,当地人民十分注重培养人才,把教育投资始终作为家庭支出的首选,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有用栋梁。据2007年统计,马良在外地工作的高学历人士有600余人,其中大学教授3人,博士后3人,博士11人,硕士87人,本科学历的人数500人以上。拥有10人以上硕士学位的聚居地分别有保堤、沙岭、艾店等村落。保堤有两家人家,各有三兄弟,均为硕士、博士学位。其中一家三兄弟先在新西兰定居,后移居澳大利亚。另一家三兄弟分别在成都、武汉、上海工作。原籍沙岭的张化桥,初中就读于沙岭学校,高中就读于马良中学,本科

20、就读于湖北财经学院,后考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就读,并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1989年初又考入公费留学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银行管理学院攻读“国际货币”,并留校任教三年。1994年转战香港证券市场,在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等多家银行中任“中国研究部”主管,曾连续五年被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师”,以“敢言”著称,是香港地区著名的银行家和分析师。他将张化桥的股市真话一书的稿费(5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母校马良中学,为回报地方教育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三 民间传说有人投过打子沟,养的儿子坐荆州云雾观与朝阳观之间有一条山沟,叫“打子沟”,两岸看起来很近,实际两岸相距80米左右。“有人投过打子沟,

21、养的儿子坐荆州”,这是人们到马良山游玩时常念的一句顺口溜,尤其是一些未婚男女都想到打子沟试一试,将来生儿育女的运气。捡起石子运足气力向对岸投过去,却很少有人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是什么魅力如此吸引人们到此试一试呢?且看下面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这道山梁上住着父子两人,老者姓刘,有满腹经论,人称他刘知叟。儿子刘彧长到14岁时,刘知叟给一块石头,每天督促刘彧敲凿,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凿开一块石头,每凿开一块石头,石头里面都有一个字和一本书。刘彧如获至宝,不分昼夜地读起来,书读完了,再凿第二块石头。不管寒暑交替,刘彧都坚持凿,凿开一块石头,就得到一本天书,得到一本书就坚持读呀读,越读越想凿石头。书的内容一

22、本比一本深,越深越想读,到第十年,当凿第十块石头时老父亲才递给儿子一个密封的泥丸,嘱咐他到山顶才能凿开看。 刘彧刚到山顶,凿第一钻时,只听轰的一声哗哗啦啦,连声巨响,刘彧睁开眼一看,只见金光闪耀,刚才离开的地方成了一条山沟,沟底涌出滚滚泉水。刘彧重回山顶,只见十块石头排列有序,乃是:刻苦勤奋记,石破天地惊。又把泥丸打开,丝绢上写着“打子十年整,功到自然成”。刘彧领悟了父亲的一片苦心,成功非一朝一夕之事,转身向“打子沟”拜了又拜,谢了父恩,立下了刻苦读书的宏愿。后来,刘彧才华横溢,名冠荆楚,官至荆州州牧,深得百姓爱戴。“做官”与“要饭”马良道士湾洼子(现襄河村四组东面山湖交界处)出了一名精通风水

23、的道士先生,在紫金山南坡看了一块好地,并用罗盘测了方位,定了龙穴。对儿子说,死后葬于此,保你们下辈、辈辈都做官。三年后父死,儿子按父意将其归葬于这块风水宝地。过了三年,坟墓逐渐长大,并长出一个石人形来,面朝南,墓碑上并刻有“头顶紫金山,脚蹬仙女观,两手提两观(左为朝阳观,右为云雾观),辈辈都做官”。尔后荆门州牧舒成龙到马良视察内方书院工程进展,路过此地,看到碑文说:“风水先生真癫狂,好地岂葬私心郎。”并提笔改了两字“做官”改成“要饭”,就成了现在流传的“头顶紫金山,脚蹬仙女观,两手提两观,辈辈都要饭。”石头鱼传说石头鱼(国家级汉江长吻鮠),这里有着许多神话般的传说。传说较多的是远古时代,百义与

24、轩辕黄帝在这里鏖战、水攻、石挡,打得不可开交,致使原本富饶祥和的马良,河流堵塞,洪水泛滥,良田淹没,哀鸿遍野。玉皇大帝得知,便降旨派雷神劈山(现陡山洼)开石,疏河引道。一霎时,江上一片暴雨般的山石落水化鱼,饥饿的百姓纷纷捕食充饥。从此,人们将这种鱼取名“石头鱼“。四 历代贤达马良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眉间生有白毛。三国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中的马谡即马良的弟弟。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马良)最良”的赞誉。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马良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年青时曾在内方山读书,因此内方山后来改称为马良山,马良镇的名字也随

25、之由来。刘备占领荆州之后,招聘他为从事。211年,刘备入益州帮助刘璋,后来双方决裂。214年,诸葛亮等也率军入益州,于是马良与关羽同守荆州。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时,与关羽对弈的正是马良。后来刘备任命马良为左将军掾。不久出使东吴,马良写信道:“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孙权对他十分尊敬。221年,刘备称帝,任命马良为侍中。同年,刘备出兵攻打东吴,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蛮夷,结果全部蛮夷接受蜀汉官印及封号归顺,一切服从马良之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为报关羽张飞两位结拜义弟被害之仇,在巫峡至彝陵与东吴对峙。

26、当年闰六月,吴将陆逊在萧亭大破蜀军,刘备兵败,马良也被杀害,时年35岁。由于马良才华出众,少年英杰,又在荆门内方山(今马良山)读过书,荆门州志将马良载为乡贤,马良人民为追忆他,在内方书院建有“白眉亭”,马良镇中心湖取名“白眉湖”,陡山弯水闸取名为“马良闸”,还有三台之一的“读书台”等,都是为了纪念马良而命名的,马良的故事一直在民间互相传为美谈。房彦谦 房彦谦画像 房彦谦碑房彦谦(544613),字孝冲。隋朝齐州人,房豹之侄。父房熊,曾任郡守。房彦谦幼年丧父,在母亲、兄长抚养下成人。他天资聪颖,好学强记。18岁时,任北齐齐州刺史王孝珩主簿。北周灭齐后,归家闲居。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先授承

27、奉郎,后升迁为监察御史。隋灭南陈后奉命安抚泉、括等10州,颇有政绩,受到朝廷重赏,升秦州总管录事参军。任满又迁长葛(今河南长葛县北)县令,甚有惠政。仁寿年间(601604年),文帝遣使巡行全国考察官吏政绩,房彦谦被评为天下第一,升任基州(基州城即今马良)司马。任职基州期间,因久无刺史,全州事务都由其一人处理,却井井有条,人称“异政”。离任时,马良的百姓依依不舍,哭送于路,并竖碑铭其功德。炀帝杨广即位后,营建东都,开挖运河,修筑长城,远征高丽,穷奢极侈,民怨沸腾。房彦谦见朝纲已乱,遂辞官。其子房玄龄,为唐朝开国名相。 房彦谦一生为官清廉,生活极为简朴,所得俸禄多用来周济亲友,所剩无几,却怡然自得

28、。曾对其子房玄龄说:“别人皆因仕而富贵,我独因为官而贫困,我遗留给你们的,只有清白。”唐贞观三年(629年),太宗以其子房玄龄有大功于唐,追赠房彦谦为徐州都督,四年后又追封为临淄县公,谥号“定公”。墓在今济南历城彩石乡。后人有赞咏房彦谦的诗文一首:房定公墓下作(清)郝敏中大碑屹立何嶙峋,行人下马看碑文。百药作文欧阳笔,始知不负冢中人。注:监察御史:相当于中央纪检书记,监察部长。朱震朱震(公元1072年生,卒于公元1138年),字子发,世称汉上先生,湖北荆门马良人,北宋、南宋之际的著名大臣、理学家。宋徽宗政和年间中进士,曾任县令、州官,后来官至朝中重臣。以廉正守道闻名于世。朱震学识渊博,对经学很

29、有研究,尤其精通周易,体会透彻。他以程颐易传为宗,采纳各家之说,融会贯通。朱震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周易(卦图)三卷、周易丛说一卷、汉上易解、汉上易集传八卷、春秋左氏讲义三卷。高宗立太子后,任命朱震和范冲兼翊善官(讲读官),负责对太子的教育。在朱震、范冲的教导下,太子学有所成,继位后是为孝宗,成为一位贤达的较有作为的君主。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朱震请求病休,未允。朝廷因其功勋仍派他主管礼部贡举。不久,朱震因病去世。后来荆门州百姓将朱震列为乡贤,专门修建祠堂“三贤祠”,把朱震与陆九渊、胡文定三人尊称为“荆门三贤”一同供奉。清乾隆十年(1745年)荆门州在沙洋县汉江大堤的关庙(铁中寺)后建有书

30、院,为了纪念朱震,名之为“汉上书院”。注:进士,中国封建社会招聘公务员考试的最高学位,由皇帝主持考试,全国一二三名者,为状元、榜眼、探花,其学位相当于现代博士后或博士。考中进士,才能进入高级别的政府机构为官。张增健张增健,字乾夫,安陆府荆门州新城乡人,曾任马良内方书院院长。张氏一门四代书香世家,曾祖父,张宏璧,顺治八年(公元1615年)副榜贡士,后到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祖父张洪,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的甲午科举人;父亲张鳌,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壬子科乡试解元(湖广省头名举人)。 张增健,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湖北省副贡,曾任湖北罗田县教谕(县教育局局长),刊有兄村文蜕、

31、鼓缶篇、诗草、四书集腋名物等。晚年在汉江西岸马良内方书院执掌院事(校长)并构筑兴贤庄,以振兴荆门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的品行和学问在荆门和钟祥都有很大的影响。张增健诗词塔山老隐清张增健一片嵚崎路,啼禽引我前。山中谁甲子,世外即神仙。犬吠残花坞,人耕乱石田。不知城市里,蛮触几何年。注:缶:取自“黄钟毁弃瓦缶常鸣”之意。五 革命先驱季雨霖季雨霖,字良轩,男,汉族,湖北荆门沙洋区季桥村(今属高阳)人,生于1881年6月1日,卒于1918年2月11日。1902年,季雨霖有感于甲午庚子之变,投笔从戎,入湖北将弁学堂学习军事,并与刘静庵等组织“日知会”,共谋革命。旋入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三营任督队官。1906年,因参与响应萍浏醴起义而被捕,在狱中遭严刑审讯。1907年,因病由协统黎元洪、标统曾广大保释就医。出狱后,奔走于河北、四川、辽宁、黑龙江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绕道回鄂,任民军标统,赴汉口前线督战,在战斗中负伤几死。11月,被委任为安襄郧荆招讨使,亲率偏师进攻荆州,迫使清荆州将军联魁出降。回师沙洋后,修筑襄河堤,当地农民名为“季公堤“。后出兵讨伐安陆(今钟祥),逐清军营长张楚材,杀全明汉。随之出兵襄阳,抚张国荃,杀李秀昂。同年12月,进兵河南,攻取新野、邓县。1912年3月,返抵武昌,所部编为第八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