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51MB ,
资源ID:735587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558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次上机课Excel基本操作.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次上机课Excel基本操作.docx

1、第1次上机课Excel基本操作实验 Excel电子表格制作【实验目的】1. 掌握Excel文件的建立、保存与打开。2. 掌握工作表的选择、添加、删除、重命名、复制与移动。3. 掌握单元格的输入、编辑、删除、修改、插入、复制与移动。4. 掌握工作表的修饰、公式与函数的应用(重点掌握)。5. 掌握文本的版面格式设计。6. 掌握工作表的高级应用实验1.1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实验内容与要求】1. 创建如图1.1内容的工作表文件。图1.1 工作簿文件内容2. 在A1单元格输入标题“部分城市降水量”,在A2单元格输入“城市”。3.在B2单元格输入“第一季”后,拖动填充柄填充C2F2中的内容。其余单元格按所

2、给内容输入。4. 将A1G1合并及居中,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为“彩色2”,为数据清单加“粗外边框、细内边框”。5. 标题字体格式设置为:楷体、14磅、加粗、浅青绿色。6. 工作表sheet1重命名为“降水量表”。7. 利用函数计算北京市的年总降水量和季平均降水量。(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拖动填充柄填充F4F7和G4G7单元格中的内容。8. 按“年总量”列数值降序排序。9. 第二行表头区设文字水平居中,字体为粗体。10. B3E7数据设条件格式,数值65的设为红色、粗体。拖动方向图1.2 填充柄【实验步骤】1. 数据填充。用鼠标指针指向填充柄,光标变为细十字,拖动鼠标即可,如图1.2所示。 2.

3、 合并及居中。鼠标拖过A1G1,然后按格式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如图1.3所示);或者执行“格式/单元格”对齐选项卡命令,按图1.4设置。3.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执行“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在图1.6对话框中单击“彩色2”,按确定按钮。图1.3合并及居中操作图1.4 合并及居中设置图1.5 字体格式设置4. 标题格式设置。在图1.5中字体 选项卡中进行各种选择设置。5. 计算年总量。单击F3单元格,执行“插入/函数”命令,在图1.7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单击SUM求和函数,确定后,用鼠标拖选计算范围,如图1.7所示,回车或按编辑栏上绿色的对号,完成F3单元格的计算。向下拖动填充柄直至F7

4、单元格。图1.6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图1.7 插入函数 注:常用函数可以用“常用”工具栏上的按钮及旁边的小箭头调出,也可以单击编辑栏左侧的fx按钮调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图1.8 求和函数的用法6.计算季均量。单击G3单元格,仿照年总量的计算方法,此次函数要选AVERAGE。7.工作表中数据区加表格线。用鼠标选取A1G7区域,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调出如图1.10边框 选项卡;在“线条样式”区单击粗线,在“预置”区单击“外边框”;在“线条样式”区单击细线,在“预置”区单击“内部”。8.排序。单击数据区中任一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命令,按图1.11 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选“年总量”

5、,降序。图1.9 求平均值函数的用法图1.10 数据区加边框图1.11 排序对话框图1.12 最终完成结果图实验1.2 公式和函数的灵活运用【实验内容与要求】完成下表计算内容。图1.13 计算用表及完成结果1. 用函数计算成绩列的结果,四个科目的平均分数60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2. 用函数统计不及格的人数。3. 用函数计算及格率,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4. 用百分比表示及格率,保留小数1位。5. 工作表标签重命名为“数据1”。【实验步骤】 建立图1.13成绩表,其中F3F9、A10E11区域空白,需计算得出。图1.14 IF函数的参数 成绩列的计算。根据所给条件:如果“四个科目的平均分

6、数60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选择函数IF,计算公式为:“=IF(AVERAGE(B3:E3)60,未通过,通过)”。操作方法:单击F3单元格,直接输入公式即可,或者采用如下步骤。 单击F3单元格;, 执行“插入/函数”命令,从图1.7“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IF函数;IF函数有3项参数:一是判断条件,二是条件为真时的取值,三是条件为假时的取值, 依次按图所图1.14所示填写; 在Logical_test一栏中,光标插入60之前,再按编辑栏号左侧的箭头,选择AVERAGE函数,如图1.15;图1.15 IF函数嵌套AVERAGE函数的操作方法 AVERAGE函数参数选择可以输入或用鼠标拖选,如

7、图1.16,按确定;图1.16 AVERAGE函数的参数 拖动F3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至F9,成绩计算完毕。 统计不及格的人数。此为条件统计,需要使用统计类函数中的COUNTIF函数。计算公式为“=COUNTIF(B3:B9,=60)/COUNT(B3:B9)”。操作方法: 单击B11单元格; 执行“插入/函数”命令,从图1.7“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COUNTIF函数; 仿照图1.17示例,第二行参数改为“=60”,按确定按钮完成公式第一部分; 在编辑栏公式后输入“/”号,再从左侧函数列表中选COUNT函数;图1.18 选择COUNT函数 填写参数如下图,或用鼠标拖选要计算的区域,按确定完成整

8、个计算。图1.19 COUNT函数的参数 百分比样式。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在数字选项卡中设置。也可以按格式工具栏上的“%”百分比样式按钮和增加 | 减少小数位数按钮进行处理。图1.20 设定百分比格式 拖动B11单元格的填充柄向右至E11,及格率计算完毕。 工作表改名。执行“格式/工作表/重命名”,键入新的名称即可。更简单的方法是双击工作表标签,直接更名。 最终完成效果如图1.13。实验1.3 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实验内容与要求】完成下表的计算,学习绝对引用的概念和方法。前面已经熟悉了对单元格地址的相对引用方式,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大多数自动填充的计算任务,不过有时需要从固定的位置取数据,

9、就需要用到绝对引用。任务:利用公式计算出各类项目的百分比,百分比=差额/各项目总差额。(格式为百分比样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图1.21 计算用表【实验步骤】 第一种方法: 单击E10单元格,用SUM函数计算总差额; 单击F10单元,输入“=”,单击E3,输入“/”,单击E10,若此时结束输入,图1.22 输入公式图1.23 向下拖动填充柄出现相对引用错误(除数为零)F3单元格可以得到正确结果,但用填充柄向下拖动则回出现“#DIV/0!”错误,这是因为填充公式引用了E10以下单元格的地址,产生了被0除的错误。我们希望填充柄向下拖动时对E10单元格的引用能够固定,解决的方法是将公式改写为“=

10、E3/$E$10”,$E$10这种写法为绝对应用。在公式中相对引用的单元格地址随填充柄的拖动而改变,而绝对引用的地址则固定不变,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图1.24 绝对引用获得正确结果 第二种方法: 单击F10单元格,输入“=”;单击E3,在编辑栏公式后输入“/”号,再从左侧函数列表中选SUM函数;图1.25 调用SUM函数 按确定按钮后,把编辑栏内公式改为“=E3/SUM($E$3:$E$9)”;图1.26 SUM函数参数采用绝对引用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百分比样式按钮,数值变成百分比样式。 向下拖动填充柄直至F9单元格,完成计算。注意,因为向下拖动填充柄时列不发生变化,所以SUM的计算区域

11、也可以写成SUM(E$3:E$9)这种混合引用的模式。图1.27 SUM函数参数采用混合引用实验1.4 图表制作【实验内容与要求】按图1.28表格内容制作成绩分布图和平均成绩分布图,图表样式为簇状柱型图。图1.28 成绩分布图【实验步骤】 1成绩分布图。选取数据区域B2:E9,执行“插入/图表”命令,按图表向导指引逐步完成图表的制作。完成效果见图1.28成绩分布图。 2平均成绩分布图制作方法: 用鼠标选取B2:E2区域,按住Ctrl再鼠标选取B10:E10区域;图1.29 选取数据区域 执行“插入/图表”命令,如图1.30选取簇状柱型图,按下一步按钮; 选择系列产生在“行”,如图1.31,按下

12、一步按钮; 如图1.32填写标题信息,按下一步按钮; 图1.33数据标志显示为“值”,按下一步按钮; 在“图表向导- 4 步骤之 4 图表位置”对话框中选“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 按完成按钮,得到图1.34平均成绩分布图。用鼠标拖拽坐标轴文字“科目”和“分数”到相应位置; Y轴坐标文字“分数”需要顺时针旋转90度,在文字“分数”上右击鼠标,在菜单中选“图表标题格式”,出现对话框,选“对齐选项卡”,调整“方向”为0度。图1.30 簇状柱型图图1.31 系列产生在行图1.32 填写标题信息图1.33 数据标志显示为“值”图1.34 平均成绩分布图实验1.5 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实验内容与要求

13、】图1.35 自动筛选1按图1.37所给样表,用自动筛选方法查找出计算机优秀和不及格的学生的记录。2用高级筛选方法查找出计算机优秀而物理不及格的记录。【实验步骤】1自动筛选。 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在列标题旁出现小箭头,单击“计算机”字段旁的小箭头,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选“自定义”; 按图1.36填写筛选条件,按确定按钮,即可获得结果。图1.36 填写筛选条件2高级筛选图1.37 学生成绩原始数据表 先在工作表空白处建立筛选条件区,如图1.38,条件为“与”的关系;图1.38 高级筛选的筛选条件区,条件“与”图1.39 确定高级筛选的3个区域 光标放到数据清单区中任一格; 执行“数据/筛

14、选/高级筛选”,如图1.39选择“条件区域”和“复制到”的位置;(注:因为事先并不清楚筛选出来的记录有多少,所以复制到的位置并不需要用鼠标精确框选,只需要确定放置位置的左上角单元格就可以了。) 按确定按钮完成。 高级筛选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或用自动筛选无法完成的筛选任务。图1.40 高级筛选完成结果(计算机优秀而物理不及格)实验1.6 分类汇总【实验内容与要求】根据图1.37实验数据样表,分别求出各班学生各个科目的平均成绩。 本实验需要采用分类汇总的方法完成。分类汇总前需要先按分类字段排序,然后才能进行数据的处理。操作步骤如下:【实验步骤】 光标放置于欲排序列中任一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选

15、择排序字段;图1.41 分类汇总前先按分类字段排序 排序后,再执行“数据/分类汇总”,在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汇总项,按确定按钮。图1.42 分类汇总的各个选项 最终得到结果如图1.43。分类汇总表左上角按钮123可以折叠分类的明细项。 如果想取消分类汇总数据,可以在图1.42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按全部删除按钮,即可使数据还原。图1.43 分类汇总结果*实验1.7 数据透视表的制作【实验内容与要求】根据图1.37学生成绩原始数据表的内容,求各班英语、高数、物理和化学各科目的平均成绩,制作出如图1.44和图1.45所示的数据透视表。【实验步骤】 1数据透视表一的制作。 选取要制作数据透视

16、表的数据区域; 执行“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图1.44 数据透视表一图1.45 数据透视表二 弹出如下数据透视表制作向导 - 3步骤之1,按下一步按钮;图1.46 数据透视表向导 - 3步骤之1 弹出如下数据透视表制作向导 -3步骤之2,选定数据区,按下一步按钮;图1.47 数据透视表向导 - 3步骤之2 弹出如下数据透视表制作向导 -3步骤之3,按布局按钮;图1.48 数据透视表向导 - 3步骤之3 如下图,把各个字段按钮拖放到图中相应位置;图1.48 数据透视表布局 双击上图中求和项:英语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在“汇总方式”栏中选择“平均值”,按数字按钮可以设置数字格式,但也可以

17、后再做调整;图1.49 数据透视表字段汇总方式 其它求和项均依此办理,按确定按钮后,即得到如下数据透视表。图1.50 完成的数据透视表 2数据透视表二的制作。 在上一个数据透视表的基础上,右击鼠标,在菜单中选“显示数据透视表工具栏”,调出该工具栏,按“设置报告格式”按钮;图1.51 数据透视表工具栏 在如下“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中选“报表1”,按确定按钮。图1.52 数据透视表自动套用格式 对完成后的数据透视表还可以进一步修饰,如调整小数位数、修改单元格格式、修改字段名称、添加标题等。 稍加修饰调整后,最终完成的效果如图1.53。图1.53 数据透视表二完成效果图【说明】 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十分强大,可以灵活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各种分析。初学时不太容易掌握,读者需要多多进行练习。能否实现想要表达的结果,数据分析表的布局是关键。下面利用本题提供的数据,举几个数据分析的实例,读者可以试做完成。图1.54 数据透视表示例1图1.55 数据透视表示例2图1.56 数据透视表示例3图1.57 数据透视表示例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