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21.54KB ,
资源ID:73512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512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永宁寺卑.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永宁寺卑.docx

1、永宁寺卑永宁寺碑新考 在黑龙江邮驿史研究领域,人们普遍认为,永宁寺碑是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古代“鹰路”驿路(即全辽志记载的“海西东水陆城站”,以名鹰“海东青”得名)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见证。永宁寺碑碑文记载:“卜奴儿干西,有站满泾,站之左,山高而秀丽。先是,已建观音堂于其上,今造寺塑佛,形式优雅,桀然可观。”这段碑文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鹰路”最末一站满泾,位置就在奴尔干城(明代奴尔干都司治所遗址)之西,黑龙江右岸,亨滚河入黑龙江河口,距黑龙江入海口150公里。永宁寺与满泾相邻而建,又以碑文将满泾写进历史,从而把永宁寺碑和“鹰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碑文并对永宁寺碑来历记述说:永乐十一年(1413

2、年)秋,钦差太监亦失哈出使奴尔干,“造寺塑佛”,同时立“永宁寺记”碑;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复至奴尔干,见“永宁寺被毁,其址存焉,遂委官重造”,翌年再立“重建永宁寺记”碑,从此永宁寺姐妹碑以金石传世,迄今分别为594年和575年。 “鹰路”驿路堪称我国古代邮驿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元史站赤载: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陆站105处,马6515匹,车2621辆,牛5259只。狗站15处,元设站户300,狗3000只”。明实录也说:永乐十年十月“置辽东境外满泾等四十五站。”明代全辽志外志则让我们看到了这条驿路更为细致的景况,其名为“海西东水陆城站”,从开原(

3、辽宁省开原市老城镇)底失卜(黑龙江省双城市兰棱镇石家崴子古城)满泾站,遥遥五千里、四十五城站。这条恢弘驿路,记录着海冬青、海青牌(元代传递文书、命令使用的符牌)的传奇,以狗站为特征的边夷风情,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 从黑龙江邮驿史角度说,由于史料匮乏,对全辽志“鹰路”起始点的“底失卜”地址考证,百余年诸说并存,“黑龙江省双城市兰棱镇石家崴子古城”只是其中一种多数人倾向的说法(另有文史工作者指为“双城市花园古城”),仍需考古学或文史资料的进一步确证。而“鹰路”最末一站的“满泾”就不一样了,它有永宁寺碑为证,碑文镌字“入石三分”,不仅没有任何异议,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鹰路”研究的可靠支点。如今奴

4、尔干城、永宁寺和满泾站早已废圮,只剩下永宁寺碑和碑文拓片了,因而更显祢足珍贵。 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屈辱的“中俄北京条约”,清廷割让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黑龙江下游特林。沙俄将海参崴改称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亨滚河称阿姆贡河,特林称蒂尔,并在永宁寺原址改建东正教堂。 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三姓(黑龙江省依兰县)供职靖边军后路营边务文案的曹廷杰(1850-1916),奉吉林将军希元之命到特林地方考察,亲眼见证永宁寺碑,并写进西伯利东偏纪要。书中叙述永宁寺被毁,改建成喇嘛庙(喻东正教堂)后,仍可见“二碑尚巍然立於庙西南百步许

5、”。曹廷杰又为永宁寺碑拓片第一人,消息传开,在史学界引起反响,吸引海内外无数关注的目光。永宁寺碑于1904年迁移海参崴讯息,即来源于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的考察报告。近年来,国内一些旅游者、文史爱好者,有不少人借出行海参崴机会,见到永宁寺碑,永宁寺碑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笔者利用在海参崴生活与工作一年多的机会,从黑龙江邮驿史研究角度,多次对永宁寺碑进行考查,并提供一组包括“永宁寺记”碑和“重建永宁寺记”碑现存地址、形制、尺寸和照片等新资料。 一、永宁寺姐妹碑在海参崴的收藏地址 “永宁寺记”碑现存海参崴阿尔谢涅夫博物馆,地址为海参崴斯维尔特兰大街20号(:,20)。“重建永宁寺记”碑现存“滨海边

6、区国营阿尔谢涅夫BK博物馆综合体”名下的“国际展览中心”,地址为海参崴彼得大帝街6号(: ,6)。 以区街划分,收藏永宁寺姐妹碑的博物馆,分别坐落于海参崴市区两个不同地点。阿尔谢涅夫博物馆所在的斯维尔特兰大街,是海参崴的主街道,沿金角湾北岸东西延伸公里,与狭长的海湾并行的特点,使这条大街成为诱人的所在。海参崴有代表性的中心广场、滨海边疆区政府大楼、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林林总总的商店、剧院和城市雕塑,都聚集在这条大街上。在十月革命后的1924年,此街改称列宁大街,前苏联解体后,又恢复原名斯维尔特兰(光明)大街。彼得大帝街是一条不到两米宽,步步上坡的袖珍人行道。它南北走向,南起金角湾,与“-56号近

7、卫军潜艇”所在的红旗舰队战斗光荣纪念广场相接。彼得大帝街向北延伸不到百米,与斯维尔特兰大街交汇,高尔基剧院和妇女儿童商店就坐落在交叉口处。 以博物馆建制划分,作为俄罗斯滨海边区最大的科学及文化中心阿尔谢涅夫BK博物馆联合体,旗下包括8个分馆,在海参崴市区有4个分馆。阿尔谢涅夫博物馆是联合体冠名单位,它和位于彼得大帝街的“国际展览中心”,都是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因而也可以说,永宁寺姐妹碑现收藏于阿尔谢涅夫BK博物馆联合体。 “永宁寺记”碑收藏地的阿尔谢涅夫博物馆,是俄罗斯远东最大最有名气的博物馆,该馆创建于1890年,自1945年起以俄罗斯著名旅行家、探险家阿尔谢涅夫命名。博物馆多次获国际博物馆

8、专项奖,每年世界各地参观者逾30万人。博物馆建筑为典型的欧式风格,浅灰、橙黄相间的颜色,拜占庭式穹顶,看上去庄重而典雅。 “永宁寺记”碑陈列于博物馆一楼展厅。展厅是通透式的,“永宁寺记”碑和两个在国内陵寝墓道常见的断头石像(翁仲),共同占居一个隔断空间,是一楼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永宁寺记”碑右侧,紧挨博物馆办公室,与门框相距40厘米。碑左侧支架上的说明卡片,写有50多个俄文单词,是专门介绍“永宁寺记”碑历史的。碑对面十一、二米远,是高大的临街玻璃窗,视觉宽敞、明亮。 “重建永宁寺记”碑收藏地“滨海边区国际中心”,是一幢二层楼的老式建筑,大门左上角铜牌徽志下面的几行小字,标明它是“滨海边区国营阿

9、尔谢涅夫BK博物馆综合体”的一个分馆。楼内展厅纵深布局,无固定模式,多以世界各地考古、民俗、动植物和手工艺品等专题展览为主。 “重建永宁寺记”碑被置于这幢楼正门左侧,彼得大帝街路旁,与一字排开的两块俄、汉双文大理石残碑、两尊红衣大炮、一只大铁锚和一个无名石棺同属一个室外展区。过街对面,是两座高大、彩绘的宗教建筑,再远些又有图腾人面浮雕,周围充满厚重的历史韵味。 二、永宁寺姐妹碑形制尺寸、质地及碑刻信息 阿尔谢涅夫博物馆一楼展厅的“永宁寺记”碑恰巧与博物馆办公室门共处在一个方形凹陷里,背面、左侧面离墙分别为四十厘米,夹缝窄小,因而只有碑的正面、右侧面可以观察到。 “永宁寺记”碑为花岗岩质地,碑体

10、完整,保持原始轮廓。但碑顶凸凹不平,似凿碑时不曾打磨;外形已无棱角可言,左侧顶端,有三处凹陷;右侧碑脚有一块拳头大的缺肉,从侧面看清是贯通伤,创面边缘为直线、锐角,说明是硬物撞击造成的。 碑通体正面、侧面,惟独“记”字背后一小块地方,呈花岗岩原本的黑色,与白颜色的笔画形成反差,在十米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永宁寺记”碑这一鲜明特征,使来自中国大陆、港台、海外华侨,知道方块字的世界不同肤色的参观者,无论男女老幼,都会通过这个“记”字,辨认出这是一块中国石碑。其余碑的整体外观,不知为什么,花岗岩变成青灰、赭黄两种底色,上面布满白色云团状印痕,它们掩盖了花岗岩原本质地和颜色,如同披了一件迷彩服。 碑额

11、题即“永宁寺记”四字镌字清晰,笔画完整。靠门这一边,也就是碑的右侧面,用四种文字镌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笔画浅细,但字迹清朗。六字真言分作两行,右上为中文,右下为蒙古文,左上、左下则有另外两种少数民族文字,史辑记载为藏文、女真文。而正面碑刻正文,字体很小,在迷彩服般的花纹掩盖下,用肉眼无法辨认;用手抚摸,细密的镌字笔画仍能够感觉出来。 实际测量结果,“永宁寺记”碑高102厘米、宽49厘米、厚26厘米。碑底座为38厘米。 陈列于“滨海边区国际展览中心”室外展区的“重建永宁寺记”碑,虽然比“永宁寺记”碑只略逊20年,但看起来要坚实硬朗得多,只有边缘有少许软性磨损,碑脚砌有20厘米高的底座。

12、碑体花岗岩质地上乘,乳白色夹杂着均匀的黝黑颗粒,远看则呈深灰色。碑顶弧度为完整的半圆,左下方有一块黑色石胎记,形状颇似一只睁大的眼睛。 碑额题即“重建永宁寺记”6字镌字清晰,笔画舒展,碑阴、左、右则面均无镌字。近距离观察,发现碑正面镌字内伤较为严重,碑文被大大小小的浅坑蚕食净尽,所能找到的惟有右上角的一个“其”字。如果有人对它进行第二次拓片,估计困难会相当大。实际测量结果,“重建永宁寺记”碑高120厘米、宽70厘米、厚32厘米。以“记”字为样本,测量题额字高5.6厘米,宽7厘米。碑文以“其”字为样本,高1.6厘米,宽0.9厘米。国内文史资料,对永宁寺姐妹碑碑文额题流行多种版本,本文验证了完整的

13、额题名称“永宁寺记”、“重建永宁寺记”,可以作为参考。 笔者捎带对并排两块俄、汉双文大理石残碑作了观察。两块碑均为下半块,只是门右侧的一块,被接上了随便在什么地方找来的一个蟠龙碑冠,“张冠李戴”,且做工粗糙。两碑正面俄文,碑阴中文。从碑阴“光绪二十六年”、“大俄国东海滨省巡抚迟公”、“公则不嗜杀人”“行见有口皆碑”等语,说明它们与“重建永宁寺记”碑无关,文物价值亦有天渊之别;而没有附加任何说明文字的红衣大炮、大铁锚和石棺同样令人莫名所以,让人感觉此室外展区有杂乱无章之嫌。 不过也有一点好处,“重建永宁寺记”碑矗立路旁,额题字明明亮亮,由此给中国旅游者带来意外惊喜,不少人就是在海参崴观光途中邂逅

14、这块石碑的。 三、新的研究课题:国内永宁寺碑尺寸为误记、误传? 本次考察发现,国内被史料刊载,又沿用百余年之久的“永宁寺记”碑和“重建永宁寺记”碑形制、尺寸,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存在严重误差,如下表所示(单位:厘米):表一:“永宁寺记”碑 高 宽 厚实际测量数据1024926传统书刊记载1798342表二:“重建永宁寺记”碑 高 宽 厚实际测量数据1207032传统书刊记载207122图 上表数字对比说明,误差是相当明显的,特别是“重建永宁寺记”碑,高和宽几乎相差一倍。难道史辑对永宁寺碑尺寸出现了误记、误传?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粗略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可能。其一,源史料

15、数据并非出自著述者亲手测量,所抄录的碑的尺寸亦并非取自永宁寺碑,起点即错,以讹传讹,从而导致失真。其二,两碑皆误,并碑的高、宽、厚皆误,致因反而可能是简单的,即由古今量度换算所致,或因套用长度单位不当,起点无误,在中间环节出了问题。史料将“永宁寺记”碑的“厚”记为“广”,就说明其历史渊源悠久。 无论哪种原因,毕竟误差的发现,引出了一个关于永宁寺碑的新的研究话题。对于象永宁寺碑这样在国内、国际颇具影响的重量级文物,它的历史价值很值得我们作更深入的发掘,对其记载的不实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应当认真纠正。相信这一工作会引起学界的注意,并经过进一步研究考证,给出正确答案,还永宁寺碑以本来的历史面目。

16、从这个意义上说,误差问题虽然仅为笔者的偶然发现,却是本次考察最重要的收获。 四、永宁寺姐妹碑相关图片及说明 图一:“永宁寺记”碑陈列于海参崴阿尔谢涅夫博物馆一楼展厅,与两个在断头翁仲共同占居一个隔断空间。图二:“永宁寺记”碑右侧是博物馆办公室门,相距40厘米;左侧支架上是写有50几个俄文单 词的说明卡片。 图三:正面惟独“记”字背后一小块地方,呈花岗岩原本的黑色,与白颜色的笔画形成反差,在十米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图四:“永宁寺记”碑近景,它头、脚上的硬伤一览无余 图五:“重建永宁寺记”碑陈列于海参崴“滨海边区国际中心”室外展区,彼得大帝街路旁图六:“重建永宁寺记”碑额题局部特写 图七:“重建永

17、宁寺记”碑的黑色石胎记,很象一只睁大的眼睛 初稿于2007年2月7日写于海参崴 (以上永宁寺碑新考及附录永宁寺碑晤面记发表于黑龙江省集邮学术文选2006-200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9月17日;并黑龙江史志2007年第09、10期连载) 附: 永宁寺碑晤面记 一 在海参崴生活和工作半年多了,心里总挂着拜谒永宁寺碑的事,工作忙加路途远,一直耽搁着。国内热心研究黑龙江邮驿的几个朋友,比我更急不可耐,每隔十天半月就打来电话询问。 2006年12月14日这一天,我终于有了去市中心的机会,目标选定在阿尔谢涅夫博物馆。根据我在国内报刊摘录的线索,永宁寺碑现存海参崴博物馆,但这是一个泛指地名,海参崴

18、有四个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馆名都有限定语义。俄罗斯朋友告诉我,俄罗斯远东最大最有名气的博物馆,是阿尔谢涅夫博物馆,地址是海参崴斯维尔特兰大街20号(:,20)。从住地乘13路公共汽车,到再换乘49路,绕过金角湾,沿斯维尔特兰大街西行,在终点站火车站前一站下车,再往前走二、三十米就是阿尔谢涅夫博物馆。博物馆为典型的欧式建筑,浅灰、橙黄相间的颜色,拜占庭式穹顶,格调庄重而典雅。 博物馆一楼展厅是通透的,售票室是一个半隔断小单元,我一边等待女售票员找零,一边向展厅里面环顾。真是有缘份在,第一眼就发现了一块石碑,离我二十几米远,独自占居一个小角落。石碑再左,竖立着两个断头石像,他们文官服饰,是国内陵寝墓

19、道常见的那一种。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一块中国石碑,所差的是永宁寺碑为姐妹碑,即“永宁寺记”碑和“重建永宁寺记”碑,而此碑仅为孤零零的一块。 上前仔细端详,额题“永宁寺记”镌字直入眼帘!再用手抚摸笔画,此四字毋庸置疑,一点不错,正是“永宁寺记”碑!碑的外貌看上去显然比它594岁的高令还要苍老许多,轮廓已无棱角可言;左侧顶端,有三处凹陷;右侧下角有一块拳头大的缺肉,从侧面看清是贯通伤,创面边缘为直线、锐角,说明是硬物撞击造成的。 饶有意味的是,碑通体正面、侧面,惟独“记”字衬底呈花岗岩原本的黑色,与白颜色的笔画形成反差,在十米外看得清清楚楚。每个参观者都会注意到这个方块字的,它似乎在大喊:“我在这

20、里!”其余碑的整体外观,不知为什么,花岗岩变成青灰、赭黄两种底色,上面布满白色云团状印痕,它们掩盖了花岗岩原本质地和颜色,如同披了一件迷彩服。而正文小字就更无法辨认了,用手抚摸,似乎能够感觉出镌字细密的笔画,却又无法断定是哪个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头都是有灵气的。与“永宁寺记”碑面面相觑,真有点儿有许多话要询问、要倾吐的感觉。此碑所在的角落,恰好在博物馆办公室旁边,离墙四十厘米,因而碑的背面、左侧面无法观察到。靠门这一边,也就是碑的右侧,“唵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字字真切,笔画浅细,线条流畅,是最具观赏性的部分。 我用钢卷尺仔细测量,“永宁寺记”碑高102厘米、宽49厘米、厚26厘米。我从国

21、内带来的文史资料,分明记载此碑高179厘米,宽83厘米,广42厘米,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误差?尤其碑高,即使考虑到嵌入为其特制的38厘米高的底座部分无法测量的因素,误差仍然很大。我又反复测量三次,证明自己操作无误,于是心里更加疑惑。 在我上下揣摩、反复测量的当儿,博物馆工作人员就在我身边进进出出,看来我对陈列品的“深度”考察,他们并不介意。我又试探地询问可不可以拍照,却语气嗫嚅,因为在国内历来有博物馆陈列品严禁拍照的惯例。对方回答须交费30卢布方可,我不免喜出望外,幸而我随身带了傻瓜相机,趁透过玻璃窗的阳光正亮,赶紧拍了几张。只是谈不上摄影技术,事后知道,“永宁寺记”碑右侧六字真言,由于笔画浅细,

22、底片冲洗后竟然完全看不清,实为一件撼事。 等我再把碑侧50多个单词的俄文说明卡片费力地抄录下来,轻轻舒了一口气,便起身寻找姐妹碑的另一块。但这一次却出师不利,我用一个多小时时间,把三层楼的博物馆仔细搜寻个遍,却难觅“重建永宁寺记”碑雪泥鸿爪,心有不舍,茫然地在展厅里转来转去。 无奈中看到售票室旁边有一个封闭的六角玻璃书橱,里面摆放阿尔谢涅夫著作,和以他命名的博物馆综合体有关的书籍、画册和光盘。我突发奇想,能不能通过这些资料找到一些线索呢?上前询问售票员,她回答说,那些书刊中并无馆内陈列品明细或图片,不必拿给我看了。而光盘则用悬挂在门上方的荧屏特意演示了一回,依旧一无所获。 于是她询问刚巧从办公

23、室走出来的一个穿西装、戴眼镜的中年人。看来他对馆内业务极熟,并从我结结巴巴的俄语叙述中,听懂了我到底想干什么。于是他在一张纸条上写了如下地址:“: ,6”,我如获至宝,尽管字条上的两个主要俄文单词我只认识一个。 二 回到住地,开始用“俄语一典通2004”翻译软件直译。电脑显示,为复合词构词成分,作岩石、石头解;则有伟大、巨大两种解释,如是,字条的翻译结果就出来了,是“巨石街6号”。 我不由想,如果“重建永宁寺记”碑真的在这条街上,应看作海参崴对它的一种礼遇。中国现存的石碑林林总总、千千万万个,其中不乏国之瑰宝。但飘零海外而又载入史册的就不多了,永宁寺碑年代久远,又以它的传奇经历为众人瞩目,堪称

24、“巨石”。打电话给牡丹江市外事办业务滚瓜烂熟的女翻译,才知道直译“巨石”离题千里,她笑说,正确的翻译是“彼得大帝街6号”。而当我如愿以偿地踏上彼得大帝街,已是一个半月以后的事了。这一次,我把那张俄文字条直接交给出租车司机,上车后才知道,出租车仍然走的是上次的路线,从金角湾南岸转到北岸,我已从车窗闪过的美丽建筑物和雕塑,认出这里是斯维尔特兰大街。 不一会儿,出租车在高尔基剧院门前广场路边停下了,司机指给我过街一百米外一幢古老的二层楼。眼前的彼得大帝街,以俄罗斯最受崇拜的历史巨人命名,却原来是一条不到两米宽,步步下坡的袖珍小路。 无独有偶,在离那幢楼十米开外,我一眼就望见楼前竖立的几块石碑。急跨两

25、步走到近前,先看左数第一块,是一块半截儿大理石残碑,正面俄文,碑阴中文,这块显然不是。再转身看第二块,是一块高大的深灰花岗岩石碑,在日照下,额题“重建永宁寺记”六字闪着亮光!建筑物门侧铜牌上面写着“滨海边区国际展览中心”,左上角徽志下面几行小字,标明它是“滨海边区国营阿尔谢涅夫BK博物馆综合体”的一个分馆。“重建永宁寺记”碑被置于这幢楼正门左侧,彼得大帝街路旁,与一字排开的两块俄、汉双文大理石残碑、两尊红衣大炮、一只大铁锚、一个无名石棺同属一个室外展区。过街对面,是两座高大、彩绘的宗教建筑,再远些又有图腾人面浮雕,周围充满厚重的历史韵味。 从远处看,国际展览中心室外展区内,数“重建永宁寺记”碑

26、碑身最高,引人注目。打量石碑外观,此碑要比“永宁寺记”碑壮实硬朗得多,只有边缘有少许软性磨损。花岗岩质地上乘,乳白色夹杂着均匀的黝黑颗粒,远看则呈深灰色,碑顶弧度为完整的半圆。 及至借中午直射的阳光,蹲下来细看碑正面镌字,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气,数百碑文小字,皆不可辨认,用手抚摸虽然依稀感觉出笔画痕迹,但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的浅坑。浅坑把碑文蚕食净尽,以致于我花一顿饭工夫,才在右上角找到一个“其”字。“其”字为长方形,高1.6厘米,宽0.9厘米。我不免伤感,“重建永宁寺记”原来内伤如此严重,如果有人对它进行第二次拓片,几乎是不可能了。就石碑质地而言,这绝对不是时间的消磨,自曹廷杰光绪十一年(1885年

27、)拓碑,距今不过区区122年。从奴尔干到海参崴,短短的一段阿穆尔河(黑龙江)转日本海近海岸行程,姐妹碑何至于经历这样大的磨难?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又惊诧地发现,石头的灵气在这块碑上再次表现出来,即左边圆头额下那块黑色石胎记,活生生一只睁大的眼睛。面朝西(中国方向),眼神中充满张望、希冀的神情,另一只眼则紧闭着,似发泄着一种莫名的愤懑。 我去的这一天,正赶上这里在办古生物展,在门口离永宁寺碑两三步远,临时安放了一头双角电动犀牛,庞然大物,头可以晃动,参观的人很多。我把相机对准“重建永宁寺记”碑,远景、近景、特写一口气照了二十几张。又用钢卷尺量了碑的尺寸,高120厘米、宽70厘米、厚32

28、厘米。又以“记”字为样本,测量题额字的大小。 令人不解的是,史料记载此碑高207厘米、宽122厘米,也与实际测量不符;并且几乎相差一倍。想不到国内对“重建永宁寺记”碑尺寸记载,竟然也是误记、误传。我们沿用上百年的文史资料,竟然是错的,说明我们对飘零海外的永宁寺碑亲近得太少啊。 回家路上,我顺彼得大帝街北行,从国际展览中心大门到斯维尔特兰大街,为八十五步。这里是海参崴最繁华的商业区,高尔基剧院、妇女儿童商店近在咫尺,往来汽车川流不息。而姐妹碑中的另一块“永宁寺记”碑,就在这条街的另一端。与奴尔干永宁寺“山高而秀丽”“石砬壁立江边”的环境相比,城市的嘈杂喧响,对姐妹碑不啻是一种煎熬。(以上永宁寺碑新考及附录永宁寺碑晤面记发表于黑龙江省集邮学术文选2006-200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9月17日;并黑龙江史志2007年第09、10期连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