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美人读后感共7篇虞美人读后感(共7篇) 最近我又重读了李煜的虞美人,这名词我在童年的时候会背诵,但是童年的我并不理解词的含义,只是喜欢优美词句罢了。今天重读这耐人寻味词、不由觉得格外的亲切和伤感,它似乎把我带到秋风扫落叶的季节,让人感到无限的惆怅。不是吗?李煜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佳句,完全是发自他内心的呻吟和凄然,词的内容象征着国破人亡,江山已去,美好的往事如同梦幻一般、又象过雨烟云,悲惨的场面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年年岁岁,凄凄惨惨,害的人心惶惶,一切怎不叫人心破碎。 当李煜写到“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他完全沉浸在亡国的旋涡中,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声名狼藉,情绪非常低落,精神支柱完全崩溃, “问
2、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么真切的诗句,使我百读不厌,我的身躯仿佛已陷入东流的春水中去了。第4篇:虞美人读后感 虞美人读后感三篇 引导语:有关虞美人这首诗很多人都读过,那么要怎样写一篇有关虞美人读后感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虞美人读后感 最近我又重读了李煜的虞美人,这首名词我在童年的时候就会背诵,但是童年的我并不理解词的含义,只是喜欢优美词句罢了。今天重读这耐人寻味词、不由觉得格外的亲切和伤感,它似乎把我带到秋风扫落叶的季节,让人感到无限的惆怅。不是吗?李煜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佳句,完全是发自他内心的呻吟和凄然,词的内容象征着国破人亡,江山已去,美好的往
3、事如同梦幻一般、又象过雨烟云,悲惨的场面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年年岁岁,凄凄惨惨,害的人心惶惶,一切怎不叫人心破碎。 当李煜写到“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他完全沉浸在亡国的旋涡中,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声名狼藉,情绪非常低落,精神支柱完全崩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么真切的诗句,使我百读不厌,我的身躯仿佛已陷入东流的春水中去了。 虞美人读后感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 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思绪起伏跌宕。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
4、了龙椅;更可悲的是,南唐倾覆,帝王被俘;你一腔的思乡忆园之情,只好用笔倾诉于诗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洁,这秀丽的景色本令人心驰神往,可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哀伤。一切美景在你眼中不过是了无生气;一切奢华在你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我的心,抽动了,我仿佛看见了你那苍凉的背影,你的心。难道已经这般绝望了吗? 你对故国的哀叹和你那似乎冰冷的心触动了我的心弦,很深、很感伤。 “何时了”三个字正点出了你的心酸,你不知道往昔的岁月是何时过去的。以前的一切欢笑、奢华,仿佛成了一场迷梦,真实却又陌生;哀伤、寂寞,仿佛成了一段未知的小路,孤单、却又不得不面对。 你厌倦、你哀伤、你追忆。
5、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我不明白上天为何对你如此不公,为什么要你成为皇上?或许,若你不是皇上,你可能会更快乐吧?不用去面对文武百官,不用去面对天下百姓,只是待在家中诗情画意、论文品酒。 可惜,历史无法改写,命运不会改变。看着你留下的那一连串决绝的音符,我多想上前拉住你的衣襟,告诉你生存的勇气。 你哀叹,一切的一切在你眼中。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愁绪的深洋中,你渲染了全诗的高潮。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对比,我看到了你那亡国的愧疚难当,以及你那落空的寂寞与悲哀只觉得心中一片空檬,空荡荡的,人仿佛同心一起进人了你的悲情的世界。月光下似乎看到:你眼角有泪,冰凉、品莹
6、;你语语呜咽,脸庞更显苍白。 你声声硬塞,接过太宗所赐的毒酒一饮而尽,你痛苦而又解脱。 你去了,走得很轻,很安详。我闭上双眼,用指尖抚摸着你落空的悲哀,才发现,那是一朵绽放在血泪中的虞美人。 虞美人读后感 听着邓丽君前辈的演唱,再来品读虞美人,心中竟不太平。慢慢地,一滴泪滑下脸颊,模糊了视线。 一代风流才子,却被命运推上了帝王的宝座。他无心理政,在位期间,无所建树,因而被冠上“昏庸无能”的罪名。然而,我却想要为他鸣不平。的确,他不比汉武帝的气吞万里,没有刘备的济世情怀,不敌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但他拥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缺乏的横溢才华! 李煜,一个错位的人生,写就一段千古悲情。若不是生在帝王之
7、家,若不是命运弄人,他又怎会年仅42岁就草草地绝了笔?他留给我们的,是政客用鄙夷的嘴角吐出的“亡国之君”“昏庸无能”的不屑,是文人用心品读出的无尽悲凉,更是一个集风流倜傥天才卓绝于一身的“词中帝王”的旷世才情。他,该更羡慕那平平淡淡的文人吧?远离了人世纷繁,远离了国事困扰,远离了勾心斗角,远离了腥风血雨,独自守着一份宁静,泛舟湖上,吟诗作对。乘着清风,伴着明月,踏着花香,唱出人生的醉意与惬意。这,该正是他所向往的吧?多少个夜晚,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啊,何时才能去到?多少个白昼,那个心生烦厌的宝座啊,何时才能远离? 坐着,闭眼,静静地听虞美人。实在佩服邓丽君前辈竟可以将其诠释得如此尽致淋漓!“春花
8、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往事,或许不是在位时期的锦衣玉食,或许不是万人之上的荣华富贵,或许不是与大小周后的飘逸爱情,却恰恰是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托腮沉思的少年,即兴作诗的青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看见他了!只身一人,在沙地上留下一行浅浅的脚印,一步一步拾级而上。用手拂上石壁,什么时候,在它的夹缝中,竟早已杂草丛生?抬头凝视铁柱,什么时候,它竟已锈迹斑斑,失了威严?轻轻推开木门,什么时候,它竟已落满尘埃,无人造访?这是他与大小周后诗酒做伴,嬉闹玩耍的地方啊!而如今 转过身,偌大的庭院,竟毫无生机!一株梧桐,寂寞地在时间的
9、长河里凋零。见证了两段美丽的爱情;见证了一代君王的沧桑变化;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它累了,厌了,倦了。所以,它只是静静地,默默地,悄悄地,隐在记忆里。第5篇:虞美人一、导入 复习词的基本知识。 婉约词和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在内容题材上,婉约派坚持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樊篱,抒情则男欢女爱、伤春伤别,状物则风花雪月,绮罗香泽。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苏轼手中,记游、怀古、赠答、送别皆能入词,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南宋辛派词人,更把表现爱国精神作为词的主旨,标志着宋词的最高境界。 在风格手法上,婉约词长于比兴,以清切婉丽为当行本色;豪放词则善于直抒胸臆,
10、以豪健奔放为主要特色。 在体制声律上,婉约词强调合乐;豪放词则重文不重声,不肯迁就声律而妨碍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者、峰莲居士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其词以降宋为界,前期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和男女爱情,风格柔靡,亦有清丽之作;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之愁苦,情调极为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
11、手法,生动而形象地抒写真情实感。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成抒情述怀的工具。 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这首词据说是李煜的绝命词。据传,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两旁故臣旧人无不怆然涕下,掩面嚎啕。后被人出卖,宋太宗极为震怒,用药酒将其毒死,时41岁。 传说真实与否不可定论,但词中所含惊天泣地之情却历来为人感叹。进入新课(一)词牌名的来历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2、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 问:听完介绍后,你能了解为什么李煜要用“虞美人”作词牌名吗? 明:奠定全词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二)品读诗歌1、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愁。 师:曾经的南唐国主,现在的违命侯,到底李煜在“愁”什么呢?2、师: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
13、能了结呢? 问:让人产生美好想象的“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明: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厌恶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感情之极端悲苦可以想见。 这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上讲是以乐景写哀景,反衬的手法。 师: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于是发出了“往事知多少”的感叹。 问:“往事”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也就是李煜究竟在怀念什么? 明: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14、 师: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作者只能希望春花秋月早早结束。 问:“小楼昨夜又东风”这个“又东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又东风”点明了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又”字,感概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概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渐渐破灭。 师:所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上阕中词人两次用到了“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学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明:怀念故乡、亲人。 师:词人是借“月”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问:最后一句在抒情角度上和其他几句有什么不一样? 明:
15、前三句都是借景抒情,是间接抒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直抒亡国之痛。 师:我们可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理解这其中的况味呢?一个“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人生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在这里,他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春花秋月何时了)联系在一起,以一个亡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3、师:不堪回首也好,不忍回首也罢。终究还是回首了。 问:作者想到了故国的什么? 明:“雕栏玉砌”指的故国的宫殿。作者现在身在汴京,不见故国情形,所以猜想现在故国宫殿中的景象。
16、问:宫殿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发生了变化?朱颜改?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明: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师:此时的词人分明的感到了国破家亡,江山变色,物是人非的痛楚。 问:面对这种改变,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表达了作者的悔恨、悲痛、追悔之情,“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4、师:词中各句隔句相承,三度对比,回环往复,写出了词人心中的波涛起伏和无限怅恨。 问:找出词中的这三组对比。 明:见课件。 师:前六句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流露强烈的物是人非
17、之感,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5、师: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这句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 明:比喻、夸张、设问。用比喻写“愁”,显出愁思如春水般地汪洋恣肆和如春水般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他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将一己之悲化为人类的悲情。具体来说好处有三:以有形的“水”比喻抽象的无形的“愁”,使“愁”具体形象可感;“一江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愁情之多、之深、之重;江水东流喻愁情之长,写出了愁的连续不断,无穷无尽。三、艺术手法1、反衬 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2、跌宕起伏的笔法
18、 一开头是发问,写眼前实景;接着是感叹,表明作者已然沉入回忆之中,这又成了虚写。虚写后又立即回到实景上来,而后登楼遥望又回到虚写。下阕一开始也是虚写,是作者想象中的故国。最后把笔力全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全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3、把抽象感情形象化 最后一句的比喻四、课堂小结 李煜情真意切得抒发了亡国之恨,正如法国诗人缪塞“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虞美人正是以它的字字血泪打动古往今来的读者。五、作用第6篇:虞美人 虞美人1、意象:“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 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
19、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春花 秋月 小楼 东风 明月 雕栏玉砌 春水2、艺术手法:一、以奇问开笔,劈空而下,却又在情理之中。二、运用白描,写生活感受。三、虚实相应四、运用比喻。3、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昨是今非,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后精神世界的强烈反差,是词人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为后世留下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由于亡国为囚,他失去了欢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思,他对家国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的尝味。悲慨之情
20、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4、名句赏析:以水 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 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 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 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5、翻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
21、,岁月不断地更替, 回首往昔,有多少往事早已经匆匆而去。 小楼晚来又春风吹拂,望着明月依旧, 倾覆的故国,不忍再忆起。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应该依然华丽, 但亡国的宫女,美丽的容颜不再美丽。 物是人非啊,我自问该有多少的哀愁, 正恰似那春来滚滚的长江,东流无语。 浪淘沙1、字词:1、阑珊:衰残、凋落。2、罗衾:丝绸被子。3、不耐:忍受不了。4、一饷:片刻,一会儿。3、艺术手法:1、对比 欢乐与痛苦,天上与人间,梦境与现实。2、倒叙 先写梦醒,再写梦境。第7篇:虞美人 虞美人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使能入情入境
22、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难点 : 词中三次对比、隔句相承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另外,可以引入他的相见欢、乌夜啼进行延伸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
23、步骤一、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江水图,并配乐低沉哀怨的音乐。 教师讲李煜的故事。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
24、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提问:他是谁? 明确: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二、知人论世,身份揭秘 多媒体展示李煜的画像及个人档案。教师补充。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
25、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 词人 信仰:佛教 教师解说: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煜的双重身份,他既能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写诗评价李后主:“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幻灯片)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亡国之君的内心世界。三、欣赏歌曲,领悟意境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 (说明:通过邓丽君优美抒情的歌声和演员出色的表演这一视听形象,让学生对虞美人一词有初步的感受。
26、)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 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2请两位学生朗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 注意: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低沉、凄凉 注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背。五、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
27、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
28、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
29、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前面是一唱三叹,到最后一句达到高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
30、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也曾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在比喻方面的巧妙运用。诗词
31、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我们可以联系以前学过以及课外读到的用“水”以及用与“水”相关的意象表达愁怨情绪的诗词以及文章,作一个初步的比较鉴赏。(提问学生,请学生举例分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李煜将愁变成水,贺铸、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则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王实甫更把愁从船
32、上卸下来装在车上。都是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感情化为具体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6.艺术特色: 1.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2.起伏跌宕的写法(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3、问:这首词的风格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词风凄丽。4、问:李煜的词缘何显得如此凄丽? 明确:(一)、“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亡国之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