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第一章 概论一、 单项选择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C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4.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 )年。考过两次 A.1
2、879 B.1897 C.1789 D.17985.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 A.冯特 B.詹姆斯 C.华生 D.魏太默6.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采取了(D)手段。A.统计分析 B.测验C.调查研究 D.口语报告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B )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8.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9.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
3、方法称为( D )A.测量法 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 D.实验法10.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C )A.观察法 B.测量法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考过两次11.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 B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12.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B)。A.实验法 B.测验法C.调查法 D.观察法二、名词解释1.心理学(考过两次) 实验法(考过两次) 三、简答题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
4、的三类变量是什么?四、论述题(无)本章小结:1、历年考试平均分值为5分2、主要考察:心理学的概念,诞生,主要流派的简要观点与代表人物,学科性质,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出论述题的概率极低。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一、 单项选择题1.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三种注意考过2次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2.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B )意识状态。四种意识状态考过3次 A.可控制的 B.自动化的 C.白日梦状态 D.不自觉的3.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D)。A.假性失眠 B
5、.情境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四种失眠考过3次4.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D)A.兴奋剂 B.镇静剂C.迷幻剂 D.葡萄糖5.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 A )。A.波 B.波C.波 D.波 四种波形考过2次二、名词解释意识(考过3次) 注意(考过2次) 日节律 三、简答题1.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四、论述题本章分析:1、历年考试平均分值为6分2、考点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上,出论述题的概率极低。3、还需要注意的题目为: 名词解释:生物节律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简单题:人类意识的四种状态;注意的特点和功能;催眠状态下的
6、主要特征,两种注意引起的原因等。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一、 单项选择题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B)关系。考过两次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D.成准比例4.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D)。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提示:他往往是感觉上的差异)5.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7、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6.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8.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A.暗适应 B.明适应C.不适应 D.知觉适应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A.漂白过程
8、B.明适应C.暗适应 D.感觉后效10.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B)。考过两次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11.“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C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12.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B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13.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B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14.双关图是_中的现象。( A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15
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17.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A)属性的反映。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18.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B )A.感觉 B.知觉C.视觉 D.色觉19.味觉属于( C )。四种感觉考过2次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20.位置学说不能解释( C )。A.高频声音的编码 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
10、码21.双眼视差是(B)知觉的重要线索。A.时间 B.深度C.运动 D.所有22.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B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23.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 C )A.声音的混合 B.声音的起伏C.声音的掩蔽 D.拍音24.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 A ),掩蔽作用越大。A.频率越接近 B.强度越接近C.频率相差越大 D.音色相差越大25._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B )A.色调 B.亮度C.中和度 D.饱和度26.声音的质
11、量特征称为( C )。A.音强 B.音高C.音色 D.音波27.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 A )越大。A.色调 B.亮度C.饱和度 D.强度28.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 )。A.色调 B.亮度C.饱和度 D.中和色29.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二、名词解释.社会知觉(2) 知觉 超感知觉 感觉适应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认知过程。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3.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4.简要说明社会刻板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5.简述感觉与
12、知觉的关系。四、论述题本章分析:(本章内容最为繁杂)1、本章历年平均考分为11分,主要题型为选择,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型的概率较低。2、本章选择题是考试中的难点,考生可从历年考题中找出可能要考选择题的线索。3、.名词解释:社会知觉 知觉 感觉适应 (差别与绝对)感受性 (差别与绝对)感觉阈限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4、出已经考过的仍需关注外,还需关注简述知觉的特征。在此处出偏题的概率较高。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一、 单项选择题1.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考过两次 A. 12 B. 2030 C. 6070 D. 7080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
13、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3.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4.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D )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5.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C)、提取。考过两次A.识记 B.回忆C.保持 D.再认6.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个组块。考过两次A.72 B.52C.82 D.927.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C)。考过两次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
14、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B)、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A.语义记忆 B.感觉记忆 C.工作记忆 D.情绪记忆9.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C)A.群集 B.摘录C.过度学习 D.列提纲10.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B)形式存储。A.视象代码 .声音代码C.语义代码 D.图式11.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D)形式存储。A.语义 B.概念体系C.图式 D.视象和声象12.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 B )中的。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C.语义记忆 D.陈述性记忆1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所用方法为( D )A.群集法 B.地点法C.计算法 D
15、.节省法14.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B )A.地点法 B.韵律法C.记笔记法 D.特征法15.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A )A.复述 B.视觉编码C.声音编码 D.感觉寄存16.走迷宫是一种( A )A.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 D.知识学习17.在复习过的教室里参加考试,会对考试有帮助,这种现象称为( B )A.情绪依存性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C.状态依存性记忆 D.地点依存性记忆18.对概念、命题的学习属于( D )A.社会规范的学习 B.机械学习C.技能学习 D.知识学习19.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
16、在_中的。( C )A.陈述性记忆 B.情景记忆C.程序性记忆 D.感觉记忆二、名词解释 记忆 学习 .编码 接受学习三、简答题1.简述遗忘的原因。考过两次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3.简述记忆的涵义与基本过程。4.简述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四、论述题1.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考过两次2.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考过两次3.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考过两次本章分析1、历年考试平均分值为17分。各种题型都会出现。是本书中最重要的章节之一,需要精读,任何知识点都有考到的可能。2、还需要留意的知识点有:1)、名词解释:遗忘 感觉记忆 长时记忆 短
17、时记忆 语义网络 前摄干扰,倒摄干扰2)、问答题:简述短时记忆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需要哪些条件;美国mayer提出的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学习的分类等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一、 单项选择题1.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2.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
18、误法3.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B)。A.概括性 B.间接性C.合理性 D.整体性4.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B)。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5.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B)。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6.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A)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7.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
19、D)。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8.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B)。考过两次A.例证 B.外延 C.名称 D.属性9.梦属于(B)。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幻想10.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A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11.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D )A.抽象逻辑思维 B.聚合思维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二、名词解释.思维 .演绎推理 .创造性思维 .算法式三、简答题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四、论述题1.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考过3次)本章分析1、
20、历年平均分值为9分。本章为最重要章节之一,需要仔细研读。2、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名词解释:想象 概念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日常概念 科学概念 推理 心理定势 等2、问题:简述思维的过程; 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什么特点; 举例说明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举例说明各种推理(三种推理);创造性的影响因素。第六章 智力一、 单项选择题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
21、对智力的影响3.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B ) 考过两次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4.智商的计算公式是(B)。A. B. C. D. 5.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C.瑟斯顿 D.吉尔福特6.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A)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一般说来,(A)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8.在一个测验正式付诸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立一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这一参照指标指的
22、是(A)。A.常模 B.效度C.难度 D.信度9.( A )又称稳定性系数。考过两次A.再测信度 B.评分者信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 D.分半信度10.( C )是将个体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A.心理年龄 B.比率智商C.离差智商 D.智力年龄11.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中,“关系”属于( A )。A.产物维度 B.内容维度C.操作维度 D.应用维度12._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A )A.晶体智力 B.经验智力C.流体智力 D.内省智力13.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 B )A.成就测验 B.团体测验C.个别测验 D.性
23、向测验14.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智商的计算方法为( C )A.正态分布 B.比率智商C.离差智商 D.智力年龄15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其中的元成分为( B )A.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的过程B.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C.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D.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二、名词解释流体智力 信度 智力 常模 个别智力测验 效度三、简答题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学校教育对智力有何影响?3.什么是智商?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4.简述三元智力理论的观点。(考过两次)四、论述题1.试述智力测验的性质。1.结合实例说明多元智力理论。本
24、章分析:1、本章历年平均分值为12分,为本书中最重要的章节之一,需要仔细研读。2、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名词解释:能力 智商 晶体智力 离差智商 心理测验 成就测验 性向测验 比例智商 心理年龄等2)问答题智力的影响因素;Guilford的智力理论;效度和信度的分类。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 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A )动机。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2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C )。考过2次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3. 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C )强度的动机。A.高 B.低 C.中等 D.无4. 由个
25、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B )动机。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5. 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B )A.动机 B.需要C.诱因 D.目标6. 在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B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7. 根据_,在工作激励中,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 D )A.X理论 B.Z理论C.V理论 D.Y理论8. 急中生智是一种_状态。( C )A.激情 B.心境C.应激 D.信号9.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26、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 考过2次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0.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B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11.一般说来,由( C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12.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C)。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13.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A)。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14.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B)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15.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C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16.美国心理学家( C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17.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是( D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8.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A)。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19.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C)状态。A.表情 B.心境C.激情 D.应激20.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