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13.89KB ,
资源ID:731680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168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点29 常见的酸和碱备战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点29 常见的酸和碱备战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1、考点29 常见的酸和碱备战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29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为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指示剂 溶液酸溶液碱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变蓝色紫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无色)变红色无色3酸碱指示剂易误辨析(1)只有能溶于水的酸或碱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Fe(OH)3、Mg(OH)2不溶于水,因此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只能说明溶液显酸性或碱性,而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溶液或一定是碱溶液。(3)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如氯化钠溶液。二、常

2、见的酸1浓硫酸的特性(1)脱水性:能够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2)吸水性: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3)强烈的腐蚀性。2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3保存方法 长期敞口放置的影响: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应性质浓盐酸减小不变减小减小挥发性浓硫酸不变增大增大减小吸水性4注意事项(1)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3、。(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浓硫酸不能用与干燥氨气。5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与金属反应: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的金属均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原理是:金属+酸盐+氢气。(3)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的氧化物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原理是: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常见用途是除铁锈,溶解氧化铜等。三、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俗名及用途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状固体溶解性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微溶于水腐蚀性强腐蚀性较强腐蚀性俗

4、名苛性钠、火碱、烧碱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当石灰水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俗称石灰乳或石灰浆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建筑材料;保护树木,防止其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 学*科-+网2碱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原理是: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它特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Fe2O3+3H2SO4Fe2(SO4)3

5、+3H2O、2NaOH+CO2Na2CO3+H2O。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情况鉴别1氢氧化钠变质情况鉴别(1)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存在:Na2CO3+CaCl22NaCl+CaCO3,即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反之,未变质。(2)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证明方法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存在:Na2CO3+CaCl22NaCl+CaCO3。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有氢

6、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反之氢氧化钠全部变质。2氢氧化钙变质情况鉴别(1)氢氧化钙是否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加过量的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钙存在:CaCO3+2HClCaCl2+H2O+CO2。即氢氧化钙已经变质,反之,未变质。(2)氢氧化钙变质程度的证明方法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钙存在:CaCO3+2HClCaCl2+H2O+CO2。另取少量固体,加适量水溶解,若固体未完全溶解,且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钙存在,氢氧化钙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氢氧化钙不存在,氢氧化钙完全变质。考向一 常见酸、碱的性质典例1 (2017

7、重庆)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Ba(OH)2+H2SO4BaSO4+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 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C1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考向二 常见碱的变质情况的实验探究典例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8、;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空白: 写出方案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_成立。【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

9、钙应注意_。【答案】【实验探究】(1)CaO (2)CaCO3 (3)CuCl2Ca(OH)2Cu(OH)2CaCl2【实验结论】四 【拓展迁移】密封保存2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样品中的杂质1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酚酞试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

10、CaCO3 BCO2 CCaO DMg(OH)22危险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钙应选用的标志是 3下列气体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A氧气 B氨气C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 B 测溶液pHC 点燃酒精灯 D 稀释浓硫酸5下列关于盐酸、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B用浓盐酸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6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氢氧化钠、生石灰、Ca(OH)2B氢氧化钠、烧碱、NaOHC碳酸钙、熟石灰

11、、CaCO3D氯化氢、硝酸、HCl7将10.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50 g稀盐酸中,得混合液的温度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的混合液pH7B将b点时的混合液加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C加入40 g NaOH溶液时混合液中至少有两种溶质D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8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与盐酸反应C能与氧化铁反应 D能使酚酞变红9上周做完酸的性质实验,化学老师将一瓶NaOH溶液放在实验桌上,故意让瓶

12、口敞口放置到现在,今天让同学们分两组一起探究这瓶NaOH溶液如何变质。【提出猜想】第一组同学猜想:NaOH溶液没有变质。第二组同学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NaOH溶液_变质。【实验探究】(1)第一组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2)第二组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然后滴加Ca(OH)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他们也一致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方案分析】第一组同学得出的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第二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有质疑,理由是_。【实验反思】

13、假设你的猜想正确,你的实验方案是_。【实验拓展】(3)NaOH溶液应_保存。(4)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_(填“能”或“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10化学兴趣小组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借助紫甘蓝汁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演示实验】取少许久置的NaOH溶液,并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溶液由紫变黄);然后向黄色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溶液中冒气泡,且溶液从下至上依次呈现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粉红、深红色等,宛若彩虹、非常美丽。探究: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里呈现多彩的颜色【进行猜想】小彤猜想:可能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紫甘蓝汁液的浓度不同。小哲猜想:可能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的酸碱度(p

14、H)不同。【实验验证】(1)在小烧杯中加入少许紫甘蓝汁液,然后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溶液始终是紫色。(2)在另一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新配制的NaOH溶液,并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及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同时用传感器测出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溶液pH及颜色的变化图(如图所示)。读图可知,_的猜想是正确的。【拓展延伸】结合图像思考:(3)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_色。(4)当溶液呈红色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_(不考虑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生成物)。探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实验验证】(5)小宇认为,因为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15、时产生了气泡,所以该溶液已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_。(6)小文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滴入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溶液显黄色。因此,这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评价反思】(7)作为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液与紫色石蕊溶液相比,优点明显,它既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显示溶液的_。12017上海氢氧化钙俗称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22017枣庄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 B味精 C食

16、醋 D香油32017上海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42017广州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52017邵阳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加入适量铁粉B除去CO2中的CO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C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加过量CaCO3,过滤D除去铝粉中的铜粉加适量稀硫酸,过滤62017济南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

17、分別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学/科-+网加入的物质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无明显现象A稀盐酸 B稀硫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72017常州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82017临沂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图。(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_(填“浓”或“稀“) 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2)结论:同种酸由于_

18、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92017江西某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实验推断】(1)小亮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溶液,理由是_。(2)小辉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辉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3)小磊认为小辉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

19、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_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_。【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_。1【答案】A2【答案】D【解析】A、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一定含有碳酸钠,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错误;B、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应该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等到氢氧化钠反应完毕,才和碳酸钠反应,此时才会有气体产生,错误;C、由于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证明原样品中含有

20、氢氧化钠,错误;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沉淀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正确。故选D。1【答案】C【解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碱性溶液。A、CaCO3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B、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不符合题意;C、CaO与水形成的石灰水是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符合题意;D、Mg(OH)2属于碱,但不溶于水,不能形成碱性溶液,不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氢氧化钙是具有腐蚀性的碱。A、该标志表示的是药品有腐蚀性,符合要求,故A正确;B、该标志表示的是药品是爆炸品,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C、该标志表

21、示的是药品能够自燃,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该标志表示的是液体易燃,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故选A。学/*科/网3【答案】B【解析】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B。4【答案】B5【答案】B【解析】A、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没有吸水性,不能用浓盐酸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错误;C、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最后变成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正确;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正确。故选B。6【答案】B【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不

22、是氢氧化钠的俗名,不一致,错误;B、氢氧化钠的俗名是烧碱,化学式为NaOH,正确;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错误;D、氯化氢的溶液是盐酸,错误。故选B。7【答案】B8【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则氢氧化锂也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则氢氧化锂也不能与氧化铁反应,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锂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C。9【参考答案】【提出猜想】全部变质【实验探究】(2)Ca(OH)2Na2CO3CaCO32NaOH【

23、方案分析】不合理 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实验反思】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滤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实验拓展】(3)密封 (4)不能 学/科*-网【试题解析】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否则易变质。【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还可以猜想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实验探究】(2)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方案分析】由于氢氧化钠和生成的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第一组同学得出的结论不合理;而第二组同学加入

24、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无法确定氢氧化钠的存在。【实验反思】如果要确定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就是确定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不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或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且溶液不变红,就可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实验拓展】(3)NaOH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应密封保存。(4)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10【答案】(2)小哲 (3)紫 (4)NaCl和HCl (5)CO2+2NaOHNa2CO3+H2O (6)NaOH和Na2CO3 (7)酸碱性强弱、酸碱度或一定范围内的pH【解析】(2)

25、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里呈现多彩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各部位紫甘蓝汁液的浓度不同。故小哲的猜想是正确的。(3)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根据溶液pH及颜色的变化图可知,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紫色。(4)当溶液呈红色时,溶液显酸性,则盐酸过量,故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5)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了气泡,所以该溶液已变质, 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CO2+2NaOHNa2CO3+H2O。(6)小文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滴入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溶

26、液显黄色。因此,这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OH和Na2CO3,部分变质。(7)作为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液与紫色石蕊溶液相比,优点明显,它既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显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度或一定范围内的pH。3【答案】B【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而被除掉;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水都不与氧化铁反应。故选B。4【答案】C【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H2SO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属于碱,H2SO4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7、生成盐和水,属于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其它酸滴到白纸上不能使纸变黑,不属于酸的通性,符合题意;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硫酸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学*科-+网5【答案】C【解析】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稀硫酸能与铁反应,将主要成分反应掉,不符合除杂要求;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要求;D、铝是活泼金属,能与硫酸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故选C。6【答案】A【解析】A、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黄色的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氯化钡不会发生反应,符合题意;B、硫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和水,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能使酚酞变红色,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C8【答案】(1)浓 (2)溶液浓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蘸硫酸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