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13.52KB ,
资源ID:724247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424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复习前6章综合测试及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复习前6章综合测试及解析.docx

1、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复习前6章综合测试及解析山东省济宁市一轮复习中期物理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50m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s左右 B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7m 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5cm D课桌的宽度大约是60mm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

2、,地面是向下运动的3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4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

3、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6如图的四种表述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A漂亮的“日环” B水中的倒影 C匡衡凿壁偷光 D变幻的手影7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9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0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2分)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12(2分)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通过这段路

5、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选填“静止”、“运动”)的。13(2分)生活中人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 ,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中的 (选填“”或“”)是相同的。14(2分)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 (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 (选填“乐音”“噪音”)。15(2分)医生在进入隔离病房前,站在穿衣镜前1m处整理隔离装备,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实验题(

6、16题4分,17题3分,18题3分,19题4分,20题3分,共17分)16(2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按要求完成图)17(2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18(3分)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亮用肥皂膜代替人耳鼓膜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肥皂膜出现的现象是 。(2)当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 有关。(3)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 有关。19(3分)如图,将一钭面放在桌面

7、上,用粉笔做好标志:A、B、C(ABBC)将档板挡在B处、C处,使乒乓球从A处释放,研究乒乓球的运动快慢情况:(1)除上述提到的器材外,还需要 。(2)若测时间时,小球过了终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平均速度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在实验中,小球下滑的速度过快,应使斜槽下面的锐角角度变 。20(4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123456入射角i153045607080反射角r153045607080(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

8、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21(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刻度尺、一张大白纸、记号笔、两支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蓝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 透明

9、薄玻璃板。(2)实验时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填字母)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四、综合题(共13分)22(13分)邹城高架桥邹鲁大桥,全长越1200米,设为双向四车道。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邹城市东西城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极大缓解了我市的交通压力。夜晚时,小明的爸爸开车带小明经过邹鲁大桥。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桥路面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500 (填单位)。(2)右图中“4

10、0”的意思是 (“最大速度”、“平均速度”)不能超过40km/h。(3)小明看到路标后,提醒爸爸遵守交通规则,他们若以最短时间经过大桥,需要多少min?写出计算过程。(4)实际上,他们经过大桥的时间是2min,汽车经过大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夜间行车,小明感到车内太暗,就打开车内的灯。爸爸说,这样会影响视线,为什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2分)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50m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s左右 B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7m C正在

11、考试使用的试卷厚5cm D课桌的宽度大约是60mm【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50m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s左右,符合实际,故A正确。B、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3m,故B错误。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0.1mm,故C错误。D、课桌的宽度大约是60cm,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2分)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

12、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下运动的【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而且是向下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

13、B。【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3(2分)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有的同学在课间“大声”叫喊,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是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4(2分)为增强居民对

14、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感觉不到;(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我们使用扩音设备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大喇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次声波

15、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感觉不到,所以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次声波,故B错误;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次声波的特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的特性,要结合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5(2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分析】

16、(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越不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变小,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故A错误;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会越来越小,故B错误;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难度不

17、大,要熟记。6(2分)如图的四种表述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A漂亮的“日环” B水中的倒影 C匡衡凿壁偷光 D变幻的手影【分析】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A、漂亮的“日环”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匡衡凿壁偷光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合题意;D、变幻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

18、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7(2分)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B、将平面镜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B错误;C、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

19、,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C正确;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8(2分)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

20、人速度一样大【分析】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就行。【解答】解: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小张速度36km/h。所以三人速度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单位的换算。9(2分)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用

21、8s通过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两人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C、时间t8s,由图象可知,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是v5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

22、去进行比较。10(2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解答】解:A、

23、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2分)用

24、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3.30cm。【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3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5.30cm2.00cm3.30cm。故答案为:1mm;3.30cm。【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

25、的分度值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2(2分)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9:4。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选填“静止”、“运动”)的。【分析】(1)知道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根据v求出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2)比较甲、乙两车的速度关系得出两车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然后判断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的状态。【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v甲:v乙2:3,s甲:s乙3:2,由v可得,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2)由v

26、甲v乙可知,甲、乙两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故答案为:9:4; 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是一道基础题目。13(2分)生活中人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中的(选填“”或“”)是相同的。【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是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解答】解: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时间;二是相

27、同时间比路程。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公式v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即相同时间比路程,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中的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相同时间比路程;。【点评】此题考查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关键。14(2分)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音色(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噪声(选填“乐音”“噪音”)。【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也就不同,可以通过音色的不

28、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2)物理学上,噪声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解答】解:(1)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发声体;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声音的音色相同;(2)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具有干扰作用,因此属于噪声。故答案为:音色;噪声。【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可根据声音的特色音色,以及噪声和乐音的区分进行分析解答。15(2分)医生在进入隔离病房前,站在穿衣镜前1m处整理隔离装备,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当她远离穿衣

29、镜时,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医生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1m2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医生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2;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像的真实大小总与物相同。三、作图、实验题(16题4分,17题3分,18题3分,19题4分,20

30、题3分,共17分)16(2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按要求完成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解答】解:由图知,反射角等于906030,则入射角等于30;过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在法线右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作图题是初中物理中要求掌握的一种题型,包括力学作图、光学作图、电学作图,平时注意技巧,正确运用规律,达到准确作图。17(2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