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12015-201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1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D、伫
2、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尊敬的各位公众: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
3、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分)(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从内容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推荐。(3分)(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你的看法呢?(2分)(3)依照下面
4、的诗仿写。(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5、古诗词填空。(8分)、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问渠那得清如许, 。、 ,归雁洛阳边。、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十年前妈妈(10分)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是
5、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
6、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的问
7、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
8、,她也一起笑了起来。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林清玄(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9、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
10、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
11、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
12、感到惭愧。(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以化妆闻名: 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
13、么?(4分)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
14、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
15、鹤楼的绝唱。(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16、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山门圮于河 啮沙为坎穴 转转不已 但知其一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分) 是 非 木 杮20、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处吗?(3分)(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蚌方出曝 今日不雨 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22、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
17、成语概括之,这个成语是 ,含义是 。(2分)四、作文。(3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答题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 )(2分) 2、( )(2分)3、(5分)、 、 、 4
18、、(8分)(1)(3分) (2)(2分) (3)(3分) 谷底的树, 5、(8分)、 , 。、 。、 。、 , 。、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十年前妈妈(10分)6、(2分) 7、(2分) 8、(2分) 9、(2分) 10、(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11、(3分)以化妆闻名: 生命的化妆: 12、(2分)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13、(4分) 14、(3分) 15、(2分)( )( )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6分)16、(4分) 17、(2分)( )(二)(9分)18、(4分) 19、(2分)是 非 木 杮。20、(3分) (三)(6分)21、(4分) 22、(2分) 四、作文。(30分)有时,我也想 200400600800参考答案一1、D(2分)A、刹时应为霎时或刹那 瘫涣应为瘫痪;B、阴蔽应为荫蔽,感概应为感慨;C、怂涌应为怂恿,威摄应为威慑。2、D(2分 A、忍俊不禁(忍不住笑);B、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C、清冽(水清澈)。3、在“谨向公众致歉”前加“我们”。 (2分)、举一反三。(1分)、故宫博物院(署名)(1分),2011年5月17日(时间)。(1分)4、名著阅读。(1)内容主要分三方面: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3分)或表现手法:一是善于抓住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