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书法全集苏轼书法全集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明张
2、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苏轼诗文一章,行书,真迹曾由明代项元汴收藏,清归翁方纲,有翁氏题跋。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藏处不详。此帖无年款,据
3、清翁方纲所考,苏轼有常润道中,有怀钱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次章有“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句,并自注云:“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此正是帖中所言陈太守放营妓周韶事,杭人称誉之。因周韶诗中有“开笼若放雪衣女”事,正应放鸽为寿。此在熙宁五、六年间事。翁氏又考苏诗外集有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此事在苏轼自密州移徐州之际,即在熙宁九年苏轼潍州度岁时。翁氏即猜此帖在熙宁十年书。然诗与帖又有矛盾:帖云“仆在钱塘”见“堂前小阁中壁上”书蔡君谟“绰约新娇”诗,而诗云:“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
4、”二者必有一伪。再,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又载苏轼题蔡君谟诗草云:“此蔡君谟梦中诗,真迹在济明家,笔力遒劲。”并自署为“元皊五年十月四日”。此是苏轼知杭州事,距初悴杭州又十五、六年时间。这又留下一个可猜想的余地。但帖中“仆在钱塘”云云,书此帖时必不在钱塘。因之,断为熙宁十年左右较合理。然翁氏在帖考中又云此帖书颇类满庭芳词为王长官作和上清宫词书。前者书于元丰六年,后者书于元皊二年。因此断定在熙宁十年至元皊二年这十年之间。此又平添一重疑难也。翁氏收藏此帖后,又引起了是否钧填本的争论。因存世苏书钩填本很多,而此帖纸质擦损严重,“有二一描失处”,故疑之。但翁氏肯定说这是真迹本,并将此帖与快雪堂帖刻本逐
5、一比较,而断定快雪堂帖刻本所据乃为董其昌记载所见之摹本。在没有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前,我们尊重翁氏之论,也是有道理的。人来得书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正文行书十六行,共192字,款署“轼再拜”,但未署发信年月。现藏故宫博物院。人来得书帖是在季常之兄伯诚死后苏轼写给季常的慰问信,故有“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之句。帖上钤有“吴土谔”、“御府宝绘、“仪周赏”等。帖后有董其昌跋:“东坡真迹,余所见无虑数十卷,皆宋人双勾廓填。坡书本浓,既经填墨,盖不免墨猪之论,唯此二帖(新岁、人来)则杜老所谓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等
6、递藏,后入清内府。安岐将此帖与岁新展庆帖合成一帖,并称坡公杰作。人来得书帖凝重,笔法流畅,为书牍杰作。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行书,纸本墨迹卷,书于元符三年(1100),今仅存原帖之后半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共三十三行。现藏上海博物馆。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起首处“轼口是文之意疑若”八字并非原本,其中轼字是从帖后“然轼方过临江句中残剩之字拼凑而成,而在挖去轼字处另补上则字。卷后有明代娄坚补书缺字,又有陈继儒等人跋。有影印本行世。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明陈继儒题跋:“东坡碑版照四裔,不如尺牍天真烂漫。所谓吾写字觉元气十
7、指间拂拂飞出,此卷等是也。”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
8、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
9、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李白仙诗帖,北宋苏轼书。蜡笺纸本,纵54厘米,横1111厘米。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该帖为宋神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大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
10、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10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次韵秦太虚诗帖,北宋苏轼书,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纸本,纵28.6、横40.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祭黄几道文卷,行楷书,纵31.6cm,横121.7cm。1087年。上海博物馆藏。元丰八年6月,苏轼被召回汴京復朝奉郎,后又升至翰林轼读学士、礼部尚书,使东坡生活和政治待遇发生了极大变化
11、。这是他为好朋友去世而撰写的一篇悼文。当时苏轼五十二岁,书风古雅遒逸,真率自然,是苏轼传世作品中极少的楷书珍品之一,历来饱受赞誉。黄好谦,字几道,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六月以著作佐郎登上仕途,之后历任太常丞权监察御史等职务,元丰八年(1085)八月,以朝散郎为驾部郎中,元祐二年,被任命为颍州知州,还没有到任,就在这年的四五月间去世了。由于他去世前最后的职务是颍州知州,所以又被称为黄颍州。宋人楼钥著有攻愧集,卷七十三中有一篇跋黄氏所藏东坡山谷二张帖这样写道:“东坡与黄颍州父子厚善,尝书颍州之父子思诗集之后。又龙图二女为少公二子适、逊之妇。观此祭颍州之文与龙图、直阁二公书问,情好可知。”文中
12、所说的黄颍州指的就是黄好谦,龙图则是黄好谦的儿子黄寔。根据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六送黄师是赴两浙宪的施注(宋人施元之、施宿父子注),“黄寔,神宗时登进士第,历枢属师是为章子厚之甥,子由官陈,由是二女皆为子由妇终宝文阁待制,知定州,赠龙图阁直学士。”关于黄、苏两家儿女亲家的关系,清代学者王士祯的香祖笔记里也有记载:“黄师是是章惇之甥,以二女妻颍滨(苏辙号颍滨遗老)之子适、远。”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苏轼、苏辙和黄几道是同一年中举的进士,而黄几道的儿子黄寔则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苏辙的两个儿子,可见两家的关系相当亲厚,也正因为这样,黄几道去世之后,苏氏兄弟共同为这位同年好友写了祭文。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过文渊
13、阁四库全书,其中收有一种元代袁桷所作的清容居士集,第四十七卷的跋苏文忠与黄师是尺牍有如下记载:“黄师是寔,先浦城人。其父颖州府君好谦,与二苏公为同年进士,师是遂与苏公家通姻谱桷尝闻长老言,其家所藏二苏公帖凡数十纸,五世泽衰,皆散落殆尽。此帖盖遭母章硕人之丧,文忠所慰唁者。旧亦尝见石本,今获真迹,为之深有感焉。”可惜的是,经多年世事变迁,黄氏家族所藏的二苏手迹,如今留存于世的就只剩下这幅祭黄几道文卷子了。醉翁亭记,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原石宋时已毁,明嘉靖间重刻石。宋刻本字有漫漶,但书体远在明刻本之上。今拓明刻本分四张拓,前三张七行,末张五行,行二十
14、字。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遭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比如“醉”字的“酉”旁共有四竖画,先用一分,继用二分,最末用三分笔。“提携”两字均为左右结构,又上下相联,苏武却将下一“携”字改为上下结构,使“扌”旁置于“乃”字上。赵孟頫松雪斋云:“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裹铁也。”王世贞评:“苏书醉翁亭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李长善认为:“文忠早师颜鲁公,大书醉翁亭、袁州学记,不改鲁公家法。”可谓
15、知言。王世贞云:“坡公所书醉翁、丰乐二亭记,擘窠书法出颜尚书、徐吏部,结体虽小散缓,而遭伟俊迈,自是当家。”清梁(山献)评书帖曾云:“东坡楷书丰乐、醉翁二碑,大书深刻劈实劲健,今惟丰乐亭尚清白。”梅花诗帖,见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北宋苏轼书,草书。共6行,28字。北宋苏轼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公分,橫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黃州城外赤鼻磯,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两文后世传诵
16、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本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賦,自识:“去岁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石渠宝笈载:卷高七寸五分,横七尺二寸五分。卷后有文徵明、董其昌等人跋,董跋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又称:“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此帖运笔古拙内涵,非寻常苏轼法书可比。苏轼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手札。冲和自然,轻松自如,笔墨挥洒之间,别有一种书卷气息和超尘脱俗的笔情墨韵。释文:东武小邦不烦牛刀责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
17、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令子由面白悚息悚息轼又上苏轼手札,行书。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30.2厘米横48.8厘米。正文行书十四行。款署“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应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苏氏时年四十六岁。此帖信手写来无拘无束,横竖斜直,率意而成,挥洒自如,姿态横生。笔力雄健,骨劲肉丰,更可展示作者的书法风格。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清内府递藏。原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影印件行世。一夜帖,又名致季常尺牍,行书,30.3 x 48.6公分。是苏轼谪居在黃州(今河南黃风)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長官陈希亮之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黃州、光州之间,因与当時谪居
18、在黃州的苏轼时有往來,便成了好友。在这封信札中,苏轼托陈季常向王君转达:王君所索取的黃居寀画龙已暂借给曹光州,一旦曹光州还画以后,他便马上还给王君。这幅作品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丰腴多肉,且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於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字体型态等也随之改变,相当具有变化的趣味。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谪居于黄州的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这幅作品即是他在这段时间所作的行书精品之一,作品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次辩才韵诗帖 ,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获见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归去来辞卷,纸本,纵32厘米,横181.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东坡书法兼得二王
19、、顏真卿、李邕、杨凝式之长,其书风充分流露瀟洒奔逸豪迈不羈的气概。此卷文字意态丰腴,结体稳密,纵笔重,横笔轻,撇戈笔划,左伸而右缩,为苏字特色。覆盆子帖 ,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吏部陈公诗跋,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坡苏公帖,又名东坡书髓、西楼帖,为苏轼书迹刻帖。宋乾道四年(1168)汪应辰撰集,刻于成都。末尾跋云:“东坡苏公帖三十卷。每搜访所得,即以入石,不复铨次也。乾道四年三月一日,玉山汪应辰书。”又有陆游跋:“成都西楼下有汪圣锡刻东坡帖卅卷。”“西楼下石刻
20、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京师,脱败,再装缉之。”清道光间,南海廖甡选翻此帖部分而成观海堂苏帖,其后又有长白瑛桂翻刻此帖部分,仍名东坡苏公帖。原石刻拓本,今藏天津博物馆。桤木卷帖,又称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苏轼书杜甫诗,墨迹本,澄心堂纸本。行书,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原台北兰千山馆藏,现寄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多用正锋,精神凝聚,结构圆熟,字形匀称,其墨法最有特点。安岐评论说:“此卷字画沉着,用墨浓淡适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明代金冕跋云:“昔先生尝赞美杜子美诗、颜鲁公书皆求之于声律点画之外,今观先生书杜诗,后千百年,宛然若昨日挥洒者,盖寓精神于翰
21、墨而才品所自到尔。倘拘以宇宙之得而论之,是未可同赏妙也。”在这短幅中,苏轼以其笔墨骨肉赋其形,以其才学品性灌注其神情生气;吟物有所寓,咏诗有所悟,读杜有所思,挥毫有神助,使后人“爱玩不忍舍”。宝月帖,信札,行书,书于1065年(治平二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曾编人苏氏一门十一帖。此帖四行,四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啜茶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信札,行书,纸本,纵23厘米,横1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2、。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释文: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治平帖,纸本,纵29.2厘兴,横45.2厘米,熙宁二年(1069)苏轼三十四岁时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治平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并誉之为“世间墨宝”。本卷引首有明人所画苏轼像及释东皋妙声所书东坡先生像赞。鉴藏印有“商丘
23、宋荦审定真迹”、“吴江张荃德载图书”二方。平生壮观卷二、装余偶记卷二、盛京书画录第二册著录。罗池庙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庙。柳宗元字子厚,早年参加王叔文革新派的政治活动,被长期贬官,最后死在柳州刺史任上。传说柳宗元死后成了“神”,并托梦给他的部将,要求把庙建在罗池,庙也因其所在称罗池庙。庙建成后的第二年,柳的部将到京城“请书其事于石”,刻成了韩愈撰文,沈传师楷书的罗池庙碑,其石久佚。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刻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仅书写了韩愈所撰碑文篇末的迎享送神诗,楷书十行,每行十五六字,字大四寸。据此碑的跋文记载,此碑是用苏轼的真迹上石刻成的,虽下真迹一等,但刻工极佳,神气实足。苏轼
24、楷书学颜真卿、杨凝式,用笔丰腴跌宕、藏巧于拙,极富情趣。而此碑,明王世贞云:“东坡书柳子厚罗池铭辞遵劲古雅,是其书中第一。”苏轼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苏轼尊丈帖,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释文:尊丈不及作书近以中妇丧亡公私纷冗殊无聊也且为达此恳轼又白苏轼书林逋诗后约书于1089-1091年(元祐四至六年)。苏轼王晋卿帖。苏轼令子帖约书于1094年(绍圣元年)。释文:令子所示专在意来日相见即达之但未必有益也辄送十缗省为一莫之用患难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不罪不罪轼手启苏轼春中帖,约1092年(元祐七年)。苏轼归园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苏轼近人帖,上海张氏涵庐旧藏。苏轼致南圭使君帖,书于1096年(
25、绍圣三年),行书。苏轼屏事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释文: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区区轼惶恐苏轼久留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苏轼阳羡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苏轼职事帖,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行书。苏轼满庭芳词,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行书。苏轼京酒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行书。释文: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轼上道源兄十四日苏轼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行书。苏轼廷平郭君帖,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行书。释文:轼启辱教具审孝履支持承来日遂行适请数客未得走别来晨如不甚早发当诣见次梅君书写未及非久差人去也李六丈近遣人赉书去且为致恳酒两壶以饮从者而已不宣轼再拜至孝廷平郭君三日苏轼致运句太博帖,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行书。苏轼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书于1091年(元佑六年),行书。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