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一)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选自独醒杂志)【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zhu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n):切成小块的肉。啖:吃。 【阅读指津】 李商
2、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浪费说再见。 本文中王安石身居相位,对待远道来访的亲戚竟以粗陋的饭食待之,尤其是他取客人吃剩的胡饼“四旁”而“自食之”,更能说明他节约成性。他的生活作风与萧某的骄纵形成强烈的反差,也让我们对王安石有了更深的认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因谒公( ) (2)意为公必盛馔( ) (3)萧氏子颇骄纵( ) (4)觉饥甚而不敢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觉饥甚而不敢去 学而时习之 B.果蔬皆不具 故人具鸡黍 C.其人已心怪之 绝巘多生怪
3、柏 D.公约之饭 送孟浩然之广陵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结合短文,联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的启示。 链接材料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光盘行动”志愿者夏雪介绍说: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的饭吃光,吃光盘,不要浪费。 (二)潞安义犬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
4、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某既行,则犬歘然复来,啮骡尾。某怒鞭之,犬鸣吠不已。忽跃在前,愤龁骡首,似欲阻其去路。某以为不祥,益怒,回骑驰逐之。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扪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顿念犬吠有因。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注释】潞安:县名。郡关:州府。扪腰橐:摸摸系在腰间的钱袋。扪,摸; 寰,钱袋。冲衢:交通要道。 【阅读指津】 狗有灵性,忠实主人。某甲为救身陷囹圄、垂垂待毙的父亲,倾尽囊中积蓄
5、,前往州衙打通关节救父出狱,孝心可悯!谁知一不小心,银子丢失大半。狗有先兆,多次预警,主人浑然不觉,竟多次鞭打。狗遭误解,仍然不失忠实主人的本分,沿途寻找主人丢失的银子,竟然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以身紧护主人银两。让人感叹唏嘘!孝子遇义犬,一孝一义,相映成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既走,则又从之( ) (2)某怒鞭之( )(3)金亡其半( ) (4)逡巡至下骑所( )2.下列语句中的“然”与“则封金俨然”的“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吴广以为然 B.然往来视之C.屋舍俨然 D.所以然者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忽跃在前,愤龁骡首,似欲阻其去路。 (2)又自计南北冲
6、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道济被杀 司空、江州刺史、永公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于帝,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谓道济曰:“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间,将遣还,已下渚,未发;会帝疾动,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因执之。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唯宥其孙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
7、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 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选自资治通鉴一百二十三卷) 【阅读指津】 檀道济,南朝宋将领。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他戎马倥偬,战绩卓著。后来宋文帝刘裕因为他是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 本文写的就是檀道济被杀的原因和始末。他有高世之勋,不但外敌惧,内巨也怕。恰逢文帝病重,刘氏怕他拥兵自重,杀掉道济及其家人和部将,上演了一出忠臣被戮,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惨剧。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帝久疾不愈( ) (2)会帝疾动( ) (3)道济潜散金货( ) (4)吴
8、子辈不足复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朝廷疑畏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义康言于帝 余将告于莅事者 C.唯有其孙孺 常蹲其身 D.因联寝疾 因执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2)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4.文中写檀道济的妻子告诉他大祸来临的情节有什么表达作用? (四)梁有疑狱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
9、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陶之朱公:即范蠡(l),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侔( mu):等同。吾子:相当于“您”。相如:相同。从:依从。与:赞许,奖赏。缯 (zng):丝织品的总称。 【阅读指
10、津】 梁国出了个疑难案件,群臣争议不决,梁王向陶朱公求救,陶朱公对梁王的询问,并不正面回答,而是用两块玉璧作比,说璧是厚的好,暗示梁王治狱要从厚。梁王从此受到启发,进而领悟“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的道理,改进了政治,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作者在第二段先列举四种现象进行议论,最终明确论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臣,鄙民也( ) (2)其色相如也( )(3)故狱疑则从去( ) (4)殆未有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2)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
11、有超人的智慧。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赏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D.作者借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五) 临周求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
12、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敞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释】九鼎:传说夏禹铸九鼎,后世把九鼎看作权力的象征、传国的宝器。颜率:人名。率,音 l。 【阅读指津】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开首的此篇。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在利益的“丛林”中,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
13、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作为日渐衰落的东周重臣颜率,为应对国难,在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和对游说技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只言两语、轻轻松松就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利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 (2)颜率复诣齐( ) (3)臣窃为大王忧之( ) (4)子之数来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2)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3.“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
14、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六)与诸子疏 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
1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节选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注释】俨(yn)、俟(s)、份(bn)、佚(y)、佟( tng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弊:贫乏。与物多片(w):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忤:逆,违背。黾勉:勉力。辞世:指弃官隐居。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意思是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 【阅读指津】 本文沿袭前人“与子书”的训诫劝勉传统,不过却展现出个人独特的风格色彩。首先,陶渊明主要是“言其志”,所言之“志”,不仅传达一个为人父者对儿子的关爱,更突破前人与子书“君父至尊”的传统
16、格局,而且向儿子诉衷肠,吐心声,并解释立场,期盼谅解。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其间流露出自己“黾勉辞世”累及儿子“幼而饥寒”,从小难免“柴水之劳”的愧疚不安之情;其次方为训诫劝勉儿子,要求儿子注重情义,和睦相处。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良独内愧( ) (2)亲旧不遗( ) (3)然汝等虽不同生( ) (4)至心尚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 (2)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完全能表明作者对儿子怀有愧疚之感的一组是( ) 与物多怜黾勉辞世幼而饥寒每役柴水之劳若何可言 A. B. C. D.4.家书,
17、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中陶渊明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七)苏武拒降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句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
18、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亡:同“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同“现”,呈现。春秋:年纪。夷灭:被杀。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亲近:皇帝的侍从。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衿:衣襟。决:同“诀”。 【阅读指津】 本文写的是故友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
19、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武使匈奴明年( ) (2)不敢求武( )(3)故使陵来说足下( ) (4)请毕今日之欢( )2.下列语句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陵见其至诚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B.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C.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D.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2)臣
20、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八)古人异宝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子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
21、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日:“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选自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注释】五员:伍子胥。荆:指楚国。刺:撑。抟黍:捏成的饭团。儿子:小孩。弥:越加,更加。精:精深,高级。【阅读指津】什么是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出观点:“其所宝者异也”,然后举伍子青被楚国通缉,经一个老人撑船渡江后,伍子青认
22、为自己的宝剑价值千金,因此把它作为宝物送给老人作为酬谢,老人不受,老人认为君子应以道德为宝,所以拒绝把他的姓名告诉伍子胥,并拒绝了伍子胥的宝剑。最后文章列举了二种人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表明了古人对宝的认识:人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之物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之物就越粗陋。1.解释下列加点的同。 (1)去郑而之许( ) (2)丈人度之( ) (3)方将渔( ) (4)五员再拜受赐( )2.下列句子中的“而”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登太行而望郑曰 B.地险而民多知 C.东南向而唾 D.见许公而问所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 俗主也,不足与举。 (
23、2)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鱼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C.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作者赞赏江上老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D.文章末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九)戴胄守法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作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作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
24、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 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选自贞观政要)【注释】诈伪阶资:假冒做官资历。胄:即戴青,字玄胤,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封道国公,谥号“忠”,唐朝初年大臣,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今断从法:现在根据法律判处流放。【阅读指津】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说出来的话就是国家的法律。 选文写戴胄任
25、大理寺少卿时,公正执法,纠正唐太宗的错误的故事。戴胄巧妙劝谏,唐太宗从善如流,贤臣、明君的形象跃然纸上。 重温戴胄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法律至高无上,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太宗令其自首( ) (2)俄有诈伪者事泄( )(3)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 (4)臣窃为陛下惜之( )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B.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C.而置之以法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 (2)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
26、正之,朕复何忧也?” 4. 结合选文内容,对戴胄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5. 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唐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十)活水源记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注释】石罅( xi):石头缝隙。浸:渐渐地。潴(zh):(水)积聚。若耶之溪: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秘书卿:秘
27、书监的长官。【阅读指津】 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基(字伯温)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自越城(今浙江绍兴)经平水游览会稽山水,写了一组游记,选文是其中一篇的节选。 选文主要写活水源名字的由来。作者按照观察顺序,依次写了泉水的源头及流经路线:始出石罅浸为小渠溢而西南流(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始终抓住一个“活”字描写水,不仅描写了水的清澈见底、奔流不息,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活水”带来的生机勃勃的世界。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冬夏不枯( ) (2)乃溢而西南流( )(3)深不逾尺( ) (4)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
28、( )2. 下列各句有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 A.乃溢而西南流 B. 旁出为四小池 C.终日坐水旁 D. 名之曰“活水源”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2)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4. 选文写出了“活水源”泉水的哪些特点? 5. 选文通过对“活水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安石待客1. (1)拜见,请见(2)料想,猜想(3)很(4)离开,离去2. B(A项分别是:转折连词,“但是”和承接连词,“就”;B项都是:“具备,准备”;C项分别是:“感到奇怪”和“奇异,奇怪”;D项分别是:代词,“之
29、”和动词,“到”)3. (1)又等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人席,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2)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4.节俭是传统美德,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在提倡节俭;要把节俭提升到关系家、国兴败的角度去认识;我国每年浪费粮食惊人,说明我们公民的节俭意识不够;我们要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节俭。(意思对即可)【译文】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儿媳家的亲戚萧家的一个儿子来京城,于是这个萧公子就来拜会王安石,王安石就约他吃饭。第二天,萧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来了,他以为王安石一定会盛宴款待他。到了中午的
30、时候,他觉得很俄,可是又不敢就这样走。又等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入席,果品蔬莱之类的莱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时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酒过三巡后,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摆着莱汤。萧公子平时非常娇惯任性,这时候也就不再举筷子吃莱了,只是吃了胡饼中间很少的一部分,而饼的四边他动也不动。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二)潞安义犬1. (1)跑(2)用鞭子打(3)丢失(4)到2. C(C项与例句的“然”都翻译成“的样子”;A项的“然”翻译成“对,正确”;B项的“然”翻译成“可是,然而”;D项的“然”翻译成“这样”)3. (1)(狗)忽然跳到前面,愤怒地咬了骡子的脑袋,好像硬要挡住骡子的去路似的。(2)自己又在心里盘算,这是通往南北的大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了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4.主人有事,跟随主人;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竞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译文】山西璐安地方的某甲,父亲被人诬陷关在牢房里,快要死了,(某甲)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共才百把两银子,准备拿到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