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孔子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圣贤,每当听到他的名字就肃然起敬,总感觉中国几千年才出那么一个,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像孔子那样做老师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孔子形象,又让人感觉孔子并不那么高不可攀。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魂”。我们以他的精神为“魂”,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魂”,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我们身处现代
2、,当然不能完全像孔子那样去生活和施教。但是孔子的很多教学思想与方式在现代教育中依然值得采用和推广。继承好、发展好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教育事业的发展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编者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人民教育2014年第20期作者:李亮 周彦题记:师者,永怀教育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经典阅读永远都不会太迟。对经典的解读也从来都不缺乏、不拒绝新鲜的视角。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有自己的论语。身份不同,站位不同,眼中的论语也必定不太一样。我们站在普通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读论语,亦有别样的心得和收获。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带给教师哪些启示呢?孔子在与他的学生互动过程中,体现出
3、哪些为师之道?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工厂里任凭排列组合的零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仅仅有渊博的学识还是不够的,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方面,孔子的以身作则,他的因材施教,他的爱生如子,他的乐观大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做一个真实的教师论语虽是经典,但各篇章对话之间并无上下一贯的系统联系。然而,正像李泽厚先生所说,读罢全书,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生动印象”,那就是教育者孔子。透过论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动
4、、真实的教师。孔子有爱憎,不做好好先生。后事的人往往只关注儒家的中庸,于是遇到事情便选择不置可否,谁也不得罪,成为一副世俗的嘴脸,林语堂称之为“超脱老滑”。孔子不是这样的,他有自己的爱憎。子贡问他,君子也有憎恶吗?他说有。他憎恶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自己下流却毁谤向上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理智的人,憎恶专断而执拗的人。有憎有恶才有活生生的情感。孔子会着急,急了还会发誓。一次孔子拜会了南子,据说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于是招来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一个老师被冤枉或者被怀疑了,想自证清白又没有太多的证据,情急之下竟发起誓来。孔子就这么诚实,一点也不装腔
5、作势。孔子也经常会被学生批评和质疑。子路首当其冲。老师见南子,子路不高兴,极力劝阻;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他也带着嘲弄的语气质问孔子: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老师要去做官,他又颇有微词。看来孔子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不,可以不高兴。孔子还会发牢骚。他曾报怨没有人知道自己,没有人起用自己,因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面对现实他也会有悲观的情绪,用凤凰鸟来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他还会前后矛盾,既提出“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又公开埋怨“莫我知也夫”。如此不悉数列举。足见,孔子其实并非如后世,尤其是宋明理学描绘的那样超凡入圣,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在学生的眼中,他也不是高大上,并非一个所谓高尚完美的
6、至圣先师,他可以被挑战,可以被诘问,甚至可以被指责。 为师者,就当如孔子那样做个真实的老师。真实的老师是自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唯恐一个真实的自己撑不起教师这个角色,生怕有什么问题会让孩子瞧不起。这样的老师,究其原因恐怕是缺乏人格自信、文化自信。一颗为孩子着想的心也容许有各种犹豫、疑惑、焦急、无奈、后悔,但充满自信的老师能够开放应对,越是藏着掖着,有所顾忌,就越会背负沉重的思想枷锁。孔子无疑很自信,自信到能够允许和接受学生的批评,这种批评看来也并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敬。真实的教师还是一个生动的老师,自己生动,也能让学生生动。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老师也许可以用语言感染孩子,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7、更应该用整个身心来教育感染孩子,他就是教育。一个生动的教师,最大的感染力就来自于生动的身教。严格点说,应当是只有自然的身体力行,没有刻意的为人师表。自然状态的表现也许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绝不仅是“子日”而已,他的整个人就是教育的最大资源。看看他的学生,哪一个不生动呢?子路性格爽直,子贡聪明灵活,曾点谨慎迟缓。孔子固然喜欢沉默不语、勤学好问的颜回,但他也一样喜欢时不时质问他的子路,宁愿与他“乘桴于海”,也喜欢“不受命”的子贡,甚至对曾被他批评为“朽木”的宰我也有过称赞。学生性格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丰富心灵的尊重。人的心理结构各异,具有无限丰富可能性,唯有引导他们各自
8、生动地成长与发展,个体精神的自由才有基础。我们共享文化的传统,但却可以有个体的发展与创造,这本身就是丰富生活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那是教育的失败。做一个善于提问、善于启发的老师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徜徉 孔子和弟子的一些对话,两千多年以后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枯燥,启发、诱导、批评、反诘、叹服、悲悯、无奈,异常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重视营造问题情境,善于提问,也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论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论语中特别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教学现象。孔子常常用问题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启发。子游问“孝”,他反问子游,如果
9、“孝”只是赡养,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他反问,不给父母好脸色看,仅仅让年长的先吃酒饭就是“孝”吗?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什么是死,孔子反问不能侍奉人,怎能侍奉鬼?不懂得生,怎懂得死?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给出的问题就像是提示,是拐杖,学生借助这些问题思考,就能自己得出答案。孔子似乎不怎么喜欢帮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学生留下点问题。比如,子路问“政”,孔子说就是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没听明白,要求老师多讲一些,孔子补充说,不疲倦。再比如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再问如何是“知”,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没弄
10、明白,但似乎孔子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樊迟自己出来之后请教了子夏才把问题弄清楚。看来孔子并不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孔子还喜欢追问。老师追问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子张问如何做到“达”,孔子反问,你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国家和宗族中有名气,他告诉子张两者不一样,然后才开始进一步的解释。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多的时候喜欢等着学生追问。子张、子路、司马牛、冉有都追问过孔子。最为典型的是子张的追问,孔子的每一个回答中,都有他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链条式的追问:“如何可以搞政治?”“什么叫五种美德?”“什么叫施恩惠但不花费?”“什么叫四种恶行?”一个接一个的追问,最后终于
11、把问题弄明白了。从这些饱含“问题意识”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特征。第一,思考比答案重要。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来请教,当然要给出答案,高明一点的老师也许会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还要带着疑问走。老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解疑,但似乎孔子不这样想。他适当地解疑,但他更在意问题,不仅不刻意追求解答得天衣无缝十全十美滴水不漏,还抛给学生更多的问题去自己思考,看来老人家觉得让孩子一直保留着疑问更有必要。第二,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老师的语言要简洁、不要啰唆,不必过于担心学生听不懂。老人家三言两语,子路听不明白很着急,非拉着老师让他多说一点。这是多有意思的场景!想想我们说
12、很多,求着压着强迫着孩子听,可孩子呢,并不感兴趣,还很反抗。孔子倒好,就像一个“懒汉”,你问一句,我冒两个字,你再问一句,我再冒两个字,很少见到那种学生不问或不想知道的时候,他对着学生左叮咛右嘱咐的。这样的简洁,学生的理解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要让学生追问。这是孔子与学生的问答里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师生对话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追着学生问,精彩的是老师的提问,因为那似乎显示了老师的水平;学生精彩的回答,是猜中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是能够让听课老师响起掌声的回答。孔子好像倒没这样认为,他通常懒得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等着你一步一步问下来,但是你再往下问,问到关键的地
13、方,难点重点的地方,老人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痛快,说到你明白。 往深处琢磨,我们似乎还能看出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理念: 一、学问学问,不会问岂能叫学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很重要,老师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如果一下把答案和盘托出,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的需求。二、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追着逼着你,勉强让你学,而应当是自己“求学”。如果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得再多再好恐怕也不行。三、老师解答的意愿要和学生求知的意愿相吻合。老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和盘托出,一下讲得太多,学生想听吗?唠叨的老师是不是反而会败坏学习的兴味呢?四、老师的解答要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
14、知道自己在哪儿,老师的解答才有意义。 孔子的那些问题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能触发思考,在于对知识的探求,在于求知的满足和不满足。问题,不正是一条通往美妙教学世界的路径吗?做一个关注学生生活的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孔子的教育教学就在日常生活、教学之中发生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善于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道理,哪怕是他所极力推崇的一些深刻的理念,在他看来,也无一不是可以落实在饮食、睡觉、绘画、穿戴、走路上。所以孔子的教育很有生活气息和感觉。我们今天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资源,但似乎还不够开阔,生活能给予教育的启示远不止这些。首先,孔子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宰我白天睡大觉,被老
15、师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并进而得出要听其言观其行才可。颜回身居陋巷,生活得很快乐,孔子称赞他有贤德。固然,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现在,但孔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之便,而是基于学习、生活、人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却日渐被老师们所遗忘。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门化、精细化,教育从社会总体生活中分化出来,又进一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板块。老师精力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只能关注到他们在学校在的表现,甚至只能关注到上课听懂了没,作业完成没,考试考好了没。如果有孩子成绩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课上没认真听,下课没好好复习、预习。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很多时候,学习出了问
16、题,病根却在日常生活中。想通过提高学习的强度来“治疗”学习的问题,有时收效甚微,有时南辕北辙,更有时适得其反。比如,你可能只留意一个孩子晨读时没能把昨天的古诗背熟,却未必会想到昨晚他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闹着离婚,他现在也静不下心来背书而处于惶恐之中;你留意到一个孩子上课思想开小差,在无聊地把玩手上的橡皮,却未必想到他刚才下课与同桌闹了别扭,正盘算着下课如何打破僵局。有些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突然下滑,你简单地以为他被什么游戏分了心,却未必在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逃避现实里的什么问题,而如果背后的原因不被及时发现,“成为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到后来他也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游戏,放
17、弃了学习。在这样一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教育的眼光,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视野里。孩子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们的教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学的问题都有生活的关联。我们单指望在学校课堂将一个塑造完成,是很难的。在现实条件下,我们要尽可能地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缺少的关爱,遇到的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学习中传递出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教育是“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的,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好像孔子对子贡、子路这些弟子的教诲,早已超出了“学问”的范畴面直指人生。学生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才会有健康的态度。其次,孔子重视日常经验的教育意义。这从学生的
18、评价里能够看出。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我们能够听到,老师讲人性天道我们却听不到。因为孔子很少谈大题目,少用大字眼,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不是不讲大问题,而是不直接讲,不把问题弄得很高深。李泽厚先生一言以蔽之,“道在伦常日用中”。颜回也评价过老师,他说老师的引导与教诲,发掘了他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还有许多未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孔子用敬神的玉器来比喻子贡(君子不器),既褒其才能之高雅贵厚,又贬其发展不够全面;“好学”就是不追求饮食居所的优越,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用先有白底,再有绘画,来表示内心情感的“仁”是外在体制
19、的“礼”的基础;用麻布来纺织帽子就是礼制;如此等等,都是用日常生活的经验来阐述大道。这样的思维方式、论述方式有着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但发掘日常经验的教育价值,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智慧有时表现为一种跨界的眼光,发现学习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原本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区别于分析的,逻辑的思维形式。如果后者更具有科学倾向,前者更具有艺术或者美学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解决生存、社会等世界性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自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人类从中整体地划分出来,个体又从类中划分出来,教育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来,各个学科又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总之,孩子往往无
20、法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上、书本中的观点与公式联系起来。结合生活的教育,不是生硬地把生活拉进课堂,在课堂中讨论几个现实热点,仿佛这就是生活化了,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实践、体验、领悟知识,同时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再次,孔子的教育常常融化在师生日常的聊天中。他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聊天,不仅聊日常的话题,朋友的话题,聊天的氛围也很生活化。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时,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说“不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去世了按礼制安葬和祭祀。学习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聊天之中。一次颜回和子路在旁边,孔
21、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愿呢?子路的志愿是与朋友分享的豪爽,颜回是不夸耀的居敬持志。子路反过来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任,年轻一代关怀。聊志向,也要相互说说,别只听学生说,学生也很想知道老师的志向呢。这种日常的聊天具有一种拉近心灵的效果,什么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高在上,抛个问题给学生,然后在一旁听孩子讨论,再怎么低下身来,也没有平等的情味。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将教育化在这些日常的语言中,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如果说,孔子的这些聊天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教师的在场,即讨论与对话中“有我”,有教师的存在。换言之,讨论的主体是“我们”,而不是单单的“
22、你们”;是我们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 孔子也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说如果主张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很高兴,孔子马上提醒道,子路比我还勇敢,但只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与学生交流自己面对困境的想法,也随机点出子路的粗犷鲁莽。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厉害,子贡说,哪敢与颜回比,他闻一知十,我才知二,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师不必贤于弟子倒是其次,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学生比较一番,该有多大的气魄。孔子更日常拿自己说事。既有自我谦虚的评价,比如不敢称自己圣与仁,觉得自己只是诲人不倦而已;也有极力的辩解,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
23、隐瞒吗?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也有对自己的剖析,觉得自己一以贯之,也觉得自己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但还没有达到。而最为经典的对白,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五人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不仅没有否定其他几位的志向,也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点相同。孔子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学生表明立场。我们常说孔子懂得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问仁,问孝,问同一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不同的建议,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的一种惯常的看法。如果反过来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孔子的学生也一样很了解孔子,也许在学问上还难以企及,但他的脾气、兴趣、志向、爱好、憎恶,统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包括在朝廷上的唯唯诺诺(遵守礼节)和被隐士质问时的无言以对。教育的场域里,在师生相互的眼中,彼此都应当在场。我们提倡“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这是人本取向的必需,其实还少了一半,就是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应当成为一个饱满而丰富的人。正是借助了这些因素,孔子没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什么教育教学的资源,而是就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他没有刻意为之,却饱含教育的智慧,更暗合了教育中的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作者单位:李亮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彦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