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39KB ,
资源ID:689900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990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资三级各章重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资三级各章重点.docx

1、人资三级各章重点第一章一、能力要求:组织结构图的绘制(大题) 组织结构图绘制的基本图示:组织机构图、组织职务图、组织职能图前期准备: (简答)1、明确企业各级机构的职能2、将所管辖的业务内容一一列出3、将相似的工作综合归类4、将已分类的工作逐项分配给下一个层次, 并按所管业务的性质划分出执行命令的实际工作部门和参谋机构二、工作说明书 概念: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做的统一规定。分类:岗位、部门、公司。部门、公司说明书统称部门说明书基本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权限、劳动

2、条 件和环境、工作时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评等(见 下页)(1)基本资料:岗位名称、岗位等级、岗位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分析日期等识别 信息。(2)岗位职责,包括职责概述、职责范围。(3)监督与岗位关系,说明岗位之间横向与纵向的联系。(4)工作内容和要求,岗位职责的具体化,对主要工作事项的说明。(5)工作权限,必须与工作责任协调一致。(6)劳动条件和环境(7)工作时间,包括工作时间长度规定、工作轮班制的设计等。(8)资历,工作经验和学历条件。(9)身体条件,体格和体力。(10)心理品质要求,岗位心理品质及能力等。(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

3、,品质、行为和绩效等。三、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 :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 基础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包括: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调查 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 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

4、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2)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 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在调查中, 应灵活地运用 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的数据资料。(三)总结分析阶段 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最后环节, 它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最后, 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四、衡量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注意优缺点) : 先进、合理1、用实耗工时来衡量:实耗工时和定额工时相比2、用实测工时来衡量:选择具有平均技术熟练程度的员工,现场测评3、用标准工时来衡量:选择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或批准的标准4、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与条件相同

5、的企业的定额水平,或本企业历史上现金 的定额水平相比5、用标准差来衡量五、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一)按劳动效率定员 根据生产任务、工人的劳动效率、出勤率计算。公式: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 其中: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X定额完成率其中:劳动定额有产量定额、工时定额 (产量定额 =工作时间 /工时定额 )产量定额情况下,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产量定额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 )工时定额情况下,全部换算成按时间计算定员人数=计划期内完成任务总量的总工时 /(工作班时间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 )其中:计划期内完成任务总量的总工时 =生产任务量X工时定额年度内,采用

6、工时定额时,多种产品的总定员人数:总定员人数=刀(每种产品年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年制度工日X 8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 )注意: 2008 年始,年制度工日 =250 天,季制度工作提 =62.5 天,月工作日 =20.83 天。( 二 ) 按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计算。定员人数=(需要开动的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 )/(工人看管定额X出勤率)其中,工人看管定额指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看管设备的台数,即班定员人数。工人看管定额=刀(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时总数 )/(工作班时间-休息宽放时间)(三)按岗位定员 根据岗位的多少、岗位工作量的大

7、小计算。设备岗位定员班定员人数=刀(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时总数 )/(工作班时间-休息宽放时间)( 四 )按比例定员 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 =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X定员标准 (百分比)(五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六、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1.以各种原始记录为依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注意不同的适用情况) :1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实耗工时2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3按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4按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2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工作日写实测时瞬间观察法七、 劳动定员

8、标准表的格式设计1、 表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 1开始逐一编号,如表 1、表 2、表 3 等。表的标题列表 号之后,空一格(字)列出,表号与表标题居中排在表上方。2、 表的接排。表的长度超过一页时,应在以下各页上重复表的编号,并加括号注明。各页 的表头不得省略,必须按原表排出。3、 表格的画法。表格采用封闭式,即应加边框线。4、 表头的项目设计。定员标准中采用的表格的表头,一般由以下项目构成:(1)序号,(2)编码,( 3)工种或岗位名称, ( 4)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 (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台时)率等指标, ( 5)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 (6)劳动定额 定员的形式、计量

9、单位基本要求,同时可规定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时间标准, ( 7)人员素质要求,如职业标准的等级要求。八、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 :检查项目是否齐全。注意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九、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要求:合理性 准确性 可比性2、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检查项目是否齐全。注意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第四章一、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P2211、 准备阶段A、 明确绩效管理对象和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 -“谁来考评、考评谁?”B、 提出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和标准体系 -“考评什么、如何进行衡量和评价?C、 选择考评方法

10、-“采用什么样的方法?”D、 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如何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全过程? 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培训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的方面: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的设计原理,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要点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贯彻实施的要点各种误差和偏误的杜绝和预防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运行体系、解决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组织绩效面谈等。2、 实施阶段3、 考评阶段4、 总结阶段5、 应用开发阶段二、 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一) 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1对管理制度的评估(具体条款)2、 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 (子系统之间)3、 对绩效考评指标体

11、系的评估 (考评指标体系与考评标准之间)4、 对考评全全过程的评估 (哪些成功经验、问题;考评者自身需要哪些提高?员工有何转 变?)5、 对绩效管理系统与 HR管理其他系统的衔接的评估 (绩效管理与培训、薪酬、评优、人 事变化的衔接)(二) 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问卷设计 P233主要包括基本信息、问卷说明、主体部分、意见征询三、 绩效合同的设计内容:受约人信息 (姓名、职位、部门)、发约人(上级)、合同期限、计划内容 (绩效指 标、考评权重、考评标准)、考评意见、签字确认第三章一、 培训需求分析的调查与确认 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提出需求意向:根据理想与现实差距,提出需求意向。需求分析:确定培训

12、方向。排他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工具、结构、人为因素等。因素确认:确认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确认需求:涉及岗位、涉及具体内容(技能、素质、知识)二、 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简答题)(一) 明确员工培训目的:以实现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为目的(二) 对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当前 +未来员工层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问卷调查法、面谈法,调查员工的工作感受,理想与现实岗位的差距,问题原因、解决途径。(三) 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培训目标要解决员工培训要达到什么样标准的问题。将培训目标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标准化。培训目标要能有效的指导培训者和受训者。 (培

13、训资源分为内部资源 -领导、业 务骨干;外部资源 -培训机构、学校、研讨会、学术讲座) 四)制订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 培训目标对受训者传达的意图。包括培训后应表现出的行为、工作业绩,评估 培训后产生业绩的标准。 组织对受训者的希望:培训后能做什么、在哪些特定的情形下表现哪些行为、 业绩达到什么标准 受训者如何将培训项目要求与自身情况结合。 培训项目计划包含内容: P140 单独的简答题1、培训的目的:说明员工为什么要进行培训。2、培训目标:解决员工培训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根据培训目的,结合培训资源配置的情 况,将培训目的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和标准化) 。3、受训人员和内容:明确培训谁、培训

14、什么。4、培训范围 |:包括四个培训层次,即个人、基层、部门、企业。5、培训规模:培训规模受人数、场地、培训性质、工具及费用等的影响。6、培训时间:时间安排受培训范围、对象、内容、方式、费用及其他与培训有关的因素影 响。7、培训地点:学员接受培训的所在地区和培训场所。8、培训费用:即培训成本,指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直接培训成 本和间接培训成本。9、培训方法:包括讲授法、视听技术法、讨论法、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网络培训、自学 等方法。10、培训师:应根据培训目的和要求,充分、全面地考虑培训师的选拔和任用问题。 (五)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获得支持、说明报告的内容)三、培

15、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简答题)(一)培训项目材料的开发课程描述 P141 编制培训课程计划 P142 (二)进行培训活动的设计与选择 P142( 12 分钟聚焦,形式: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 角色扮演、问卷、商业游戏、小组讨论)(三)建立和培养内部培训师队伍内部培训师 (选拔对象、流程、标准、上岗认证、任职资格管理、培训、激励约 束)外部培训师 (申请、试讲、资格认证、评价、聘用、晋级等, 外培师助手 )(四)统筹协调培训活动制定系统内开展培训的指导性意见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了解掌握各部门的培训情况(五)实现培训资源共享 内部培训资源:标准化培训产品、 企业内部培训师、经理人作为培训资源、 成

16、立员工 互助学习小组外部培训资源: 专业培训公司、 咨询公司、商学院校、 建立配套的培训制度和文化 (制 度、档案、激励、时间、文化)(六)建构配套的培训制度与文化 有可能单独考1、要建立配套制度,规范企业人员培训流程; 2、要建立企业培训档案,根据培训档案组织针对性的培训,避免重复培训和无效培训; 3、要建立培训奖惩制度和激励保障体系,把培训结果与奖惩挂钩; 4、要建立培训时间保证制度,保证企业培训活动能够系统化、规范 化地开展和推进; 5、要营造良好的培训文化,建立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四、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一)泰勒模式( 20 世纪 30 年代)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

17、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 构成 了著名的 “泰勒原理 ”。泰勒模式评价步骤: 单独考简答1、确定教育方案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对每个目标加以定义3、确定应用目标的情景4、确定应用目标情景的途径5、设计取得记录的途径6、决定评定方式7、决定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方法 特点:以目标为中心,结构紧密,具有计划性,简单易行; 缺点:没有对目标本身进行评估;注重预期效果的评估,忽略非预期目标的评估; 重视结果评估,呼市过程评估,无及时反馈;目标制定大多是教育者的意见,忽视 学生意见。泰勒模式在教育评估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用于学生评估(二)层次评估法(最为完善、最为广泛)菲利普斯 着重点: 特

18、点: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定性与定量结合、从对个人素质评估到对组织绩 效评估优点(贡献) :培训效果具体化、抽象化;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注意多项选择 缺点: 因素带有一定主观性;数据取得依靠个人描述,理解有偏差;不能把各个层次形成一 个有机整体 注意多项选择柯氏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估模型。 P167 优势:适用于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评估; 劣势:在评估级别上缺少有效衡量的价值体系 五、培训课程设计的策略: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 (一)基于学习风格的课程设计主动型学习: 以经验和感觉为基础,倾向于亲身参与。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 通过 头脑风暴、游戏法、演讲法、角色扮演施行。反思型学习:

19、以多维思考和归纳推理为基础, 倾向于观察与思考。 通过教师为主, 以理论讲授、报告会为主施行。理论型学习: 以逻辑推理和演绎分析为基础, 倾向于假设思维、 系统分析和理论 模型。通过以培训者为主,以座谈会、案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应用型学习:以理论实践结合为基础,倾向于实践,适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 团队演戏、个人汇报。(二)基于资源整合的课程设计培训者的选择:因材施教对时间和空间的设计教材的选择教学技术手段和媒体的应用:听觉、嗅觉、触觉等培训方法的优选:成人学习特点、教育观念 /学习风格分类等(三)对课程设计效果的事先控制对授课内容充满自信在预定时间达到培训目的控制授课时间可应用于各种

20、对象有利于培训者的自我启发六、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一)培训课程分析课程目标分析(受训人、任务、课程目标)培训环境分析(实际环境、限制条件、引进与整合、器材与媒体可用性、先决条 件、报名条件课程报名与结业程序)(二)培训教学设计的内容期望学员学习什么如何进行培训和学习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及时反馈信息(三)撰写培训课程大纲 有可能单独考简答撰写培训大纲流程(确定主题、搭建框架、每项内容、授课方式、修改)设计适用的内容(最具创造性、最耗时)决定内容的优先级(互为依据的课题、问题由易到难、问题出现频率 /紧迫性 /重要性)选择授课方式方法(四)培训课程价值的评估课程评估的设计学员的反映学员的掌握情况

21、 培训后学员的工作情况经济效果(五)培训课程材料的设计 整理教学资料(整理资料、课题资料、资讯资料摘要)培训课程内容的制作(理论知识、相关案例、测试题、游戏、课外阅读材料)七、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方案的形成(一)培训教学设计程序肯普教学设计程序(具体步骤) 有可能单独考简答1、 写出课题,确定每一课题的教学目的;2、分析学员特点;3、分析可能取得明显学习成果的学习目标;4、列出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学科内容和大纲;5、设计预测题;6、选择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资源;7、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如技术人员、经费、设备、仪器和进度表等) ;8、实施教学;9、根据学员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来评价教学活动,以便进行反馈

22、和再修正。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 有可能单独考简答1、确定教学目标。 2、开展教学分析; 3、分析教学对象; 4、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 5、 设计标准参照测试; 6、开发教学策略; 7、开发和选择教材; 8、设计和开展形成性评价; 9、 修改教学内容。现代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主要步骤) 有可能单独考简答1、确定教学目的; 2、阐明教学目标; 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4、选择教学策略; 5、选 择教学媒体; 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7、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修正。 (二)形成培训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名称检查培训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方式分配教学时间八、几种常用培

23、训方法的应用 (一)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至少包括:正文、思考题还可包括说明、附件1、培训前准备(目的、对象,确定课程、计划)2、培训前的介绍工作(自我介绍、案例分析法内容、特点介绍、学员分组)3、案例讨论(案例展示、小组讨论、选择方法)4、分析总结5、案例编写的步骤A 确定培训目的 B 收集信息 C 写作 D 检测 E 定稿 (二)事件处理法的操作程序准备阶段: 指导员确定培训对象、人数、地点、议题范围、时间、相关知识学员根据议题制 作案例,分组:每组 5-6 人实施阶段: 指导员介绍本法实施概要、小组介绍提出个案情况、各组讨论实施要点: 议题不宜过窄,案例为最近的、最难解决的, 5W2H ,

24、30-40 分钟,多一点时间在“学到些什么 ”(指导员不参加讨论) 九、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1、制定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2、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4、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5、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 十、企业各项培训制度的起草(一)培训服务制度1、制度内容:起草培训服务制度应包括培训服务制度(申请 -签协约 -参加培训)、培训服务协约条款两部分。2、制度解释:防跳槽、企业资金人才流失(二)入职培训制度1、制度内容:目的 -人员界定 -实施人 -要求标准 -方法2、制度解释:先培训、后上岗(三)培训激励制度1、制度内容: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

25、业绩考核标准 -晋升规定 -分配原则2、制度解释:对员工(培训 -使用-考核 -奖惩)、对部门及其主管(责权利挂钩) 、对企业 (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的激励 (培训机会的平等性 -择优培训、取得优秀成绩的奖励办法 -物 质、精神、晋级、调薪)(四)培训考核制度1、制度内容2、制度解释:培训前明确考核标准、界定清楚考核的执行组织(五)培训奖惩制度1、制度内容:纳入奖金发放、设立专项培训先进奖2、制度解释(六)培训风险管理制度1、制度内容2、制度解释(七)培训档案管理制度1、培训中心的工作档案包括内容 2、受训者的培训档案包括内容3、与培训相关的档案包括内容(讲师、财务、往来单位、经费管理制度)(八

26、)培训经费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管理制度:专款专用、防止挪用2、履行培训经费预算决算制度3、科学调控培训的规模与速度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避免浪费第六章、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一)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二)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三)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四)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调查对象 二)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三)确定调查方法1、目标型调查法(1)选择法,(2)正误法,(3)序数表示法,2、描述型调查法(四)确定调查组织1、专业程度高 2、员工配合较好 3、调查结果的分析客

27、观程度高(五)调查结果分析(六)结果反馈(七)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三、工作时间概念 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 或生产时间, 即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约定的, 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必须用来完成 其所负担工作的时间。工作时间的法律范围包括以下工作时间形式:1、 劳动者实际从事生产或作业所需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的时间,即劳动者在工作日(班)为完成生产任务或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所消耗的时间。2、 劳动者实际完成工作和生产的作业时间,即劳动者直接用于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或作业所消耗的时间。3、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

28、中断时间是指劳动者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必须中断正常工作的时间。4、 工艺中断时间、劳动者依法或单位行政安排离岗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工艺中断时间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中,因工艺技术特点的需要使工作必须中断的时间5、 连续从事有害健康工作需要的间歇时间等。四、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1、条件限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2、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1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 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3、报酬限制。用人单位应以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 报酬。 150% 200% 300%4、人员限制。怀孕 7 个月以上和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原产品台份定额-计划产品台份定额原产品台份定额计划产量定额二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