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50.50KB ,
资源ID:68529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529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七下复习资料5张8K.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七下复习资料5张8K.docx

1、历史七下复习资料5张8K七年级历史(下)学习资料2013-6-18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汴水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二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请思考:你能将这两首诗翻译成现代文吗?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大运河作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答:隋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答:隋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有联系,开凿大运河增加了当时人民的负担。大运河开凿后起到了加强南北联系,巩固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你认为胡曾说的正确吗?你是如何看待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2、的? 答:(1) 材料中的“此河”是指哪一条河?(2)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同意(或不完全同意)。(3)你认为隋炀帝修运河这一历史事件是好事还是坏事?请说明理由。(1) 材料中的“长河”是指什么河流?(2) 这条河以哪儿为中心?南北分别到什么地方?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哪些水系?(3) 两首诗对此河的评价如何? 【2】阅读下列材料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请回答:(1) 材料中的“朕”指的是谁?(2) 为何他会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4】材料一:“往昔初

3、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1) 材料二是谁说的?(1分)它的意思是什么?(2分)(2)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2分)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4分)(3)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3分)答案:(3)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5】材料“君,舟也;人,水也,(舟所以比人君

4、。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 2)是谁引用古人的话?答: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是哪朝哪代皇帝?答: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朝618年建立,都;长安;第一代是李渊唐高祖。3)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或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或他吸取前代教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效果如何?答: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政,大臣要廉洁,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效果:唐朝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4)他重用了哪些人? 答:房玄龄、杜如晦、魏征。5)他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如何? 答:为吸取隋亡教训,巩固唐朝统治。6)他在位时,出现的盛世时代是

5、什么?答:史称贞观之治。7)他在位时,政治、文化、民族关系方面有何政绩?答:在政治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文化上完善了科举制,;在民族关系上,与各族友好往来,被称为天可汗,设立安西都护府,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6】阅读下列材料忆昔开元全盘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回答:(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为什么?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与这位大诗人同朝代的著名诗人还有哪些?(2) “开元”是谁的年号?这首诗反映了哪个皇帝什么年间的盛世景象? 这种全盛局面是何时被打破的?(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唐朝的农作物以什么为主?(4)“小邑犹藏万家

6、室”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什么关系?答: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1唐玄宗前期,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14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请你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的史实加以说明,从中你有哪些感悟?答:1、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2、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重用贤能,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人,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4、玄宗晚年,不理朝政,重任奸臣,唐朝国力大衰,王朝从此由盛转衰。感悟: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者;任人为

7、亲,危害严重。【15】材料“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 该材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 答:反映了唐朝的科举制度。2) 该现象正式形成于什么时候? 答: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 16科举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唐朝科举制度有何进步历史作用?答:科举制度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

8、治、经济、文化以及氏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17隋唐时期开始就用科举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你知道今天我国是怎样来选拔各级各类官员的吗?对此你有何认识和想法?提示:今天我国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办法来选拔政府公务员。只有具备专业知识、法律知识、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有可能通过考试。今天的社会考试多种多样包括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各类资格考试等等; 参加:考试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当今社会需要各类专业人才,一方面又说明国家重视各类人才,为人才的涌现开通了各种渠道; 作为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学好基础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培养自我特长,努力向专业型人才

9、的目标奋进。18唐朝诗人陈陶在其陇西行中说: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一(唐)陈陶陇西行请问: (1)诗中的“和亲”发生在什么时候? (2)诗中的“胡”指什么? (3)诗中的“胡风似汉家”是什么意思? 答:吐蕃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从农业、手工业和生活习俗等(1) 唐朝的“贵主和亲”是指什么事?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成公主嫁给尺带朱丹。(2) 这些事分别发生于哪个皇帝的统治时期? 唐太宗,唐中宗(3)“贵主和亲”起了什么作用? 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吐藩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0】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1)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

10、) 得到各民族的什么尊称?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3) 简述唐太宗和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答:A: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唐太宗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B: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干布,促进了民族友好。【21】“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外甥” “帝舅”各指什么?答:“外甥”指尺带珠丹;“帝舅”指唐中宗。2)为什么这样称呼?答: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随后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尺带珠丹这样称呼唐中宗。【24】.阅读下列材料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

11、或言人主必须咸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泽,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1) 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思想观点,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2)“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强调“武功”,用武力征服,强迫人归附。“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强调“文治”,用先进的文化,道德教化和开明的政策来吸引人入归。【25】阅读下列材料

12、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你能想像,出玄奘西行的艰难程度吗?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寒风惨烈,毒蛇猛兽,不谙风俗,祸从天降,沙暴天气等。(2)我们应向玄奘学习什么精神?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他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26】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

13、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特点: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因素: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3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

14、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请回答:(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人们对他有什么美称? 杜甫 诗圣(2) 你知道这位诗人的作品有何特点吗? 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31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各是什么?32你知道我国隋唐时期科技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吗?请列举出来。(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纪上最早、标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4)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拱桥。 34、简答题1、 “开元盛世”是一种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2、 列举唐朝时比较繁华的大都市

15、。3、 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4、 简述唐都长安的特点。5、 唐朝时期,我国边疆地区先后存在过哪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简述他们与唐朝的关系。6、 各国为什么把中国称为“唐人”?7、 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呢?8、 为什么唐朝会对日本和新罗等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9、 唐诗发展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0、唐代出现了哪两个治世局面,是怎样出现的?11、列举隋唐时期我国名列前茅的成就。35、材料分析题1、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

16、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2、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3、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

17、,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3) 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4) 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5)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6) 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7) 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

18、欲狂。”(1)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2) 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出现?(3)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4) 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5、“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1) 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2) 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3) 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 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

19、?它的含意是什么?(2)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7、“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1) 诗中“舍已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他生活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2) 他有什么主要事迹? 如何评价他?(3) 他的塑像为什么会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4) 请用史实说明“唐风洋溢奈良城”。8、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材料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材料分别是谁的诗?他们有什么代表作?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点?9、材料一:“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材料二:“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1) 材料一 “顔公”指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代表作?

20、(2) 材料二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件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3) 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代表作?(4) 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10、材料一:软舞和健舞材料二:“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1) 结合材料一和二,说明这种乐舞出现于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乐舞有什么特点。(2) 材料二所描绘的是哪个舞?它是从哪里传来的?当时还有哪些著名舞曲? 37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3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

21、生梦死。39列举多元(两宋、辽、西夏、金、元)碰撞的例子。对此,你有何认识?答:1005年、北宋与辽和议,订立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夏订和约。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大批汉人人北上与辽;夏人民共生活。西夏仿效汉字结构,创立西夏文字。金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向汉族靠拢。元朝效法汉制,建立行省制度等。(2)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时有矛盾、分歧、战事等,但各族人民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40】阅读下列材料迄今牛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想经商。 (宋)刘通 请回答:(1) 什么叫“榷场”? 我国古代由国家在边境上设置的收税和贸易的市场

22、。(2)“榷场”有何作用? 促进了贸易的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3) 如何看待诗中所叙述的历史现象?战乱分裂不能阻挡民族间的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间友好交往合作是历史的主流4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撤栾城集请回答:“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指什么? 答:“朝廷”指 ;“蕃”在这里指 。辽与朝廷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 答: 。你如何看待这盟约? 42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荟,我到坟前愧姓秦”。请回答:对联中所指的“青山”在哪?“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答

23、: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岳飞、秦桧。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人们还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憎的? 答: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人们除以对联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秦会的愤慨外,还在岳飞墓前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象,让他们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等。43金朝为什么要变革旧俗?金朝为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45纸币产生的原因:商业的繁荣和内外贸易的兴盛。46纸币产生的意义:

24、轻便、便于携带,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48概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分为几个阶段?最终在哪一时期完成?这些阶段的社会现状有什么相同之处?答:分为三个阶段:1、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 2、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 3、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 最终完成时期:南宋相同之处: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带来了生产技术、经验、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4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规定商人不许当官,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能与贵族通婚等。材料二: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每到进士考试结果张榜公布时,富商大贾争相

25、派豪华的“择婿车”挑选新科状元做女婿。商人通过与官员、皇帝等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50】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地位不断提高。【51】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制则放宽了尺度,允许商人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这些说明了什么?你若是当时的一个应试举子,对政府的这一举措持何态度?答: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52】材料一

26、 “朝廷在故都(指东京开封)地,实仰东南财赋,而呈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 游材料二 北宋时,南方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多万户,占全国的60强,而北方则只有六百多万户,占全国的40弱。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1) 你能说出这种现象的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53】材料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养给东南。(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

27、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南宋(3)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4)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54再现历史,感受历史经济的繁荣,商业的日渐活跃,使宋代城市颇具特色。假如你是生活在北宋代东京城里的一个少年,一日你走上街头,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中,好好地感受了一番城市的繁华。请将你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写出来。(要求形象、生动、有文学色彩,符合历史实际。)早晨上街看到东京城市人口很多;(2分)在街上可以见到官僚、商人、雇工、以及下层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地位比较高;(2分)中午在饭馆吃到用煤作燃料用占城

28、稻煮的米饭;(2分)下午与朋友们踢了一场蹴鞠;(2分)晚上,在瓦舍内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看了一本活字印刷的书(2分)55, 简答题1、 列举与北宋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2、 宋金和议的内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3、 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 请你根据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描述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情况。5、 列举宋代两个商业大都市。6、 宋代城市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7、 列举宋朝时期造船业发达的两个城市。8、 列举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9、 简要分析我国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0、 简述宋朝人们的服饰特点。 56, 材料分析题1、 (宋)太祖既得天下,召

29、(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入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明白)矣”。(1)“帝王凡易入性,战斗不息”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直接摘抄原文)(3)他向宋太祖提出了什么建议(可以摘抄原文)?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2、

30、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比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嘉祐集(1)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 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说明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3) 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4) 材料二中的作者是哪朝人?议论的是哪

31、段历史?(5)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3、 材料一: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岳家军作战英勇,金军很惧怕他们。 材料二:金军中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岳家军”是怎么回事?他们取得哪些辉煌的战绩?(2)“岳家军”最终没有取得抗金斗争的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有的人说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1)“忠骨”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2)“佞臣”是指谁?他为什么被称为佞臣?5、 “苏湖熟,天下足。”(1) 这是哪一朝代的谚语?(2) 这个谚语说明了什么问题?(1) 上述材料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