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学习掌握综合证明的格式、步骤。二. 知识要点: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 , , ,ABCDEF(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 , , ,ABCDEF(ASA)。(3)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
2、DEF中, , , ,ABCDEF(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 , , ,ABCDEF(SAS)。(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RtABC和RtDEF中, , ,RtABCRtDEF(HL)。注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一个必要条件是:有一组对应边相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况,可以画图实验,如下图,在ABC和ABD中,ABAB,ACAD,BB,显然它们不全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两个
3、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2.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在平面几何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借助于三角形全等来解决,比如线段的相等、角的相等、平行、垂直关系等。在运用三角形全等这一工具时,主要是找两个三角形,并找出它们满足全等的条件来;解题时经常需要通过观察图形的运动状况,把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看成是另一个的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得到的,这需要对常见的全等三角形做到心中有数,如下图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基本图形。掌握这些全等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位置关系,对我们在复杂的几何问题中迅速、准确地确定全等三角形是至关重要的。三. 重点难点:1. 重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适合题意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理解证明的基本
4、过程,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2. 难点:分析证明命题的途径,这一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考点分析】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在考题中一般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也有证明题和计算题,甚至是探究题。【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ABCD,ACDB。求证:ABCDCB。 分析:由已知可得ABCD,ACDB,又因为BC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以根据SSS可得出ABCDCB。 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SSS) 评析:证明格式:点明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列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注意写在前面的三角形,条件也放在前面),用大括号括起来;条件按照“SS
5、S”顺序排序;得出结论,并把判断的依据注在后面。例2. 已知:如图所示,ABDE,BDEF,BECF。求证:ACDF。 分析:欲证ACDF,可通过证明ACBF,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而ACB与F分别是ABC和DEF的内角,所以应先证明ABCDEF。由BECF易得BCEF,再结合已知条件ABDE,BDEF即可达到目的。 证明: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ACBF。ACDF。 评析: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提供角相等、线段相等,进而解决其它问题。这里大括号中的条件按照“SAS”顺序排列。例3. 如图所示,RtABC中,ACB90,AC
6、BC,ADCD于D,BFCD于F,AB交CD于E,求证:ADBFDF。 分析:要证ADBFDF,观察图形可得CFCDDF,只需证明CFAD,CDBF即可,也就是要证明CFBADC。由已知BCAC,CFBADC90,只要再证明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即可,由BFCD,ACB90,易证得CBFACD,问题便得到证明。 证明:ACB90,BFCDACDBCD90,CBFBCD90CBFACD(同角的余角相等)又ADCD,CFBADC90在CFB和ADC中,CFBADC(AAS)CFAD,BF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CFCDDFADBFDF 评析:由条件ACBC和垂直关系可得,AC、BC为两个直角三
7、角形的斜边,还需要一对角相等即可用AAS证三角形全等;由条件可用余角性质转换角度证明角相等。例4. 如图所示,ABCD,AFDE,BECF,求证:ABCD。 分析:要证明ABCD,由于AB、CD分别是ABF和DCE的边,可尝试证明ABFDCE,由已知易证:BC,AFBDEC,下面只需证明有一边对应相等即可。事实上,由BECF可证得BFCE,由ASA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ABCD,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FDE,AFCDEB(同上)AFBCED(等角的补角相等)又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和DCE中,ABFDCE(ASA)ABC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评
8、析:由平行条件转化角,由线段和差关系转化线段,为证三角形全等做准备。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探寻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证得全等,再利用全等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例5. 如图所示,RtABC中,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M上运动。问点P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PQA全等? 分析:要使ABC与PQA全等,由于CPAQ90,PQAB,则只需APCB或APCA,由HL即可知道它们全等,从而容易确定P点的位置。 解:由题意可知,CPAQ90,又ABPQ,要使ABCPQA,则只需APCB或APCA即可,从而当点P运动至AP5c
9、m,即AC中点时,ABCQPA;或点P与点C重合时,即APCA10cm时,ABCPQA。 评析:要证某两个三角形全等,但缺少条件,要求把缺少的条件探索出来。解决这类题要从结论出发,借助相关的几何知识,探讨出使结论成立所需的条件,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本题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思想,要求同学们分析思考问题要全面,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例6. (2007年四川内江)如图,ABC和EB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D、AE,并延长AE交CD于F。(1)求证:ABECBD。(2)直线AE与CD互相垂直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易得ABBC,BEBD,ABCCBD90正好
10、是ABE和CBD全等的条件。对于AE与CD垂直关系的证明需要推证出CFA90。 证明:(1)ABC和EB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BEBD,ABCCBD90ABECBD(SSA)(2)AECD,在ABE和CEF中,EABECF,AEBCEF,且ABE90,ECFCEFEABAEBECFCEF180(EABAEB)即AFCABE90AECD。 评析:利用已知,结合图形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逐步分析解决问题,把握解题思路。【方法总结】1. 现阶段三角形全等所需的三个条件常与下列几种情况有关:利用中点的定义证明线段相等;利用垂直的定义证明角相等;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11、于180证明角相等;利用图形的和、差证明边或角相等。2. 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有以下步骤: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有些题目中,已经画好了图形,写好了已知、求证,这时只要写出“证明”一项就可以了。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重要结论。3. 构造全等三角形要能够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特征,实地操作,测量出不能到达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并能说出这样测量的道理。【模拟试题】(答
12、题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1.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 B. 有三边分别对应相等C.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D.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2. 下列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有三个角相等 B. 有一条边和一个角相等C. 有一条边和一个角相等 D. 有一条边和两个角相等3. 如图所示,已知ABCD,ADBC,那么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 )A. 1对 B. 2对 C. 4对 D. 8对4. 如图所示,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A. EB B. EDBC C. ABEF D. AFCD5. 如图所示,点
13、E在ABC外部,点D在BC边上,DE交AC于F,若12,EC,AEAC,则 ( )A. ABCAFE B. AFEADCC. AFEDFC D. ABCADE6. 我们学过的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7. 如图所示,ABEFCD,ABC90,ABDC,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8. 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且BC6cm,则BD_. ( )A. 1cm B. 2cm C. 3cm D. 4cm9. 如图所示,DEAB,DFAC,AEAF,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14、A. BDCD B. DEDF C. BC D. ABAC二. 填空题10. 如图所示,ACBD,ACBD,那么_,理由是_. 11. 已知ABCABC,AB6cm,BC7cm,AC9cm,A70,B80,则AB_,BC_,AC_,C_,C_. 12. 如图所示,已知ABAC,在ABD与ACD中,要使ABDACD,还需要再添加一个条件是_13. 如图所示,已知ABCDEF,AB4cm,BC6cm,AC5cm,CF2cm,A70,B65,则D_,F_,DE_,BE_. 14. (2007年福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BE、CD相交于点O,AEAD,要使ABEACD,需添加一个条件
15、是_(只要求写一个条件). 15. (2007年沈阳)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_. 三. 解答题16. (2007年浙江温州)已知:如图,12,CD,求证:ACAD. 17. (2007年浙江金华)如图,A、E、B、D在同一直线上,在ABC和DEF中,ABDE,ACDF,ACDF. (1)求证:ABCDEF;(2)你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写出一个即可,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它字母)18. (2007年武汉)你一定玩过跷跷板吧!如图是小明和小刚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横板绕它的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 当一方着地时,
16、另一方上升到最高点. 问:在上下转动横板的过程中,两人上升的最大高度AA、BB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19. MN、PQ是校园里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小路,小强和小明分别站在距交叉口C等距离的B、E两处,这时他们分别从B、E两点按同一速度沿直线行走,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同时到达A、D两点,他们的行走路线AB、DE平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0. 有一块不规则的鱼池,下面是两位同学分别设计的能够粗略地测量出鱼池两端A、B的距离的方案,请你分析一下两种方案的理由. 方案一:小明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如图所示,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
17、,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 你能说明一下这是为什么吗?方案二:小军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如图所示,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鱼池两端A、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量出DE的长,这个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 你能说明一下这是为什么吗?21.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A1B
18、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证:ABCA1B1C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CA于D,B1D1C1A1于D1. 则BDCB1D1C190,BCB1C1,CC1,BCDB1C1D1,BDB1D1. _。(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试题答案】(教师用)1. C 2. D 3. C 4. D 5. D 6. A 7. C 8. C 9. B10. AOCBOD;AAS或ASA11. 6cm 7cm 9cm 30 3012. BDCD或BADCAD13. 70 45 4cm 2cm14. BC
19、、AEBADC、CEOBDO、ABAC、BDCE(任选一个即可)15. AODO或ABDC或BOCO16. 证ACBADB17. (1)证明:ACDF,AD,在ABC和DEF中,ABCDEF(SAS)(2)答案不唯一,如:AEDB,CF,BCEF等. 18. 答:AABB,证AAOBBO19. 平行. 理由如下:由已知条件得,ABDE,BCCE,在RtABC和RtDCE中,RtABCRtDCE(HL),ABCDEC,ABDE. 20. 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其理由如下:因为ABBF,DEBF,所以ABCEDC,又因为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ACBECD,且BCDC,所以ABCEDC(ASA),所以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小军的做法有道理,其理由如下:因为在ABC和DCE中,CDCA,ACBDCE(对顶角相等),CEBC,所以ABCDEC(SAS),所以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1. (1)又ABA1B1,ADBA1D1B190,ADBA1D1B1,AA1,又CC1,BCB1C1,ABCA1B1C1(2)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为钝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则ABCA1B1C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