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94.71KB ,
资源ID:67505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505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匮要略问答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匮要略问答题及答案.docx

1、金匮要略问答题及答案 气的推动,所以,治疗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达凑理,通调水道,使饮邪自除。“和之”指温药 分)简答题(5分*4=20一、 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寓调和人体的阳气,实为治本之法。 黄疸病中阳黄的三种类型如何区别?1、1、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的组成及其适应证如何 主方主症 治法 证型 舌苔 证型 茵陈五苓散 白腻 倦怠少食,恶心呕吐 清热利水去湿 湿盛 大黄硝石汤 热盛黄燥 小便短赤,腹满自汗 清热泻实 湿热俱盛 黄腻 小便短赤,心胸烦闷 清泻湿热茵陈蒿汤 试述瘀血的脉象和症状,并分析病机。病机 症状 治法 主方 风湿历节 风寒湿痹阻日久,渐次化热伤阴 诸肢节疼痛,身体瘦

2、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温经散寒,利湿祛风,清热养阴 桂枝芍药知母汤 寒湿历节 寒湿痹阻 关节剧痛,痛处不移,不可屈伸 温经散寒,利湿 乌头汤 2、 :瘀血阻滞,气机痞塞,故胸满。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外荣,故唇痿舌青。血瘀津不行,津液答案2、胸痹重证与心痛重证如何鉴别 不能上濡,故口燥;但病由瘀血,并非津亏,故虽口燥却只欲漱水而不欲咽。此非外感为患,故无病证 龙汤和小青龙汤。二者区别如下: 脉证治则 方证证候特点症状 病位 病机 病势 治法 主方 胸痹重证 胸背痛,心痛彻背,短气,喘息咳唾,不能平卧 偏上,以胸膺部为主 胸阳不振,痰 浊壅塞疼痛时作时止 通阳宽胸,化痰 降逆栝蒌薤白半

3、夏汤 心痛重证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四肢厥冷 偏下,以心窝部为主 阴寒痼 结疼痛持久峻逐阴寒 乌头赤石脂丸 寒热之表证;其脉虽大,但脉势不足,往来涩滞迟缓,主瘀血为患;由于瘀血停留于血脉,以致影 响气机运行不畅,非饮食停滞,水饮留于胃肠,所以病人自觉腹部胀满,而察外形并无胀满之征。 如何理解溢饮病的同病异治?、3 答:同一溢饮,有外感风邪、内有郁热和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异,故必须同病异治,分别用大青 不休 散寒化饮, 大青龙汤外寒内热,表证重无汗而喘,烦躁而渴,3、 虚寒、实热腹满的证候特点是什么? 清热除烦脉象浮紧,舌苔薄黄 答:虚寒腹满临床表现为腹满时减,腹如故,喜温喜按,治疗遵循“虚则补

4、之”的原则,用温药以 咳嗽气喘,胸痞干呕 温里化饮小青龙汤 外寒内饮,表证轻温补脏腑的阳气。实热腹满临床表现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得热则甚,得凉则舒。治疗遵循“实 脉象弦紧,舌苔白滑 止咳平喘则泻之”的原则,治以寒药攻下。 4、 肝着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是什么? 、 桃花汤、白头翁汤同为治下利之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4答:肝着的病因病机为肝经气血郁滞,阳气痹结所致,治法为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用旋覆花汤。 答案、白头翁汤与桃花汤,均治下利便脓血,但两者有寒热虚实的不同。白头翁汤多用于湿热蕴结,论述张仲景在杂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措施?金匮首篇原文为基础,1、试以气机阻滞之初利,其

5、症以里急后重,滞下不爽,所下脓血色泽鲜明为特征;桃花汤用于虚寒滑脱,在杂病的论治方面,仲景强调了: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后早期治疗,防止、答: (10分)1气血下陷之久利,以下利不止,滑脱不禁,所下脓血色暗不鲜为主症。白头翁汤治以清热凉血,燥条。新条。表里分缓急,原文第141段。虚实当异治,原文第14疾病传变,原文第1条第 湿止利,桃花汤则温中涩肠以固脱。条。根据病人饮食居处和五条。攻邪当随其所得,审因论治,原文第17久有先后,原文第15 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机理是什么? 条。脏喜恶进行护理,原文第16答案:湿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常兼风邪,而成风湿之邪,宜用微汗法;内湿宜用利小便法, 分)、

6、虚劳病治疗有哪些特点?请举原文说明。(102此为金匮对湿病提出的治疗原则。治外湿之发汗法,必须遵循微汗法的原则。因为风为阳邪,在病情上重视阴阳两虚及因虚挟实。条。尤重于脾。小建汤原文第13答案五脏虚损上重视脾胃,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如果发大汗,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在辨证上以脉为纲,脉证合参。1514、这是因为阴阳互根,极虚又易招邪致瘀,原文8、13、不仅病未愈,还易伤卫阳及阴津。故取微汗,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在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条。在治法上侧重3因虚劳内损。初期似如平人,故以脉参证,详析病机有其特殊意义。原文第 营卫通畅,可使风湿之邪一并宣泄而俱去。甘

7、温扶阳,体现了内经“阴阳之要,阳秘乃固”的思想。九方中有六方即以甘温为主。如原文小便不内湿宜利小便法。因病人素有内湿,又招致外湿,形成内外合邪,且内湿重于外湿,表现为“条。善用调补。凡以补为主的各方,无一用填补、呆补者,故能达到既充实元真,又促进,1314。必须治以利小便法,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自除。可见,湿病治法虽利,大便反快” 其通畅的目的,如肾气丸。 有发汗和利小便之不同,但除湿必须通阳,阳气宣畅,湿邪方可尽除。禁忌大汗、火攻和下法。 3、胸痹心痛的成因及其主要症状和主方是什么?请举原文 、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如何鉴别?2成因:上焦阳气不振,以至阴寒邪气乘虚上乘胸阳之位,凝聚于

8、心胸,痞塞阳气而成,原文答案:证型 病机症状 治法 主方风湿历节 风寒湿痹阻日久,渐次化热伤 阴诸肢节疼痛,身体瘦弱,脚肿如 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温经散寒,利湿祛风,清热养阴 桂枝芍药知母 汤寒湿历节 寒湿痹阻关节剧痛,痛处不移,不可屈伸 温经散寒, 利湿 乌头汤条。主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主方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第1 3条。原文第 分)1、痰饮病的治则是什么?为什么?(5。痰饮所成,阳气不运为其本。饮由津聚,其性属阴,遇寒则答:痰饮病的治则是“当以温药和之”凝,得温则行。既成之后,最易伤阳。若阳能运化,饮亦自消。故病痰饮者,当用温药调和之。温“和之”表示温

9、而不可太过,亦非专于温补,寓有温药调药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功; 3肺痿如何辨证治疗?、 和之意。此乃痰饮病治本的法则。为津伤阴虚,内热薰肺,气逆而咳,肺气痿弱;其主症为咳吐浊唾涎沫,脉数虚。虚热肺痿治疗采 5(分)2、简述越婢汤证与防己黄芪汤证的异同。用麦门冬汤润肺养胃,并清虚火,虚寒肺痿的病机为上焦阳虚,肺中虚冷,气不布津,临床表现为 答: 频吐涎沫,不渴不咳,遗尿或小便频数,头眩,治疗用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 类别主证 汗出 恶风 病机 治则 药物 同 异 原因 、4如何理解治疗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体内游溢之精气不能化生气血,、痰饮病形成, 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

10、,失却调节排泄水液的功能,遇阴寒凝集而成。饮为阴邪,遇阴寒而聚,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水湿的运行依赖阳 越婢汤风水脉浮汗出 恶风一身悉肿 热蒸 汗出风邪袭表 风水表实挟肺胃郁热 发越水气,兼清郁热。 麻黄,石膏,生姜,大枣, 甘草。防己黄芪汤 身重腰以下肿无大热 气虚汗出 表气虚 风水表虚不固 益气固表,除湿利水。 防己,黄芪,白术,生姜, 大枣,甘草。湿或风寒湿邪侵入肌表、关节所致,可从汗表解,但发汗不可峻猛,宜微汗而解。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发其汗,则风邪虽除而湿邪仍留滞不去,不仅不能愈病,且可耗伤卫阳。若微发其汗,则顺应了湿邪之致

11、病特点,使阳气充斥于肌腠表里之间,缓缓蒸发,则营卫通畅,风湿之邪才能俱去。如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寒湿在表见恶寒发热、身重、骨节疼痛、无汗等症,一般认为,麻黄汤得术,则虽发汗但不致过汗;术得麻黄汤,则能行表里之湿。 2、在虚劳病篇中小建中汤可治疗哪种虚劳病?为什么?其症状有哪些?(请结合 101、试述仲景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分)原文说明)(15分) )有病早2)未病先防:答: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体现在:(1“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答:小建中汤用于治疗阴阳两虚偏于阳虚为主的虚劳里急腹痛证。症见:腹痛里急,悸,衄,梦失 “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3)已病防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12、当先实脾”。治: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从症状上可见阴阳两虚的情况:一是阳虚生内寒而见里急, 15分)在虚劳病篇中小建中汤可治疗哪种虚劳病?为什么?其症状有哪些?(请结合原文说明)(、2腹中痛;二是阴虚生内热见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如是阴阳两虚,寒热夹杂,治疗时若答:小建中汤用于治疗阴阳两虚偏于阳虚为主的虚劳里急腹痛证。症见:腹痛里急,悸,衄,梦失补阳则损阴,养阴则碍阳。因此,必须调补脾胃,建立中气才能调和阴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是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从症状上可见阴阳两虚的情况:一是阳虚生内寒而见里急,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虚弱,势必影响气血的生成,气血不足,

13、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主要因素。中气腹中痛;二是阴虚生内热见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如是阴阳两虚,寒热夹杂,治疗时若立,则能化生气血,气血生则阴阳可以协调,寒热错杂之证可以消失。本方是甘温与甘酸合用的方补阳则损阴,养阴则碍阳。因此,必须调补脾胃,建立中气才能调和阴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剂,而以甘温为主。甘温可助阳,酸甘可以化阴,故其作用可平调阴阳。小建中汤乃建中气之方,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虚弱,势必影响气血的生成,气血不足,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主要因素。中气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所成。方中重用饴糖为君,以建中气,温中补虚;芍药酸甘,滋阴敛营,立,则能化生气血,气血生则阴阳可以协调,寒热错杂之证

14、可以消失。本方是甘温与甘酸合用的方补阴之虚又可助饴糖缓急止痛;桂枝温阳通阳,得饴糖辛甘养阳,与芍药同用可和营卫,调理阴阳;剂,而以甘温为主。甘温可助阳,酸甘可以化阴,故其作用可平调阴阳。小建中汤乃建中气之方,生姜、大枣调营卫;甘草补中调脾胃,与芍药同用甘酸化阴。综观全方有温中补虚,和阴阳,调营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所成。方中重用饴糖为君,以建中气,温中补虚;芍药酸甘,滋阴敛营,卫之功。其目的在于,调补脾胃,建立中气,化生气血,并能得以四运,又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补阴之虚又可助饴糖缓急止痛;桂枝温阳通阳,得饴糖辛甘养阳,与芍药同用可和营卫,调理阴阳;使阴阳得以协调,寒热之证因而消失。 生姜、

15、大枣调营卫;甘草补中调脾胃,与芍药同用甘酸化阴。综观全方有温中补虚,和阴阳,调营第一章简答题 卫之功。其目的在于,调补脾胃,建立中气,化生气血,并能得以四运,又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1为什么金匮认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使阴阳得以协调,寒热之证因而消失。“脉浮者在前”指浮脉见于关前寸部。寸脉属阳主表,所以寸脉浮,病邪多在表,是正气抗邪于表 分)、结合原文试述呕吐哕下利病篇中热性呕吐的辨证治疗。(101的征象,脉多浮而有力。“脉浮者在后”是指浮脉见于关后尺部。尺脉属阴主里,所以尺脉浮则病在条。热利兼呕,15答:胃肠实热,大黄甘草汤,原文第17条。热郁少阳,小柴胡汤,原

16、文第里,多由于肾阴不足,虚阳外浮所致,脉多浮而无力。金匮意在指出,临床诊脉要注意分部,而 条。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原文第11且辨证还应注意结合临床症状。该条条文提出“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的肾虚症状,是为 分)51简述半夏泻心汤证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的异同(了说明只有脉证相参,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答:半夏泻心汤证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都有呕而下利的见症,但前者是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2简述五邪中人的特点。 失常,症以心下痞为主,兼见呕吐、肠鸣下利,故用半夏泻心汤主治胃而兼治肠;后者为肠热而胃五邪是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又分别称作清、浊、大、小、谷饪之邪。五邪侵袭人体, 不和,症以

17、下利为主,兼见干呕或呕吐,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肠而兼治胃。类别 半夏泻心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候 呕吐肠鸣,心下痞满甚至下利 苔肛门灼热,腹痛,干呕,下利赤白, 黄脉数 病位重在胃 重在肠 主证心下痞 下利病机 寒热互结,升降失常 邪热下迫,胃气上逆 治则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以开结消痞,和胃降逆 清热止利,和胃降逆各有一定的规律,即“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之谓。风为阳邪,其性散漫,多中于午前而侵犯肌表,令人脉浮缓;寒为阴邪,其性紧束,常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令人脉紧急;湿邪类水,其性重浊下流,常伤于下而流注关节;雾露之邪轻清居上,易伤于上而犯皮腠;饮食之邪即谷饪之邪,从口而入,易损伤脾胃,而形成

18、宿食。以上五邪中人的法度,体现了同气相求,以类相从之共同规律,所谓大小、表里、上下,午暮等,都是相对而言,不必拘泥。 3试述“厥阳独行”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厥阳独行”指阴气衰竭,阳失所附,有升无降,独盛于上的病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与阳相互维系,其升降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阳盛阴竭,就会导致阴不敛阳,阳 简述历节的成因和辨证治疗。2(分)5气上逆,所谓“有阳无阴”,就形成了“厥阳独行”的病理状态。金匮论述厥阳的意义,是为了 答:历节病的成因为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内侵。强调阴阳失去平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临床上见到的肝阳上亢而面赤、眩晕,跌仆,甚至 历节的辩证治疗

19、:昏不识人,即属这一类性质的病证,如果进一步发展到阴阳离决,就会导致死亡。 1()风湿历节5为什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溫溫欲吐。脉脱,指一时性的脉象乍伏不见,脉绝似脱,并非真正脉绝或脉脱,多由正邪相争,邪气阻遏正气,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兼滋阴清热脉中气血一时失去通利所致。如邪气深入难出,气血不易一时通畅,脉道运行难以恢复正常,脉乍 选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伏不见,提示疾病深重,所以说:“入脏即死”;若邪未深入,病位较浅,容易外泄,气血迅即通利, (2)寒湿历节脉道运行恢复正常,则预后较好,所以说:“入腑即愈”。说明病邪轻而病位浅者,

20、易治;病邪重而 证候: 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病位深者,难治。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6请简述“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的机理。 选方:乌头汤所谓“素不应食”,指未病前不喜爱的食物,个体有差异。如见患病之后,突然想吃平素所不喜爱的 (共六、问答题:分)25食物,这是“脏气为邪气改变”所致。食了平素所不喜爱的食物以后,可能反助长邪气而引起发热, 1、仲景微汗法的适应病证是什么?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0(分)应加以注意。临床上有的患者,突然想吃平时不喜欢的食物,往往会出现发热现象,对重病人来说,答:仲景微汗法适用于湿病、历节病的治疗。微汗法仲景用于风湿在表的治疗,湿病、历节病为风可能

21、预后不佳。一般情况下,视为病理状态,有临床诊断意义。 6谈谈张仲景对疾病的预防有哪些主要观点? 张仲景对疾病预防方面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重视人体正气,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7试述“设微赤非时者死”的病机与临床意义。 一、未病先防:金匮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关键在于人体内的正气,外因“客气邪风”,虽是人赤为心之色,又属火热之色,此处指亡血病人,本应面色白,反见微赤,是阴虚血少,虚阳不敛而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正气却是决定人体发病的根本因素。所以金匮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非时者”,说明既非炎热季节,又非远行急走或酒后、饭后,以及急躁暴怒时的面“微上浮所致。人即安和”。如果人体正气不虚,“不

22、遗形体有衰”,纵有“客气邪风”侵袭,“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赤”,而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预后不佳,若不及时救治,将有阳脱之虞,故曰“死”。,即使得病亦不会深入。要做到未病先防,张仲景指出要“养慎”。其具体措施有:六、论述题 “无犯王法,禽兽灾伤”;2张仲景对疾病的病因及发病途径有何认识?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有何异同? “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及“房室勿令竭乏”等。说明既要加强道德修养,爱国守法,避免意外的灾伤,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及房室都要有节制,这样就能保持“五脏元真通畅”而健康对于疾病的病因,张仲景认为归纳起来,主要发病途径有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无病。二、已病防传:指一旦

23、不慎发病,应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由经络入脏腑,或由一脏传入它脏,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所谓“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即第一为经络受邪,传入脏腑,是因为体内脏腑正气不足,邪气乘虚入内所致,故云“为内所因也”。“四肢才觉重滞”,即采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驱邪外出,使病邪不能深入。若邪已入脏腑,则当根据脏腑虚实相传的第二是病邪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是外部体表受邪所致,病邪不传于内,故云“为基本规律,治未病之脏腑,截断其传变,阻止病情发展蔓延。以上两条,均由“客气邪风”外皮肤所中也”。侵

24、袭。第三不因“客气邪风”的侵袭,由于房劳过度, 7意外的金刃创伤,以及毒虫猛兽等所伤,与上二者不同。张仲景的发病学说是以经络脏腑分内外,试述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并举例说明。 依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人体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联系,在病理变化方面则有虚实相传的规六淫邪气为主要致病原因,以邪正力量的对比决定病位的浅深。 律。即:实则传而虚则不传;虚则受邪而实则不受邪。一、实则传而虚则不传,指已病的脏腑而言。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是以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将房室、金刃归为不内外因,将三种病因并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列讨论。张仲景的发病学说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在病因方面都强调了六淫和房室金刃。

25、所不同”是指肝实证易传其所胜之脾,故需“当先实脾”。若属肝虚证,则不易传脾。二、虚则受邪而实则不受邪,则是指受传的脏腑而言。再以肝病传脾为例,如肝实脾虚则肝的方面为,陈无择将七情作为内因,而张仲景却未明确提出这一点。 病传脾,治疗上必须“当先实脾”,如脾不虚则不需补脾,故云: “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总试述金匮对肝虚证的具体治法。3之,脏腑邪盛则传,而脏腑邪不盛则不传;脏腑虚则受邪,而脏腑不虚则不受邪气相传,这就是脏金匮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具体说明肝虚证的治法。肝虚之腑虚实传变的基本规律。 证,多为肝之阴血不足,除直补本脏外,还应根据五行相生方面来养肝体,酸

26、入肝,肝虚当补之以8请解释“卒厥”的病机与预后。本味,故补用酸。焦苦入心,因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而且肝虚易受肺金之侮,助心火可制约 “卒”同“猝”肺金。甘药调和脾土,目的在于补土制水以助火,从而制金防其侮肝木;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突然之意。“卒厥”是指突然发生昏厥的病证。其病机为阴阳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卒厥的预后,另外,酸甘相合,又可化阴以养肝体。说明治疗肝虚证不仅要补肝之本脏,且要从相生方面滋养肝金匮以入脏、入腑来判断。病人卒然昏倒之后,如出现唇口青、身冷,说明邪气内闭,血流郁滞,阳气涣散,内闭外脱,属入脏,预后不良,所以说“入脏即死”体。这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世根据酸

27、甘焦苦合用的原则,选用芍药、五味子、当归、丹。若见身和、汗自出,说明气血流通恢复正常,属在腑,比较容易治愈,所以说“入腑即愈”参、地黄等药,配以炙甘草、淮小麦、大枣之属来治疗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舌光红,脉弦细之肝。所谓“入脏”、“入腑”,主要指病位的深浅,犹言在里、在外,是相对而言。同样, 虚证,有较好的疗效。“即死”、“即愈”也非绝对之辞。因脏性藏而不泻,腑则泻而不藏,病邪入腑尚可排泄,治疗较易。而邪入脏则邪无出路,需要通过谈谈表里同病的治疗法则。4 攻其相为表里的腑才能驱除,所以难治。金匮以此举例说明脏腑病位之深浅可判断疾病的预后。表里同病一般有三种情况:表证重而里证轻;表证轻而里证重;表

28、里证轻重相当。治疗时相应有三 9谈谈你对“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的理解,及临床如何运用?种治则:先治表证,后治里证;先治里证,后治表证;表里同治。临证选择哪一种治则,须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这句话,体现了金匮审因论治的治疗法则。“病有急视其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金匮主要强调了前二者。如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云:“所得”是所合、所依附的意思,指与病邪相结合的意思。病邪入脏在里,痼结不解,多与体内痰、水、瘀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若身体血、宿食等有形实邪相结合,治疗时当审因论治,攻逐其有形实邪,使无形之邪失去依附

29、,则病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说明一般情况下,表里同病,表证势急,里证不重时,当先治其痊愈。例如,渴而小便不利,审其因为热与水结而伤阴,当用猪苓汤育阴利水,使水去而热除阴复,表,表解之后才能攻里。若先攻其里则易导致表邪内陷,而变生它证,故采取先表后里的治则。即渴亦随之而解。它证可以此类推,如热与食结用大、小承气汤。另以唐宗海为代表的医家认为“得”“若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但是如果表里同病,里证势急,如出现“下利清谷”伴者,合也。古训相“得”为相合,五脏各有所合,即脏有病者,当随其所合之腑而攻治。如肾与膀“身体疼痛”,即属里阳虚寒,又兼表邪时,则当急治其里,后攻其表。如先

30、发其表,则犯“虚虚”胱相合,肾病则治其膀胱。这种“脏病取腑”的治法已在临床应用,有实践指导意义。之戒,重伤阳气,会导致正虚难以抗邪,邪气蔓延,反有亡阳之变。临床对这种病证,一般先以四 10请分析新旧同病时的治疗原则。逆汤温其里,里证缓解,再用桂枝汤解表散邪。所以,表里同病,应采取急者先治的原则。而只有 新旧同病,即指“病痼疾加以卒病”的情况。 在表病与里病处于急缓相当的情况下,才可表里同治。金匮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因为从病势分析,痼疾日久势缓,卒病新起势急。另一方面,痼疾根深蒂固,证候复杂,难以速愈, 整体观念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5而卒病邪气尚浅,其病易除

31、。因此,在痼疾加以卒病的情况下,应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可以避免整体观念在本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如原文“夫人禀五常,新邪深入与旧疾相合。当然在临床治疗新病与旧病相合的病人时,治新病同时还须考虑到旧病。如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就是从生理和病理两方面伤寒论太阳病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就是治疗新病兼顾旧病的例证。 说明,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存在致病因素可使11人产生疾病。又如原文“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为什么说“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 人的呼吸主要与肺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说明自然界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人的色脉,会随着四法。此处“上焦”指肺,“下焦”指肾。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则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导致疾病。以上体“在上焦者,其吸促”指病在上焦,呼吸短促困难,为肺气大虚而吸入之气不能下达,气入而随即外出所致。“在下焦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