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75.75KB ,
资源ID:66047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047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docx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成都理工大学机械基础训练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陈 朋 专 业: 14 级机械工程学 号:指导教师: 刘念聪第一章:要求和任务-.设计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 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仰俯角度与急 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下表.表: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方案号电扇摇摆转动摆角 /( )急回系数KA80B85C90D95E100F105我选择方案B:摆角为 =85 ,急回系数K二。2.设计方案提示 :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块式、揿拔式等。本设计可采用平

2、面连杆机构实现。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涡轮和小齿轮 做成一体,并以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做摆 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摆头动作。 机架可取80 90mm3.设计任务 :1.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一种方案进行设计;2.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用A4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4.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四:注意事项每位同学按照课程设计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课程设计中查 阅、摘录的资料。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整 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课

3、程设计中所需知识可能超出?机械原理?课程课堂讲述的基本内容, 同学应通过自学补充有关知识。推荐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邹慧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需要上交的资料包括: (1) 设计说明书 1 份;(打印)(2) 设计方案草图 1 份;(手写)(3 机械运动方案图样( A3 大小) 1 份,及主要机构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线图、机构的受力分析等。 (按照标准格式 打印)第二章:机构的选用 为完成风扇左右摆动的吹风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 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应设计左右摆动机构完成风扇 摇头或不摇头的吹风过程,所以必须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一、摆头机构:1. 杠杆式

4、: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a) 曲柄摇杆机构(b) 双曲柄机构(c) 双摇杆机构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由于电动机既要做风扇的动力输出件,又要做摇头 机构的动力输出件,即摇头机构的原动件要随着风扇摆动,所以选用四杆 机构中的双摇杆机构作为摇头机构。2. 凸轮机构:盘行凸轮、圆柱凸轮。(a) 盘行凸轮机构(b) 圆柱凸轮机构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圆柱凸轮机构。、传动机构根据给定的条件电动机的转速 n=1450r/min,而摆头机构的周 期 T=10s。1n o=t =s=6r/m in由此可得传动机构要实现的传动比。i=n/n 0=1450/6 =可得出传动比较大。在本期?机械原理?中,主要

5、学习的传动机构是齿轮传动,不管 是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还是直齿圆锥齿轮,其传动比都比 较小,圆柱齿轮的传动比范围i=3-6,圆锥齿轮的传动比范围i=2-3 而能实现较大传动比的有蜗杆蜗轮机构 (图,它做减速器的传动比范围i=5-70。由蜗杆蜗轮与圆柱齿轮结合便可实现上述较大传动比 的传动。图、蜗杆蜗轮机构第三章:机构的设计、四杆机构的设计本次设计的四杆机构是带有整转副的双摇杆机构。四杆机构具有整转副的条件: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w另外两杆之和;形成周转副的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满足具有整转副的双摇杆机构的条件是:1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W另外两杆之和;2机架为最短杆的对边。如图所示的机构的以构件2

6、作为原动件的机构为具有整转副的双摇杆 机构。根据给定的数据电扇摆角=85,急回系数k=,根据急回特性急回 系数k=( 180+ e)/( 1800- e)可得出k-i0=1800 不=180错误!=根据极位夹角e和摆角,机架尺寸取90mm做出两极位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 B AB =850,/ C DC 二由于/ C DC 的值极小,近视取0.B B的中点AB =AB ,构件AB的长为Lab,构件BC的长为Lbc,构 件CD的长为Lcd,则有:850Lbc=B C=CB 二LabsS =AB2AC=AB取不同的LAB的值:LAB(mm)LBc(mm)AC(mm)LcD(mm)101520253

7、035对上述数据进行圆整,通过 Lab、Lbc、Lcd的值,在机架取90mmS寸, 即LAD=90mm计算极位夹角B和风扇摆角:/ C DC 二/ADC - / ADC/ B AB 二/ B AD-Z B AD/ ADC 二arcos ad(LCLcd 2Lac( Lbc Lcd)Z ADC =arcos LaD (Lbc) 饪2LaDT Lcd Lbc)Z B AD=arcos Lab (Lbc Lcd Lad2LadLabZ B AD=arcos LAB (Lcd Lad2LadlabLab (mm)LBC (mm)LCD (mm)9=C DC 二/B AB 107901510892089

8、2517883020873586根据上面反馈的数据,而在本次课程设计中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达到风扇左右摆动角度,而急回特性次之,因此选用设计的数据组是LAD=20mm Lbc=、LcD=89mm/二和=。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机构运动简为满足机构的左右摆动,设计如下结构的圆柱凸轮机构:长。在此选择R=20mm圆柱凸轮机构摆动到两极限时的机构运动简图:通过两极限位置画出其简化位置图如下,便于计算机构的各构件长。 根据几何图形得到其关系图:h为凸轮的行程,/ B AB =850/ B AC=/ B AC=Lab= 2sin242.5z ADB=arcsin( LadLcc= ( Ladcos ADB)2 (

9、hsin21.25取不同的h的值,得到各构件不同的长度:h( mm)Lab ( mm)/ ADB)( 0)(mm)10152025303540从上面数据表中选取 h=25mm Lab=丄cd=,对其数据进行圆整 h=25mmLAB=35mm,L=87mm三、传动机构的设计:此设计中采用蜗杆蜗轮和齿轮传动,其机构运动简图:由于风扇的摆动的周期T=10s,可得出齿轮4的转速n4=s=6r/min,由于电风扇电动机的转速 n=1450r/min,所以蜗杆1的转速m=1450r/min,由此可得出其传动比:ni 1450r/minI 14= =n4 6r/m in.Z2Z414= =0Z1Z3为便于制

10、造蜗杆采用单头蜗杆,即乙=1,为了让机构的结构更紧凑齿 轮的尺寸越小越好,为达到传动比只有 Z3取得越小才能使得 乙、Zi越小, 机构的尺寸才越小,但为让其不发生根切 Z3 17,取不同的乙的值:17191843502021507522由于Z2、乙为齿数,所以Z2?乙为整数,因此取 乙=18为佳,由于单头蜗 杆蜗轮蜗轮的的齿数 Z的取值范围为5-70 , Z3=18时,得出Z2?乙=4350, 取不同的乙、乙的值:64587562566054根据上面数据,取乙=58、Z4=75蜗杆与蜗轮转动比的取值范围 5-70,圆柱齿轮的传动比的取值范围3-6,由齿数得其齿轮啮合的传动比:i 12=58 =

11、58乙 17518一乙34 乙其传动比在其取值范围之内模数的选择:模数的选择原则:优先选择第一系列,其次选择第二系 列,尽可能的不用括号内模数;若没有计算出来的模数,选出来的模数 就大不就小。模数标准系列(GB/T2008)第一系列1234568101216202532第二系列791114182228蜗杆模数系列表第一1245系列6810162025第二36712系列14蜗杆蜗轮正确啮合的条件:、mm, i 2, i 2 :、两者螺旋线的旋向相同。杆压力角i 2200,选其螺旋角i2 150 (蜗杆蜗轮螺旋角的取值范围50-200)。而在模数为时,蜗杆的分度圆选择 di=20mm圆柱齿轮的压力

12、角选择标准压力角3 4 =200。齿轮尺寸参数表:名称蜗杆1蜗轮2齿轮3齿轮4齿数Z乙=1Z2=58Za=18Z4=75压力角200200200200模数m1=m2=m3=1m4=1分度圆直径d1= 20mmd2=m2?乙=d3=m3? Z 3 =18mm? zd4=m3 4 =75mm基圆直径db2=dcosdb3=d3COSdb4=d 4cos齿顶咼系数ha1111顶隙系数c*标准中心距a=d1+d2=a=d3+d4=93mm第四章:机构的运动分析、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令杆AB的角速度为 AB,杆CD的角速度 CD,杆BC的角速度为* IW = VB + VCB

13、大小:? ? V方向:丄CD 丄AB 丄BC3Vcbb= Lbc=sx =x 10 m/s根据上面关系画出速度矢量关系: 选择比例尺“=需=洛3VC=xi/2s= x 10- m/sVB=xi/2s= x 10-3m/s_VB _14. 25 10-3 m/s _AB= = =sLab 20mmcD=Vl = 7.30 心讪鼻LCD 89mm加速度分析: 由于杆BC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BC的角加速度bc=0,即aBc=OaC+aC=aB +n naB + aCB大小:?V?V V方向:丄CD CD丄AB BA C Bn .Vc2(7. 310 3m/s)22a。-=sLcd89mman - a

14、B -V;=(14.25 10 3 m/s)2=x 10-3m/s2Lab13. 5mmnaCB:=VB(1:35 10 3m/s)2=x 10-3 m/s2Lbc13. 5mm选择比例尺卩=需=1/10$2其加速度矢量关系图:aC = x 1/10s2=x 10-3 m/s2a;二x 1/10s 2=x 10-3m/s2、圆柱凸轮机构运动分析:aB 1.504 10 3m/s2 2 D CAB= =SLab 13. 5mmaC 1. 256 10 3m/s2 2CD =SLcd 89mm其任意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分析V= 2h = 2 25mm=5X 10-3m/sT 10sVBc=R = 2

15、3.14 20mm=X 10-3m/sT 10sVb Vc + Vbc大小 ?方向 丄AB 丄CD ?VBX1/2s X 10-3m/s_VB _3.75 10-3m/s _ab sLaB 35mmcdVl 5 10-3m/ssLcd 87mm第五章:方案的确定一、 比较两种方案并选取方案:结构上:四杆机构结构简单,只需要满足机构的力学即可,对于加工 要求低;圆柱凸轮机构结构较复杂,对加工要求较高,加工比较复杂。运动上:四杆机构能够基本满足风扇摆头的运动规律,其原动件为连杆,不会出现死点位置;而圆柱凸轮机构的急回特性相对于四杆机构较差。 机械效率上:四杆机构的四个连杆质量较轻,原动件可直接与传

16、动机 构的齿轮焊接,在传动中这一级传动基本没有能量损失;而圆柱凸轮机构 的圆柱凸轮质量较重,其原动件只能与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同轴,使其对 能量的消耗增加,机械效率相对较低。经过以上对比,我选用方案一(双摇杆机构)。二、 机构简图:总结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回望这几天时间学习,自己学到了不少。在真正开始设计这个电风扇摇头装置之前,自己也曾经有过很多想法和方 案,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在这么多方案中选择两种较好的,确实要 考虑很多东西。平时学到的机械原理知识还是有限,在抉择中有点头大。 但是通过上网和去图书馆查资料,确定了本次设计的方案。当然此次设计 还有很多不足和需待改进的地方。这次课程设计

17、,是将本学期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综合 运用到实际中某一具体实例中,另外对于机械设计也有了的认识和实践经 验。这次课程设计,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逐渐做出雏形, 然后进一步改进。虽然总共用了几天的时间,但在这整个设计过程中,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长,在理论中分析探讨,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灵活地掌握好理论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得心应手,才能真正将理论用于实践,从中学到更多 的知识和技能。在具体实践时,往往会遇到很多事先没预测到的困惑,这成为我们完 成设计的一大障碍,但最终还是通过求教和自己摸索中解决了。从这些过 程中学会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锻炼了自己遇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 曾小慧,王玉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20122 孙恒, 陈作模.机械原理(第八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3 杨可桢,程光藴,李仲生 .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4 陆凤仪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