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61.99KB ,
资源ID:63959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959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科大模式识别大作业miniproject.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科大模式识别大作业miniproject.docx

1、中科大模式识别大作业miniproject模式识别 miniproject实验报告 报告人: 李南云学 号:SA16173027日 期:2016.12.23数据分析在此简要的说明一下数据情况,给定数据集分为train和test两个data文件,train.data是11列8285行,意味着有8285个样本,矩阵的最后一列是该列所对应的样本类别。根据统计,train数据前466个样本均为1类,而后7819个样本均为-1类,所以该分类器为二分类问题。MATLAB中用importdata()读取数据,并将样本和其所属类别分开来,样本为trnset,所属类别为trnclass,train数据用于训练分

2、类器。Test.data是11列2072行,同样也意味着有2072个样本,最后一列为该列所对应样本类别,test数据前117为1类,后1955个数据为-1类。同样读取数据后,分为tstset和tstclass两个矩阵,前者代表2072个样本,后者代表所对应样本的类别,我们需要将train所训练好的分类器应用在tstset样本上,输出分类结果tstclass1,将其与tstclass相比较,计算每个类别的正确率和总的正确率。算法介绍本次实验采用了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分类模型,由于数据线性不可分而且在实际问题中数据也大都线性不可分,所以本次试验采取的线性不可分S

3、VM方法,即将数据向高维空间映射,使其变得线性可分。本实验选取的二分类算法,SVC_C。下面先以线性分类器为例,来引入SVM算法的一些概念和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假设C1和C2是需要区分的类别,而在二维平面中它们的样本如图,中间的一条直线就是一个线性分类函数,由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线性分类函数可以完全的将两类样本区分开来,我们就称这样的数据是线性可分的,否则则为线性不可分,本实验中所采用的数据在二维空间里分布如图2和图3所示(红色标注分类为1的样本,蓝色标注为分类为-1的样本),明显线性不可分。图1图2图3设图1中线性函数为g(x)=wx+b(x是样本的向量表示),那么当有一个样本xi需要判别的

4、时候,就可以看g(xi)的值,若g(xi)0就判别为C1类,若g(xi)0就判别为C2类(等于的时候就拒绝判断)。此时也等价与给函数g(x)附加一个符号函数sgn(),即f(x)=sgng(x)是我们真正的判别函数,中间那条线的表达式是g(x)=0,即wx+b=0,我们也把这个函数叫做分类面。在此我们就不对几何间隔、二次规划问题、支持向量等做详细的介绍了。SVM在线性分类器上做了重大改进,即为核函数!线性分类器只能对线性可分的样本进行处理,但是实际中很多样本都是线性不可分的,那么这种线性可分的分类器就不适用了,是否有某种办法,让线性不可分的数据变得线性可分呢?实际上是有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平

5、面中的分类问题作为例子,如图4图4横轴短点a和b之间红色的部分里的所有点为正类,两边的黑色点为负类,我们明显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线性函数将两类数据区分开来,但是可以找到一条曲线例如图5中的曲线来判断所属类别,它的函数表达式可以写为g(x)=c0+ c1x+ c2x2。图5明显它不是一个线性函数,但是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向量a和y1= , =这样g(x)就可以转化为f(y)=,即:g(x)=f(y)=a*y在任意维度的空间中,这种形式的函数都是一个线性函数,因为自变量y的次数不大于1.这样原来在二维空间中线性不可分的问题映射到四维空间中,就变成了线性可分的,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最初想解决线性不可分问题的基本

6、思路向高维空间转化,使其变得线性可分。而转化的最关键部分就是找打x对于y的映射方法,遗憾的是假设x是由x变换得到的高维变量,在此维度下,问题线性可分,那么只需要计算f(x)=+b的值来进行分类,即只关心高维空间里内积的值。而从理论上来说x是由x变换得来的,因此广义上可以吧它叫做x的函数,而w是常量,它是一个低维空间向量里的常量w经过x与x之间相同的变换得到的,所以给定了一个w和w的值,我们就可以有一个确定的f(x)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是否能有这样一种的函数K(w,x),它接受低维空间的输入值,却能够计算出高维空间的内积?如果真的有这种函数,那么当给定了一个低维空间的输入x之后,使g(x)=K(w

7、,x)+b和f(x)=+b这两个函数的计算结果就完全一样,我们就不用费力的去找映射关系了。而上述的K(w,x)却是存在,它被称为核函数(核,kernel),而且只要是满足了Mercer条件的函数,就可以作为核函数。核函数的基本作用就是接受两个低维空间里的向量,能够计算出经过某个变换后在高维空间里的向量内积值。那么就有两个问题:1 既然有很多核函数,针对具体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2 如果使用核函数向高维空间映射后,问题仍然是线性不可分的,那怎么办呢?对于第一个问题核函数的选择我不太了解它选择中所需要的指导原则通常而言,径向基核函数(RBF)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本次实验也是采用的径向基核函数,这个

8、核函数将样本非线性地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与线性核不同,它能够处理分类标注和属性的非线性关系,并且,线性核是RBF的一个特例,同时,sigmoid核的表现很想一定参数的RBF核。第二个原因,超参数的数量会影响到模型选择的复杂度,而多项式核比RBF核具有更多的超参数。最后,RBF核有更少的数值复杂度。当然也存在一些情形RBF核是不适用的。特别的,当特征维数非常大的时候,很可能只能适用线性核。本实验采用RBF作为核函数,并使用了boxconstraint参数,这是SVM的惩罚系数,一般是按,0.1,1,10,这样的规律调节尝试。实验1 评价标准当然是使用正确率作为评价标准啦!我们统计了对于正类即

9、1的误判率和对于负类-1的误判率,因为所给数据中,正类较少,负类较多,我们尝试对读取的数据多少进行调节,并计算时间,后续分析结果,总结问题。2. 整体实验方法和步骤 将train和test数据读取,并分别将其分成set和class; 训练并得到分类器; 测试输出; 计算评价指标; 减少读取的train数据的负类,并重复上述过程; 总结;3. 分类器训练算法的参数调整步骤: 随机生成多个参数(解); 在目标函数上验证解的质量; 根据解的质量由好到坏进行排序,取出其中较好的一部分,在这些解的每个元素上加上一个随机数,从而得到一些新的解; 把新解和老解比较,取出最好的一部分,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解;

10、实验结果得到测试输出后,将其与test数据的第11列进行比较,相同即为判断正确,并计算正确率。Excel中我用test数据的第11列减去输出结果,即结果为0即为正确,结果不为0 ,即为错误。下图6为正类和负类部分excel数据截图 图6经统计总的正确率为74.81%,对于正类数据的判别正确率为61.54%,负类数据的判别率为75.60%,负类数据的正确判别率明显更高一些,这可能是由于训练数据中负类数据占大多数的原因,所以负类的判别正确率明显的更好一些。整个训练外加测试时间为24.8980秒。下面我们只读取的train数据的前932个,即训练数据中正类和负类的数目相同,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结果,总的

11、正确率有所降低为69.16%,其中分类器判别正类的正确率为70.94%,负类为69.05%。两相差减小,此时负类的判别率比起全部读取数据时降低了大约5%,而正类的却增加了近10%!此时明显对正类比较敏感,当然总体还是降低了当我再次把读取train的负类的数据量增加到正类的2倍时,即正类样本为466个,副类样本为932个,此时总的正确率为74.47%,test正类数据判断的正确率为62.39%,负类数据为75.19%,可以看到此时已经与将8285个训练样本全部放进去的结果大抵相同。后来我又尝试了读取的train与test数据量相等,此时的总的正确率为72.78%,正类为63.25%,负类为73.35%。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不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下面表格整理了一下结果:Train(1)Train(-1)Test总正确率正类正确率负类正确率4667819207274.81%61.54%75.60%466466207269.16%70.94%6905%466466*2207274.47%62.39%75.19%4661606207272.78%63.25%73.35%本来想测一下所有的数据,给出一个曲线图,跑一个要20多秒,跑完的话时间太长了,所以没有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