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
2、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学习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了解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通过对比宋元时期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感受只有国家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
3、重乃至仰慕。 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本课的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中外的交往。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图书馆、网上多渠道获取信息,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及向世界的传播,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的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对这一问题难以产生联想和分析。结合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2.教法选择 教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指导
4、法 学法:阅读、讲述、归纳、动手实践、探究讨论法 3.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具、制订导学案学生的准备:预习,并收集查阅有关材料。课时安排:1学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燃放烟花图)同学们都看到了,屏幕上的是美丽的烟花。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那么,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指南针、火药是怎么发明的?又是如何传向世界?宋元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这些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要来探究学习的主要
5、内容-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讲授新课: 1.(教师引出问题:学习离不开书本,书本里的内容离不开印刷,那么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出现在何时,又是怎样印刷的呢?)(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教师通过教具模型展示简短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并指出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多媒体出示问题:雕版印刷存在:费时、费工、浪费大、不经济的不足。人们是如何解决雕版印刷术的弊端的)读教材,抢答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 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_。 答案提示:活字印刷术 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 1.(多媒体出示图片和问题:图中人物是谁)读图,抢答图中
6、人物是谁?答案提示:毕昇。(播放视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工序:刻制单字、烧字、排版、印刷、拆版。多媒体显示图片) 2.(多媒体出示)动脑筋: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它的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 教师应用教学模具演示启发学生)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可以重复使用,既经济又省时。因此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这样评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由此,活字印刷的发明为书籍的大量出现奠定了基础,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
7、我国晚约四百年。 3.活字印刷术的如何传播的呢?(多媒体出示图片和问题: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读图,抢答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教师介绍: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得到推广,直到元朝时科学家王祯发明轮转排字盘,加快了印刷排版的速度,促成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古时的印刷相比,今天的印刷业又什么新变化?(多媒体出示现代印刷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状况。指出今天的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呢? 学生抢答:导航(指示方向或目标)教师:古时候用什么来指示方向呢?学生抢答:“司南”、“指南针”
8、 目标导学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一)指南针的应用(多媒体显示)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司南) 2.教师简要介绍司南发明的相关知识。(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原理磁石指南的特性,北宋时发明指南针。) 3.史料研读(多媒体出示)史料:北宋时朱彧在其萍州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学生抢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教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北宋末年,后经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又传到欧洲。为
9、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每逢有喜庆的事,人们都会用燃放烟花的方式来增添喜气,烟花的制作离不开火药。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古人是如何发明火药的? (二)火药的应用(多媒体显示) 1.(多媒体显示图片:古代炼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学生抢答:炼丹(教师:对,古人在炼丹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关于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及影响相关信息,请同学们研读教材p61页正文第二、三自然段及有关图片材料完成下表。) 2.(多媒体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空发明时期唐朝 应用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传播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10、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材料研读:(多媒体出示)培根有关四大发明的观点:“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引出问题:从培根的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么如何看待我国古代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呢?“四大发明”的意义(多媒体显示)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总结提示: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
11、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时政新闻(播放“一带一路”视频)教师:视频反映的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伟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教师对“一带一路”作简要评述),从视频“一带一路”的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涉及亚非欧三大洲交流发展蓝图。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建立过这样的中外交流网络。目标导学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1.(多媒体出示:“元朝中外交往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元朝时期的对外交往盛况,认识宋元时
12、代海外交通路线) 提示:(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2)海路: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2.(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呢?)研读教材p62第一、二、三自然段讨论: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答案提示:(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教师作分析小结) 3.史料研读: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 地理志 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
13、生讨论,归纳:(1)政治:东西方的使臣往来方便,有利于加强互相了解,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谊。(2)经济:与元朝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140多个。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3)文化:便于先进科技文化输出和传入,有利于互相学习、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教师小结) 课堂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宋元时期辉煌的科技成就与频繁的中外交往,正是因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因素,促成了宋元时期科技文化辉煌与中外交往的频繁。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世界总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14、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正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课后活动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置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铺递,直到送达,当时规定一昼夜传递400里。 想想,急铺递类似于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什么? 2.动手体验: 根据所学知识,对活字印刷的初步了解,用土豆或橡皮做材料,试制一些活字,并排版成一句话,用墨印在纸上,体验活字印刷的奇妙! 板书设计: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往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 毕昇 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