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47.30KB ,
资源ID:62393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393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 150题每小题1分,5160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 A淋巴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2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2、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4下图是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突触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神经兴奋可从A细胞向B细胞传导 神经兴奋可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神经兴奋可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 神经兴奋可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 A. B. C. D.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

3、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7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 B C D8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体 9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 A.溶菌酶 B脊髓 C吞噬细胞 D胸腺 10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激素是有机分子 激素是信息分子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激素

4、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A. B. C. D.11. 当缺乏氧气或有呼吸作用抑制剂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度将A. 加快 B. 减慢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分泌抗体13.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14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5、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曲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15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将培养在完全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B和D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如下图所示。几周后,蚕豆幼苗不发生弯曲的是16下列哪项不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 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C既能疏花蔬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17.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为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体

6、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18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19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20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维持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21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不同的生长素浓

7、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22.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本实验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统计使用的是样方法 B本探究实验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对照实验 C若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增加对培养瓶内培养液的稀释倍数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2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灰仓

8、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4.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D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25. 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 B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 C物种的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D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种群26.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是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A B C D27. 下图所示a、b、c为不同区域人

9、口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图,分别属于增长型和衰退型的是28. 如图为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29.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30在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裸岩初生演替过程的实例是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10、木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藓木本植物C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D草本植物苔藓地衣木本植物31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B动物垂直分层依赖于食物和栖息场所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32. 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33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光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

11、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4下图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 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A. B. C. D. 3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6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12、大小取决于 A生产者的数量多少 B分解者的数量多少C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太阳光能是否充足37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38.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 胰岛素促进、等过程 39. 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 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

13、“J”型增长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40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41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纸层析法 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42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14、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比乙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比乙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比甲大 D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比甲小4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4

15、4. 下列关于各生物成分的作用,错误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所以可以没有分解者 D从理论上讲,可以没有消费者,但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般都含有消费者45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46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 鹰 兔 鼠 蛇A B C D 4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甲营

16、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D乙的数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48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B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CO2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D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49下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外来物种入侵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编号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DNA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

17、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 B C D50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A B C D 5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呼吸酶葡萄糖二氧化碳钠离子血浆蛋白A B C D 52.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C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耗ATP完成的 D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调节血糖平衡时相互拮抗53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

18、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系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54. 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 B C D55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细胞、细胞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 56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预

19、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6ppm之间 B. 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 C. 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D. NAA不属于植物激素57.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正确方法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而要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对于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58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Y处于第一、二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蝗虫的数量下

20、降,Y的数量会减少 DY与蝗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59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初级消费者 B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60右图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图。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体液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 B+突触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C+核酸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信使RNAD+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61(8分)图甲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图乙是图甲 中

21、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结构中5表示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中的E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已知D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E兴奋,F处的信号传递变化过程是 ,F处信号传递方向是 。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分解,这种药物即时效应是 。(3)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分泌,并通过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该过程属于细胞的 功能。(4)突触后膜E上的 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62.(6分)下图是某一资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图中

22、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 。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 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 大是在迁入后 年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 。 (5)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 B C D 63.(7分)1942年,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

23、,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问题。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 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效率为 %。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 ;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还有少数能量被 利用。64.(9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通过 完成的。(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 、 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4)自然界中碳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是通过 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滦南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参考答案(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