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7.83KB ,
资源ID:62074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074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6对比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6对比阅读答案.docx

1、16对比阅读答案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1祸患,灾难。通“避”,躲避赏赐。傲视2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3舍生取义;不受别人施舍,廉洁自律。(意思对即可。)4.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论据三: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论据四: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论据五: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

2、事例作论据都可。)5答案示例: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观点正确,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

3、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二)1.用脚踢通“辨”,分辨。特别喜欢(很爱好)。他,指公孙仪2.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7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

4、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或: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5、”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的道理)。(三)1.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2.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3.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

6、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4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5.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

7、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答案:一、1、入 /则无法家拂士2、(4分)(1)犯过失, (2)同“弼”,辅弼, (3)停止 (4)忍受,能支持3、(4分)(1)用这样的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4、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1+3=4分)、5、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2分)翻译: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

8、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充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亲眼目睹的,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二、1.答案:使痛 苦;就;追寻踪迹;却。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答案: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

9、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4.答案示例: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全文翻译:野兽之中有(一种)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老虎的脑袋痒,就让猱挠个比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来户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还没有察觉。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猱却已经

10、跑到高树上了。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1、同“弼”,辅佐边境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

11、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干旱连续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此文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四、1、(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2、(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3、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

12、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4、卒章显志。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杀人;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抵挡老虎。但是拾取蜂蜜的人不认为需要(与蜜蜂)争斗,而捕捉螃蟹的人没听说过伤手指的。 蜜蜂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发现了它所在的地方,就在夜晚拿着烈焰燃烧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飞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后(人们)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在水边上放一盏灯,(螃蟹)没有一个不争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捡拾即可。 (它们)只知道向着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必然的了。【译文】: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

13、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答案:9. (3分) A10. (2分)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11. (1)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侵患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2)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有成就

14、呢?(意对即可)12. (4分)乙文表现了任末不怕吃苦,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高贵精神品质;( 2分)与甲文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观点相吻合。( 2分)曹刿论战比较阅读【译文】: 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附近的孟门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参考答案:(一)8(1)参与 (2)离开,离去。(2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5、。)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译文】: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用法的,能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能胜利;以自己有准备对付疏忽懈怠的敌人的,就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干涉的,能胜

16、利。这五条,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清楚敌人的实力和了解自己的实力, 战斗就不会失败; 不清楚敌人的实力,了解自己的实力,只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不清楚敌人的实力,不了解自己的实力,每次战斗就必败!(二)参考答案1(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4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

17、言之有理也可。2分)【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

18、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

19、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三)参考答案:12(4分)(1)独l叶(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分)13 (2分)火火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狱”、 “以”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1分,语句不通顺的扣1分)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

20、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将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了。 译文: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

21、而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作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席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子女带装饰品。亲近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人,任用能人。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定别人,一定要先评定自己。想要了解别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三)1(3)满一年2(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3(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

22、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四)1(3)为什么(4)对-感到惊奇2(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的告诉了他。3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

23、心求教、不耻下问。4机智、聪颖、随机应变。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甲】【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24分)参考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

24、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因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行。”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您杀了他。景公说:“不杀了,我听懂你的意思了。”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今 齐 地 / 方 千 里2.解释加点的词语。(8分)私:偏爱 美:以为美; 方:方圆 谤:指责别人的过错亡:让跑了;以:认为 朝:朝见 重:重视(看重)3.翻译下列句子。(8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答: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答:齐景公喜欢捕鸟

25、,让烛邹管理那些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答: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人才。 4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2分)A时时而间进:间或;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实在,确实C皆以美于徐公:比 骈死于槽枥之间:在D使烛邹主鸟而亡之:代词 吾欲之南海:到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不杀

26、烛邹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分)(二)【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

27、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17分)(选自贾谊集)参考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

28、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却更要把自己看的很低;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 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今齐地/方千里)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孙叔敖为楚令尹:担任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离开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答: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答:地位

29、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3分)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10.体会“王曰:善”这句话时,齐王的复杂心理?(4分)答: 既表达齐王听了邹忌讽谏后的对纳谏的赞同和诚意,也恰如其分的写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三)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30、”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21分)注 仕:旧称做官为仕。 夫子:晏子。 仄陋:狭窄浅薄。 维:维系。 弼:纠正。 参考译文: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把他辞退了。随从的官员们向晏子提出劝阻,说:“高缭侍奉您已经三年,您却一直没有给他一个职位,而且还要辞退他,这合乎道理吗?”晏子说,“我是一个狭窄浅陋的人,要大家都像撑开大网的绳子那样,拉紧了,这张大网才能稳固,才能立国。到现在为止,高缭在我身边工作三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纠正我办事失误的话,因此我要把他辞退了。”1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2)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侍奉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给予、提供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