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71.24KB ,
资源ID:61882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882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三下信息论实验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三下信息论实验报告.docx

1、大三下信息论实验报告实验1 绘制二进熵函数曲线、串联信道容量曲线一、实验内容用Excel或Matlab软件制作二进熵函数曲线、串联信道容量曲线。二、实验环境1. 计算机2. Windows 2000 或以上3. Microsoft Office 2000 或以上4. Matlab 6.0或以上三、实验目的1. 掌握Excel的数据填充、公式运算和图表制作2. 掌握Matlab绘图函数3. 掌握、理解熵函数表达式及其性质四、实验要求1. 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以及相应的参考书。2. 认真高效的完成实验,实验中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的管理。3.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五、实验原理1

2、. Excel的图表功能(略)2. 信源熵的概念及性质3. 串联信道的信道容量(图 1)。图 1 三个二元对称信道(BSC)的串联串联信道转移矩阵信道容量II,III,II,IIIp=0.00001:0.001:0.9999;h=Hp(p);plot(p,h);title(熵函数)p=0.00001:0.001:0.9999;c=1-Hp(p.3+3.*p.*(1-p).2);plot(p,c);title(信道容量)p=0.00001:0.001:0.9999;c1=1-Hp(p);c2=1-Hp(2*p.*(1-p);c3=1-Hp(p.3+3.*p.*(1-p).2);subplot(3

3、,1,1)plot(p,c1);title(C);subplot(3,1,2)plot(p,c2);title(C);subplot(3,1,3)plot(p,c3);title(C); 实验4 容量代价函数的计算程序设计1、问题的提出:假定一个离散无记忆信源(DMC)的输入符号集为AX=1,2,.,r,输出符号集为AY=1,2,.,s,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P(Y|X):p(y|x);该信道不是免费的,其输入代价为b(x)。容量代价函数C()=sup Cn()/n n如果单位时间内占用信道的平均代价必须,则C()的值表示信道单位时间内能够可靠传输的最大信息量。计算容量代价函数C()在通信领域,密

4、码学等方面均有着很重要的用途。对于一般信道要求出C()非常困难,计算过程繁琐,很容易计算错误。2、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1C( )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bmin是很容易的。;当bmin bb max时,设试验信源X达到了C(b),即C(b)=maxI(X;Y):E(b(x)=b。在数学上,就是在约束条件下: (1) 并且P(x)0 (2)的约束下求平均互信息量的条件极大值。为此引入待定常数S和m,并作辅助函数 (3)其中由得, (4)上式两边同乘以p(x)并对x求和。即C(b)=loge+Sb+m (5)显然(4)提供r个方程,再加上(1)(2)的方程,共r+2个方程;而有r个未知数p(x)、及S

5、 、m,共r+2未知数,显然可以求解。一般来说,S、m是b的函数。(1)(2)(4)组成的r+2个方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4)式可以写成矩阵形式:2一般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下面介绍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是实根的梯度法:设非线性方程组为 并定义目标函数为: 则梯度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 选取一组初值x0,x1,.,xn-1(2) 计算目标函数值F(3) 若F=0)&all(sumPy=1) disp(参数Py_x的每个元素都要大于或等于0,且每行的和应等于1); c=-1; return; end minBeta=min(b); if beta Q=1 0 0;0 1 0;0 0 1

6、; b=3,2,1; plotCBeta(b,Q)结果:ans = 1五、结果分析C(b)的性质:在min max内,是一个严格上升函数。 C(min)=Cmin, C(max)=Cmax 。当max时, C()是一个常数Cmax。因此C()=maxI(X;Y):Eb(x)= , min max 。这说明,达到C()的试验信号,可以在Eb(x)= 的区域中找到,实际上也只能在这个区域内找到。实验6 BCH循环码的编码与译码一、实验内容用VC或Matlab软件编写循环BCH码的编码与译码程序。利用程序对教科书的例题做一个测试。二、实验环境1. 计算机2. Windows 2000 或以上3. M

7、icrosoft Visual C+ 6.0 或以上4. Matlab 6.0或以上三、实验目的1. 通过BCH循环码的编码与译码程序的编写,彻底了解并掌握循环BCH的编码与译码原理2. 通过循环BCH码的编码与译码程序的编写,提高编程能力。四、实验要求1. 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以及相应的参考书。2. 对不同信道的进行误码率分析。特别是对称信道,画出误码性能图。即信道误码率与循环汉明码之间的关系。3.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五、实验原理1. 循环BCH的编码与译码原理(略)2. 循环BCH的程序实现。六、实验步骤bch_en_decode.m文件function bch_en_decod

8、e() code=bch155 code=code+randerr(5,15,1:3); code=rem(code,2); code=gf(code) %随机产生1-3位错误 decode=debch155(code)end function decode=debch155(code) code=gf(code); M=4; code = gf(code.x,M); m , n=size(code);decode=; code1=; for i=1:m ;code1=code(i,:); M=code1.m;T2=6;N=15; S = code1* (gf(2,M,code1.prim_p

9、oly).(N-1:-1:0*(1:T2); LambdaX = gf(1 zeros(1,T2),M,code1.prim_poly); Tx = 0 1 zeros(1,T2-1); L=0; for k = 1:T2; LambdaXTemp = LambdaX; Delta = S(k) - LambdaXTemp(1+1:L)*(S(k-1:L); if Delta.x; LambdaX = LambdaXTemp - Delta*Tx; if 2*L k; L = k-L; Tx = LambdaXTemp/Delta; end; end; Tx = 0 Tx(1:T2); end

10、; LambdaXValue = LambdaX.x; LambdaX = gf(LambdaXValue(1:max(find(LambdaXValue), M, code1.prim_poly); errLoc_int = roots(LambdaX);errLoc = log(errLoc_int); for i = 1:length(errLoc); errorMag = 1; code1(N-errLoc(i) = code1(N-errLoc(i) - errorMag; end; decode=decode;code1; end; ccode = gf(decode.x); de

11、coded = ccode(:,1:5);end function yout=bch155(x) %定义函数k=5; %信息码位,BCH(15,5)if nargin0 %把输入码员补零并分组 x=x,zeros(size(1:k-rem(length(x),k); n=length(x)/k;x2=; for i=0:n-1 x2=x2;x(i*k+1) x(i*k+2) x(i*k+3) x(i*k+4) x(i*k+5); end endendik=eye(5) zeros(5,10); %输入信息码扩展x3=x2*ik;yout=;for i=1:n g=1 0 1 0 0 1 1 0

12、 1 1 1; w,yo=deconv(x3(i,:),g); %产生余式 yo=abs(rem(yo,2); yout=yout;yo;endyout=yout+x3; %产生信息码end运行结果:msg =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code = 1 1 0 1 0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3、1 0 1 0 1 1 code = GF(2) array. Array elements = 1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decode = GF(24) array. Primitive polynomial = D4+D+1 (19 decimal) Array elements = 1 1 0 1 0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1 0 1 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