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45.83KB ,
资源ID:61143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143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黑龙江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黑龙江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1、解析黑龙江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黑龙江顶级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 31 Cu 64一、选择题1.本草纲目中“石碱”一条记载: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A. KOH B. KAl (SO4)2 C. KHCO3 D. K2CO3【答案】D【详解】“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为篙寥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水淋汁”,说明“石碱”易溶于水,“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说明“石碱”能去油污,作发酵剂,排除KOH 、KAl (

2、SO4)2,且植物烧成的灰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碳酸盐,故“石碱”为K2CO3。故选D。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OH 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B. 1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D. 1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NA【答案】A【详解】A.1molOH-中所含电子数为8+1+1=10mol,即10NA,故A正确;B.1molCl2溶于水,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所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CCl4是

3、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在水中水解,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小于NA,故D错误。故选A。3.下列现象或操作一定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焰色反应 B. 石油的裂化 C. 萃取 D. 丁达尔效应【答案】B【详解】A.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 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4、C.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内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丁达尔效是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分清楚上述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核心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O2和NaOH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 NH3比PH3稳定是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C. 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

5、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答案】D【详解】A.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A错误;B. 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C. 化学反应的实质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CO2溶于水并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CO2溶于水存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从固态变为气态,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因此二者作用力的改变不相同,故C错误;D. 碱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成碱或与酸反应而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皆为金属的氧化物,它们的碱性差别很大,故D正确;答

6、案选D。【点睛】共价化合物的稳定性是由化学键的强弱决定的,熔沸点是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还和分子间氢键有关。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雷雨发庄稼”是自然固氮B. Na2O2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C. 铝热反应既可用于焊接钢轨,也可用于工业上冶炼铁D. 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石灰石【答案】C【详解】A. 雷雨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3中化合态的N元素,其中第一个反应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自然界固氮作用,故A正确;B. 过氧化钠(Na2O2

7、)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故B正确;C. 铝热反应以铝粉和氧化铁为主要反应物的发热反应,铝粉激烈氧化,燃烧而放出大量热。这种放热反应的温度可达3000以上使反应产生的铁单质以液态形式存在,可用于焊接钢轨;各种金属对氧的化学亲和力大小各不相同,与氧亲和力较大的金属能够把与氧亲和力较小的金属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铝在足够高的温度下,与氧有很强的化学亲和力,它可以从很多重金属的氧化物中夺取氧,而把重金属还原出来,可用于工业上冶炼高熔点的金属,但是工业上炼铁是用高温下焦炭还原氧化铁的方法,故C错误;D. 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

8、主要原料,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故D正确;答案选C。6.2017年5月9日,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单位正式发布115号等4种人工合成的新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115号元素名称为“镆”,符号为M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Mc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 B. M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Mc2O 5C. 的中子数为115 D. 通过化学反应可使转化为【答案】B【详解】A. 该元素的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一般为正价,没有负价,故A错误;B. Mc为11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A族,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元

9、素最高正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Mc2O 5,故B正确;C. 的质量数为288,质子数为11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88-115=173,故C错误;D. 和互为同位素,是镆元素的不同原子,转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B。7.国际计量大会第26届会议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2140761023mol-1),于2019年5月2日正式生效。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g正丁烷和18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B.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C.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小3.2g时,

10、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 0.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胶粒数目为0.1NA【答案】A【详解】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都为C4H10,一个C4H10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3个,因此58g C4H10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mol-1=13NA,故A正确;B. 124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一个白磷分子中含6个PP键,故1mol白磷中含6NA条PP键,故B错误;C.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阳极上放电的金属不止铜,还有比铜活泼的其他金属,当阳极质量减小3.2g时,转移的电子数多于0.1NA,故C错误;D. 0.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

11、化铁胶体,生成的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形成的集合体,因此数目小于0.1NA,故D错误;答案选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都比吸热反应易发生B. 中和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2O均会放出57.3 kJ的热量C. NH4C1固体与Ba(OH)2 8H2O混合搅拌过程中,体系能量增加D. 无法判断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案】C【详解】A. 放热反应不一定比吸热反应易发生,如C与O2反应需要点燃,而NH4C1固体与Ba(OH)2 8H2O在常温下即可进行,A项错误;B. 中和反应中,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 m

12、ol H2O放出57.3 kJ的热量,但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都放出57.3 kJ的热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项错误;C. NH4C1固体与Ba(OH)2 8H2O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体系能量增加,C项正确;D 因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而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乙醇燃烧生成气体水的逆过程,可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B项是易错点,要紧扣中和热的定义分析作答。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 溶解度:Na2CO3NaHCO3 B. 沸点:C2H5SHC2H5OHC. 热

13、稳定性:HFH2O D. 酸性:H3PO4NaHCO3 ,A错误;B.沸点:C2H5SH 相对分子质量较 C2H5OH 大,但 C2H5OH 分子间存在氢键,故 C2H5OH 沸点更高,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FO,热稳定性:HFH2O,C错误;D. 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PSi ,酸性:H3PO4H2SiO3,D错误;故选 B。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常温下 pH=7溶液中:Cl-、SO42-、Na+、Fe3+B. 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K、SO32-、Na、S2-C. 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K+、NO3-、SO32-D. c(

14、KNO3)=1.0molL-1的溶液:H+、Fe2+、Cl-、SO42-【答案】B【详解】A.常温下 pH=7溶液中:OH-、Fe3+会发生反应形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含有大量的OH-,OH-与选项离子K、SO32-、Na、S2-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H+与NO3-、SO3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OH-与NH4+会发生反应产生NH3H2O,也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c(KNO3)=1.0molL-1溶液中。H+、NO

15、3-、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H2+Cl2+2OH-B. 钢铁吸氧腐蚀中的正极反应:4OH- 4e2H2O+O2 C. 用H2O2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I22OH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答案】D【详解】A. 氢氧化镁是沉淀,离子反应中不能拆,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Mg2+2Cl-+2H2OH2+Cl2+ Mg(OH)2,故A错误;B.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

16、蚀,正极上水和氧气得电子:2H2O+O2+4e4OH,故B错误;C. 用H2O2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I22 H2O,故C错误;D.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HCO3Ba2OHBaCO3H2O,故D正确;答案选D。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装置中,c为阴极、d为阳极B. 装置可用于收集H2、NH3、CO2等气体C. 装置若用于吸收NH3,并防止倒吸,则X可为苯D. 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HCl,并吸收多余的HCl【答案】B【详解】A. 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则c为阳极,d为阴极,故A错

17、误;B. H2、NH3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可从a进气;Cl2、HCl、NO2、CO2等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可从b进气;故B正确;C. 苯的密度比水小,位于上层,故C错误;D. HCl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答案选B。13.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存在Fe3+、NO3、Fe2+、NH4+、H+、H2O,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配制Fe(NO3)2溶液时应加入硝酸酸化防止Fe2+水解B.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8 :1C. 若有1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D.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Fe2+

18、 - eFe3+【答案】D【分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铵根离子,其反应方程式为8Fe2+NO3-+10H+=8Fe3+NH4+3H2O,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3价,所以亚铁离子是还原剂、硝酸根离子是氧化剂,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反应方程式为8Fe2+NO3-+10H+=8Fe3+NH4+3H2O;A.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不能用酸酸化,故A错误;B. 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3

19、价,所以亚铁离子是还原剂、硝酸根离子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故B错误;C.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则若有1molNO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8mol,故C错误;D.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负极反应式为Fe2+ - eFe3+,故D正确;答案选D。14.对于合成氨N2(g)+3H2(g) 2NH3(g)H92.4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是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

20、率影响更大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答案】B针对合成氨N2(g)+3H2(g) 2NH3(g)H92.4 kJmol-1反应,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向速率大于正向速率,故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小,故错误;B.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速率大于逆向向速率,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正确;C.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瞬间减小,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错误;D. 加入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一样大,故错误。故选B。15.将V1 mL0.1 molL-1的Fe2(SO4)3溶液与2 mL 0.1 molL-1KI溶液

21、混合,待充分反应后,下列方法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是A. 若V1r(Z) r(Y) r(X)B. 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C. Z2Y2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 HWY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分析】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通常是含氧酸盐,可确定Y为O元素,由于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组成不同的多种可溶性常见盐,可确定ZXY3是NaNO3,而不是MgCO3;W是Cl元素,排除Si或S元素,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可推出这两种盐为:NaNO3、NaClO4,X、Y、Z、W分别是N、O、Na、Cl,据此分析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

22、知,X、Y、Z、W分别是N、O、Na、Cl元素,A. 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r(Cl) r(N3) r(O2) r(Na),A项错误;B. 因非金属性:NO,故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项错误;C. Z2Y2为过氧化钠,其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项正确;D. HWY分子为HClO,其中Cl和O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H是2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答案选C。1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相同温度下,同时向4 mL 0.1 molL-1 KMnO4酸

23、性溶液和4 mL 0.2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中,分别加入4 mL 1 molL-1 H2C2O4溶液中溶液先褪色该实验条件下,KMnO4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B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C加热2NO2(g) N2O4(g)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证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A. A B. B C. C D. D【答案】C【详解】A. KMnO4本身具有颜色,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故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的草酸与相同浓度

24、的KMnO4溶液反应,故A错误;B. 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盖斯定律,能量变化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则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结论不合理,故B错误;C. 加热,体系温度升高,颜色加深,说明反应2NO2(g) N2O4(g) 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放热,故C正确;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Na2SO3的S不是最高价,则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不能证明非金属性SC,故D错误;答案选C。1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

25、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B. 侯氏制碱应先通NH3再通CO2C. 在第、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 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答案】C【详解】A. 往精盐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沉淀,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故A正确;B. 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NH3的溶解度较大,所以要在食盐水先通NH3然后再通CO2,否则CO2通入后会从水中逸出,等再通NH3时溶液中CO2的量就很少了,这样得到的产品也很少,故B正确;C. 在第、步骤中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溴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步骤

26、中溴单质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溴化氢,溴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故C错误;D. 浓缩后增大溴离子的浓度,与氯气发生2Br-+C12=Br2+2CI-,用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出,并用SO2氧化吸收,从而达到富集溴,中发生Br2+ 2H2O+SO2=2HBr+H2SO4,中发生Cl2+ 2HBr=Br2+ 2HCI,则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故D正确;答案选C。19.将4 mol A(g)和2 mol B(g)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H0,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s后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27、%B. 当各物质浓度满足c(A)=2c(B)=c(C)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 达到平衡状态时,增加A的物质的量,A和B的转化率都提高D. 达到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答案】D【分析】起始时,A的浓度为=2 mol/L,B的浓度为=1 mol/L,反应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则 2A(g)+B(g)2C(g)开始(mol/L) 2 1 0转化(mol/L) 0.6 0.3 0.6 2s(mol/L) 1.4 0.70.6【详解】A.2s后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30%,故A错误;B.c(A)=2c(B)=c(C)时,不能判定平衡状态,与起

28、始浓度、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C. 达到平衡状态时,增加A物质的量,促进B的转化,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而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H0,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同时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故D正确;答案选D。20.100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6 mol L1的Q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 M(g) 。其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时间段内,v(Q)0.02 molL1s1B. a、b两时刻生成Q的速率:v(a)v(b)C. 用Q浓度变化值表示的ab、bc两个时段内的反应速率:v(ab)v(bc)0D. 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将0. 2 molL1氦气与Q混合,则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少于60 s【答案】D【分析】根据图像可得,该反应60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M的浓度为0.6 mol/L,根据反应列“三段式”:2Q(g) M(g)开始(mol/L)1.6 0转化(mol/L) 1.2 0.6 60s(mol/L)0.4 0.6【详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