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1.76KB ,
资源ID:6053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53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南花烛照亮人生的艺术之花.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南花烛照亮人生的艺术之花.docx

1、苏南花烛照亮人生的艺术之花苏南花烛:照亮人生的艺术之花王伟忠口述张建林 殷秀红访录整理采访时间:2015年6月6日采访地点:黎里东来阁茶馆人物简介:王伟忠,男,1964年生于黎里,吴江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江南花烛,制作花烛,2008年,苏南花烛入选为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南花烛制作技艺传承人。现为吴江区横扇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问:王校长好!听说你是黎里人?答:是的,建新六队的,村名叫斜网。1982年黎里高中毕业,1984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问:你是怎么会喜欢做花烛的?答:1988年8月,我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横扇中学工

2、作。由于工作比较认真,与同事相处也比较融洽,加之我的为人也较真诚,因此好心的同事就给我介绍对象。后来,两人相处一段时间确定关系后,去了爱人家里,看到了还是半成品的江南花烛,时间长了,对花烛产生了兴趣。所以,接触和喜欢花烛,主要是因为我的爱人。问:最初对花烛有什么印象?答:1988年分配到横扇中学,作为新教师,只想钻研业余,立足岗位,其他的事情了解很少,因此,对横扇的风俗习惯不太熟悉。最初以为,花烛只是红色的大蜡烛,最多蜡烛上有一些龙凤之类的图案。其实不是这样的。西横头(即吴江西部地区)婚俗比较隆重,礼仪等相对而言较繁琐。问:能否谈谈花烛的一些情况?答: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他乡遇故知,一直

3、被古人认为是人生的三大幸事。花烛主要流行于苏沪浙一带,特别是江苏南部地区,因此人们又把它叫作“苏南花烛”。结婚点花烛的历史,悠远流长。1500年前南朝诗人何逊就有“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的诗句。明代,苏州古典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许多小说中写到花烛,就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一文中就有七处提到花烛。到了清代,花烛的应用更普遍、更具体:新郎新娘在点燃花烛的喜堂内,拜过天地后,由俩男傧相各执花烛前行,新郎新娘随后,其他人跟在后面送新人入洞房。进入洞房后,又有“坐花烛”仪式:这时花烛已放在房内桌子上,新郎新娘坐在桌子两边,然后喜娘手捧盛满肉圆、鱼块、青菜、米饭的饭碗走到桌前,边唱祝词,边用筷子夹起相关的饭菜,

4、给新郎新娘吃。现在,“点花烛拜堂”、“傧相手执花烛,送入洞房”、“坐花烛”等婚俗礼仪,依然在苏南农村流行。 问:请你谈谈点燃花烛有哪些细节?答:一对新人完成结婚仪式后,花烛也要一起移入洞房。点蜡烛时有专人负责看管,看的人要保证两支蜡烛燃烧速度一致,表示夫妻白头到老的意思,如果一支快、一支慢是不吉利的。这时候,看蜡烛的人要想办法让烧得快的蜡烛速度慢下来,也就是在蜡烛上放点盐,使蜡烛同时烧完,图个吉利。还有一个作用,蜡烛燃烧时,会流下烛泪,看蜡烛的人要挑掉。大蜡烛的芯都是麦秆芯,看蜡烛的人要随时把芯剪掉。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看蜡烛的人也有安全保护的作用。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花烛的?答:1989年

5、第一次去爱人家的老屋里,看到她的爷爷范文尚正在制作花烛,当时他七十多岁。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江南花烛,非常惊讶,情不自禁地说:“太漂亮了,这是什么啊?”爱人告诉我:“这是花烛,当地人结婚,洞房花烛时一定得点上的龙凤花烛。”爱人向我介绍了江南花烛制作的大概情况,使我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问:当时你看到什么?答:正在拍凤。拍凤是花烛制作的一个重要工序,过程是:凤羽的模具蘸水上金粉蘸蜡拍在蜡烛上。这个工序需要七八十片凤羽,是最难的工序。问: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范文尚?答:范文尚是我爱人的爷爷,1917年出生在横扇镇上的一个小商家庭。1930年,他的父亲送他到震泽丰裕社蜡烛店学做花烛,1936年学成后回横扇开

6、了瑞昌花烛店,为附近各乡镇老百姓制作花烛。爷爷范文尚是横扇唯一一位从事龙凤花烛的艺人,名气很响,结婚用的花烛都是他家制作的。因此到了结婚季节,生意很忙。解放后,范文尚加入横扇镇合作商店,不再制作花烛。到文革时,花烛技艺几乎绝迹。1977,范文尚退休,出于对花烛技艺的爱好,他拿出了收藏多年、所剩无几的工具,于1984年开始重新恢复制作花烛。1993年,范文尚的名字收入中国民间名人录。2000年11月范文尚逝世,享年84岁。问:你是怎样开始学习江南花烛制作技艺的?答:我的爱人经常帮忙做江南花烛的一些简单的部件,所以,我们谈恋爱时,没有像一般的恋人那样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常常陪她干活,没有看过一次电

7、影。我在边上看,时不时问几句。有一次,她问我,要不要试一试?出于好奇心,我马上回答:“好啊。”爱人让我试着在八仙人物的衣服上涂颜色,但第一次涂,没有经验,不知道轻重,刚一拿上手,用毛笔点了颜色准备画的时候,笔尖刚一接触蜡人就碎了。爱人见状就笑了,她告诉我,蜡制人物很薄,用力时一定要轻。于是又重新画,但这一次用力又太轻了,蜡人是不碎了,但颜色没有很好上去,看上去东一点西一点,很不均匀。我又向爱人请教,按照她教的方法,经过几次的失败,终于能够给人物上颜色了。从此以后,我经常帮爱人做一些下手的活,除了给八仙人物上颜色以外,还给制作好的花朵上金粉,同时也跟爱人学做一些小的部件,慢慢地一些小件制品我也可

8、以独立完成,如给人物上色,浇铸人物,制作小花朵等,随着自己亲手制作小部件,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这门手艺,但我没有表现出来,心中有想继续学下去的冲动,在等爷爷的首肯。问:你是什么时候向爷爷提出学艺的?答:不敢提出来。但爷爷一直在观察我。我在帮忙做一些小部件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事,这些事使爷爷对我有了另外看法,也从此开始教我做江南花烛的制作技艺。记得我在打下手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爷爷的手上有伤着的地方,所以我平时就留意爷爷制作的过程,经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在制作工具中要用到烧木炭的火锅,和利用木炭的火烧铁钎来烙蜡,这样就会出现铁钎伤到手的事情,我心中就在想如果改用电火锅的话,既可以控制水的温度,又卫生

9、又干净,但没有烫蜡的铁钎了啊,那做好的小部件就没有办法安装到蜡烛上去了。有次无意中看到修电视机的电烙铁,心中突然灵感一闪而过,把铁钎改换成电烙铁不就成了,所以我就把想法告诉爷爷,爷爷说你去试试。后就同我爱人去选购了电火锅,同时另外制作了可以放溶蜡的容具的盖子,另外还选购了电烙铁(5W),并在电烙铁的头部重新压扁,能更好地取蜡烫小部件。经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样品,然后叫爷爷试着用一些天,看看如何。用完后,爷爷说此法不错,还表扬我说:还是读书人会动脑啊,现在用起来方便也省事。从此就改成用电的。通过这样的事情,我更得到了爷爷的喜欢,那时我已与爱人成婚,爷爷看我也比较喜欢江南花烛,也就开口问我,要不要学

10、习这门技艺,我开心地说:好啊。从此就开始跟着爷爷做江南花烛了。问: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学艺的吗?答:以前结婚的时节大部分在秋冬季进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非常艰苦,爷爷同意教我后,我首先学基本的剪纸工艺,如何做江南花烛上用的纸张。纸张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要经过处理,特别是加厚工作的处理;其次学习制作模具,如何用山芋来制作模具,这个学习过程时不时会伤到手,好在自己的坚持,基本的模具可以自己制作。在学习过程最不易是两个环节的学习:一是拍凤,要一片片羽毛拍到蜡烛上去,要匀称,要构图,做好后要能看出凤凰的样子,所以这个花了好长时间去练习,有时还会被爷爷说;另外就是装配整个完整的江南花烛,从第一个部件安装

11、上去到结束,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因为部件都比较薄,易碎,一不小心部件就破了,要重新换新的来插上去;另一个就是整个蜡烛的插入那么多的部件就又得一个布局,怎样放才好看,才完美。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练习,总算基本上有点眉目了。随着爷爷的岁数增大,加上冬天的季节,所以那时我一下班就去做江南花烛,在一起做的过程中,爷爷还会时常告诉我做花烛的具体一些手法,注意哪些地方,这样我的技艺也得到了更加精深。从开始打下手,到装配完整的一对江南花烛都是由我一人完成,特别是做花烛上的拍凤(一片片的金色的蜡制羽毛拍在蜡烛上)与做龙头,这样关键部位的工作,我还记得在送去评展览的花烛中有小部分部件我还参与一起制作,一些构思,

12、最后完成作品。到后来我爷爷白天做一些部件,等到我下班后在晚上全部由我夫妻二人从头开始装配十几对花烛。期间改进了装配的道具,但更能很好完成花烛的全部装配过程。这样我就基本学会了制作花烛的全套工艺,江南花烛也基本学会了。问:江浙一带,别的地方是否还有人做龙凤花烛?答:嘉兴有。我听说有个程国华老阿太,是做花烛的,就在2011年时去拜访她,当时,她已九十多岁,不在做花烛了。她做的花烛跟横扇的基本一样,她的龙头做得较好,是蜡烛做的。横扇的花烛,龙头是蜡烛加部分剪纸。我想看看她的龙头是怎么做的,探讨一下。我看过她的成品,相对而言,我们做的花烛比嘉兴的要漂亮,整体效果好。程国华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制作工艺,比

13、较保守。她的儿子也做花烛,但是很晚才学的。听说她收过一个杭州美院的老师做徒弟,具体不清楚。现在,嘉兴已经没有人做花烛了。南浔现在有花烛,但比较简单,只在蜡烛上插剪纸。问:你现在还在做花烛吗?答:不做了。除了学校上课,做一点给学生作示范。问:为什么不做花烛了?答:由于我工作职务变动,工作更加忙,爷爷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做花烛,另外加上家庭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新婚的房间装修得更华丽,而在点花烛时会有黑烟产生,经常把装修好的顶给熏黑,花烛上的插件也会随着点的时间掉落下来,成在安全隐患,所以购买花烛的人家变得少了,这样江南花烛的市场也变小了,慢慢地就不再生产了,我也就安心教育事业了。问:横扇中学把苏南花烛

14、制作技艺作为特色教学,具体是怎么做的?答:学校领导知道我会江南花烛的制作工艺,加上学校要开设学生的社团活动,所以学校领导多次与我联系,想让我把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里开设一个社团活动。在2013秋季学期伊始,横扇中学把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南花烛制作技艺”作为学校的特色教学,并得到松陵镇社会事业局的大力帮助,完成了工作室的布置工作;并编写出校本教材苏南花烛,其中翔实记录了横扇苏南花烛的“历史渊源”、“辉煌成就”、“制作技艺”、“发展方向”等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横扇中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自身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配合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确立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促进学生人文

15、素养的提升”为研究方向的课程开发。我承担了这一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工作,在学校开设了教授花烛制作的特色班,布置了专门教室,添置了应有的设备,利用这一良好的契机,让苏南花烛的制作能够传承下去,从此江南花烛得以在学校里传承。同年在2013年被授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问:你对江南花烛的传承方面有什么想法?答:江南花烛的第一部分即最上面的部分叫“颜照”,它把彩色硬纸剪成的各种图案的底版涂上蜡,并在周边描上金色。底版的中间粘的是块镜子玻璃,玻璃上面写有“龙凤”、“呈祥”或“百年”、“好合”等吉祥祝福的字样,镜子四周装饰有红白相间的,涂上银边、黏上银珠的花朵。整个“颜照”富有民族特色。“颜照”有

16、时也改成花篮。花烛的第二部分即中间部分是花烛的主体。龙凤花烛中间部分是“龙戏金珠”和“凤穿牡丹”图案,再配以三脚哈蟆等动物、花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寿烛则是“寿星”、“嫫姑献寿”、“鹤鹿献寿”等图案。花烛的第三部分即下面部分是由“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戏文人物蜡像和花卉组成。花烛其余三面(两侧和背面)遍插蜡制的云片和花朵。花烛是蜡制艺术品,遇热就会软化,不能长期保存。因此人们赞美它“有昙花的阴艳”。正因为美得短暂,才令人加倍喜爱和怀念。江南花烛是一纯手工的工艺制作,所以比较难学会,我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遗憾与一个期待:遗憾是滚龙(整个蜡烛上盘上一条龙)工艺制作没有全部学会,只看到过爷爷做的过程,没有动手做过,所以以后有机会再研究制作了;一个期待:至今没有徒弟,想这门手艺如何在我手上传承下去。好在现在在学校开设了江南花烛培训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