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7.14KB ,
资源ID:60377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377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选修4.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选修4.docx

1、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选修4人教选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基础梳理】一、东征西讨定基业1隋末农民起义隋炀帝暴政:开凿大运河、远征高丽等。但他开凿大运河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2军事统一全国(1)617年5月,劝父太原起兵 。(2)618年3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3)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4)617-618年,迎击韩举集团。消灭刘武周势力。(5)620年,进入中原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6)624年,消灭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统一全国。3玄武门之变(1)原因: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功绩最大,手下人才最多,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集团。

2、(2)过程: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即皇帝位,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概念: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2原因(1)主观: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2)客观: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民族关系的融洽、对外交流的频繁和科技的进步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3举措:(1)政治:治国思想上:他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随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

3、姓”的思想。)用人策略上,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的原则。(2)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3)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4)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羁糜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区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5)外交:采取开放的政策,设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对外来文明采取兼收并

4、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4评价(1)贞观年间,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不仅形成了“贞观之治”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制度、用人政策和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贯穿到武则天统治时期和唐玄宗统治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之治”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贞观之治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力求长治久安。但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三、评价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对少数民族开明怀柔政策,经济上轻摇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这

5、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很多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精讲例题】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个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

6、发展C丞相负担不断减轻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长城,太宗一笑之,日:“安事苦民。”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唐太宗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唐初无边患,长城已无防御作用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A B C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

7、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回答: (1)材料一认为隋朝由极盛而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它提出了哪些史实作为论据? (2)材料二、三对隋朝开大运河的评议有什么不同?结合有关史实,评议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影响。【自我检测】一

8、、选择题1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太子之位,他这一做法违背了( )。A嫡长子继承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2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3唐代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最根本的原因是( )。A唐代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通发达C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代重视对外贸易二、非选择题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目所见。故夙夜孜

9、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贞观政要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材料四 明代思想家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史纲评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唐太宗的指导思想和政策。(4)材料四中李贽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你的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精讲例题】【例1】答案:C

10、解析: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争取理解。“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过分强调了唐太宗个人的作用,英雄人物不能单独创造历史。【例2】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丞相制度演变的掌握。在中国封建社会,对专制皇权的最大威胁是丞相,唐宋对丞相之权的分解是为了集大权于皇帝之手。【例3】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对唐代民族政策的全面掌握和史料信息的提取能力。 “抚”是一种开明的民族政策,更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从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例4】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对唐代边疆问题的掌握及长城相关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任何朝代边疆问题都无法彻底解决,显然不对,而更无根据。【例5】

1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能力。概括材料一中的观点和撷取材料论据回答第(1)问;在理解材料二、三的评议的基础上概括比较归纳并再现相关史实,对其影响进行正确评议,回答第(2)问。 答案:(1)杜佑认为,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不能居安思危;荒淫暴虐,滥用民力;农民徭役、兵役负担太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征伐吐谷浑;三征高丽。(2)胡曾强调开大运河是隋亡的重要原因;皮日休则认为隋朝大运河对沟通南北交通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我们应当肯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对南北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即便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运河,也是隋

12、炀帝采取暴虐损民的方法来进行的,无休止、无限度的徭役和兵役,使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这种方法极不可取,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点评:本题以大运河为切入点考查隋亡的历史原因,在回答问题是一定要注意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还要注意从教材中提取有助于答案组织的知识。【自我检测】1. A 2. C 3. A 4. 答案: (1)因果关系。“贞观之治”是在吸取隋亡教训后出现的。 (2)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意图是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注意总结历史经验。重视用人和纳谏。 (4)封建君主专制。因为大臣的谏或谀必须以君主好恶为转移,君主的意志决定一切。第2课 大唐盛世

13、的奠基人唐太宗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B为了方便巡游江南C防洪灌溉是其主要功能 D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之一2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3下列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是( )。A朝鲜、日本 B印度 C东南亚 D西亚、中亚4.唐朝掌管行政的中央机构是( )。A门下省 B尚书省 C中书省 D行省5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14、6唐太宗登上皇帝宝座的方式是A嫡长子继承 B兄终弟及 C发动兵变 D民主选择7“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8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C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较开明的政策 D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9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10唐朝与朝鲜的交往同唐朝与印度的交往相比,共同点主要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15、的相互影响 B. 贸易往来频繁C. 文化艺术的相互吸收 D. 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11.下列说法不符合唐太宗的是( )A善于纳谏 B重用贤能 C轻徭薄赋 D唐由盛转衰12.唐太宗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太宗牢记隋亡教训,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 B唐太宗时期对人民剥削依然沉重C唐太宗时期政权统一,疆域广阔、交通便利D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产丰富13唐太宗曾多次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有上述认识是因为他( )

16、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1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15右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B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遍民族的巨大向心力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

17、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回答:(1)唐太宗所说的“时”是指什么?2)这段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3)结合史实说明唐太宗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并列举唐朝政府为“不夺农时”而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A 3. A 4. B 5D 6. C 7C 8. D 9. B 10. C 11. D 12. C 13. D 14. C 15.B二、非选择题16答案: (1)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 (2)“存百姓”的思想。 (3)原因:隋炀帝“兵戈屡动,土木不息”,三征高丽,修建东都洛阳,开运河,修驰道,滥用民力,终于引发隋末农民起义。唐太宗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总结隋亡教训而产生的认识。 措施:唐太宗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全面推行“庸”制,农民不愿意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唐后期实行两税法,取消一切杂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