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13.13KB ,
资源ID:6024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24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天津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普通部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天津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普通部试题.docx

1、最新天津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普通部试题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 幽王荒淫无道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答案】C【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清楚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关于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主要诸侯国、分封内容、诸侯义务和分封制的意义都是常考点,必须牢记,本题如果掌握分封制

2、下诸侯的义务,问题便迎刃而解。2.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A. 拥有世袭统治权B. 所属土地可以买卖C. 尊重上级的权威D. 属下人民归其管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知识点。由材料关键信息“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材料揭示的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再根据“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拥有对所在封地的世袭统治权,A

3、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土地买卖的问题,排除B;C项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排除;D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及其状况3. 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 宗法制B. 世卿世禄制C. 礼乐制度D. 分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周时期的宗法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联宗、收族和家谱、族谱”是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世卿世禄制强调的是

4、与世官制相联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礼乐制,排除C;分封制与材料信息“联宗、收族和家谱、族谱”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 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可以得出描述

5、的政治制度,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无关,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商周时”“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中的“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分封制,故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关于王位的继承制度,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制度,与题干时间不合,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时紧扣“商周”“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等信息,再结合宗法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综合判断即可。5. 吕思勉的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

6、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材料反映的制度A. 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C. 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D. 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宗法制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信息“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可知姓氏是用来表明身份的尊卑高低和上下等级的的,符合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特点,故选A。BC项是中央集权的内容,D项是皇位世袭的形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6.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据此判断,“楚”姓起源于

7、A. 封国B. 谥号C. 爵号D. 职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姓氏来源说到了有起源于封国、谥号、职业三个类别,根据所学分封制的有关知识,应该能够知道周朝存在楚国这一诸侯国,所以据此可以推知,“楚”姓来源于楚国的“楚”,故选A。其它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7. 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B. 三省六部制度C. 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D. 科举选官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位是世袭的,地方则由非世

8、袭的、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僚管理,A的表述符合题意;而三省六部制、郡县制、行省制、科举制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8.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A. 太尉B. 廷尉C. 丞相D. 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错误;廷尉负责司法,故B项错误;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故C项错误。9. 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

9、,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意思官员上朝经历了由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说明了臣下地位越来越低,君主权力越来越大,反应了君权的日益加强,所以选C。【名师点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主要指皇帝大权独揽,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2)两大基础:经济基础

10、:分散的小农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的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3)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考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君权与相权矛盾君权加强10.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B. 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C. 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

11、无术的粗人D. 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载是对刘贺的丑化【答案】B【解析】文献记载虽然受编纂者主观影响,但仍具有很大历史价值,故A错误;考古出土文物有“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说明刘贺注重学习儒家思想,与汉书记载“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不符,说明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故B正确;C明显不符合材料,排除;D选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读,排除。11.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

12、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A. 有利于专制统治B. 维护了社会公平C. 促进了文化融合D. 加强了民族团结【答案】C【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全国各地人才”、“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在强调科举制度的“文化融合”功能,故C项正确。据此,排除ABD三项无关项。12.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 秦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权受到过相权的制约,但是在某个时期皇权高度集中,皇帝一人独尊,

13、相权完全被打压下去,这个时期应该是明朝丞相制度废除之后,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项限制相权。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13.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A. 秦朝军功爵制度B.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D. 汉朝时期察举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14、的特点。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4. “陛下”原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一般不能和皇帝直接对话,而要有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 封建等级制的森严B. 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 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据材料“陛的两侧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一般不能和皇帝直接对话,而要有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说明专制皇权的不

15、容逾越,故C项正确;封建等级制本质上是为皇权服务的,故A项错误;皇帝安全的说法过于片面,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陛下称谓的由来本质”,学生可以联系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相关知识,得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结论,据此可以正确判断。15.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A. 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 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 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朱元璋在读了孟子的著作后,对孟子的有些话语很不满意,并要求儒臣修改其著作,说明孟子民本思想中有不利于君主统治的因素存在,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中有某些限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