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976.03KB ,
资源ID:59771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77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校本教材内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校本教材内容.docx

1、校本教材内容目录曾子简介 2一、曾子杀猪4二、曾子避席7三、伏案苦读9四、思母吐鱼 11五、曾参中道事父兄 13六、尊官悲泣 15七、曾庙有口“涌泉井”16八、贫而乐道 18九、曾子食鱼恨知晚20十、曾子诉子夏三错 21十一、江汉秋阳颂恩师 23十二、曾子论三乐三费 25十三、曾参吊黔娄 27十四、曾子易箦苛遵礼 29十五、附纪念曾子的图片33曾子简介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曾参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

2、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曾子的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他主持编纂了论语一书,对儒学的发展乃至中华思想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曾子上承孔子,下传子思,孟子又学于“子思之门人”。孟子把儒学发扬广大,到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学。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致在全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曾子因此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子的故事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3、现将其中体现他诚实守信,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品行的小故事搜集编纂出来,供我校学生学习。一、曾子杀猪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

4、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

5、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二、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

6、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例如: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

7、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三、伏案苦读曾参自幼参加劳动,12岁起在父亲曾皙(x)培养下,潜心向学。他留着长发,穿着掩衿短褂,系着腰带,少年志成。他白天下地劳动,晚间则在油灯下翻阅竹简,攻读诗书,直到深夜。 在隔壁草房里,曾母正在织布,木梭来往飞驰,忙忙碌碌。夜深了,星斗满天,玉盘西斜,已是三更时辰。曾母离开布机,走进书房,轻声喊道:“参儿,天色不早了,还不休息!” 曾参很有礼貌地站起身来:“母亲,儿就

8、去睡觉。母亲织布太劳苦,请母亲早早安歇!曾母答应,转身又回到织布机上继续织布。曾参悄悄把门闭上,往油灯里添了些棉籽油,又翻阅起书简。过了一个时辰,曾母又去催促儿子休息,推门一看,曾参已经趴在书台上睡了。于是十分疼爱地喊道:“参儿!参儿!快去睡觉,明日爹爹还带你下地耘瓜!”曾参猛醒,起身致歉:“母亲,让你挂心,这就去休息!”母亲走后,他就用尖刀在竹简上刻了四个大字“志从孝道”,立志终身从孝。四、思母吐鱼春天来到了,树木青枝绿叶,曾参庭院锦团花簇。曾妻从门外提来了两条鲜鱼。因为曾参最爱吃生鱼。妻子精心泡制,放进大碗里,摆在桌子正中间,并在周围放好了佐料。曾参的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趴到桌旁,馋涎欲

9、滴。曾妻斥责说:“孩子们可不能乱动,等你爹爹回来一齐吃鱼。”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来吃生鱼,爹爹回来吃生鱼!”说话间,曾参从学堂里教学回到家里。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礼。曾参一手抱着书简,一手提着长袍走进屋来。妻子高高兴兴地介绍说:“夫子,今天吃生鱼,不知你满意不满意?”曾参回答:“满意!满意!”说罢,便居中坐下,两个儿子坐在两边,曾妻来回端菜盛饭,一家人欢欢乐乐吃起饭来。曾参首先用筷子夹了一块生鱼,在热汤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进嘴里,味美可口。接着他的脸上从喜悦又变得腊黄腊黄,随之,“哇”的一块全吐了出来。曾妻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道:“夫子,生鱼不好吃吗?”曾参眼含热泪说:“我的老母

10、生前不知生鱼美味,今天生鱼虽然美味,我却独自品尝,真是不孝啊!”此后,终生不再食生鱼。五、曾参中道事父兄大戴礼祀.曾子事父母章记载着曾子谈论对待父母兄弟的态度。一个叫单居离的人向曾子问:“一个人侍奉父母有道吗?”曾子回答:“当然有。对父母应该爱和敬。父母做事正确,应该跟着干。做的不正确,应该向他们提出谏诤。你谏他们不听的时候,只好由着他们了。那种盲目服从,明明知道不对,却不去谏的儿女,正是不孝。只有肯谏才是孝。一个孝子对父母向善处谏,不要与父母争辩吵闹,应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只有恪守中道,才能使父母得以安乐。”又问:“侍兄长有道吗?”回答:“有。把兄长尊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有什么话不

11、要满着兄长。兄长做事正确,应跟着他做。兄长做事不正确时,你把他请回家中养着他,免得他的错误越来越大。”又问:“对弟弟有道吗?”答曰:“当然也有。弟弟做事正确,应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做事不正确,就应以兄长的身份正告他,叫他朝正确路上走。如果实在不听,也别迁就他,只好远远离开他。”(骆承烈主编的七圣故事)六、尊官悲泣曾参质孝,不图高官厚禄,以孝奉父母为本份。在他晚年的时候,声誉愈来愈高了。由此,齐国聘他为相国、楚国请他为令尹、晋国请他为上卿,但他都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父母健在时能在跟前孝敬侍奉,做不做官以后还有时间。不过,父母的寿命是不能再增加了,应在家好好事奉父母。所以宁愿在齐国当个小官吏

12、,虽然吏禄微薄,只有“三釜”,却能事奉父母。曾参还说过,杀牛来祭祀先人,还不如父母在世时杀只鸡孝敬老人更好。后来,曾参的父母先后病故了,他便离开家乡到了楚国做了大官。住的是高堂九仞,出门是车马百乘,仕禄“三千钟”。甚为显贵,可是此时此刻他反而非常悲伤起来,面向正北涕泣,悲伤不已,时常仰天叹息,因为这时候没有双亲奉养了。七、曾庙有口“涌泉井”比孔子小四十五岁的曾子,谦恭好学,能够深刻理解夫子“忠恕而已”之道。孔子把自己的学说主要传给曾子,尤其把“孝”的思想给他讲得更透彻。曾子不但作孝经,自己也是当时执行孝道的典范。他年轻时,对父母恭顺、孝敬。尽管家中很穷,对父母的奉养却很上心,总是千方百计让父母

13、吃得好点,吃完还有剩余。他常说父母死后即使用整牛祭祀,还不如在他生前给他们杀只鸡吃好。他在外面耕作时,天降大雨,作了忧思之歌,即后世流传的梁山操。他父母死后,痛哭不止,别人劝也无用。由于天天哭,泪水流到地上,竟然出现一口井,如涌泉一样,后世称作“涌泉井”。此井现在山东嘉祥县南武山曾庙第一院内。这当然是一种神话,却反映出人们对曾子孝行的赞扬。八、贫而乐道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俸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14、。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曾参对使者诚恳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是这样说的,

15、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九、曾子食鱼恨知晚有一天,曾子吃鱼,吃完以后,还剩下一些。他指着面前的淘米水,吩咐家人用这些水把鱼浸渍起来。但是,他的门人却告诉他说:“这样不行,淘米水不干净,如果用它浸渍起鱼来,吃了会伤人的,不如在鱼上面放一些盐,把它腌上为好。”曾子听了以后,很受感动。马上自咎地说:“坏了,坏了!我说错了话,差一点办了坏事。难道我有意要伤人吗?不

16、是,就因为我缺乏一些知识,差一点干出伤人害人的蠢事。”曾子深为这件事伤心,实际上是为自己不明白这方面的道理而自责。十、曾子诉子夏三错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曾参去慰问他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失明,应该为他哭泣。”曾参边说边哭了起来,子夏也跟着哭。哭了一会儿,子夏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 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怎么说自己没有罪过呢?我和你过去在洙水、泗水之间侍奉老师,你离开老师后在西河养老,使西河的老百姓把你比作孔子,这是你的一个罪过。你父母亲去世,没有让百姓知道丧

17、礼的知识,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怎么能说没有罪过呢?”子夏听了,扔掉自己的拐杖,躬身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大家时间太长,没有及时收到教益,才犯了这些错呀!。”这一故事载于礼记檀弓上。说明做一件事不能过火。儿子死了可以悲痛,但哭瞎了眼睛就不对了。十一、江汉秋阳颂恩师孟子滕文公上及史记中均记载着孔子死后的一个故事。鲁哀公十六年(公元479年)孔子病逝于家。弟子们都很悲痛。依照周礼规定,也是他们自己的心愿,均在鲁都守孝三年。弟子们平时大家整日聆听老师的教诲,天天受益,对老师的音容笑貌都很熟悉。老师去世后,弟子们都感动怅然若失,很愿再看到老师

18、的样子。有一天,以“文学”见长的子游、子夏发挥他们的浪漫思想,想起了一个办法,叫面貌很像孔子的一个弟子有若天天穿上孔子的衣服,坐在他常坐的地方。弟子们每天去看一看,这样一来,真也暂时缓解一下众弟子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这件事叫曾参知道了,他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最初提出异议,众弟子不听,后来曾参当着大家,发表了一番高论。他说:“我们的老师十分高洁、伟大,天下人谁也不能与之相比。他洁白的精神好像长江、汉水洗濯过一样,又好像热天太阳暴晒过一样,高洁、伟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哪一个人也不能和他老人家相比。如果坚持扮个假老师,将是对老师最大的不尊重。”众弟子听曾参说得有理,从此就不叫有若扮孔子了。但孔子高大的

19、形象,却真的在弟子们心中矗立着。十二、曾子论三乐三费有一天,子夏去拜望曾子,曾子说:“请在这里吃饭。”子夏说:“这不是让您破费了吗?”曾子说:“君子有三种浪费,吃饭不包括在内。君子有三种快乐,钟磬琴瑟不包括在内。”子夏说:“冒昧地问您,什么叫三种快乐?”曾子说:“有父母可以孝顺,有明君可以奉事,有儿子可以传承,这是第一种快乐。父母能接受劝谏,对君主能任意离去,儿子能听从谴责,这是第二种快乐。有君主能互相了解,有朋友能互相帮助,这是第三种快乐。”子夏又问:“什么是三种浪费呢?”曾子回答:“少年学到的知识,长大都忘记了,这是第一种浪费。奉事君主有功劳又轻易抛弃他,是第二种浪费。长期交往的朋友却中断

20、了关系,这是第三种浪费。”子夏说:“说的好啊!谨慎自身奉行一句话,胜过一生背诵它;谨慎自身奉行一位德才兼备的人,胜过治理万民的功业。相互交往的人不可以不了解。这是因为什么呢?我曾因为不了解土性,使我的土地变成了盐碱地,一年没有收成。对土地都成这样,何况是对人呢?以诚实结交人,即使是疏远的人也一定能亲密;以虚假结交人,即使是亲属也必定疏远。以诚实与诚实的人交朋友,就会如胶似漆那样亲密,以虚假与虚假的人相交,就会像薄冰见到白天的太阳一样,很快就会融化,一个君子能不留意吗?怪不得诗经小雅伐木中这样说:人间友爱神能知,定把和谐降给你。”这段对话录自韩诗外传,对人很有启发。注:磬,qng,古代的一种打击

21、乐器。十三、曾参吊黔娄鲁国名士黔娄死时,曾子和他的学生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迎出大门,曾子向她表示慰问。曾子和他的学生走进前室,看到黔娄的尸体躺在窗下,头枕砖坯,下铺禾杆,穿的破絮袍子没有完整的表面,盖着麻布被,头脚不能全遮住,盖住头就露出脚,盖住脚就露出头。曾子说:“斜着拉一下被子就全盖住了。”黔娄的妻子说:“斜着有剩余,不如正着不够用。先生活着的时候做事从不偏斜,死后却让他偏斜,这大概不符合先生的意愿吧!”曾子不能回答,于是哭着说:“啊呀!先生的死,用什么作谥号呢?”黔娄的妻子回答:“用康字作谥号。”曾子说:“先生活着的时候,饭不能吃饱,衣不能遮体,死后手脚都不能覆盖,身旁没有祭祀的酒肉。活

22、着没有享受到美好的东西,死后也没有得到荣华,还有什么安乐可言而用康为谥号呢?”黔娄的妻子说:“先生生前,国君曾想授给他政务让他担任国相,他推辞不去任职,这是尊贵有余吧,国君曾赐给他三千钟粟,他推辞不去接受,这是财富有余吧。先生他这个人,甘愿吃天下最淡薄的饭食,安心居天下最低的地位,不为贫贱表现出忧惧的样子,不为富贵表现出喜乐的样子,他追求仁爱就得到了仁爱,他追求正义就得到了正义,把他的谥号定为康,不是很合适吗!”曾子说:“有这样高尚的丈夫就有这样高尚的妻子啊。”十四、曾子易箦苛遵礼曾子在重病中,仍念念不忘教育学生,教育儿子。论语泰伯记载,曾子有病的时候,他的学生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

23、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他说出的话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应该重视的礼貌有三个方面: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轻慢;端正自己的表情,就接近于诚实守信;说话注意用词和口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至于祭祀和礼仪方面的事情,自有主管的官吏在那里。”孟敬子是大夫,曾子就按在上位的人要求他。对于一般的君子应该怎么办呢?说苑修文记载,曾子有病的时候,他的学生孟仪去问候他。曾子说:“鸟将要死的时候,必定有悲哀的叫声;君子到死亡的时候,必定有和顺的话。礼仪有三条准则,你知道吗?”孟仪回答:“不知道。”曾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君子遵循礼仪用来树立志向,那么思想上就不会出现贪欲;君

24、子思考礼仪用来成就品德,那么怠惰轻慢的情况就不会发生;君子遵循礼仪用于仁义,那么忿争暴乱的言词就会远离。至于说到办理具体的礼仪事务,这是主管官吏的职责。君子既使不能够做到,也是可以的。”对以上两个人曾子都是讲的礼的问题。曾参在70岁时得了重病,卧床不能起了。于是,他把儿子曾元叫到跟前说:“人生的经验,不要花多实少,言多行少。比如飞鸟鱼鳖,为了追求食饵而身亡。君子不要以利辱身才是。” 有一天,他的学生孟敬子前来问候病情,曾参又语重心长地说:“鸟到临死时,叫得极为悲哀,人到临死时,言语极为善良。君子生养之道,至死也不会忘掉修养才行。”又过了几天,他的弟子乐正子春也来看望老师。乐正子春坐在床前,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都坐在他的足下,跟随乐正子春的书童坐在墙角的凳子上,手端着一尊明烛。书童突然用手指着曾参床上正铺着的席子说:“那华美的竹席子是大夫的席子吧?”曾参在朦胧中听到书童说话,忽然猛省地说:“这席子是季孙氏大夫送给我的,还未能更换下来。”曾参猛喊曾元:“元儿!快更换席子!”“父亲的病重了,不可以更换了!”曾参说:“你爱我,不如君子爱人,君子是以德爱人。你这样姑息我,我还求什么呢?”曾元听了,无可奈何,知道父亲是不愿死在季孙氏大夫赠送的席子上,只好遵命更席。曾参起身尚未躺好,便咽了气。注:箦,z,床席。 以下附几张后人纪念曾子的图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