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2.64KB ,
资源ID:59687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687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柳下惠坐怀不乱传佳话修改1.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柳下惠坐怀不乱传佳话修改1.docx

1、柳下惠坐怀不乱传佳话修改1“徽文化大讲堂”授课提纲第五讲 柳下惠坐怀不乱传佳话“徽文化大讲堂”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四期,前面几期我们主要通过一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教育大家做到对党忠诚、爱国奉献。今天我要讲的这个人,生活的年代距我们比较久远,关于他的故事散落在各种史书、传说和先贤的评述之中。他也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别看事情不大,但历史的褒奖很多,民间口口相传很广。这个人就是给我们留下“坐怀不乱”这个佳话的主人公柳下惠。一、讲一讲柳下惠的名字的来历大家初次听到柳下惠这个名字时,可能会误以为他生活在唐宋年间,因为那个时候姓柳的名人也比较多,比方说柳宗元、柳永等。其实不是这样。柳下惠出生在

2、公元前2720年,在公元前2621年去世,活了100岁,这在那个普通百姓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春秋战国时期,绝对是传奇。他是鲁国人,据史书记载,他的家乡就在今天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柳林村,这个村附近还有不少展姓居民,据传是他的后裔。问题就来了,柳下惠不是姓柳吗?怎么展姓的居民是他的后裔呢?这就得从咱们古人的姓氏讲起了,算是给大家增加一点历史的知识。其实,柳下惠真名叫做展禽,柳下惠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他的血统很高贵,追根溯源,他还是周王室的后代,他的先祖就是鲁国开国之君周公旦,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那按理说他应该和周王室一样姓姬,为什么他姓展呢?这就牵涉到咱们古人姓氏的演变问题。大家想,春秋战国时期,

3、各国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大致的规定就是国君的嫡长子(他和他的王后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封地,比如父亲是国君,嫡长子将来就是国君,这个国家以后就属于他。但是,嫡长子这个家也不好当,因为老父亲的其他子女也有权获得一些封地或者财产,也就是说长子负有供养他们的义务。当然不光是要供养他的弟弟妹妹,他弟弟妹妹的子孙后代也得供养,这样下来,一代两代还没关系,几代下来王室需要供养的人数就呈几何级增长。国家大点可能问题还不大,要是国家很小,光是供养这些王室成员就会成为国家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到后来,各国就陆续出台规定,王室子孙经过一定的代数之后,国君有权为其改姓。所以到了柳下惠父亲这一

4、代,鲁隐公就下令他们这一家族改姓“展”。这样一改姓,他们就不再和王室同姓,国家的供养义务就减轻了。因为展禽(也就是柳下惠)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使用“展”字作为自己姓氏的人,所以到现在,姓展的居民都将他奉为家族的始祖。但这还没有回答大家的疑问,既然柳下惠真名是展禽,那为什么我们都只知道柳下惠这个名字,反而不知道展禽呢?事情是这样的。相传,柳下惠辞去官职后,他退居柳林村,广收门徒,传授文化和礼仪知识,深受弟子爱戴。死后,弟子们就决定要为他定一个谥号。谥号就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由官方或者弟子给他另起的称呼,就是用一两个字对其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对好人就褒扬,对坏人就贬抑,算

5、是盖棺定论。比如皇帝当中汉武帝的武字就是他的谥号,近代著名的大臣曾国藩,死后人们尊称他为曾文正公,“文正”就是朝廷赐予的谥号,这些都是后世对他们褒奖。再比如南宋著名的卖国贼秦桧死后,朝廷把他原本的谥号“忠献”改为“缪丑”,就带有很明显的贬义。所以说,谥号牵涉到对一个人的历史地位的评价。如此重要的事情,弟子们肯定要征求他的妻子姜氏的意见。姜氏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她讲了很长一段话,中心意思就是:他这个人从不自大自夸,从不做道德败坏的事,从来没有害人之心,他的谥号,用“惠”比较合适。大家都觉得这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所以,柳下惠的“惠”其实就是他的谥号。“惠”在谥号之中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古人的记

6、载,“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爱课曰惠”等等,都是很好的评价。他能得到这样的谥号,而且被人们所认可,的确非同一般。那“柳下”二字是怎么得来的呢?这是因为咱们古人有一个习惯,对特别尊重的人,对他们都不能直呼其名,而用家乡的名字来代称,在古代这叫“郡望”,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因为他祖籍河东,所以很多人就称他“柳河东”。柳下惠因为长期在柳林村居住,后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结合他的谥号,他的家乡名字中取出一个“柳”字,称他为“柳下惠”。(这个“下”字就相当于我们在古文中常见的“之乎者也”,只是一个语气词,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孔子生活在柳下惠去世之后大约100年左右,在记述他的言行的论语

7、之中,孔子多次提到柳下惠这个名字,可见在当时柳下惠就已经声名远播了。后来,“柳”字也发展为姓氏,并且逐渐成为大姓,今天柳姓的居民也尊奉柳下惠为家族的始祖。一个人能够被两大姓氏的居民奉为始祖,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可见其地位的崇高。柳下惠能有这样的地位,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二、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孔子有这样一句名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咱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应该出来做官,为社会建设做贡献;昏君当道的时候就应该辞去官职,不与奸臣贪官同流合污。这是他评判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操守的重要标准,对于在乱世出来做官的人,他的评价一向不高。然而孔子对柳下惠评价却是个例外

8、。他说柳下惠“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柳下惠在那个污浊的时代出山做官,确实是降低自己的理想、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为官过程中始终做到了坚持原则,言行举止合乎道德规范,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他给予了柳下惠很高的评价。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柳下惠是如何为官从政的呢?据史书记载,柳下惠在鲁国做过上大夫士师,这是一个掌管刑罚狱讼的官位,相当于今天检察院的检察长。但是,当时鲁国王室衰微,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的手中。臧文仲是四朝元老,地位显赫,但其器量实在是有些不敢恭维。然而柳下惠这个人很有原则,不事逢迎,因此经常得罪臧文仲。大家想,得罪当权者,柳下惠的日子能好过吗?所以,柳下惠始终得不

9、到重用,从28岁开始第一次出任这一职务,29岁就被罢免,34岁又出山,36岁又被罢免,接着是40岁复职,41岁又被罢免,最后一次是49岁春天复职,五月份就被罢免,真可谓是仕途多艰。后来孔子在谈到这事时还非常气愤,怒骂臧文仲是个窃位者,明知柳下惠的贤德却不用。面对仕途蹭蹬,柳下惠保持了良好的心态,五十岁的时候,邻居看他在鲁国不受重用,又不到其他国家去,于是就问他说:“咱们鲁国四次用您又四次罢免您,而您却面无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柳下惠讲了这样一段话:“春去秋来,百草荣枯,你说四季会为百草感到喜悲吗?同样的道理,我为什么要为我个人的境遇哀伤呢?”后来他道德学问名满天下,各国诸侯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

10、他,但都被他拒绝。有人问他原因,柳下惠答说:“我就是这是这样一个直性子的人,有什么说什么,该怎样就怎样,我之所以四次被罢免,就是因为我坚持了这个做人的原则。如果我愿意放弃这个底线,在鲁国早就得到高官厚禄了,问题是我不愿放弃,既然这样,到哪里都难免是这个结果,那我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后来,他的名声更加远扬,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趣事。鲁庄公在位的时候,鲁国有个宝贝,叫作岑鼎。这鼎形体巨大、气势宏伟,身上铸有精美的花纹,给人一种震慑心魄的感觉,鲁国把它看作是镇国之宝。但在那个年代,你有好东西得藏着掖着,不然被别人知道可就麻烦了。但鲁庄公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到处炫耀。果然,齐国国君看上了这个宝

11、贝,派人向鲁国强行索要。鲁庄公自然是舍不得,但又怕得罪强横无礼的齐国,于是他只好一面答应把岑鼎送给齐国,另一面又造了一个假鼎打算蒙混过关。但齐国使者说:“我们不相信你们的国君,只相信以真诚正直闻名天下的柳下惠。如果他说这个鼎是真的,我们才放心。”鲁庄公只好派人把柳下惠找来。他首先把精心制作的赝品拿给柳下惠看,然后对他说:“您应该看到了,这个鼎虽然是假的,但它做得也算是巧夺天工,和真的一模一样,齐国国君和使者都没见过真鼎,您交给他们应该不会引起怀疑。岑鼎是咱们国家的传世之宝,不能让它在寡人的手上断送,希望您能在国家危急时为寡人、也为鲁国说一次假话。”柳下惠说:“信誉是我一生唯一的珍宝,我如果说假

12、话,那就是自毁我的珍宝。以毁我的珍宝为代价来保住您的珍宝,这样的事我怎么能干?再说,岑鼎只是一件宝物,没有它鲁国还能生存。您既然已经答应了要把它送给齐国,这个承诺天下人都知道,就算您把真的留在手上,您还能拿出来示人吗?不能示人的宝物又有何意义?一旦齐国发现这个鼎是假的,到时您就失信于天下人了,不光说齐国要讨伐咱们,恐怕天下人也要耻笑您,那时鲁国还能不能生存就真的是一个问题了。”鲁庄公听了这番话,知道再说下去也无益。无奈,只得把真的岑鼎送往齐国。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都城东门外几天,百姓们没见过这种鸟,都感到很奇怪。于是执政的臧文仲就命令百姓:这是一只神鸟,是天降祥瑞,都城的

13、百姓都要去祭祀它。柳下惠得知后气愤不已,直言不讳地批评他说:“你这简直就是胡来!怎么能这样处理政事?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是成就政事的基础,一定要审慎地确定祭祀对象。根据祭祀礼仪,只有对百姓和国家做出过重大功勋的人和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名山江河才能受到祭祀。一只海鸟飞到鲁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飞来,就决定去祭祀它,实在是糊涂透顶。”后来,柳下惠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这年冬天气候异常,海上起了风暴,这只海鸟不过是到陆地上来避难而已。事后真相正如柳下惠所言,臧文仲虽然嫉恨柳下惠,但忌惮柳下惠的名声,他不得不当众承认错误。通过这些零散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会对柳下惠有这样的评价。他始终

14、坚守节操,坚持原则,看到国君和上级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意见,这种以直道事人、以正道立身的高尚道德情操非常难得,拿现在的话说,他真可算得上是一个铮铮铁汉。三、讲一讲“坐怀不乱”与君子“慎独”柳下惠真正受人敬仰、真正能够流传千世,与他“坐怀不乱”的这个典故大有关系,也可以说,坐怀不乱才使他成为世人眼中的“真君子”。历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那还是在柳下惠26岁的时候。一个冬夜,他到郊外办事,回城的时间晚了,根据当时的城门管理制度,到了晚上,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能开城门,所以他只能一个人独自呆在城门下。过了不久,来了一位妙龄女子,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她衣衫单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柳

15、下惠见状,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她裹在身上。这时候问题来了。柳下惠也没有多穿衣服,他把棉衣让给了这名女子,自己只好蜷缩在城门另一角。妙龄女子实在是看不下去,就对他说:“先生我看您这样恐怕不行,这么冷的天冻一晚上肯定要生病。我有一个提议,先生要是不嫌弃,就让我坐在您身上,你我共用这件棉衣,这样大家都能免去受冻之苦,不知道先生是否能接受?”柳下惠一听这话,面露难色,这可不是小事,男女之间的大防他还是看得比较重的。女子看出柳下惠有些为难,继续说:“先生您担心什么呢?我已经观察过了,就从您刚刚看我的眼神就知道您是正人君子,只要您压根对我没有邪念,那我坐在您身上又有何关系?如果您真的这么在意这个问题,

16、那只能说明其实您对我是有邪念的,只不过是在压抑心中的邪念而已。”柳下惠一听,觉得也有理。既然自己心中没有邪念,又何必在意这个问题。于是柳下惠把她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温暖这名女子,整个晚上也没有做任何逾矩之事。第二天城门开放的时候,女子站起来对柳下惠讲了这样一句话:“先生真君子也!”大家见到此状,已经明白了十之八九,于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事迹就传开了。柳下惠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柳下惠作为君子风范的楷模。古人根据他的事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君子慎独”。今天,我就围绕这个话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所谓“君子慎独”,根据现代最权威的词典辞海的解释就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独

17、处无人注意时,仍然需要保持行为谨慎不苟。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为“君子慎独”做了最好的注脚。从古至今,“慎独”作为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个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最高境界。我国古代人文经典中庸这本书中讲了这样一句话:“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干什么事情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因为一个人内心世界在隐蔽和细微之处体现得更为明显,所以谦谦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然要谨慎小心。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缺少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放松要求,抱有侥幸心理。所以,能不能做到“慎独”,最能反映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东西,

18、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始终将“慎独”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信条,砥砺意志、坚守节操。我们作为革命军人,当有非常人所有的道德品质,更要坚持做到“慎独”。但扪心自问,不知我们做得怎样?也许同志们会想,我们在部队,每天都在领导和同志们的监督之下,哪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何谈“慎独”?但真是这样吗?按照条令规定,士兵周末请假外出,通常要有两人以上同行,但实际不少同志到了外面还是有单独行动的现象;部队有时会担负一些临时性勤务,上级的管控很难做到像在中队内部那样严密,有时可能会需要你一个人独当一面;尤其是处在特殊岗位的司务长、给养员等同志,你们单独外出的机会更多,面对的诱惑更加经常、

19、更加现实。这些时候,大家能不能做到“慎独”,始终坚守底线、遵守法纪,不做出违反部队纪律和道德原则的事情?对一些同志来说,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然而,要真正做到“慎独”实在不易,有的同志可能还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虽然时代不同,当代革命军人的“慎独”与古人的“慎独”在内容和标准上有所不同,但在严格要求自己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只要把握住这一条,我们就能找到“慎独”的着力点。我感到,要在实践中做到“慎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要常审内心之念。古人常讲,“诚于中方能形于外”,只有在思想上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在行为中做到“慎独”。鲁迅也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20、这个“解剖自己”就是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言行,常给大脑杀杀“毒”,在思想道德上筑牢防线。要常怀敬畏之心。部队条令条例、社会道德法纪对每名军人应该如何立身处世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于我们而言,就是要敬畏纪律、敬畏法律、敬畏道德,在内心自觉划上政治上的高压线、道德上的耻辱线和法纪上的警戒线,切实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严于律己。要常思侥幸之害。无数沉痛的教训警示我们,心存侥幸是导致不少官兵走上错误道路的重要因素。关键原因就在于很多同志认为一个人干的事,只要自己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不会出事。岂不知古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了坏事,无论隐藏得再好,总有暴露的那一天。所以,我们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展到人所“不睹”之处,把唯恐失德的心理延伸到人所“不闻”之域,切实戒除侥幸心理。时代大潮,泥沙俱下;熙攘人群,鱼龙混杂。愿战友们像柳下惠那样,在“隐微”、“细微”之处慎之又慎,对自己的要求严而又严,认真把军旅人生路的每一步迈好、迈稳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