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0.68KB ,
资源ID:59233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233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上.docx

1、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上“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上)在宋儒构造的“道统”谱系中,曾子、子思、孟子前后相续,一脉相传。但历史地看,一个学派或思想家的影响往往并非单向的,而是存在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据韩非子显学,儒家分化的八派中,有乐正氏之儒而无曾氏之儒。乐正氏即曾子弟子乐正子春,这说明曾子之后又有乐正子春一派兴起,其影响甚至压倒曾子。这样,曾子在先秦儒学中便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思孟学派,同时还发展出了一个乐正子春学派,以上两派虽然代表了先秦儒学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但都与曾子思想存在渊源关系。本文拟结合大戴礼记曾子及孝经等文献,勾勒出从曾子到乐正氏之儒思想的

2、发展演变,同时说明思孟在“道统”选择上的艰难探索过程。一、上博简内礼与曾子今人讨论曾子的思想,往往仅根据论语中的材料,然而据记载,历史上还曾有曾子一书。如汉书艺文志有“曾子十八篇,名参,孔子弟子”,隋书经籍志有“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也着录“曾子二卷”。按照古书体例,这部名为曾子的着作,应该是曾子及其门人言论的记录,它同样是了解曾子思想的重要文献。但据学者考证,十八篇的曾子唐代时可能已散佚、失传,后来流传的二卷本曾子似另有来源。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今此书亦二卷,凡十篇,盖唐本也。视汉亡八篇,视隋亡目一篇。考其书已见于大戴礼。”可见晁氏所见曾子已

3、是二卷十篇,他认为“盖唐本也”,说明唐代情况亦是如此。今本大戴礼记中有篇名标有“曾子”的文章十篇,分别为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曾子制言上中下、曾子疾病、曾子天圆,所以唐宋以来流传的十篇本曾子可能即是从大戴礼记中辑出的。钟肇鹏先生曾检索历史上引用“曾子”的情况,发现唐代以前所引,或见于这十篇之中,或不见于十篇,前者如董仲舒引用曾子二则,分见于曾子制言和曾子疾病;后者如汉刘向说苑引曾子数则,徐干中论引曾子二则,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引曾子二则,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引曾子一则,却不见于这十篇,而唐代书籍群书治要及马总意林所引,均见于此十篇之中。这说明曾子一书经历了散佚、失传

4、和重新辑佚的过程,今天所见曾子主要是依靠大戴礼记保存下来的。由于曾子一书的复杂性,宋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如,宋朱熹说:“世传曾子书者,乃独取大戴礼记之十篇以充之,其言语气象,视论、孟、檀弓等篇所载相去远甚。”黄震也说:“曾子之书,不知谁所依仿而为之?”并提出非曾子所作的四点证据:一是皆世俗委曲之言;二是若乐正子下堂伤足之事;三是所言“良贾深藏如虚”,近于老子之学,不类曾子弘毅气象;四是特以天圆地方之说为非。明方孝孺说:“意者出于门人弟子所传闻而成于汉儒之手者也,故其说间有不纯。”近代梁启超也认为:“大戴所载十篇,文字浅薄,不似春秋末的曾子所作,反似汉初诸篇。”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曾子

5、一书不伪,它形成于战国中期以前,反映的是曾子学派的思想。那么,曾子一书的情况究竟如何?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说明:一,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是否即来自艺文志中的曾子十八篇?二,曾子是否形成于战国时期?其中,前一点又涉及到礼记的成书问题。我们知道,大小戴礼记是西汉前期收集和发现的儒家着作的汇编,据礼记正义引郑玄六艺论:“汉兴,高堂生得礼十七篇;后得孔氏壁中、河间献王古文礼五十六篇、记百三十一篇。”“传礼者十三家,惟高堂生及五传弟子戴德、戴圣名在也。戴德传记八十五篇,戴圣传记四十九篇。”可知礼记往往又称记,汉书艺文志就有“记百三十一篇”,它主要来自孔壁所出和河间献王所得,而大戴、小戴则是对其传人的

6、称呼。又,汉人所说礼记,内涵实较驳杂,有些本来是经不是记,如小戴礼记的奔丧、投壶等,有一些则是将子书的单篇收入其中,如,小戴中的缁衣、表记、坊记、中庸四篇出自子思子,月令出自吕氏春秋,乐记出自艺文志的乐记二十三篇,三年问出自荀子礼论篇等等。大戴礼记的情况亦是如此,沈钦韩汉书疏证说:“今大戴礼有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小辨、周兵、少闲七篇。刘向别录曰: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今在大戴记是也。”这是大戴抄入它书的明确记载,此外如礼三本篇出荀子礼论篇;劝学篇取荀子首篇,同时附以宥坐篇末“见大水”一则;哀公问五义即荀子哀公篇的首段;礼察、保傅出自贾谊新书等等,所以大戴收入曾子十篇是完全可能的。至

7、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简帛流传不易,书籍常以单篇行世,不管是孔壁所出,还是河间献王所得,必有许多书的单篇,都被二戴分别编入礼记。”近些年出土的简帛中,也多见子书的单篇,一般是持有者根据需要选择抄写,而较少将整书抄入的,这在郭店简中尤为明显,李先生所论可谓有见。同时由于当时流行的书籍单篇多是阐发儒家理论尤其是礼的思想,与礼存在一定的联系,故往往被编入礼记,并被归于其中的“通论”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阮元说:“大戴十篇皆冠以曾子者,戴氏取曾子之书入于杂记之中,识之以别于他篇也。”阮元认为十篇中的“曾子”是保留了原来的书名,而非篇名,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古书体例,篇名往

8、往取篇中文字或根据文意而定,而很少再加以人名的,所以曾子立事的篇名应该是“立事”,取文中多谈为人处事之意;曾子本孝的篇名应该是“本孝”,源于文中“忠者,其孝之本与”一句;曾子立孝的篇名应该是“立孝”,取文中首句“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的“立孝”二字。用标点符号表示,应是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等等。这也说明,曾子立事等十篇确实是来自曾子一书。最近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中,有内礼一篇,其内容多与曾子立孝等篇有关,为我们利用“二重证据法”探讨曾子的成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材料。其首段说君子之立孝,爱是用,礼是贵。故为人君者,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不与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故为人

9、臣者,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不与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故为人父者,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不与言人之子之不孝者;故为人子者,言人之子之不孝者,不与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故为人兄者,言人之兄之不能慈弟者,不与言人之弟之不能承兄者;故为人弟者,言人之弟之不能承兄者,不与言人之兄之不能慈弟者。故曰: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使君。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慈弟;与弟言,言承兄。反此乱也。此段又见于曾子立孝而文词略有异,除了第一句曾子立孝作“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爱”写作“忠”;及最后一句作“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多出“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几字外,二者的主要区

10、别是,曾子立孝略去了“故为人君者”、“故为人父者”、“故为人兄者”等内容。竹简整理者李朝远先生说:曾子立孝“仅记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者,简文中的为人君、为人父、为人兄句,文献失载,且君臣、父子、兄弟的顺序也不同于现存文献。简文更体现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兄兄、弟弟的思想。” 廖名春认为,“简文为人君者与为人臣者、为人父者与为人子者、为人兄者与为人弟者是相对待的关系:讲为人君者没有离开为人臣者,讲为人臣者也没有离开为人君者;它讲君子之立孝,爱是用,礼是贵,既要求为人君者,又要求为人臣者;说明这里的爱就不是下对上单向的,而是下与上双向的、相对待的互爱;这里的礼也不是下对上单向的,而是下

11、与上双向的、相对待的互礼。”曾子立孝略去有关君、父、兄的内容,实际是将竹简中君臣、父子、兄弟间双向的、相互对待的“爱”和义务关系,转变为臣、子、弟下对上片面的职责,“颇有为尊者讳的意涵。”不过,由于曾子立孝保留了“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兄言,言顺弟;与君言,言使臣”一段文字,仍依稀可以看到前面曾有讨论君、父、兄职责和义务的内容。所以曾子立孝“为人君”、“为人父”、“为人兄”三句应是在后来流传中被删除了,而被删除的原因可能与后来儒家君臣父子关系被绝对化,竹简要求君臣父子互“爱”、互“礼”的观点显得大逆不道、难以被接受有关。内礼下文又说君子事父母,亡私乐,亡私忧。父母所乐乐之,父母所忧忧之。善则从之

12、,不善则止之;止之而不可,隐而任之,如从己起。君子曰:孝子,父母有疾,冠不力,行不颂,不卒立,不庶语。这段文字则多与曾子事父母有关。其中,竹简“君子事父母”一段也见于曾子事父母,作“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少“无私忧”三字,以前清代学者曾怀疑这三字为阙文,惜无直接的证据,现在有了竹简,这一问题便清楚了。竹简主张对父母“善则从之,不善则止之”,曾子事父母则说:“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二者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不过从内礼与曾子的相关文字看,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更像是对某种相同观念和思想的记录和叙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

13、早期儒家学者没有着书立说的习惯,其言论往往由弟子记录、流传下来,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的传本,内礼与曾子是当时流传的不同传本。或者当时虽已有固定传本,但儒家学者仍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摘录,内礼是其摘录本,其中也包括了曾子的言论。但不论是那种情况,内礼与曾子存在一定的联系则是可以肯定的。据整理者的介绍,该篇“第一简背有篇题内豊。内礼一词,文献中未见。礼记中有内则,篇题郑玄注云: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内礼或与内则有关”。不过,从内则的内容来看,内则的“内”应是“门内之治”的“内”,指家族之内,“内则”即“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而“内礼”的“内”则似是指内心而言。曾子事父母说:“兄之行若中

14、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王聘珍注:“养读若中心养养,忧念也。内谓心,外谓貌。内外养之,谓忧诚于中,形于外,冀感悟之也。”故“养之内”,是指从内心忧念之,而“养之外”,则是从容貌礼节上忧念之。曾子事父母主张“君子内外养之也”,实际也是“内礼”一词所要表达的含义。故“内礼”是说,孝既要有内心的忠爱之情,也要有外在的礼节形式,它实际是对该篇首句“君子之立孝,爱是用,礼是贵”的概括和总结。随着内礼的发现,前人关于曾子的种种怀疑已不能成立,曾子至少在战国时已经成书。至于其年代,已有学者指出,子思、孟子、荀子等

15、都曾引用其言论,其中有些是明引,有些是暗引,这说明曾子当成书于子思子、孟子之前。此外,曾子为记言体,体例类似论语,文字质朴简短,一些概念如“忠”是指人内心的真诚状态,而不仅仅指忠君,这些都是其成书较早的证据。钟肇鹏先生说:“曾子卒后,他的第二、三代弟子结集曾子书,亦如孔子卒后,其二、三传弟子结集论语。曾子的结集,盖略晚于论语,其时代当在战国早期。”王铁先生具体推定为公元前400年前后的数十年间。由于曾子中载有乐正子春与弟子的问答,故曾子的结集可能完成于乐正子春弟子之手。附录:先秦典籍引用曾子表曾子篇目 原文 征引文献 引文曾子立事“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

16、;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曾子本孝“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曾子立事“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缁衣“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曾子立事“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君子不唱流言。”缁衣“子曰:

17、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曾子大孝“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天。何为其号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曾子大孝“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孟子万章上“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曾子制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荀子解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曾子立事“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

18、不径,亦可谓知矣。”荀子君道“君子恭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态而不穷,审之以礼也。”曾子立事“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少不讽诵,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曾子立事“无益而食厚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荀子大略“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曾子立事“赐与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

19、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荀子大略“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家也;忿怒其臣妾,犹用刑罚于万民也。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曾子本孝“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曾子制言中“曾子曰: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故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怀厚禄,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有知之,则愿也;莫之知,苟无自知也。”荀子大略“君子进则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

20、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曾子疾病“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吾何以语汝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鹰鶽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蹶穴其中,卒其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荀子法行“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曾子大孝“曾子曰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

21、;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吕氏春秋孝行览“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曾子大孝“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吕氏春秋孝行览“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余忘孝道,是以忧。”曾子大孝“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

22、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吕氏春秋孝行览“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曾子大孝“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曾子天圆“曾子曰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

23、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圆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曾子制言上“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春秋繁露竹林“曾子曰:辱若可避,避之而已;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正是之谓也。”曾子疾病“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汉书董仲舒传载对策引“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

24、它,在乎加之意而已。”二、孝经的成书与作者根据汉人的记述,与曾子有关的还有孝经一书。司马迁说:“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班固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按照这种说法,孝经是曾子对孔子“孝道”思想的记录和发挥。但据研究,孝经与孔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后世学者对此多持怀疑态度,又提出了曾子弟子说、子思说、孟子门人说、汉儒杂凑说等等。认为孝经作于子思,见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冯椅说,近年虽然有学者继续申论此说,但证据不足,只能算是个推论而已。清人陈澧曾说:“孟子七篇中,与孝经相发明者甚多。”王正己进一步提出,孝经思想有些与孟子相同,不过是文字略有变化而已,由此认为,孝经大概是

25、孟子门人所作。不难看出,此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为即使孟子与孝经思想具有某些相同之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甚至可能是孟子曾受到过孝经思想的影响,若由此推断作孝经的是孟子门人,则显然难以成立。另外,由于孝经中的文字已被吕氏春秋引用,认为孝经成书于汉代同样证据不足。这样看来,关于孝经的作者,真正值得重视的应该是曾子弟子说。认为孝经作于曾子弟子,至少有以下根据:孝经一文为“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且称曾参为曾子,如果它不是实录,而是假托的话,那么,假托者应该就是曾子弟子。晁公武说:“今首章云仲尼居,则非孔子所着矣。当是曾子弟子所为书。”曾子以重孝着名,而孝经阐发孝的思想,后者应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而

26、来,是曾子弟子论述孝的作品。孝经与前面提到的曾子十篇在文句、思想上多有相近之处,是在后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而曾子大孝说:“民之本教曰孝”,二者极其相似。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大孝则说:“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三才章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而曾子大孝说:“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孝经圣治章说:“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这些都是二者思想相同的例证,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孝经应为曾子弟子的作品。孝经常引用左传中的文句,似对其

27、内容较为熟悉。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引用此段,仅将“礼”字改为“孝”字。又左传宣公十三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孝经事君章照抄。又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等语,孝经圣治章改为“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左传文公十八年“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孝经圣治章仅改“度”为“在”。据刘向别录记叙左传的传授,是左丘明传曾子之子曾申,曾申传吴起。可见,曾子一派曾参与了左传的传授,所以在创作孝经时常常将其文字引用其中,这同时也说明,孝经确实完成于曾子弟子之手。曾子弟子众多,孝经反映的是哪些弟子的思想呢?不少学者认为应是乐正子春一派

28、。前面说过,乐正子春曾独立创派,影响巨大,该派有自己的着作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公羊传昭公十九年何休注:“乐正子春,曾子弟子,以孝着名。”据曾子大孝及礼记祭义、吕氏春秋孝行篇记载,乐正子春下堂伤足,伤好之后,仍有忧郁之色,数月不出门,认为损伤了身体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而孝经首章开宗明义章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与其思想是一致的。至于孝经成书的时间,可能比曾子略晚,但也应完成于乐正子春弟子和再传弟子之手,反映了乐正子春一派对曾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孝的起源发展及孔子的仁、孝观仁与孝是儒学思想中两个互为关联的基本概念,徐复观先生说:“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国文化,其最高的理念是仁,而

29、最有社会实践意义的却是孝。”这实际也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思想的基本方向。孔子在创立儒学时,一方面通过对仁的创造性发挥,使其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将孝作为切实入手处,确立了“行仁自孝悌始”的思想方法,突破了西周以来以宗法孝悌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文化未来的走向。但是在儒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仁与孝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的变化而起伏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学思想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就被后人看作是孔子“嫡传”的思孟学派而言,其内部对仁与孝关系的看法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分歧和对立。根据曾子、孝经等文献,曾子后学中曾出现过一个“重孝派”,他们将孝置于仁之上,使孝取代仁成为其思

30、想的最高概念,改变了孔子以来对于仁与孝关系的理解和看法,使儒学理论出现重大曲折。从子思到孟子,是经过艰难的选择、探索乃至是斗争过程,才重新确立、发展了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思想方向。所以在讨论曾子、孝经的思想前,首先要对孝的发展演变以及孔子的仁、孝观做出分析和说明。如学者指出的,孝是“以父权为中心所渐渐形成的巩固家庭组织、秩序的道德观念”。所以孝作为一种事实出现应当较早,但它反映在观念形态中,并见诸文字记载,则是周代以后的事情。说文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但据学者研究,孝最初的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神祖考妣,其内容为尊祖。所以孝一开始并非是伦理的,而是宗教的,是祖先崇拜宗教观念的产物,而崇拜、祭祀祖先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庇护,同时也是对祖先功德的歌颂和赞美。金文和诗、书中常见“享孝”、“用享用孝”的用法,正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如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享有献物祭祀之义,是祭祀神灵、奉献供品的宗教仪式。周人将享、孝连文对举,说明当时孝的观念是以禘祖的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