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00.80KB ,
资源ID:58580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580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一、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3、右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

2、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A B C D4、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5、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

3、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6、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7、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8、在宗法制的等级结构中,处于最底

4、层的是A卿大夫 B士 C平民 D奴隶9、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10、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 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

5、化子孙11、“(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12、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 B C D13、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

6、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该结论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C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 D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15、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 B汉朝初年的丞相C明朝初年的内阁大学士 D清朝初年的军机大臣16、据史记

7、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1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大饥”后来赢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赢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A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 B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C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18、“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

8、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段话说明,该时期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19、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一件秦汉(秤砣),上面刻着秦朝通行的文字“廿六年(公元前221后),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之。”该文物有助于研究秦朝制度 秦始皇功绩 古代文字演变 秦朝灭亡原因A B C D2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

9、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21、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2、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C削弱了中央集权

10、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23、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24、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2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三省六部制 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A B C

11、D26、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27、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 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28

12、、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设立了一个新的职务,当时全国共计13人出任这一职务,负责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的监察工作。这一职务是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给事中 D通判29、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从上述史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化元朝的行省制度时行时废 路和府是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A B C D30、中国古代常出现品序较低的皇帝近臣参与军国大事的现象,下列属于这种现象的是汉武帝建立中朝 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宋初设置“中书门下” 雍正帝设立

13、军机处A B C D3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2、下列统治机构,始设于清康熙帝时期的是A台湾府 B军机处 C云南行省 D议政王大臣会议3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

14、:“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清史稿选举志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

15、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材料六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择优取士的崭新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因而也是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3分)(4)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5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原因。(3分)(5)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

16、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2分)34、(12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

17、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6分)材料二图2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图1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机构示意图(2)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直接表现是什么?(2分)综合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考查周代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任天者定”指以天命来决定身份就没有什么争议,这里的“天”就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血缘了,选择C项。2、【答案】A【解析】考察分封制

18、从唐德刚的划分来看,“封建”指的是奴隶社会阶段;帝制指封建帝制存续阶段;民治指的是从中华民国开始的历史,故符合分封制特点的是A。3、【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分封制。 “最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表述是错误的。完整的宗法结构应该包括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题目中显然是不完整的,表述是错误的。从“册封”“ 侯”“ 土田”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有实行过分封制,故表述正确。从关键词“青铜器”“ 西周康王”可以判断的表述是正确的。故选C。4、【答案】C【解析】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实物史料和二手史料:文字记载,其中以实物史料价值最高,故C项中由于文字史料属于二手史料因此史料价值并不是最高。5、【答案】B【解

19、析】本题考查中西文化的比较。周代是君主贵族政治,希腊是民主政治,故A不正确;C、D与史实不符;周代政治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古代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故B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郡国制是汉初,郡县制是秦朝,故首先排除A、D;“建侯卫”, 侯即诸侯国,应是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等级制度工具,故B正确。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分封制。根据引文意思分析,秦国有卫商,被分封于商地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规定功臣、先朝后代、王室子弟有接受分封的可能。商鞅由于在秦国的变法的功劳,被分封于商地。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宗法制的等级结构是:周王-诸侯-

20、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均不属于等级结构中的成分。故选B。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由材料信息“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可知,微子启和仲衍为“妾”生的庶子,而纣则为“妻”生的嫡子。材料中微子启不可以为太子,纣可以为太子,是根据嫡长子继承的原则确定的,这说明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故选D。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由此可以凝聚亲族,彰显家族声誉,“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可以教化子孙。修家谱的目的是强调血缘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历史研究者提供史料。11、【答案】D【解析】本题

21、考查郡县制。从材料“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获得信息。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说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垂直管理体系,故D正确。A、C不是加强地方管理,可以排除,B项分封制造成地方权利过大,不能体现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12、【答案】B【解析】 考查郡县制。根据“秦以为(解释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这句话,可以得出正确;根据“周终为诸侯所丧”这句话,可以得出正确;根据“秦兼四海分天下以为郡县”得出正确;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表述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13、【答案】C【解析】王亚南的观点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地主经济制度的产物,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

22、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故本题选C。其他三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可直接排除。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秦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因此题干中说“是一个大变动”,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九品中正制是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建立。郡县制在秦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元朝时期出现,内阁制在明朝时期确立。15、【答案】B【解析】考查丞相制度。“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表明丞相有很大的实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朝和汉初的时期丞相有实权。在汉武帝设置“中朝”之前,汉初的丞相是由实权的,符合题意,故选B。16、【答案】C【解析】

23、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中的春秋时期可排除ABD三项,A错在全面崩溃、B错在荡然无存、D项是汉初制度,再从材料的“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判断选择C项。17、【答案】D【解析】六国纷争,很难集中力量抵御自然灾害。秦统一天下,“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抗灾救灾。18、【答案】B【解析】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材料分两句,前一句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动荡、后一句反映社会经济根本变革,AC项均值涉及一个方面,D项“周王室权势渐强”是错误的,选择B项。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统一全国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秦朝的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统一度量衡等信息,故正确。从

24、图片中小篆文字可知正确。该文物无法反映秦朝灭亡的原因。故选B。20、【答案】A【解析】本题选自2010年江苏高考卷。此题考查的是对元朝中央机关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土番,时间是元朝,而且跟佛教有关,应该理解为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由材料中“文人学士集团”和“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

25、人。故选C。2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行省制度。从材料信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可知,最初,行省为中央派出“任军民之事”的机构,故选A。B、C与史实不符;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符合的C项枢密院,管理国家军务。24、【答案】C【解析】考查 三省六部制。注意关键词“审定”“ 驳正违失”,唐朝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审议,故选C。25、【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黄宗羲在材料中论述了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中相互牵制情况。据此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分

26、割和限制了丞相权利;宋代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设“通判”一职。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没有体现“权利牵制”;清代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与材料也不符。本题选A项。2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是察举制。A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B项反映的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C项反映的是察举制;D项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故选C。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王沈年轻时就具有才华,但出身寒门,被豪强所抑制,升官无望。这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造成的。故选B。A项题目没有反映。C项与题意无关。科举看才

27、能,D项表述错误。28、【答案】B【解析】考察中国汉代行政机构的设置 由材料信息“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监察”可以判断为考察的是地方的监察官员,符合的为B。29、【答案】D【解析】考查元朝行省制。材料涉及元朝行省管辖区域的变化,并未提到行省制度的时行时废,排除,选D。3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符合题意。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

28、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与材料中“皇帝近臣参与军国大事”无关,故选D。31、【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古代选官制度。汉代选官制度,因阶级少,升迁机会优越,故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向公众开放的科举制的转变,有利于庶族地主和普通百姓参与政权。体现了庶族地主的崛起和士族地主的衰弱,是阶级阶层变化的结果。故选C。32、【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军机处是雍正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创建于清崇德二年,云南行省是在元朝,清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33、【解析】本题考查选官制度。第(1)问,从“皆世族”的信息可以看

29、出其选官的主要依据。联系所学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可知其依据的具体制度。第(2)问,从材料二“惟问中正” 和材料三“余为中正”可以看出其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规定。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举特点相比较来思考。第(3)问,比较型的题目要先寻找角度确立比较项。如选官的标准、范围、开放程度等。再比较两者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有什么变化,组织语言作答。第(4)问,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855年”,英国此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回顾此时期相关的知识点作答。第(5)问,影响注意两个角度要答全,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和对西方相关制度的影响。【答案】(14分)(1)主要依据:血缘;(1分)制

30、度:嫡长子继承制。(1分)(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2分)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2分,答出一点即可)(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3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中国科举制;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3分)(5)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分)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1分)3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采用世卿世禄制”,“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回答。第二小问,抓住分封制下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和郡县长官选拔的积极影响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图一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皇权的集中。第二小问,图二中留步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被废除。第三问,抓住中国古代皇权不断集中的趋势回答。【答案】(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2分)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2分)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