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67KB ,
资源ID:58355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355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武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武传.docx

1、苏武传苏武传教学设计 (一)导入: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二)班固及汉书简介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著女诫)】。班固幼年聪慧好学,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16岁入洛阳太学)及长,遂博贯

2、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汉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任中护军。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

3、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品除了汉书(前汉书)而外,尚有两都赋,咏史诗等。 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史学家刘知几评汉书云“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但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文学价值: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叙事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

4、于文采,有骈体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旧时经常“班马”并论,“史汉”并提。(史书的形式: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国别体:以国家或地区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编)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等。)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简介: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

5、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朝力量逐渐增强,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恰好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试图迫使他投降。(三)层次划分: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饮雪吞毡,

6、矢志不渝。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第二次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苏武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

7、。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

8、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行为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

9、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四)疏通文言知识【注音】 稍迁至栘中厩( ji )监。 数(shu )通使相窥观。 汉天子,我丈人行(hng)也。既至匈奴

10、,置币遗( wi )单于。 后随浞野侯没( m)胡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nzh )归汉。 置煴(y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n”错误) 拥众数万,马畜( ch )弥山。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 )。【通假字】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古今异义】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

11、妹。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2使动用法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名词活用 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3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难句补注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其子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苏武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子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2、且鞮侯)单于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旄节,“以竹为之,柄长8尺,以牦牛尾为其旄,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见犯乃死,重负国:“言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自杀也。”(汉书颜师古注)蹈其背以出血: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火无焰者也。”煴火,指初燃未旺有烟无焰之火。覆武其上,指苏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横木上。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搯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蹈其背,指搯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杨说是。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

13、汝为”。王说是。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汉书补注引刘攽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武掘野鼠,即得食之。乃颇弆藏耳。”两说皆通。(五)文章的艺术手法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1、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结构体现出作者精于剪裁、善于布局的特点。作

14、者始终围绕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落笔。)如劝降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作者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学生应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5、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15、。苏武: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卫律和李陵劝说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有什么不同?(删节: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范晔后汉书班固传称之为“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得体,使读之者亹亹(形容勤勉不倦)

16、而不厌”,但其大部分篇章,与司马迁充满激情的叙写比较起来,总显得有点“质木无文”)苏武传则较好地克服了文学性不强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而且也影响了其他文学形式,如戏剧、诗歌。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反复引用,其影响之大、之广,在汉书中首屈一指。(六)思考:试评论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讨论问题问题一: 先看一段文字:“齐庄公到大臣崔杼的家里,竟跟崔杼的太太通奸,崔杼不甘戴绿帽子,当场把齐庄公杀了。晏子是齐国大臣,国君被杀,别人不敢去看,但他要去吊唁,他到了崔家,他的左右问他:你为君死么?晏子答得好,他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为

17、什么我要一个人为他死?左右又问他:那么,你离开齐国逃走吗?晏子答得好:国君的死又不是我的罪,我为什么要逃?我为什么要出国?左右又问他:那么你就回家吗?晏子答得好: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呢?晏子真是中国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这三段答话,不死、不逃、也不想回家,说得又识大体、又有感情、又义正词严。当时他去吊国君,大家以为崔杼必定杀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一点也不怕刺激手里拿刀的崔杼。晏子识大体,是大智;有感情,是大仁;不怕死去哭,是大勇。晏子为什么有这种大智大仁大勇,我认为他是真正深刻洞悟死事和死君理论的人。他的理论是:做人君的,岂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岂是为

18、领俸禄混饭吃的?而是维护社稷。所以人君死是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该和他一道死,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如果做人君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合该是那些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混一起谋私利、谋小集团利益的宠幸和亲信,才有份儿,堂堂大臣是不干的。齐庄公被杀以后,崔杼决定立齐灵公的儿子做皇帝,就是齐景公。那时景公年纪小,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他们把所有大臣都找来,在太庙里歃血发誓,说:诸君有不与崔庆同心者,有如日!大家一一发誓,可是轮到晏子,晏子却要改变誓词,只发誓:诸君能忠于君、利于社稷,而婴不与同心者,有如上帝!当时崔杼他们要翻脸,高国赶忙打圆场,说

19、:二相今日之举,正忠君利社稷之事也!高帽子一戴,弄得崔杼他们也只好接受晏子的大条件”(选自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的英雄可以

20、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象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附】关于气节的名句(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4)宁为玉碎,为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