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14章.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69.60KB ,
资源ID:57316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316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4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4章.docx

1、14章第一章 绪论1、生理学概念:是研究生物体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任务: 生命现象、发生机制、环境的影响和机体调节。研究层次: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2、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三分之二(40)为细胞内液,三分之一(20)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中,四分之三(15)为组织液,四分之一(5)为血浆。3、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4、内环境的稳态(homeostasis):细胞外液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的稳态。 5、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速度

2、快;作用迅速、准确;效应范围局限体液调节:缓慢、持久、弥散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小、不灵敏、 作用局限6、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放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7、反馈(feedback):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活动过程。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朝着与他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8、正反馈的例子: 血液凝固、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分娩、产生动作电位的钠内流。9、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更快,

3、更准确;使机体产生预见性和超前性 活动,减少负反馈的波动性和滞后性。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物质的跨膜转运1、跨膜转运的必备条件: 1)细胞膜对物质有通透性 2)转运动力:如浓度差、电位差、渗透压差 2、跨膜转运的方式 直接出入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膜蛋白转运通道介导(via channel )的易化扩散 载体介导(via carrier)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原发性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继发性主动转运 膜本身活动出胞/入胞 3、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

4、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的扩散过程。性质: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顺梯度,不耗能。 对象: O2,CO2 ,乙醇,尿素,水等。特点:单纯的物理过程,扩散速率大,无饱和性。影响:1.膜两侧的浓度差和电位差2.膜的通透性(Permeability)4、离子通道特征: 1.离子选择性:K+、Na+ 等 2.门控分类: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ion channel)、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gated ion channel)、机械门控通道 (mechanically-gated ion channel)5、载体(carrier)特点: a、结构特异

5、性b、饱和现象 c、竞争性抑制d. 速度较慢6经载体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概念: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转运对象:葡萄糖(入RBC)、氨基酸和核苷酸, Na+、H+ 、Ca2+等7、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定义:指细胞通过本身耗能,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泵过程,pump)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消耗能量的,逆着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例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每分解一个AT

6、P可泵出3个Na+,同时泵入2个K+,使膜内维持负电位,膜外正电位生电性钠泵。钠钾泵活动重要的生理意义:a、造成的细胞内高钾环境是细胞代谢必须的。b、形成和保持胞外高Na+、胞内高K+,是生物电产生的前提。c、是继发性转运的动力。d、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8、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定义:借助钠钾泵建立的Na+势能贮备(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建立起的离子浓度梯度、电位梯度),跨膜主动转运物质的过程。转运对象:葡萄糖、氨基酸(小肠吸收)和Ca2+ 、激素、神经递质等9、出胞和入胞出胞(exocytosis):指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由细胞排出的过

7、程。 入胞(endocytosis): 指细胞外大分子物或团块借助于细胞形成的吞噬泡或吞饮泡,进入细胞的过程。 吞噬(deglutition):固体物。吞饮(pinocytosis):液体。第二节 细胞的电活动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2、与膜电位变化有关的几个概念:极化(polarization)RP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去极化(depolarization)电位减小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电位增大复极化(repolarization)去极化后,再向RP方向恢复的过程。3、静息电位产生机制RP

8、的形成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1)K+在细胞膜内外分布不均匀,胞内多于胞外;(2)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非门控通道),K+ 外流;(3)钠-钾泵的作用(生电性钠泵)4、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概念 指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细胞两侧产生的快速、可逆并可扩布的膜电位倒转。 5、单一细胞产生AP的特点:(1)只要刺激达到阈值即可产生AP,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AP的幅度不再增加。(2)AP不仅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它也可向周围细胞膜传播,且大小不因传播距离而改变。全或无(all or none)现象:在同一细胞上AP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改变而变化。6、动作电

9、位的产生机制(1)去极化:细胞受刺激时 Na+通道开放,Na+ 快速内流(内正外负)。(2)复极化:细胞去极化至一定程度 Na+ 通道关闭,K+ 通道开放,在细胞内外【K+】作用下 K+ 外流,形成复极化。(3)后电位:钠泵 排钠摄钾 形成微小的电位波动 。7、动作电位的引起(1)阈刺激是产生AP的必须条件 (2)阈电位: 膜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Na+ 通道爆发性开放产生AP,此膜电位称阈电位。8动作电位的传导(1)无髓神经纤维AP的传导: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学说(2)有髓NF的AP传播 跳跃式传导9、兴奋和可兴奋细胞兴奋(excitation):细胞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应的

10、过程。 可兴奋细胞 :凡在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细胞。兴奋性(excitability) :可兴奋细胞或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反应或 AP的能力。10、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刺激(stimulation)三要素: 刺激强度、 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反应的最小刺激。阈刺激此时的刺激强度即阈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指标. 11、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细胞在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后的很短时间内,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使其再次兴奋,这段时间叫绝对不应期。(2)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

11、eriod):绝对不应期后的一段时间内,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细胞产生兴奋,这一时期叫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在相对不应期之后的一般时间内,小于阈强度的刺激就可引起细胞兴奋,这一时期叫超常期。(4)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在超常期之后的较长时间内,需用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兴奋,这一时期叫低常期。12、局部电位的产生:阈下刺激虽不能引起AP,但可引起膜电位有所变化。阈下刺激少量 Na+ 内流产生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兴奋性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少量 Cl- 内流产生低于阈电位的超极化抑制性局部电位。13、局部电位的特性:(1)等级性

12、:其去极化幅度大小与阈下刺激大小呈正比非“全或无”现象。(2)衰减性:其去极化幅度随传布距离而叫电紧张性扩布(electrotonic propagation)(3)总和现象 空间总和(spatial summation):在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电位可叠加在一起。 时间总和(temporal summation):在同一细胞上的先后刺激引起的局部电位也可叠加在一起。(4)无不应期:总和或叠加后的局部电位若阈电位,则产生AP。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轴突末梢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囊泡释放Ach 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 终

13、板电位end plate potential (EPP) 肌细胞膜AP2、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因素有机磷:胆碱酯酶失活;筒箭毒:阻断ACh受体3、复习几个概念肌膜 (sarcolemma)横管(T tubule)纵管 ( L tubule )终池 (terminal cisternae)4、肌浆Ca2浓度升高机制肌膜AP 横管膜去极化 L型钙通道激活变构 终池膜钙通道激活终池Ca2释放入肌浆 肌浆Ca2 4、复习肌纤维结构肌球蛋白(myosin):横桥(cross bridge): ATP酶活性位点、细肌丝结合位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掩盖结合位点;肌动蛋白(actin

14、):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troponin):变构5、肌丝滑行理论横桥周期肌浆内Ca2+升高 肌与肌钙蛋白结合变构 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actin结合位点 横桥结合ATP 横桥分解ATP,与actin结合 横桥与位点结合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滑行6、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肌细胞将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7、肌丝滑行两点说明(1)横桥循环摆动非同步:肌肉恒定张力和连续缩短(2)摆动横桥数目及速率可变:决定肌缩效率8.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1)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肌肉作等张收缩时长度缩短,张力不变。

15、 2) 等长收缩 (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作等长收缩长度不变,张力增加。9、前负荷(preload):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2.0 2.2m )10、后负荷(afterload):肌肉开始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11、肌肉收缩能力:与前、后负荷无关而能影响肌肉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1)使肌肉收缩能力增强的因素:钙离子 肾上腺素 咖啡因(2)使肌肉收缩能力降低的因素:缺氧 酸中毒 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先房缩,后

16、室缩;舒张时间大于收缩时间;然后是全心舒张期)2、心脏泵血的两要素 (1)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建立心腔与动、脉静之间的压力梯度. (2)瓣膜控制血流方向和密闭.注意:左右心室射血量相同,但右心室内压只有左侧的1/41/63、心脏泵血的过程(左心室) 心室收缩、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时程:0.05秒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升高 房室瓣关,动脉瓣关无血液流动(2)快速射血期 (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时程:0.1秒室内压高过主动脉压 动脉瓣冲开 血液快速射入动脉容积减小(3)减慢射血期 (period

17、 of slow ejection)过程时程室内压射血量Rapid ejection0.1s上升2/3Slow ejection0.15s下降1/3 心室舒张和充盈过程 (4)等容舒张期(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时程:0.07秒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下降 动脉瓣关,房室瓣关无血液流动(5)快速充盈期 (period of rapid filling) 时程:0.11秒室内压低于房压 房室瓣冲开 血液快速进入心室容积增大(6)减慢充盈期 (period of slow filling)时期时程室内压充盈量Rapid filling0.11s微降2/3S

18、low filling0.22s微升1/34、心房的泵血过程(1)心房收缩期(atrial systole)时程:0.1秒心室肌状态:减慢充盈期瓣 膜:房室瓣开,动脉瓣关动 力:心房肌收缩血流方向:心房心室作 用:初级泵作用(约占心室充盈的25)(2)心房舒张期(atrial diastole)时程:0.7秒项目前0.3秒后0.4秒心室肌状态收缩期舒张期瓣膜房室瓣关,动脉瓣开房室瓣开,动脉瓣关动力静脉压力心室肌的舒张血流方向静脉心房静脉心房、心室作用静脉回流,心房充盈心室充盈5、心房收缩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1)仅占心室充盈血量的1/4(2)代谢增强时作用凸显6、心音的产生:血流速度和方向的改变

19、- 瓣膜的关闭- 血液涡流7、心音种类特点产生标记第一心音音调低、时间长房室瓣关闭收缩期开始第二心音音调高、时间短动脉瓣关闭舒张期开始8、心音识别的临床意义:检查心率和心律、检查心瓣膜功能、检查心肌收缩力。9、(1)Stroke Volume : the amount of blood pumped by a ventricle with each beat搏出量:每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125-55=70ml)(2)Ejection Fraction: the percentage of blood in ventricle that is pump

20、ed with each beat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充盈血量的百分比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55-65%)10、(1)Cardiac output: the total amount of blood that is pumped by left or right ventricle per min. 每分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量=每搏量心率 5-6 L(2)心指数(cardiac index) :单位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3.0- 3.5 L/min/m211、每搏功(Stroke work): 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搏出量(L) 射血压力+动能 = 搏

21、出量(L) (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每分功( Minute work)=搏功心率(J/min)12、心脏泵功能储备(cardiac reserve):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搏出量的储备:(1)收缩期储备:直接增加心缩力来增大心输出量 (35-40ml) 即 55 15-20ml(2)舒张期储备:增加舒张末期血量来增大心输出量 (15ml)即125 140ml 心率储备:通过增加心率来增大心输出量:160-180次/分钟1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搏出量 (1)前负荷(心肌的初长度)(2) 心室肌的收缩性能(3)后负荷 心率 14、几个基本概念:前负荷(Preload):心室收缩

22、前存在的负荷,即心舒末期充盈的血量或者压力。后负荷(Afterload):心室收缩后才遇到的负荷,主要是大动脉血压。心功能曲线(ventricular function curve):以心输出量为纵坐标,以相应的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容积)为横坐标所绘制成的曲线15、前负荷心肌初长度(Initial length)心室舒张末期容积(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更易测量)16、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搏功增大。 异

23、长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 Frank-Starling 定律、心的定律机制:粗、细肌丝的有效重叠程度增大意义:防止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压力发生过久和过度的改变特点:调节幅度有限,不出现初长度过度延长17、影响前负荷的因素(1)静脉回心血量:心室充盈时间、静脉回流速度、心包内压、心室顺应性(2)射血后剩余血量18、后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 大动脉血压升高-后负荷变大-射血阻力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心肌缩短的速度和幅度下降-射血速度减慢-每搏量减少注意: 有异长调节和等长调节,一定血压范围内血压升高(80-170mHg),机体血压自身可以呈现恢复性调节,以维持正

24、常范围内的心输出量。19、心肌收缩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如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被活化的横桥数目; Ca2+离子浓度;肌钙蛋白对钙的亲和力等长自身调节(homeometric autoregulation): 改变心肌自身收缩力的强度和速度而影响每搏输出量的机制 阶梯现象(Staircase phenomenon)心率增快活刺激频率升高引起新增收缩力增强的现象。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Heart1、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1)窦房结P细胞,房室结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2)结间束,希氏束,浦倾野细胞 -快反

25、应自律细胞(3)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非自律细胞(工作细胞、快反应)2、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幅 值: -90 mV 离子基础: K+外流 动作电位特点:复极时间长,有平台期3、动作电位离子基础 0期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膜电位变化:-90 +30mV 持续时间:1-2ms 离子基础:Na+ 内流(INa) 1期复极( repolarization) :膜电位变化: +30mV 0 持续时间:10ms 离子基础:一过性K+外流(Ito) 2期复极(平台期 plateau) :膜电位变化: 0 持续时间:100-150

26、 ms 离子基础:Ca2+内流 (ICa-L) 、K+外流 (IK, Ik1)3期复极:膜电位变化: 0 -90mV 持续时间:100-150 ms 离子基础:K+外流 (Ik1 ,IK) 4期 (恢复期) :幅值: -90mV 离子活动:排出Na+ 和Ca2+, 摄入K +4、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特点:(1)最大复极电位-90mV(2)3期复极末转向4期自动去极 4期自动去极离子基础:(1) K+外流(Ik)逐渐衰减(2) Na+内流(If)逐渐增强5、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特点(1)最大复极电位小, 阈电位小(2)0期去极幅度低(70mV)速度慢(10V/s),时程长(7

27、ms)(3)无明显的1、2期(4)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0.1V/s) 4期自动去极离子基础: K+外流(Ik)逐渐减少 Ca2+缓慢内流(ICa-T) Na+内流(If)进行性增加 6、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1)P波(P wave) 反映左、右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2)QRS波群(QRS complex) 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 (3)T波(T wave) 反映心室复极过程 7、心肌的生理特性电:传导性(Conductivity) 自律性(Auto rhythmicity)兴奋性(Excitability)力:收缩性(Contractility) (1)心肌的兴奋性(Excitabil

28、ity)心肌兴奋性大小决定心肌收缩功能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 静息电位(RP): 胞外K+水平胞外低钾:降低钾通透性,减小静息电位,降低兴奋性胞外高钾:阻碍钾外流,增大静息电位,提高兴奋性胞外钾过高:使钠通道失活,降低兴奋性 阈电位(TP) Na+ (Ca2+)离子通道的状态 兴奋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 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所出现的一段较长的舒张期较长的低兴奋性期(不应期):原因:平台期意义:不发生强直收缩 、保证舒缩交替(2)心

29、肌的自律性:指心肌细胞自动兴奋频率的高低。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 蒲肯野细胞 100 50 40 25次/分心脏搏动受自律性最高的心肌细胞支配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 a. 抢先占领 (capture):窦房结的自律性高于其它潜在的起搏点,故潜在起搏点在4期去极化尚未达到阈电位时,就已经受到了来自窦房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动作电位。b.超速驱动压抑 (overdrive suppression):当自律细胞受到超过其固有频率的刺激时,就按外加的刺激频率发生兴奋,称为超速驱动。在外来的超速驱动停止后,自律细胞不能立即呈现出其固有的自律性活动,需经过一段静止期后才能恢复其自律性,这种现象称为

30、超速驱动压抑。影响自律性的因素:与自动去极速度成正比、与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的差距成反比交感神经促进 If & Ica-T 迷走神经促进 Ik(3)心肌的传导性传导途径: 窦房结结间心房组织房室交界心室传导组织心室传导特点:心肌细胞间直接电传递(缝隙连接)-功能合胞体 (functional syncytium)传导速度存在差异:存在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 房-室延搁(AV Delay):房室交界区的细胞传导速度很慢,因此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需经过一个时间延搁,成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AV Delay)意义:保证心房收缩后心室才收缩,利于心室充盈、射血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心肌细胞的结构A. 细胞直径B. 缝隙连接的数量及开放状态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决定局部电流形成速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