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1.44KB ,
资源ID:57006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006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 17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 17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x

1、高中语文 17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7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教学要点继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作用;在熟读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上一课时,我们了解了有关左传的知识和“烛之武退秦师”相关的知识,下面回顾一下。出示投影: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2.左传记叙了上起 ,下迄 。春秋各国内政外交的大小事件,它无论对 和 都有极大的影响。3.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学生稍作思考,然后指名一一作答)明确: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2.左传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这部史书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

3、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二、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进一步感悟、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然后教师作诵读指导)诵读指导:“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要用平稳缓慢的语调读出。“国危矣”则表现了佚之狐对郑国安危的忧虑,因此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因此,要读得坚定有力,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烛之武回答郑伯之言,即暗示了烛之武年轻时并

4、没有得到重用,又是他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伤感,郑伯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也有不利焉。”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教师领读,学生齐读,也可以分角色读)提问: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学生:“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学生(补充):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提问: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明显流露出烛之武对年轻时未被重用的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从谏

5、如流。“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的屈尊自责、晓之以理,感动了烛之武,说明了烛之武。提问: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郑国君臣面对危难的表现。学生甲:郑国君臣沉着镇定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解除危机。学生乙:佚之狐出谋划策,慧眼荐英雄。学生丙: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说服了烛之武。学生丁: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学生再次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烛之武 临危受命2.学习第三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反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见到秦伯后

6、,烛之武欲扬先抑,仿佛置身于郑国之外,因此,“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意可信,博得秦君好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句中的“若”音调要拖长,“亡郑”之后要略加停顿。“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句要用诚恳可信舒缓的语调读出,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打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7、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利益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的声调要拉长,“共其乏困”的“共”同“供”,应读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面要快。“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句中的“且”字读音要拖长,第一个“君”后要略加停顿,然后,中速读出此句。“许

8、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句中的“君”“朝”“夕”要读重音。“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指名三位同学读,然后再加以点评)提问: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学生:烛之武采用了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的方法。“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是烛之武在坦言其亡,避其锐气;紧接着,他又以“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继而,他又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从另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的种种好处,最后分析晋国的贪

9、得无厌,希望秦国认真考虑。教师:这位同学分析得不错,请其他同学继续发表看法。学生: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来说可分为五步:第一步是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此时的烛之武,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郑国之外,以博得秦君好感。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巧妙地以“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仅对晋国有利。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也无所害”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利益上引诱秦伯的。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是烛之武在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历史关系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图之

10、。教师:同学们的分析有理有据。这段说辞,只有125字,却表现了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以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为突破口,促使秦穆公明白“邻之厚,君之薄也”的道理,动之以理,晓之以利,终于打动了秦伯。高妙之处就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国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博得秦伯好感,使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板书:夜缒而出 智说秦君3.学习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子犯请击之”应用叙述的语气读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这是晋侯对子犯的回答。

11、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此时的晋侯沉着冷静,表现出了超人的清醒和理智,因此“不可”要读得坚定有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要注意其句读,“微”后要稍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敝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句整齐有力,要读得有节奏感。(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提问:“子犯请击之”的原因是什么?(请一位同学回答)明确:“子犯”晋国大夫,“子犯请击之”的“之”则指秦军。秦君被烛之武说服,答应退军,则是子犯请求进攻的原因。板书:秦军乃还提问:晋文

12、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对此,同学们是如何理解的?学生:说明晋文公明智、仁义。明白了攻打郑国是不妥的。学生:(另有看法)我觉得晋文公是以这三点为借口,如果说他真讲仁义,就不会发兵攻郑。教师:第二位同学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其实,“不仁”仅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知”才是他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秦国退兵,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文公的决定,说到底,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而晋文公在风云突变中,头脑清醒,毅然决定撤军,也正是烛之武想达到的目的,郑国因此转危为安。板书:晋亦去之 转危为安(学生齐读课文)出示投影:(结合板书,对本文中心人物烛之武加以评价,可采用

13、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明确: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三、课堂练习出示投影:1.辨析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A.既东封郑( )(1)B.又欲肆其西封( )A.越国以鄙远( )(2)B.蜀之鄙有二僧( )2.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A.许之( ) B.是寡人之过也(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D.何厌之有( )E.辍耕之垄上( )(请3到4名同学回答,学生做完后教师简析)教师简析:第1题

14、着重考查对实词的理解。第(1)组的“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意封赐。如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还可以引申为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A句“封”作意动词,“以为封”的意思。B句用作名词,即当“疆界”解。第(2)组“鄙”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按周制都城的近邻为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A句“鄙”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把偏远的地方当作边邑。B句“鄙”作名词讲。第2题着重考查虚词“之”的用法。“之”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对其意义

15、和用法的掌握非常重要。答案依次是:A.代词,他(指郑文公);B.助词,的;C.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其句的独立性,化句子为主谓短语,充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句的主语;D.助词,作用是将宾语提前,“何厌之有”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有何厌”;E.动词,“往或到”之意。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题、三题。2.反复阅读课文,将文中还不理解的语句标示出来。3.背诵课文。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

16、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

17、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

18、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

19、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明确: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

20、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教学步骤一、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一)自读练习1实词积累(一词

21、多义),解释加点词:因、策、制、兵、通、致、延、北、信。因蒙故业,因遗策。()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相如因执壁却立。()策振长策而御守内。()蒙故业,因遗策。()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策之不能尽其道。()制覆至尊而制六合。()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兵者,国之大事。()通乐毅之徒通其意。()指通预南,达于汉阳。()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致然秦以区区之地

22、,致万乘之势。()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延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汉王引诸侯兵北。()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2整理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先找出有关句子)。会盟而谋弱秦。序八州而朝同列。席卷、包举。天下云集响应。且夫王天下非小弱也

23、。吞二周而亡诸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外连衡而斗诸侯。(二)参考答案:1实词积累:因:沿袭。凭借,依仗。由于,雁荡山。因而,石钟山记。于是,乘机,廉颇蔺相如列传。策:马鞭子。策略。鞭策。鞭打,引申为驾驭,马说。制:控制。统率。制服。控制,赤壁之战。规模,岳阳楼记。兵:兵器。军队。军备。军事,战争。通:沟通。通达,愚公移山。普通,整个,师说。通畅,顺利,岳阳楼记。致:到,达到。得到,获得,送东阳马生序。招致。表示,表达,赤壁之战。延:迎接,引进。延续。邀请,桃花源记。蔓延。北:败兵。面向北,名词作状语,意为称臣于人。往北走。信:可靠的。言语真实,守

24、信用,曹刿论战。通“伸”,伸张,隆中对。随便,随意。2词类活用整理。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25、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

26、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5秦

27、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布置作业一、完成“练习”三。二、熟读课文。三、书面翻译第1段。第二教时检查讲评作业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

28、”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教学步骤一、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

29、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二)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三)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

30、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详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详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

31、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四)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联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