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3 ,大小:239.27KB ,
资源ID:5647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47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明代的一百个老百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明代的一百个老百姓.docx

1、明代的一百个老百姓明代的一百个老百姓目录序 3济世名医 5丁鹤年:孝亲忧国济苍生 6万全:妙手回春见真情 8陈实功:德艺双馨成高格 10李少翁:悬壶济世乐千家 13鲁云谷:自出心裁医术高 15吴又可:钻研温病为民生 16能工巧匠 17白瑛:民间水利工程师 17万户:真正的航天始祖 19供春:紫砂陶艺创始人 21陆予冈:空前绝后子冈玉 23程大位:日本人民尊算神 25黄成:油漆匠师不寻常 27徐正明:矢志不渝飞行梦 29计成:世界园艺第一人 30簿珏:发明火炮瞄准器 32机智人物 33海宝:力挽狂澜小英雄 33丘蒙:善用计惩治邪恶 34张小舍:善察盗贼巧除奸 36阿丑:借演戏巧谏皇帝 38钱六姐

2、:能诗善对女才人 39翟永龄:机智诙谐树正气 41郑堂:以假打假惩骗子 43初船膳:巧用计劫粮济贫 44诗人画师 47谢榛:当益壮诗艺高 47沈周:博采众长新画派 49徐渭:光芒夜半惊鬼神 51张淮:诗才敏捷不自傲 54唐汝询:盲人治学终有成 55姚筒叔:为人不俗才自高 57崔子忠:耿直孤傲一画师 58才女艺伶 60刘莫邪:忠贞刚烈女秀才 60郭真顺:以诗退兵救黎民 63叶子鸾:刻苦学习成才女 65李因:闺阁诗画堪称奇 67魏良辅:博采众长创昆曲 69梁辰鱼:词才乐才两全高手 70马锦:忍辱学戏名声响 72彭天锡:借演戏针砭时弊 73朱楚生:苦心孤诣痴情女 74孝子烈女 74诸娥:舍身救父孝烈

3、女 75刘谨:孝子寻父万里行 77谢定住:虎口救母传美名 79石孝女:抗婚自尽明孝心 81丘绪:百折不回寻生母 82赵重华:为夙愿万里寻父 84唐贵梅:冰操霜清全名节 85顾惜宝:魂归碧波万古香 86青楼女子 87铁秀英:文武兼备将门女 88蔡女:巧周旋用计报仇 92王翠翘:柔情侠骨杀倭寇 93马湘兰:自写幽香纸上看 96李香君:侠肝义胆耀千古 99文人儒商 102王止仲:寒士为知己者死 102张自新:正气长留天地间 103董沄:七旬拜师古来稀 104贾开宗:处乱世自我完善 106王海峰:出奇制胜巧经商 107毛晋:天下皆传汲古书 110奇才高士 112韩乐吾:正气关天动鬼神 112朱蕴奇:安

4、贫乐道志节高 115李氏:以身作则教儿孙 116赵瞻云:人世间一个好人 118范与兰:桑榆晚景堪称羡 119徐霞客:人生当作五湖游 120汤应曾:此曲只应天上有 123张怡:洁身自好是白云 124侠客义士 126南官生:仗义疏财游侠儿 126都文信:感恩义代亲入狱 127阿寄:无私无欲成义仆 128王玉涧:捐银两成人之美 129髯樵者:真义士嫉恶如仇 130郭尚:秉忠义共渡难关 132王妻:为大义代人徙边 133抗暴豪杰 134唐赛儿:揭竿而起抗暴政 134叶宗留:枪打世上不平人 137杨埙:秉正义上书申冤 139杨金英:忍无可忍杀昏君 140王朝佐:挺身而出成大义 142葛成:振臂一呼斗税监

5、 143马守应:起义领袖老回回 145江天一:宁死不降真义士 147草莽英雄 149杜槐:毁家纾难真英雄 149石童子:爱国少年救全城 150曹顶:丹心碧血照千秋 151姚长子:醢一身而活万民 154张二郎:功成身退真侠丐 154王长年:智斗倭寇救乡亲 155多西:达斡尔族大英雄 157序王春瑜鲁迅曾经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下每有患上“假怀孕”症即“症候和真正怀孕时一模一样,但肚里却是空虚的”(高尔基语)所谓才子,将

6、鲁迅贬得一钱不值,其实他们不过是在阴沟洞里看泰山而已,永远也看不清泰山的巍峨。即从鲁迅这段论述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的话来说,称赞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何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真可谓“目光如炬,烛见幽微”。庄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自从好大喜功、以自我拔高为能事的乾隆皇帝,将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史钦定为正史后,民间修史就成了野史,处于不合法地位,动辄被查禁,甚至兴起大狱。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对野史的蹂躏,更是劣迹空前。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国民间修史的资格,本来就比官修正史要老,纵使至高无上的皇权,动用最粗暴的行政手段,也无法阻止民间野史的伏流。因此,广义上的民间野史,包括家乘

7、、笔记、日记、文集、村志等等,仍然不绝如缕。透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当亲朋危难时,他们是如何伸出援手,扶危济困,急公好义,不惜两肋插刀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国家、民族遭遇强敌入侵的存亡绝续之秋,他们振臂而起,置生死于度外,甘冒矢石炮火、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留下多少个可歌可泣的故事,默默地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千秋正气歌。虽然他们多数人不识字,“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里觅道”(鲁迅且介亭杂文二篇“题未定”草(九),但他们是庄严、伟大的化身,与统治集团中无耻、卑劣者,适成鲜明的对比,不屈不挠地背负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艰难前行,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应当

8、说,一部中国历史,或中华民族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的脊梁”老百姓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虽历史著作如林,却盘踞着帝王将相,从未出现过系统描述历史上老百姓的史学著作,我想其原因不外乎是:英雄史观作祟;也无人肯花大力气发掘老百姓的史料。我有志于此亦可谓久矣。2007年春天,在南昌讲学,有家出版社宴请,问我有什么好的选题,我当即建议出版中国的脊梁历史上的一百个老百姓丛书,在座的著名学者胡平教授认为这个选题很有意义。这就更加坚定了我要出版这套书的决心。经联系,中国文史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很快与我签订了出版合同。我认为,该社的领导、编辑是很有眼力的。我写过不少书,也编过不少书,但我始终是个单纯

9、的学者,未参加任何党派,无任何官衔,是知识界的老百姓。我自信由我来主编老百姓丛书,应当是合适的,更是义不容辞的。所谓老百姓,即无官员身份者贩夫走卒、樵夫农夫、乞丐妓女、乡村塾师等等,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在贫困线上艰难度日。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中,有知名专家学者如沈重先生、邱树森先生,二位与我稔熟,但我知道他们与我一样,一介布衣;有王荫先生、曹晋杰先生,虽担任过“芝麻绿豆官”,但早已离退休多年;而邓占云先生是中学老师,董迎建女士是退休的文史爱好者。写作者均百姓也。今天的老百姓,写历史上的老百姓,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争名,不争利,不矫情。他们甚至像历史上那些忘我的老百姓一样,

10、脚踏实地,日以继夜地写作本书。邓占云先生、董迎建女士在短短的半年内,就一人写出了两本书,辛劳可想而知。他们的埋头苦干,着实令我感佩。阅读历史上那些老百姓感人肺腑的事迹,我每每感同身受,激起强烈共鸣。童年时,正值抗战军兴,我亲眼看到我的母亲及庄邻蒋大妈、德大妈等,对新四军伤员问寒问暖,百般呵护;已近中年的乡民兵队长姚三爷,抛下妻子、儿女,毅然参加新四军,奋勇杀敌,最后血染沙场,成了革命烈士在“文革”中,我因触犯张春桥、徐景贤之流,被“四人帮”走狗戴上“现行反革命分子”帽子,专政六年多,但我的邻居复旦大学第六宿舍的老百姓,从“专政队队长”朱老伯到队员,从来没有迫害过我,还常常关心我;父母相继谢世,

11、我返乡奔丧,村里从党支部书记吕大爷到邻人,都来安慰我,没有一个人拿我另眼相看。什么是“衣冠不论纲常事,付与齐民一担姚”?这就是!老百姓不但同情弱者,而且是非也看得分明,他们用自己的习惯语言,私下说“四人帮”是奸臣。古往今来,中国老百姓身上流淌的爱国爱家、匡扶正义、英勇无畏、济难纾困、孝敬父母、怜老惜幼等热血,一直代代相传,流淌不息。这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发扬光大。这也正是我主编这套丛书的目的。让人忧心的是,媒体充斥着帝王将相,几乎没有老百姓的一席之地,甚至贬低、丑化老百姓。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有人在电视上颠倒历史,为清兵入关的屠杀、文字狱喝彩。按此逻辑,奋起抗清的扬州

12、、江阴、嘉定等百姓,岂不是成了愚夫愚妇?以至有此类谬论的摇唇鼓舌者,被读者掴耳光,绝非无缘无故也。媒体应当让被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抛弃英雄史观,弘扬百姓史观,以“中国的脊梁”为荣、为傲!2008年11月16日于西什库老牛堂济世名医有一则故事讲的是,张氏父子在外地挂牌行医,却遭到地痞恶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此地人参,父子当归。”横批是“茴香”,然后悄然回乡。后来,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得知情形,为张氏父子的离去惋惜之余,自发地组织起来惩治恶霸,以解心头之恨。明代不少名医就像张氏父子一样,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誉。真可谓:医国医民

13、医德,丹心可治病解痛;救人救世救心,妙手能起死回生。丁鹤年:孝亲忧国济苍生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是我国明朝初年一位有名的孝子、著名的回族诗人和养生大家。丁鹤年出身由商入宦的家族,他的祖辈原来都是西域巨商,后来都曾在元朝政府里任过职,崇奉伊斯兰教。至丁鹤年时,元朝蒙古、色目人舍弓箭而习诗书已成风气。因为他三代宗亲名字中都有丁字,便依照汉族习惯,取单字“丁”为姓。丁鹤年自幼勤奋好学,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老师们都因为他年幼而有志,乐于教导他。由于他受到了一些有名望的学者的指点,17岁时已博通经史,工擅诗文。至正十二年(1352),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率军攻人武昌。年仅18岁

14、的丁鹤年为躲避战乱,把生母安置在城外农村,带着嫡母(父亲的正妻),风餐露宿,辗转三个月到了镇江,投靠经商的伯父,寓居镇江长达十年之久。这期间,与他相依为命的嫡母去世了,他还听说生母病死,姐姐在战乱中投水自尽,不禁痛不欲生。埋葬了嫡母后,丁鹤年颠沛流离,到处逃匿,有时担任童子师,有时寄居僧舍,有时深藏海岛,靠卖药来生活。明朝建立,天下安定,官府曾先后几次推荐他出来做官,但因为整个家族世代食元朝俸禄,有着浓厚的“忠孝”思想,他不愿意当贰臣,所以拒绝了明朝的邀请。一、忧国忧民大诗人丁鹤年博学广闻,精通诗律,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隐逸中度过的。他的诗抒写了社会动乱带来的郁闷和

15、痛苦,表达了他对于故国的深切思念,寄寓了忧国忧君、悯乱思治的思想情感。他的诗,折射出元明易代的社会变迁,也折射出元末明初文坛风气的转变。明洪武十二年(1379),丁鹤年返回阔别近30年的故乡武昌,给自己的父母迁葬。待他返回定海的“海巢”室后,其妻已病故。他怀着异常悲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悼亡诗:“别时如玉人,归来死生隔。日暮泣孤坟,音容杳难得。惟余坟上草,犹带罗裙色。”诗的开头直接切入悼亡之情,与诗人离别时,妻子的容貌如玉人一般,可是等自己归来后却与爱妻生离死隔。诗人别时与归来的内容、情景不同,因而由此所产生的情感亦不同。妻子的死,为丁鹤年留下了深切的凭吊与真切的怀念,因而诗人只能于日暮中在孤坟前

16、哭泣,然而妻子的音容已物是人非,难以觅见,只剩下坟头的荒草,引发诗人无限的悲哀与感慨。他不仅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感,也为百姓的苦难而忧愁,“只今四海俱横流,平地风波沉九州。苍生引领望援溺,州县有官非叶侯。”(题余姚叶敬常州判海堤卷)鲜明地表现了他对苍生、民瘼的感怜与关心。在浙东兄长处躲避兵患的时候,他写下了观太守兄昌国劝农诗,表达了对于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的渴望。“凡忧国之念,旨发之诗歌”。这是丁鹤年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他把自己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久别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坎坷生活道路的余悸,全都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一类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诗人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丁鹤年的诗风格独特,善

17、于画龙点睛,使主题得以深化,以达到发人深思的目的。如登北固山多景楼诗:“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城随山北固,潮蹴海西流。眼界宽三岛,胸襟溢九州。阶前遗恨石,谁复话安刘?”前六句描写登北固山多景楼所见景色及感受,而最后两句却通过凭吊历史遗迹,表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谴责元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另外,丁鹤年还有一些诗借景抒情,以物喻己,抒发感情,表明自己的志向。他的题画诗数量多,质量高,清新流丽,富于情趣,颇有哲理。如题天柱山图诗云:“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这首诗通过对天柱山的描写,歌颂了一种不图名利、奋发向上的精神,既隽永又富于哲理。丁鹤年的诗在元末明初独树一帜,广为流

18、传,不仅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后人对他的诗有较高评价,如清初全祖望尊之为“文苑巨子”、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在他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中说:“萨都刺之后,回回教诗人首推丁鹤年。”在90年的生命岁月中,丁鹤年致力诗文不下70载,现存300余首诗稿,这些作品收在后人所编的丁鹤年集和丁孝子集中。二、闻名全国大孝子丁鹤年不愿求仕途功名,只想做鸿儒上医,深受儒学思想所影响,以孝为先。丁鹤年12岁时,他的父亲马禄丁去世了。按回人的习惯,就“素服短丧”,但丁鹤年认为这不符合儒家关于丧仪的规定,主张采用礼仪中规定的最高的一种“斩衰三年”。当战乱起时,18岁的丁鹤年

19、执意带“母夫人”一起避难。直到“母夫人”去世后,他才一路辗转,靠教书和行医卖药聊以为生。直到明洪武十二年(1379)以后,天下基本安定下来,丁鹤年曾两度返回武昌,为父母的遗骨迁葬(丁鹤年的亲生母亲也在其逃难期间在故乡去世),并“结庐于父墓”,就在墓旁边搭个简易草棚子,为父母守灵。四库全书收录的丁孝子传、丁孝子诗,详细记载了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回乡安葬父母遗骨的经过。诗开篇就赞叹道:“丁鹤年精诚之心可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但丁鹤年却深感内疚,自己正值壮年,有心想尽孝道,却无奈亲人已去,所以自己还是不够孝道,如果能让父母健康长寿,那才是最大的孝道。丁鹤年创建鹤年堂三年后,把店铺交给儿子掌

20、管打理,自己回到家乡,以73岁高龄为自己的生身父母守孝17年,钻研养生之道,直至90高龄鹤寿而逝。丁鹤年的孝心,对他后来建店行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思想行为也影响了鹤年堂后世传人。三、泽被后世大医家丁鹤年出生在世代精通回汉医学和养生学的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曷老丁以“善药食(药膳)、长乐饮(保健药汤)”而闻名于大都。丁鹤年承家风,深得回汉医药之精髓、养生之真谛,在中医药养生领域建树颇丰,成为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大家。明朝永乐三年( 1405),丁鹤年在北京菜市口创办鹤年堂医馆和中药铺,也开创了以养生立店的先河。鹤年堂药铺比同仁堂要早200多年。据说,他对许多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和穷人免收问诊费,瘟疫流行

21、期间还给贫困人群发放药品。清代医药名家张景岳在方剂学中写道:“世人趋鹜鹤年堂”,可见其影响的广泛。鹤年堂养生法传承600年而不衰。1999年,原国内贸易部授予鹤年堂“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经过长期的认真考证,正式宣布鹤年堂“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并颁发了匾额和证书。洪武十三年( 1380),元顺帝北遁,丁鹤年更是悲痛欲绝。他那特殊的回回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不愿意、也不可能与新的王朝合作。隐逸,是他的唯一出路,也是他最好的选择。从此,他一发倾心于浮屠之法,以终其身。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90岁的丁鹤年卒于杭州,葬阿老丁墓旁,世称“丁氏垅”。万全:妙手

22、回春见真情在医书幼科发挥中,记载了一位名医为婴儿治病的趣事。有一个半岁的婴儿,接连几天惨然不乐,不吃母乳,只是昏睡。万全诊后说:“这孩子看起来没病,只是好像有什么心事,思虑久了有伤脾胃,就会导致昏睡不吃母乳。”孩子的父亲恍然大悟,说:“有一个小孩,每天和我的孩子一起玩,最近走了。”奶娘也说,自从那孩子走后,自家孩子便不欢喜,不吃奶了。婴儿父母急忙让人把那小孩找回来。婴儿见到终日陪伴自己的小朋友,喜笑不止,立即吃奶了。婴儿的父母感谢这位名医说:“如果不是您的妙术,我们不能知道孩子得病的根由啊!”这位擅长诊治婴幼儿疾病的名医就是明代医学家万全。万全(1495-1580),字全仁,号密斋,湖北罗田县

23、人,被当时百姓誉为“医圣”。他出身医生世家,精于儿科及养生学,重视小儿护养和疾病预防,辨证强调四诊兼顾,治方重视脾胃。他认为,婴儿既有感情,也有思想,医生为婴儿看病要高度凝神洞察,以便准确查找病因。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要想身心健康,必须从婴幼时期就要注意养护。万全早年苦读四书五经,但因科举屡屡失意,后来矢志医学。万全自幼习儒,儒家“仁”的思想贯穿于他的行医生涯。遇有求救,无论贵贱亲疏,也无论登门求诊还是延请出诊,万全都不辞辛劳,一心救治。有一次,一个新生儿患脐风,婴儿的父亲哭着说:“我36岁才得到这一个儿子,无论如何请您治好他的病。”万全十分同情,丝毫不去计较所谓的“厚报”,用自己精心研制的

24、至圣保命丹救治了新生儿。幼科发挥是万全所撰的一本儿科名著,共分为四卷,在第四卷里记录了一则医案,说明万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丝毫不记往日仇怨,体现了一代名医的高风亮节,至今读来仍然令人十分感动。事情发生在嘉靖二十年( 1541),罗田县富绅胡元溪有个4岁儿子于农历二月间患咳嗽,急于请儿科医生诊治。因胡元溪对万全向来有怨恨情绪,便故意不请万全,只请其他医生诊治。先后换了好几个医生,孩子非但未能治愈,病情反而恶化。到了秋季,孩子咳嗽加重,而且“痰血并来”。到了农历九月,病情危急,胡元溪迫不得已,才请万全。万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丝毫不计前嫌。他经过详察细审,告诉胡元溪:“孩子的病能治好,但必须治疗一个

25、月。”万全给孩子连续服下五剂药后,孩子本来已经有所好转,可是胡元溪疑心万全故意拖延,于是改请其他医生。后来,孩子病情再次加剧,胡元溪才悔不当初,厚着脸皮再次邀请万全救治。万全慨叹道:“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我调治,必须去掉嫌疑之心,放心托付给我好了。”胡元溪放心不下,又搬出送礼的俗套,从口袋里取出白金五两,作为治疗费用,还说如果能够治好孩子的病,将再补五两,弄得万全哭笑不得。他诚恳劝慰:“只要专信我用我,使我治好了,不在谢之多少也。”胡元溪这才专心听信。万全治疗17日而孩子病情痊愈。至精至诚,终于赢得了病家的信赖与尊敬。万全有如此胸襟,化解了积怨。万全在行医生涯中,由于医术高明,经常遇到

26、患者发自肺腑的感激、尊重和礼遇。万全并不讳言,诊病归来,总要将治疗过程记录在案。他的著作幼科发挥里记录有很多病案,不仅详细叙述了患者的家庭背景、身份地位、看病的具体时间、用药经过,还记载有收受报酬的多少,自然地流露悬壶济世的光荣与内心宁静的喜悦。如:本县张公子于初三日发热,请了好多医生都无法医治,二十七日这天,万全受县大尹朱云阁推荐出诊,让张公子服下一剂小阿胶散药,当晚病人喘止热退,病情转危为安。二十九日,张府对万全的精湛医术佩服至极,赏赐不少银两,并让万全乘坐驿站的车马而归。成功医家的幸福体验,不亦乐乎。万全见利未敢忘义,唯念活人之心,只求得到信任,从不计较报酬,但也不讳言利。读万全率真的“

27、自白”,我们会触摸到一个温馨、仁爱、坦荡的灵魂。“万氏小儿科”既已远近闻名,万全如果顾念一己私利而将绝学秘传给他的子孙及门人,后辈子孙足以谋生。但晚年的万全,毅然决然地致力于著书立说,舍一己私利以利天下,将万氏家传绝学公之于世。后人将万氏著作合编为万密斋医书十种,共108卷,70余万字。现存有万氏外科心法)、酒病点点经、万氏秘传眼科和幼科指南等,成为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典籍。万全在儿科及养生方面提出“三有余、四不足”学说,影响巨大,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了中医儿科学理论。万全家传方药中的牛黄清心丸、玉枢丹、安虫丸等,有很好的疗效,有些至今为临床习用。陈实功:德艺双馨成高格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东海

28、崇川(江苏南通)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生于江苏南通市西门将军巷,崇祯九年(1636)卒于故居。他是明代杰出的外科医学家,同时以高尚的医德享誉后世。妙手回春陈半仙陈实功幼年多病,少年时期即开始习医。他随师一面精研医理和修炼道德修养,一面临症实地观察诊断和提高治疗技术等。在此阶段,他还师事文学家兼医学家李沧溟。李先生认为:“医之别内外也,治外较难于治内。何者?内之症或不及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这句话对陈实功影响颇深,并成为他数十年医疗生涯的座右铭。陈实功对先古名医确论之书,手不释卷,融会贯通,以至成为一名既通文学、儒理、哲学,又精医理的外科学者。他在改变过去外科只重技巧不深研医理的落

29、后状况,以及发展外科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集中反映陈实功医学思想与医学成就的代表作品,是他40余年的医术结晶外科正宗。在陈实功之前,中医外科若干著作对外科疾病之医理研究得比较少,外科正宗在许多外科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医疗技术、医案记录、护理以及其有关科学依据和学理等方面,都明显地超过前人。这是中国外科学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不仅使明代外科学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对明代以后外科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陈实功的外科手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比如对于刎颈自杀的人,一般医生都束手无策,但陈实功曾经成功地抢救过几十个刎颈自杀的人。一天半夜,陈实功刚睡着,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他赶紧穿上衣服去开门

30、,只见一个年轻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陈实功,有人自杀了,恳求陈实功去抢救。陈实功不敢有丝毫耽搁,收拾好抢救的东西,跟着年轻人急匆匆地来到现场。只见自刎者倒在血泊之中,已经奄奄一息。周围的人乱作一团。陈实功小心而又敏捷地用丝线缝合刀口,敷上一种叫“桃花散”的止血消炎药,然后用四五层绵纸盖住伤口,再用长绷带缠住脖子,使病人头能抬起。绷带扎紧后,他让众人把病人轻轻地放在炕上,让病人仰卧并枕上一个高些的枕头。然后,陈实功吩咐人们把房间烧暖,就静静地守候在病人身旁。过了一会儿,只见病人的口鼻都有了呼吸,陈实功也松了口气,对家人说:“病人有救了。”陈实功让家人熬些人参粥汤等流质饮食,慢慢地喂病人进食。三天后

31、,陈实功来换了一次药。又过了两天,陈实功用软绢蘸消毒药水清洗伤口,抹上消炎止痛生肌的药膏,上面用药棉盖好,再用绷带绢条围缠三圈,用线缝绢头使不脱落,以后每两日换一次药。这样不到两个月时间,病人就痊愈了。陈实功在外科手术上创造了不少科学有效的新方法。他创造出一种专门治疗鼻息肉的方法。先用茴香草散向鼻腔连吹两次,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两根细铜筷子摘除息肉。两根筷头上各钻一个小孔,用丝线穿在孔内,使两根铜筷子相连距离五分左右,然后陈实功把穿丝线的一头伸进鼻息肉根部,用筷头上的丝线绞紧鼻痔根部,猛然向下一拔,息肉就被拔落下来。再把预先制好的止血药吹到鼻子里,伤口的出血就能止住了。时至今日,鼻息肉摘除器械

32、和手术方法,与陈实功所创制的办法在原理和要求上是完全一致的。陈实功对外科疾病不但会治,而且很注意研究发病原因。例如现代医学的阑尾炎,中国古代医学家称之为肠痈。过去的医生只知道怎样治疗,不了解为什么会得这种病。陈实功经过具体分析研究,认为有三大病因:第一个病因是男子猛跑疾走,导致消化道里的食物残渣不能顺利排出,使浊气、败血堵塞肠道而导致阑尾炎;第二个病因是妇人由于产后体虚多卧、缺乏运动等,以致肠内容物长期停滞而引发阑尾炎;第三个病因是由于饥饱劳伤、担负搬运重物、吃饭时生冷并进,肠胃功能降低而引起肠内食物凝滞。陈实功不但能正确地描述诱发阑尾炎的病因,还绘制了肠痈图,确定出肠痈的体表部位。这说明他对外科疾病的认识水平较先辈们有所提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