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9.37KB ,
资源ID:54258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258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特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特笔记.docx

1、中特笔记索引第一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问题与创新(见课件)第二讲 从制度创新到技术创新中国经济转型必由之路第三讲 中国文化建设研究(见课件)第四讲 合法性与民主建设第五讲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问题简论(需要补充)第六讲 用中国话解读当前社会矛盾(见课件)第七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需要补充)第八讲 中外改革对比一、中国与印度:姓资还是姓社?二三四大点老师都没有详细讲,所以木有笔记第九讲 日本政党轮替对内政外交的影响(见课件)第九讲 日本政党轮替对内政外交的影响(见课件)第十讲 当代社会主义民主的新选择“第三条道路”第一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问题与创新(见

2、课件)第二讲 从制度创新到技术创新中国经济转型必由之路一、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技术创新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第一阶段 制度创新为主第二阶段 廉价劳动力为主第三阶段 资源、环境、资本为主 中国模式?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2.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3.人、才、物的投入严重不足4.以企业为主题、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1.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是错误的2.未发展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型世界级企业,掌握大量经济资源的大型国企依靠垄断和政

3、策生存,缺乏创新动力;民营企业规模小,生存环境差,科技投入小3.盲目开放、被外企包围收购,丧失创新主体4.市场不完善,垄断、房地产和假冒伪劣获得高额利润,使企业缺乏科技和产品创新动力,大量资金离开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5.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科学研究急功近利,盲目推向市场,基础学科研严重不足6.科研非配体制严重不公,一线科研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利益,科研成就、原始地位被官员和领导攫取。7.企业、科技人员缺乏专利意识8.缺乏对科学研究及科研人员的宽容9.我国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四、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第三讲 中国文化建设研究(见课件)第四讲

4、 合法性与民主建设一、 合法性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一) 为什么讲政权合法性1. 合法性的理论渊源现代民主主义的核心问题:谁来行使政府权力The answer : 公共权力的行使属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全体公民从自然权利触发论证民主制度是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理论,核心在于强调民主政府是唯一的合法政府。权利理论的代表人物: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杰弗逊2. 合法性的现实意义A. 民主制度是唯一可能在现代社会建立稳定秩序的制度B. 民众权利意识发生变化,合法性问题愈来愈在政治权力的稳定中占据重要地位。(二) 合法性的内涵1. 权力的来源君权神授人民主权权力来源于法律2. 民主的认同没有任何

5、一种统治可以靠强力来支持3. 权力的边界三种观点:权力无限的国家,即极权主义取消国家权力,即无政府主义有限权力公家个人必须保留某些基本权利,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越这些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三) 中共的执政合法性1. 革命提供合法性建国之初的合法性是革命的合法性,是通过革命的成功获得的合法性,革命代表当时大多数人的愿望。A 革命是20世纪的时代主题,革命是取得政权的合法方式B 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是中共取得政权的根本原因,也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C 中国所处的内外环境决定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 经济绩效提供合法性经济绩效与合法性的关系:有效性合法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效性=/=合法性3

6、. 合法性的危机(需要补充)第二三大部分老师也没有将,所以没有笔记第五讲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问题简论(需要补充)一、生态文明的现实背景二、我国现代化进场对生态文明的挑战第六讲 用中国话解读当前社会矛盾(见课件)第七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需要补充)一、 政党的特性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一种政治组织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二、中国政党体制形成的历史过程1、 革命党 执政党内在约束: 以强大动力夺取政权 ; 已经掌握政权外在约束: 受原有政治体制的约束 ; 拥有国家权力和各种资源客观条件: 时时面临生命危险 ; 时时面临权力腐蚀风险2. 外部封锁 对外开放党内环境 内部信息交流,思想具有

7、高度同质性;与外部信息交流,思想状况复杂化党外压力: 主要面临均是国防安全的压力 除军事国防外,还有经济政治意思形态的压力3. 计划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环境经济主体: 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相对简单; 多种所有制并存,经济主体与经济利益多元化经济方法: 行政命令为主; 市场调节为主思想特点:单一化简单化; 多元化多样化第八讲 中外改革对比一、中国与印度:姓资还是姓社?(一)中印两国发展条件对比1.自然资源对比(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2.人力资源对比(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地区构成、人口城乡构成、人口受教育程度)3.社会历史条件对比(二)中印两国不同社会制度确立前后发展状况比较1.

8、 中印两国不同社会制度确立前发展状况比较工业化程度农业两国都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都很低2.两国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最终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印度最终选择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其社会主义其实是资本主义)3.两国不同社会制度确立后发展状况对比国民生产总值对比(中印度)工业发展成就(中快于印度)农业发展成就(1965年前,中印度)开放规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发展(三)基于社会制度层面对中印两国发展差异的分析1.政治制度上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印度:多党制)2.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与分配制度(贫富差距,中印度)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模式3.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9、思想观念(宗教影响,种姓制度的影响)二、中国与苏联:改革还是改向?三、中国与拉美:依赖还是自主?四、中国改革的特点与中国智慧的彰显二三四大点老师都没有详细讲,所以木有笔记第九讲 日本政党轮替对内政外交的影响(见课件)第十讲 当代社会主义民主的新选择“第三条道路”一、 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渊源及主张1. 伯恩斯坦构建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特性、阶级斗争和物产季节专政的学说,坚决反对“暴力革命”进化的社会主义的观点概括:暴力革命无必要无产阶级专政无必要剩余价值理论无用处民主与社会主义无必然联系2. 哥德斯堡纲领使修正主义进一步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A. 基本价值:

10、自由、公正、互助B. 接受混合经济中的社会市场经济原则C. 社会民主党要成为一个全民党,接受议会原则,接受右翼新自由主义基本原则,共同参与莱茵资本主义模式的建设D. 宣布社会党要通过同其他民主党派的平等竞争来赢得人民的多数3. 20世纪90年代面对全球化的“第三条道路”二、 “第三条道路”提出背景1.“第三条道路”的兴起A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第三条道路”B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承认资本主义是唯一选择的前提下,针对资本主义框架下的传统左右政治意识及其运作模式而言的。2.背景A左翼政党在政治斗争的压力转变的根本动因B全球化的兴起导致社会巨变(外部环境) 全球化冲击了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目标

11、和定位 政治选择的范围和手段受到更大的限制 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冲击了社会民主党的社会基础C新右派对左翼的政策推动 经济学论证:全球化下,市场规则限制了民主选择的范围,不得不实行紧缩节约的政策,削减社会福利。因此,社会民主党失去了经济政策的特征也失去了社会政策的特征。 社会学论证:全球化使社会发生两种变化:传统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人口份额下降;社会分化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使大家不在团结。 政治学论证:若保持特征,则要指定基金的社会主义政策,若以新的阶级为目标,则不一定会成功,还会吓跑工人阶级,所以是两难处境。D 意识形态的变化 苏联体制瓦解与传统意识形态决裂 非意识形态化左右接近三、 第三条道路的

12、基本观点1. 价值上,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民主、自由、公正,放弃阶级政治和左右划分,反对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有效替代。2. 国家作用上,坚持国家责任,国家调控作用下降,政府应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而非指挥经济,并利用市场力量服务于公共利益。3. 国家和社会关系上,公民社会,强调伙伴关系,强调智力替代统治、广泛包容的政策、机会均等、公共参与决策。4. 经济制度上,新的混合经济,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是私有部门而非政府,政府在促进竞争,鼓励研发和投资,帮助公民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成功发挥重要作用。5. 对待平等的态度,保留左翼的平等要求,机会平等而非结果平等。6. 对待福利国家的态度,改社会福利国家为社

13、会投资国家,实行积极的福利政策。7. 对现代化模式及其生态问题上,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反思现代化道路。8. 国际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国际接触有利于解决跨国问题,不会对别国主权造成威胁。四、“第三条道路”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理论特点A试图发展一种新的权力结构,即一种新的治理构想B探索一条新的福利国家现代化之路C包容性是“第三条道路”的一个基本概念2.理论意义A它提出了失去了共产党气人后的资本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B第三条道路的兴起进步一强化了意识形态淡化的趋势C第三条道路试图用一种新的激进主义政治框架来适应资本主义的变化(二)实践意义促进了欧美社会民主党的转型A 强调党的开放性,使社会党成为跨阶级的政党B 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网络,拓宽党的民主渠道,把党建成开放的党C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党领袖年轻化,加强胆管干部培训,大力吸引年轻人入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