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84.15KB ,
资源ID:53497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497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诗意校园》校本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诗意校园》校本教材.docx

1、小学诗意校园校本教材 1. 咏鹅 第2页 2. 七步诗第3页3. 咏柳第4页4.出塞 第5页5. 普天乐 江头秋行第6页6. 普天乐平沙落雁第7页7. 普天乐秋怀第8页8. 普天乐咏世第9页9. 诉衷情第10页10. 夜书所见第11页11. 饮湖上初晴后雨第12页12. 题西林壁第13页13. 满江红 怒发冲冠第14页14.江城子 密州出猎 第15页15.水调歌头 第16页16.梅花绝句 第17页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一、作者我知道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 (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們称为“初唐四杰”。七

2、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历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有骆宾王文集遗世。二、译文注释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动,拨开。三、原文大意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四、诗文赏析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

3、、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

4、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然而,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2.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作者我知道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

5、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二、译文注释(1) 持:用来。(2) 羹(g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3) 漉(l):过滤。(4) 菽(sh):豆的总称。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5) 豆萁: 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6) 釜:锅。(7) 本:原本,本来。(8)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9) 何:何必。(10) 燃:燃烧。三、原文大意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

6、的,你何必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四、诗文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3. 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作者我知道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

7、)人。武则天证圣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失,现仅存诗二十首。 二、译文注释(1)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2)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3) 妆成:装饰,打扮。(4)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5) 绦(ta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6) 裁:

8、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7)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8) 似:好像,似乎。三、原文大意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不知道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四、诗文赏析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地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作者不仅能摹其形,而且能传其神。先介绍了柳的种类,然后介绍柳的外形,最后介绍其功用。对柳的介绍,有直接的描写,也有资料的引用,既有说明性的文字,也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读之能使人对“

9、柳”这一树种有清晰的了解。文章语言细腻、优美,用大量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柳风姿绰约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发出“我们应大量植柳、护柳”的号召,极具感染力。4.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一、作者我知道王昌龄(公元690-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0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

10、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二、译文注释(1) 但使:只要。(2) 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 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 “飞将军”。(4)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三、原文大意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四、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

11、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5. 普天乐江头秋行 元 赵善庆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一.作者我知道赵善庆(?1345后)元曲作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

12、等八种,均佚。词散曲俱工,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二.译文注释稻粱:稻谷和高粱,此处泛指庄稼。蒹葭(jinji):芦苇。秀:开花吐穗。 篱落:住家的篱笆。落,人聚居之处。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沙鸟:指海鸥、沙鸥。 几处危楼:几处高耸的楼阁。危:高耸的样子。三.原文大意稻子高粱硕果累累正丰收,江边蒹葭开花,颀长清秀。黄澄澄的果实挂满农家的篱笆,芳草惨淡枯萎遍布汀洲。树林中叶子凋残有些空疏,青山的形容也已经消瘦。沙鸥在秋风中上下翻飞,因为知道潮汛到来的时候。远望一片烟雾笼罩着万顷江面。,迷濛浩渺,那气象正是深秋,离地半竿的落日上,秋雁一声长鸣,掠过了几处高楼。四.诗文

13、赏析在这支小令中,作者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清朗明丽的秋景图:稻谷和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芦苇也已秀穗。院墙篱笆,已逐渐被收获庄稼的黄色所装饰;江中小洲,也淡去了绿色。树叶飘零,植被稀薄,山容显瘦,沙鸥在水面翻飞,似乎在报知潮涨潮落,烟雾迷蒙,秋色更显深沉。一声过路的雁鸣,打破了秋野的寂静,夕阳西下,四周的几栋楼阁,在渐次浓重的暮色衬托下,却显得更加高耸。6.望 岳 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cng)云,决眦(z)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作者我知道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拾遗、“杜少陵”等。汉族,

14、巩县 (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因此也称为“杜工部”。杜甫一生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格高尚,3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二.译文注释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割

15、: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荡胸:心胸摇荡。曾:通“层”,重叠的意思。决眦(z):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三.诗文赏析这是一首古体诗泰山是如此雄伟,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四.原文大意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n那众

16、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7. 普天乐秋怀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4),笑我飘零。一.作者我知道张可久 (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他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现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中最多者。其散曲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作品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

17、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有小山乐府。 二.译文注释西风驿马:指在萧瑟西风中驱马奔忙。吴江:即松江,为太湖最大的支流。钓鱼子陵:指拒绝汉光武帝征召隐居垂钓的严光。思莼季鹰:张翰,字季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三.原文大意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落月下书卷伴一盏昏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为那两字功名,岁月匆匆不饶人,镜中人已白发频添。垂钓的严光,思恋莼羹的季鹰,定会笑我飘零。2四.诗文赏析张可久是一个始终沉

18、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这首普天乐秋怀就是他自觉岁月销磨而功名难遂的悲叹。这篇作品讲究格律、辞藻,用典较多,文词工巧婉约,颇能体现“小山乐府”的特色。8. 普天乐咏世 元 张鸣善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一.作者我知道张鸣善,名择,自号顽老子。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于其身世,列举有“扬州人”、“北方人”、“湖南人”等各说,认为其祖贯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其先人于北宋末年南渡,家于湖南;鸣善久寓江浙,居扬州时间尤长,而家人则在武昌。他在扬州时,曾官淮东道宣慰司(治扬州)

19、令史。后张士诚兵起,据有苏州,他是张士诚弟士德的座上客。士德攘夺民地、侈肆宴乐,他曾作落梅风咏雪一曲,讽刺其非。他与当时曲家多为友好。 二.译文注释。洛阳花:即洛阳的牡丹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称洛阳牡丹天下第一。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三春:孟春、仲春、季春。三.原文大意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

20、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四.诗文赏析这首小令的前六句写洛阳牡丹盛开和梁园赏月的胜景,以欢乐场面为下曲曲情做形象化的铺垫.到七、八句笔锋一转,抒发感慨。“想人生最苦离别”,这大概是此曲曲题为咏世所要表达的本意。最后三句是进一层补充说明七、八两句的意思,用花落会再开,月缺有重圆来对比、衬托“人去了何时来也”。此曲前面六句以对偶形式分咏花月,中间两句和后面三句,以花、月和人作对比,不但文字新巧,而且蕴含哲理意味,耐人咀嚼。9. 诉衷情 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作者我知道陆游出生第二年,

21、北宋便为金人所灭。陆游青壮年时期一心向往中原,收复失地。四十八岁那年他曾经到西北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在川陕宣抚使王炎公署里参与军事活动。这是诸葛亮当年北伐收复河山一贯主战的人物,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在诗词中表露出来。这首词便是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写上述情怀的名篇。二.译文注释选自放翁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梦断:梦醒。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鬓先秋:鬓发早

22、已斑白,如秋霜。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觅:寻找。 戍:防守。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貂裘:貂皮裘衣。霜: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三.原文大意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在那戍守边关的日子如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来,只留下这尘风色暗的貂裘。胡人还没有消灭,我的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这一生谁会料到,我心在抗战前线,人却在沧洲慢慢老去。四.诗文赏析一起两句,从今天追忆当年,无限感愤。“匹马戍梁州”,即指南郑从军生活。“万里觅封侯”,这里借用

23、班超典故(后汉书秦策)其所在的两句表达自己当年的壮志豪情。“关河梦断何处”,这里借用苏秦典故(战国策秦策)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10 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一.作者我知道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所著四朝闻见录,记述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闻趣事及“庆元党禁”始末,可补正史之不足,收入四库全书。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

24、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二.译文注释 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1三.原文大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远处几点灯火,)想来是有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四.诗文赏析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

25、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111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作者我知道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26、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6神宗时苏轼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复出,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元符三年赦还,次年病死常州,追溢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挥洒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清新豪健,独具风格,开豪放一匠,对后世影响颇大;工书画,为代大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二.译文注释饮湖

27、:在西湖上饮酒。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好。空蒙:形容水雾迷茫。亦:也。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相宜:合适、适宜。1三.原文大意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烟雨蒙蒙的景致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相宜。1四.诗文赏析前幅句间工于对仗,首句写水光、晴日,次句写山色、雨天,显示出一种对称美。句中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5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

28、,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苏轼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诗人苏轼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实是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5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3 12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作者我知道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因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

29、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 便上书反对。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二.

30、译文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横看:从正面反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三.原文大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比喻对事物要有新的看法,从整体去看。四.诗文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