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2.18KB ,
资源ID:53334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33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

1、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一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一)一、A11、预防小儿蛔虫病的有效措施是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用生水B、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C、口服食醋60100mlD、可食适量使君子E、饭后服用驱虫药2、治疗蛔虫病虫瘕证,治法是A、驱蛔杀虫,调理脾胃B、散蛔驱虫,调胃定痛C、行气通腑,散蛔驱虫D、安蛔定痛,继则驱虫E、调气活络,驱蛔杀虫3、肠蛔虫证以哪种证型居多A、寒热错杂B、虚实夹杂C、热D、虚E、实4、蛔虫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是A、胃脘部B、脐周部C、左下腹D、右下腹E、痛无定处5、蛔虫病的治疗原则,除驱蛔杀虫外,辅以A、健脾理气B

2、、补气养血C、调和气血D、调理脾胃E、消食导滞6、治疗蛔虫病肠虫证的首选方剂是A、追虫丸B、化虫丸C、使君子散D、乌梅丸E、驱虫粉7、下列哪项不是蛔厥证的临床症状A、腹部突然绞痛,主要在胃脘及右胁下B、伴恶心呕吐,常吐出蛔虫C、肢冷汗出D、腹胀腹痛,腹部有包块,推之移动E、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二、A21、患儿,8岁,腹痛以脐周痛为主,饮食不振,日渐消瘦,大便不调,时吐清涎,或恶心、呕吐,或吐蛔虫,精神萎靡,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爱挖鼻孔,咬衣角,嗜食异物。舌苔薄腻,舌尖红赤,舌体常见红色刺点。诊断为A、蛔厥证B、肠虫证C、蛲虫病D、姜片虫病E、绦虫病2、患儿,6岁,突然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

3、,恶心,呕吐,肢冷汗出,常吐出蛔虫。腹部绞痛时作时止,疼痛主要在胃脘部及右胁下,痛止后可如常人。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诊断为A、钩虫病B、蛔虫病C、蛲虫病D、蛔厥证E、绦虫病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蛔虫病的预防与调护: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用生水,以减少虫卵人口的机会。2.不随地大便,妥善处理好粪便,切断传染途径,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减少感染机会。3.服驱虫药宜空腹,服药后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服药后反应及排虫情况。【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虫瘕证证候:有肠蛔虫症状,

4、突然阵发性脐腹剧烈疼痛,部位不定,频繁呕吐,可呕出蛔虫,大便不下或量少,腹胀,腹部可扪及质软、无痛的可移动团块。病情持续不缓解者,见腹硬、压痛明显,肠鸣,无矢气。舌苔白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法:行气通腑,散蛔驱虫。代表方剂:驱蛔承气汤。保守治疗无效时及时手术治疗。【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本病以六腑辨证为纲。肠虫证最为多见,虫踞肠腑,多为实证,以发作性脐周腹痛为主要症状。【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蛔虫病是感染蛔虫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

5、主要特征。【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病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肠虫证证候: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时作时止,或不思饮食,或嗜食异物,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齘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代表方剂:使君子散。【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蛔厥证证候:有肠蛔虫

6、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代表方剂:乌梅丸。【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二、A2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肠虫证证候: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时作时止,或不思饮食,或嗜食异物,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齘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

7、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代表方剂:使君子散。【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蛔厥证证候:有肠蛔虫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代表方剂:乌梅丸。【该题针对“虫证蛔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一、A11、蛲虫病治疗原则以何法为主A、杀虫B、驱虫C、调理脾胃D、消食导滞E、以上都不正确2、蛲虫古代又称为A、线

8、虫B、白虫C、寸白虫D、伏虫E、胃虫3、蛲虫病的主要特征是A、阵发性腹痛B、夜寐磨牙C、夜间肛门奇痒D、腹部有移动包块E、食欲异常4、治疗蛲虫病首选方剂为A、化虫丸B、驱虫粉C、使君子散D、追虫丸E、贯众汤二、A21、患儿,3岁。出现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治法是A、驱蛔杀虫,调理脾胃B、散蛔驱虫,调胃定痛C、行气通腑,散蛔驱虫D、安蛔定痛,继则驱虫E、杀虫止痒,结合外治2、患儿,3岁,饮食异常,精神烦躁,睡眠不安,肛门、会阴部瘙痒。诊断为A、钩虫病B、蛔虫病C、蛲虫病D、姜片虫

9、病E、绦虫病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蛲虫病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驱虫为主,常内服、外治相结合。对病久脾胃虚弱者,在驱虫、杀虫时,应注意调理脾胃。【该题针对“虫证蛲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蛲虫色白,形细小如线头,俗称“线虫”。【该题针对“虫证蛲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蛲虫病是南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该题针对“虫证蛲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蛲虫病分证论治证候: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

10、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治法:杀虫止痒,结合外治。代表方剂:驱虫粉。二、A2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蛲虫病分证论治:证候: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治法:杀虫止痒,结合外治。代表方剂:驱虫粉。【该题针对“虫证蛲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蛲虫病是南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该题针对“虫证蛲虫病”知识点进行考核】一、A11、下列症状除哪项外皆

11、为夏季热的临床特征A、发热B、口渴C、多饮D、少尿E、少汗2、夏季热多见于哪个年龄段的小儿A、6个月以内B、1岁以内C、2岁以内D、6个月至3岁E、5岁以上3、下述因素除哪项外皆可能成为夏季热的病因A、禀赋不足B、感受暑邪C、病后体虚D、不耐炎暑E、风寒袭表4、下述哪项不符合夏季热的发病特点A、发病集中在6、7、8月B、3岁以内小儿易患C、发病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加D、病情随气温升高而加重E、以多汗、多尿为特征5、夏季热体温的特点A、体温与气候无关B、天气愈热,体温愈高C、高热时伴有汗出D、夜晚高热,晨起转凉E、持续高热,秋凉后不缓解6、夏季热“上盛下虚”指的是A、暑热淫于肺胃,肾阳虚于下B、暑热

12、淫于肺胃,肾阴虚于下C、心胃火盛于上,肾阳虚于下D、心火盛于上,肾阴虚于下E、心胃之火蒸于上,肾阴虚于下二、A21、患儿,7个月,因持续发热2周于8月上旬就诊,体温波动于3839,气温高时体温较高,无汗,口渴,无咳嗽流涕,口唇干燥,烦躁喜哭,尿频,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治疗首选方剂A、六一散B、甘露消毒丹C、王氏清暑益气汤D、竹叶石膏汤E、温下清上汤2、患儿,2岁,发热1月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无汗或少汗,精神萎靡或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小便清长,频数无度,大便稀薄,舌淡苔薄,脉细数无力。治疗首选方剂A、六一散B、甘露消毒丹C、清暑益气汤D、竹叶石膏汤E、温下清上汤答案部分一、A

13、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夏季热诊断要点1.发热:多数患儿表现为暑天渐渐起病,随着气温上升而体温随之上升,可在3840之间,并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发热期可达13个月,随着气候转为凉爽,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2.少汗或汗闭:虽有高热,但汗出不多,仅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甚或无汗。3.多饮多尿:患儿口渴逐渐明显,饮水日增,24小时可饮水20003000ml,甚至更多。小便清长,次数频繁,每日可达2030次,或随饮随尿。4.其他症状:病初一般情况良好。发热持续不退时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或伴倦怠乏力,烦躁不安,但很少发生惊厥。5.实验室检查:除部分患儿血常规可呈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其他检查在正常范围。【该题针对“其他疾病夏季热”知识点进行考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