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08.35KB ,
资源ID:5062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6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x

1、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生姓名 年级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2、蜡烛燃烧实验;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重点难点重点:蜡烛燃烧实验;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点:蜡烛燃烧实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要点1】关于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分为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_ 发生, 在_ _变化过程中通常通常包含_ _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变化过程中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能说明化学变化一定发生。“生成了新物质”

2、是判断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写编号)人的呼吸 打碎玻璃 铁变成“铁水” 木材燃烧 水结冰 镁带燃烧 钢铁生锈 (8)气体受热体积膨胀(9)汽油挥发 (10)灯丝通电发光 (11)铝箔燃烧 (12)食物腐烂 (13)冰雪融化 (14) 磨制石器(15)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 (16)用麻织布 (17)牛奶变酸 (18)植物的光合作用 (19) 湿衣服经风吹后变干(20)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21)将煤末制成蜂窝煤2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是( ) A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 只有化学变化 C. 只是形态的变化 D. 只

3、有物理变化3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看物质发生变化时是否( )产生强光;放出热量;改变颜色;逸散气体;改变形状;产生沉淀;产生新物质。 【知识要点2】关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分为_性质和_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_、_、_、_、_、_、_,这些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课本第8页)化学性质是指物质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 _、_ _、_ _等。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关键是看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1. 指出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的有_,是化学性质的有_(写编号)水的密度为1g/cm3 酒精具有挥发性 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 食盐易溶于水 镁带具有可燃性 氧气

4、是无色气体 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 2.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 熔点 ; 密度 ; 颜色 。3. 请试一试,以身边的物质:二氧化碳为例,根据你的了解,描述一下它的性质: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4写出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1)硫黄粉和熟石灰 _。 (2)水和白酒 _。(3)蔗糖和食盐 _。 (4)碱面和食盐_。5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沸点 C.硬度 D可燃性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SiCCaCu

5、FNeNaClAg氮氢镁金锌铂碘氧汞钡氩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 、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观察实验的重点为:物质的反应前后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发热、生成气体、沉淀等),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知识要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活动与探究实验报告探究活动名称及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活动过程记录:观察记录结论或说明点燃前观察外观蜡烛是由_和_组成的。蜡烛的中心有一根_,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_cm露出顶部,

6、是由多股_拧合而成。(普通)蜡烛外观为_形, _体,颜色为_, 直径约_,有_气味通常情况下,石蜡是_色_体,有_气味。分别用小刀和指甲割 质地_,_(能或不能)划出刻痕。硬度:_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_(能否)溶于水,在水中_ (浮或沉)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_,_溶于水的固体。将蜡烛放在火上加热蜡烛_石蜡的熔点_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_ s(秒)可点燃蜡烛。已点燃的蜡烛_(能否)持续燃烧,燃烧时_(有否)声音。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_。石蜡可以被_燃烧期间观察火焰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蜡烛火焰_(有没有)闪烁摇晃,并_(有没有)黑烟产生。蜡

7、烛火焰分为_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_色.第二层的火焰是_的,这一区域略呈_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_色,三层火焰_(有没有)明显的边缘,_(有没有)确定的顶部。火焰是否明亮耀眼?_,_层较明亮处在火焰_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_层次之,_层变黑最慢有没有闪烁摇晃是由于_的影响(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_层火焰温度最高,第_层次之,_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_层火焰进行加热。燃烧期间观察在距离蜡烛火焰以下约2 cm的石蜡并用手捏塑蜡烛 _(是否)发热的,_(是否)柔软,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_的。原因:燃烧着的蜡烛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顶部形成一个_

8、,熔化后的_色_体贮于此,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_。在此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_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原因: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小心烫手)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过一会儿,烧杯壁上有_生成澄清石灰水变_ 说明蜡烛燃烧后有_和_生成。刚熄灭的蜡烛立即用燃着火柴点燃这白烟烛芯上方有一缕_飘出,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_请猜一猜:白烟是_想一想,白烟的成份:白烟是细小的石蜡颗粒,有可燃性。观察熄灭后的蜡烛熔化的石蜡逐渐_,白色棉线烛心变_,易碎。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1. 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的。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

9、以观察到很多现象,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项目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并填空: (l) 蜡烛的顶端熔化成_态; (2)熔化的_沿着蜡烛周围淌下; (3)熔化的_在下淌过程中又_起来。 (4)烛芯上吸有熔化的_; (5)原来白色的烛芯在火焰中变成_色; (6)烛焰从内往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三部分焰的颜色是_的(相同、不同),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烛芯附近的火焰中,ls2s后取出,发现处在外焰的部分_(最先、最后)炭化,说明外焰温度_(最高、最低)。2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3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

10、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实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实验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因为_ 【知识要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报告信息:二氧化碳_供呼吸,_(能或否)支持燃烧,使燃着的木条

11、_;可以使_变浑浊,二氧化碳越多,_越多。氧气可以供给人体_,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_;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_。活动过程记录:观察记录结论或说明1 将两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2 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水槽中3 将饮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中缓缓吹气4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取出集气瓶5用同样方法多收集一瓶瓶子里_(有没有)气泡瓶子里水面_若有气泡怎么办?瓶内不能有气泡,若有气泡需_观察到_,说明气体已收集满。此气体收集方法称为 _集气法。空气呼出的气体结论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_澄清石灰水_呼出气体中_的含量比空气中 _ (多或少)分别插入燃着木条小木条_小木条_空气体中_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 _ (多或少)想一想,找找看: 1从冰箱中取出一瓶汽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现瓶外壁有很多_.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