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35.37KB ,
资源ID:50427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42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ocx

1、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简论 学 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08级 学 号 2008101053 姓 名 曾维兵 指 导 教 师 陈德长 成 绩 年 月 日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简论摘要: 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尽管有复古的一面,但也有着否定黑暗现实与残酷战争的一面,且表现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不宜全然否定。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历来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关键词:老子 小国寡民 理想性 启示Abstract: Lao zismall country with few citizens social ideal despit

2、e the restoring ancient ways, but also have a negative side real darkness and war cruel side, and performance to peace and serenity yearning, appropriate comprehensive look at it. On the positive perspective, it is people have the ideal state of pursuit.Key Words: Lao zi, small country with few citi

3、zens, ideal nature, message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对国人的影响甚深。当年,老子以哲学的方式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在对在战争、饥饿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自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当今虽然没有大的战乱,世界总体上还算是和平,但是区域性的、局部性的战争持续不断,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交织,恐怖主义蔓延,贫穷和饥饿问题的依旧严重,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对此,老子的思想又能给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一直追求着和平、自由、平等,而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对现代人来说似乎只是个美丽而不现实的童话,但它是否具有参考价值,是否对我们解决今天的社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是值得人们思考的。本文拟就

4、此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利于更好地解读老子。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性(一)老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的反抗与斗争,奴隶制在一步步的走向灭亡,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兴起,并且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伴随这一变革的是几百年的战乱。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对当时的社会作了这样的描述:“天下忌讳,而民弥贫;人所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七十五章又写道:“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者为,是贤于贵生。”几百年的战乱导致社会政治和经

5、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百姓就是生活在这样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而困苦不堪。面对这种现实,老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对战乱,对新生的阶级自然充满了不满,同时,也对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就在礼制崩溃的时候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揭露新兴的封建制度的阴暗面,以“天道无为”的哲学思想批评现实社会,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并不吝笔墨的对这种理想社会表达了无限的向往。在他看来,这种社会的社会结构十分简单,既无剥削,又无压迫,是真正的和谐、自由、平等和公平的社会。尽管老子的社会理想是虚幻的,但“小国寡民”的思想毕竟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性超越

6、,是从另一角度反省社会文化的缺失,故对后人追求理想的生存方式应是颇有所启示的。(二)“小国寡民”的社会蓝图多年来,人们对“小国寡民”的思想大多持否定态度,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白寿彝先生等。他们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倒退的,是复古的,是否定生产力发展的。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在他们看来,“小国寡民”的思想是一种保守的,倒退的思想,是必将灭亡的奴隶主阶级无可奈何的哀叹,是没有丝毫积极意义的。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或许对其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小国寡民”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吧。据

7、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所言,大致是这样的:国家不需要大,人口也不会多,即使有好的器物,也不一定要使用。重要的是要使人懂得生命的宝贵,把生死看得重些,不随意的外出远游。虽然有车马船舶也不一定要用。虽然有披甲执锐的士兵,也不没有用武之地。不需要文字,回复到结绳记事就可以了。 百姓们都有甘美的食物,美丽的服饰,住的舒适,能快乐的遵从着以往的习俗。邻国之间是可以看到的,鸡鸣和狗吠的声音也可以听得到,到死没有往来。从表面来看,老子的思想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保守落后。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老子的这种设想固然落伍且不实际,但其中却蕴含着对自由、和平、平等的向往。在老子看来,理想社会应没有

8、战争,人们可以过着宁静安乐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嫉妒。“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是很有诱惑力的,能如此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很幸福了。老子追求的是一种民风淳朴的社会,人们已经近乎无欲无求,不会想着巧取豪夺,不会尔虞我诈。这正如冯达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于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岂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淳朴太平之世,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虽虚幻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的设计。古今中外有很多思想家在这一点上与老子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外国的柏拉

9、图的理想国,卢梭的“自然状态”,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等,中国的有孔子的大同社会与庄子的“至德之世”,及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等等,他们都与老子一样,在构想与追求一个和谐的社会。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基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第二十五章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本身体现的就是永恒的道,是道的直观展示或象征,主张归复自然,而自然所体现的天道就是“无为”。若能做到听任自然,顺应自然,纯任自然,自然而然就是“无为”。所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既是一个原始的自然社会,又是一个理想的“无为”的世界。 (三)“小国寡

10、民”社会的缺陷与理想性 老子思想的缺陷是明显的,他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在很大程度上仅是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幻想,当然更谈不上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就小国而言,到底老子的小国是多小呢?老子说的“国”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国是有区别的。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虽是由一些大小国家组成,但是名义上还是属于周室。所以,用今天的话说“小国”就是高度自治的地区。这种地区的面积应是多大,如果不是或超过标准,又该如何调整,又由谁来调整,等等问题,老子也并未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再者,中国有句话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相互攻伐吞并,而趋于统一是必然趋势。所以,老子的小国状态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只

11、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老子面对现实的黑暗,他的许多话是绝对化的,是矫枉过正的激愤之言,是偏激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设想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故也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状态,不会成为现实。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文学式的想象与幻想。不过,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也有其美好的一面,他希望“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们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对战争的反动。战争是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战争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演变和发展。人类的战争由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而越来越残酷。发展到现在有了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带来的危害也是越来越大

12、,甚至是毁灭性的。虽然战争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是战争在人类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战争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进步不得已的方法,是分娩前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想战争消失那就是天方夜谭。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战争的社会,也就是老子理想的社会,也是不现实。面于当时的政治格局,要想止戈罢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反对战争,希望永远不用武力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该说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美好愿望与企盼,而老子则将这种企盼用语言明确地作了表述。中国人历来讲究“衣食住行”。这几样要是达标了,也就能算生活幸福。具体地说,就是衣着不仅

13、要遮体避寒,还要靓丽;吃的不仅要饱,还要吃的好;住的不仅要遮风避雨,还要舒适;行不但要安全,还得科学经济。古人说“食色,性也”。中国人对于“食”是很看重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的许多民俗节日就与吃有关,像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因此“食”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中国人对于“住”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即使现代的人们婚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住房。所以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之说很形象地表述,国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构想。但是这些也仅仅是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是实际上很难做到的。也就是这样,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代表了社会最广大的群体底层人民的美好愿望。当然,老子的理想社

14、会古今中外都没有出现过,“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也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上,但作为黑暗现实社会的一种参照物而存在,无疑具有相当的批判意义。二、“小国寡民”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虽说仅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却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我们若认真思考,可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正如前文所言,“小国寡民”这一理想,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老子逃避政治,消极的出世态度。笔者认为,这结论有点草率。我们看看老子的道德经就知道,老子关于政治军事外交的论述超过了全书的一半,怎么可能是绝对的消极避世呢?“小国寡民”可以说是体现了老子的人文关怀,其中不乏合理性,只不过老子将一些问题夸大化了

15、。那么,这其中究竟体现了老子的哪些人文关怀呢?在讨论这个时我们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进行思考。首先,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尽管老子没有像孟子那样提出“仁政”思想,但是老子也说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强调将百姓的意愿作为施政要求。有人说,老子的这一思想是欲返到太上之世,无君而治,所谓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是反动的、反历史的。其实,一种政治思想是否反动反历史要看它为什么阶级说话。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要点在于强调不得干涉百姓的生活,使之能休养生息,这也是老子针对当时的统治者横征暴敛不断滋扰百姓而言的。在老子看来“小国寡民”社会就是人们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人们不需要纳税

16、,人人有甜美食物,漂亮衣服,舒适的居住环境,体现了公平,平等。老子的这一政治思想,应该是反对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的剥削,这是替百姓说话,从这点上看就不是反动的,也不是反历史的。更为重要的是“乐其俗”。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呢,因为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它都有其自身特有的风俗。风俗是人类长期生活养成的一个固定的生活方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乐其俗”是一个很人性化,很有远见的策略,是尊重百姓的生活自由,是得民心之举。还有就是老子的反战思想。这是“小国寡民”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鉴于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希望社会没有战争,老子明确希望“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种反战思想是具有合理

17、性的。还有就是老子设想的“共存”的和谐的区域关系。邻国相望,却相安无事,没有任何的冲突,没有战争,没有争夺,这是何等的理想状态。这正是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所说的“知足者福”以及第四十六章说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结果。总的来说,老子“小国寡民”的合理性就在于其追求的社会的和谐性,在于理想社会应该具有的和平,平等与自由等特点。这不就是人类向往的社会吗!古今中外思想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要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描绘理想社会蓝图。老子的思想表面上看好像是复古的,但其实质否定了周公礼制而欲建立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自给自足,人人平等的社会。因此,老子之言有大智

18、慧,老子之学有真理。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老子之学的传承与升华;世界的发展也可以从老子之学中吸收营养。(二)对当今政治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那么,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老子希望的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的,一个自然发展的社会,民众之间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人们能各安其事,各尽其性,各安其所,社会和谐安稳。尽管,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以回归人类原始状态为归依,但是对于我们仍有某些启示。比如要以人为本,爱民治国即是其一。我国在政治上要保证人民的自由平等公平的权利,政府是要服务于民的,使民能够自我教化,

19、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不是扰民。当然现在社会不可能像“小国寡民”中所谓的那样让百姓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而达到一种所谓“无为”的状态,但却可以让人民获得公平与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也许就会像老子说的一样“治大国若烹小鲜”了,国家也能够做到“精兵简政”了。至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使人民过上小康富足的生活。而“乐其俗”,就是要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这样有利于人民的团结。今天,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让百姓能开开心心的庆祝传统的节日。而不是像文革时期那样中一味的否定。还有就是“小国治民”。各地有其俗,有

20、其特有的情况,因此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地方事务。我国为此建立了民族自治区,让少数民族能够当家作主,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实现民族平等。我国在外交上又奉行“五项基本原则”和“求同存异”不寻求霸权的原则。能做到和世界其他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我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我们深知战争的痛苦,我们珍爱和平,因此我们不会将这样的痛苦施加于他人。从这一点看老子的思想对我们还是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那么对于世界又有什么启示呢? 我想对当今世界的首要启示就是反战与和平,老子“小国寡民”中与此有关的描述有“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以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从某些角度看,这实际上这些是对

21、和平的强调。对于经历过战火的人来说,和平是多么的重要。人类社会史上从没有像上世纪上半叶那样,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两次战争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经历时间之长,造成的损失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战争毁坏了人类多年来建设的文明,多少生命在战争中消失去。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更是永远无法弥补。因此,我们渴望和平,珍爱和平。当今世界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社会,总的趋势是趋向和平与稳定的,但是世界上仍有很多危机与问题。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漫延,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贫穷和饥饿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些问题均威胁着脆弱的和平。如果各国有了真诚追求和平的愿望,上

22、述问题或许就不难解决了,不过,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利益,要真正的做到这点实际上很难,但至少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军事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民都为巨额的国防开支买单。如果各国能相互信任,不要为此耗费浩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这些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解决民生方面的问题中,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另外,如果世界各国能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那么世界就太平多了。世界各国若能加强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信任,世界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战争,那么世界也会更和谐。(三)思想教化的启示老子“小国寡民”中的人除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外没有什么过多的

23、欲望,更不会巧取豪夺,民风自然淳朴。人们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无私且宽厚,内心充满着浓烈的幸福感。 如今,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道德缺失。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势必导致人们狂热的追求金钱与权势,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有所防范。正是如此,老子所推崇的纯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格外值得提倡与效法的。这样,虽未必能有效控制上述问题恶化,但至少可以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对之持否定态度,并或多或少地保持相当清醒的状态,坚持简约淳朴与真诚的主流价值观。(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社会。如今,人类为自己的利益肆意破坏大自然,生态危机日

24、益严重。人类只有尊重大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万物各得其所,个尽其性,倾听自然的声音,平等的对待自然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老子之所以强调无为,是因为他认为事物的自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方能各得其所。保持最合理的发展方式和最长久的持续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天长地久,天地所有能以长切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人类应该尊重生物的自身的生存权利,把宇宙万物都看成有灵性的生命来看待,天地万物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对于我们还是有所启示的,因为它寄托着人类的一些共有理想,

25、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借鉴。注 释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冯达甫:老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70页余元洲:老子新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47页朱学勤:四库全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44页老子 庄子:老子庄子,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3常万里.老子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4耿加进.老子对“无为而治”的逻辑论证 J.积极与社会

26、发展,2011年第4期,P94-975张袁.老子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诉求 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P64-66 致 谢随着论文撰写的告罄,我明白:我即将要结束我的大学生活,结束我求学的历程,该要走向社会了。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德长老师,本文是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再到论文的撰写工作,都离不开陈老师的热情耐心帮助与教导。陈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诚信宽厚的为人处事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老师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深刻的影响了我,为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同时我也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有的任课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也正是他们让我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最后,我要感谢这四年来遇见的同学,朋友,是他们的关爱,给了我温暖,是他们的宽厚,给了我力量。与你们一起走过的缤纷时代,将会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