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1.94KB ,
资源ID:49358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358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docx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战争的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两场战役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阅读三国演义等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了解认识人物的相关史事,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

2、难点】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教学难点:曹操在两场战役中一胜一败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PPT);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林俊杰的歌曲曹操(mv)导入。(时间约2分)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的名字是曹操,请问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啊?学生:三国时期。教师:三国?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三国鼎立。请同学们翻开书第80页。(2分30秒)(二)讲授新课一、官渡之战教师出示幻灯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教师讲解: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这是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形势图。同学们看一下东汉末年的大军阀有哪几

3、个啊?学生:袁绍,曹操,张鲁,刘表,刘璋等等。教师:不错,但是在这些军阀之中,势力最大的有哪两个啊? 学生:这其中以北方的袁绍和曹操的势力最大。教师:非常好。出示曹操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学生: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生活生活艰难。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最渴望什么?学生:结束战争,恢复平静的生活。教师: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结束的这种乱世局面呢?学生:曹操。教师:对。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件显示曹操画像及诗歌“老

4、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教师:从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具有怎样的志向?怀有雄心壮志,想要统一天下。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曹操势力是怎样壮大起来的呢?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1、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各地出现盘踞一方的军阀。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势力逐渐壮大起来,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方,称雄北方。2、曹操势力的壮大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2)重视人才。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2、官渡之战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第一目,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合作】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役特点结果影响官渡之战公元200

5、年官渡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思考】曹操能够以少胜多袁绍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才能出众;重用人才。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不善于重用人才。二、赤壁之战教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教师出示赤壁之战前形势图出示刘备、孙权的简介1、背景(1)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2、赤壁之战播放视频火烧赤壁(约5分钟)【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本第二目,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合作】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役特点结果影响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曹操

6、与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思考题】试分析: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孙刘联军胜利原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利用气候、地理条件曹操战败的原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合作探究】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谦虚谨慎,骄傲必败;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合作探究】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异同点战役名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200年208年地点官渡赤壁交战双方袁绍 VS 曹操曹操VS 孙权、刘备战役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军胜利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利影响奠定了曹操

7、统一北方的基础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三、三国鼎立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赤壁之战,它的影响我们也知道了,是什么?学生: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教师: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三国鼎立,究竟是哪三个政权呢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目三国鼎立。教师: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本第三目,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我们来比一比速度,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准。完成的小组请举手。出示三国鼎立表格1、三国鼎立国 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影响魏220 曹丕 洛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蜀221 刘备 成都吴229 孙权 建业教师讲解:这里需要指出一点,222年,孙权只是称吴王,它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

8、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才是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教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为了积蓄力量消灭对方,每一个政权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最后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三国的治理与开发。2、魏、蜀、吴、三国的经济发展: (1)魏国:马钧改进翻车。(2)吴国: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蜀国:蜀锦:蜀国的丝织业兴盛。【课堂总结】教师;现在我们来课堂小结一下,用歌诀记忆法:200年曹袁战官渡,统一北方奠基础。208年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三国鼎立魏蜀吴, 洛阳成都建业都。三国经济有

9、发展,230年卫温去台湾。【板书设计】 背景:结果: 影响:一、官渡之战 背景:过程:结果:影响: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建立:三国经济的发展:三、三国鼎立【教学反思】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经过及作用,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2.知道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了解三国的发展情况。 3.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学习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官渡之战:_年,_

10、和_在_进行决战。_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_打下了基础。二赤壁之战:_年,曹军同_和_联军在_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_,最终曹军大败。赤壁之战为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1)1.形成:_年,曹操的儿子_废掉汉献帝,在_称帝,国号魏。_年,_在_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_年,_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_。230年,孙权派将军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加强了_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_的治理下,

11、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地区的开发。展示交流:小组展示、交流,各组互评,教师点拨。合作探究:自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课堂练习:1. 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2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

12、夺统治权 A B C D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蜀宋国221年刘备成都 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 B C D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200 曹操 袁绍 官渡 曹操 统一北方二.208 孙权 刘备 赤壁 黄盖 火攻 三国鼎立三.1.220 曹丕 洛阳 221 刘

13、备 222 孙权2.兴修水利 卫温 夷洲 台湾 诸葛亮 西南合作探究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从经济上看,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三国时期的历史是进步而不是倒退。课堂练习1.C 2.C 3.D 4.C人教(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复习提纲一、三国鼎立的背景:【材料研读】“白骨露

14、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遣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hao)里行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答:描绘的是东汉末年荒凉、凄惨的社会景象。因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二、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概况:(1)时间:公元200年 (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 (3)特点:以少胜多(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5)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并招揽各种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3) 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袁绍。材料分析

1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厦门行 曹操能谋善断,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志向? 答:怀有雄心壮志,想要统一天下。 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2、概况:(1)时间:公元208年(2)作战双方:曹操 与 孙刘联军(3)战争的特点和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3、曹操失败的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利用主场的气候、地理条件并采取正确的

16、战术。启示:“骄兵必败”;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作战双方袁绍 与 曹操曹操 与 孙刘联军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曹操失败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要适时出击,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等才能取胜。评价曹操:(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

17、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9年称帝 建业(南京) 孙权【易错】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答: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18、,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即今天的中国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由此可见,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有紧密的联系,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分裂是不是历史的常态?答:是进步;原因:(1)东汉虽是统一,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而分裂不是历史的常态,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常态。学习三国历史的启示:(1)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2)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5)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看他的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6)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