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0.78KB ,
资源ID:48933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933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换热器.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换热器.docx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换热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 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换热器二、 操作条件:1.苯:入口温度80C,出口温度40C。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35C。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 50kPa。4.每年按 300 天计,每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三、 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四、 处理能力:1.99000 吨/ 年苯五、 设计要求:1. 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一、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1.选

2、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与其他种类的换热器相 比,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较大以及传热效果较好;此外,结构简 单,制造的材料范围较广,操作弹性也较大等。因此在高压高温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他 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若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50 r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变形,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根据热补偿 方法的不同,管壳式换热器有下面几种形式。(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

3、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些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致管子扭弯或是管子从 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 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C以上时, 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壳壁与管壁 温差低于60-70 C和壳程流体压强不高的情况下。一般壳程压强超过时,补偿圈过厚, 难以伸缩,失去温

4、差补偿作用,就要考虑其他结构。其结果如下图所示:(2) 浮头式换热器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 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 以使管子 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 , 所 以这种换热器称为浮头式换热器。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 胀不受壳体约束, 因此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 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 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其结构如下:(3) U 型管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 管程至少为两程, 管束可以抽出清洗, 管子可以自 由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

5、其结构如下图所示:(4)填料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廉。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应处理一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其结构如下:由设计书的要求进行分析:一般来说,设计时冷却水两端温度差可取为 5C 10C。缺水地区选用较大的 温度差,水资源丰富地区选用较小的温度差。青海是“中华水塔”,水资源相对丰 富,故选择冷却水较小的温度差 6C,即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为31 Co Tm-t m = 80+40 - 25+31 =32 c 500 (湍流)0. 454 10 3壳程流体摩擦因数0. 228 0 228f0 5.0Rq 5. 0 23

6、746 0.5所以计算表明,管程和壳程的压强降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3.核算总传热系数(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0.8 0. 4i 0.023 Re Pridi0.023 -628 (9664).8(4.69 ).4 2067W/( m2 C)0. 02(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由式 0.36()(企L)。55(邑)1/3(一)0.14 计算de w取换热器列管之中心距t 32mm。则流体通过管间最大截面积为壳程中的苯被冷却,取(一).14 0. 99。所以参考教材附录管内、外侧污垢热阻分别取为(3)总传热系数。忽略管壁热阻时,由前面的计算可知,选用该型号换热器时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 453. 4W/

7、 m2 C,在规定的流动条件下,计算出的 Ke为W (m2 C),故所选择的换热器是合适的。安全513 5 453 4系数为:.453. 4 . 100%但3 %(满足要求,即在范围之内:1盼25%三、设计结果一览表参数管程(冷却水)壳程(苯)流量 /(kg/s)进/出口温度/r35r 40 r80r 40 r压强降MPa50kPa=物 定性温度/r60性 密度/ (kg/m3)定压比热容/kJ/ (kg? C )黏度 / (Pa?s)X 10 3x 10 3导热系数/ (W/m?C )设备结构参数形式固定管板式壳程数1壳体内径/伽450台数1管径/ mm25X管心距/32管长/ m4500管

8、子排列正三角形管子总数/根135管程数1传热面积/材质不锈钢主要计算结果管程壳程流速/ ( m/s)0. 66表面传热系数/W/ (卅? C )137765135污垢热阻/ (卅? C/W)压强降/Pa90747359热流量/W301736传热系数/W/ (tf ?K)安全系数/%四、设备简图五、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经过连续一周的奋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终于告一段落。对这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充分认识到实践来自理论,又高于理论。这次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课堂上理论知识掌握的再好,没有落 实到实处,是远远不够的。换热器的设计,从课本上简单的理论计算,到根据需 求满足一定条件的

9、切实地进行设计,不再仅仅包括呆板单调的计算,还要根据具 体要求选择、区分和确定所设计的换热器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 挑战。我对换热器的结构、性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我也掌 握了一定的工艺计算方法。换热器是化工厂中重要的化工设备之一,而且种类繁多,特点不一,因此,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是相当重要的。在本次设计中,我发现进行换热器的选择和设 计是要通过反复计算,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后,从中确定出比较合适的或最优的 设计,为此,设计时应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满足传热的要求,本次设计时,由于初选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初设 值的比值不在要求范围内,因此,经过多次计算,才选择到

10、合适的 K 值为 224534W/ m C,计算结果为5135W/ m C,安全系数为,满足要求。其次,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通过分析操作要求及 计算,本次设计选用换热器为上述计算结果。再次,从压强降来看,管程约为907Pa,壳程约为77166PQ都低于要求值(50kPsj),因此,可适当加大流速,从而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 能性,即降低污垢热阻,然而,流速增加,流动阻力也会随之增大,动力消耗就增 多,因此,作出经济衡算在确定流速时是相当重要的。此外,其他因素(如加热和冷却介质用量,换热器的检修和操作等) ,在设计 时也是不可忽略的。根据操作要求。

11、在检修和操作方面,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于两端管板和壳体连接成一体,因此 不便于清洗和检修。本次设计中,在满足传热要求的前提下,考虑了其他各项问题,但它们之间是 相互矛盾的。如:若设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较大,将导致流体通过换热器的压强 降(阻力)增大,相应地增加了动力费用;若增加换热器的表面积,可能使总传热 系数或压强降减小,但却又受到换热器所能允许的尺寸限制,且换热器的造价也提 高了。因此,只能综合考虑来选择相对合适的换热器。然而在本次设计中由于经验不足,知识有限,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设 计中未考虑对成本进行核算,仅在满足操作要求下进行设计,在经济上是否合理还 有待分析。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

12、发现板式换热器采用同一板片组成不同几何尺寸和形 状的流道(非对称流道)解决了两侧水流量不等的问题,同时与对称结构相比具有 相同的耐压性和使用寿命。总之,通过本次设计,我发现自己需要继学习的知识还 很多,我将会认真请教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课程 设计的前、中、后,指同学们多次给我释疑答惑,感谢同学们。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那便是团队合作。起初,老师布置班级的同学分为 若干个组,然后携手完成,我们起先不理解老师为何这样安排,于是就各自为战。 但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来不及问老师的小疑问,经同学间的相互点醒和帮 助,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觉得,那句老生常谈 还是有道理的:团结就是力量。这次课程设计真的收获良多。六、参考文献2 夏 清、陈常贵主编 .化工原理(上册)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