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17KB ,
资源ID:48779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77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docx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1. 回延安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感知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情感。2.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并把握“信天游”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超越个人对故土的感情,是一种“大我”的革命情怀。2.深度感知“信天游”的语言特色,理解并运用“比兴”手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它是一座北国边塞之城,它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既有壮丽的历史画卷,也有光照日月的红色经典。如果说有哪一个地方,可以作为我们民族伟大复兴

2、的心灵朝圣之地,那这个地方不能是北京,不能是上海,也不能是广州、深圳,它最应该是延安。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一首关于延安的政治抒情诗回延安,作者贺敬之。二、资料链接1.延安精神光耀千秋革命的延安:延安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领导并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青年抗日救亡运动:从抗日战争起,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大生产运动: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毛主席号召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2.诗人与延安战时的延安抚育了

3、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诗人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1940年,16岁的他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成长、学习工作了6年,之后奔赴新的战场。1956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三、教学活动活动一:一读诗歌,显韵味这首诗情感浓烈,深切动人,极度欢乐的字里行间渗出生活的气息和乡土的美感。臧克家谈回延安1.读准口语化的读音。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lio。满心话登时dngshi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东山的糜子mizi

4、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树梢树枝树根gn根gen,/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go羔gao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白生shng生sheng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2.读出动情处的重音。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3.读好特殊句的节奏。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

5、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活动二:二读诗歌,品美句字句美丽、朴素,而又自然。两行一节的小小诗句,它具有多么大的动人力量,它的内涵多么丰富啊!臧克家谈回延安1.语言美,品不尽。读出激情、恩情、盛情、喜情、豪情品味比喻之妙、拟人之美、排比之势、夸张之奇请用以下句式说话:我喜爱这两句,你听_,它运用了_,生动地写出了_,从而表现了作者_的情感。预设引导:比兴。如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排比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

6、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排比。以上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又如第四部分中“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写出了延安变化之大,突出了“延安精神”留给延安人民的财富。2.何谓“比兴”。比:是比喻,形象生动,情感深挚。兴:是先说其他事物,引来要说的事物。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

7、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例:运动场上彩旗飘,体育健儿真英豪。(上句发端,营造氛围,引出下句要说的事物)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上下句关系切近,兼有发端与比喻双重作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上下句关系切近,兼有发端与比喻双重作用)3.信天游,民俗风。这首诗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展示了浓郁的陕北民俗风情。“信天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小曲子”,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扣人心弦,回肠荡气,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信天游”的产生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陕北地处高

8、原,过去交通不便,生产全靠脚夫牵着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走在寂寞的山水沟壑间,便以歌唱自娱,这就是“信天游”的由来。随时间的迁移,成为了陕北人表情达意的民歌。它还渗透进陕北人的日常生活: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年节用歌声来庆祝,婚嫁用歌声来助兴。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还是外来的异乡人,都会被这淳朴炽烈的歌声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贺敬之的回延安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成为传世的经典。活动三:三读诗歌,赏特色诗人对延安的生活太熟悉,对信天游的调子太热爱,受到的影响太深厚,不求深而自深,不雕琢而佳句自来碰手。臧克家谈回延安1.民歌味,陕北情。请赏读信天游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说说它与回延安的

9、相似之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道道的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杆杆的红旗一杆杆枪/咱们的队伍势力壮。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快给亲人喝。为民亲人热炕上坐/痴心的话儿围着亲哥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小结:“信天游”的特点章法上,两行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节内押韵,或数节一韵。语言上,常用叠词,方言口语,七言为主,可长可短,节奏自由。艺术上,善比兴,多修辞,贴切自然。男女生分别齐读两首信天游民歌,说说对诗歌的理解。蓝花花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彩),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

10、(个)人。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儿)唯有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那个)蓝花花好。横山里下来游击队对面夹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游击队。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景。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哥哥结个婚。2.学比兴,写诗歌。请同学们运用“比兴”手法,和老师一起,共同创作一首小诗。等待花儿等待绽放的娇艳,_等待_的_,_等待_的_,_等待_的_,谁不在等待幸福,等待美,等待爱。预设引导:老师等待桃李的芬芳/农民等待田野的丰收/医生等待病人的康复四、课堂结语今天,我们随同诗人贺敬之火热的诗歌回到圣地延安,理解了诗作采用陕北民歌的写作方法,领会了诗歌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和民俗内

11、涵。愿同学们,能从中华民歌民俗中汲取更多的写作养料,为祖国的民俗文化代言,传扬我们的民风民情之美。2. 回延安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2、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2、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周末到了,当你踏上你离别多时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12、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当时诗人打

13、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诗。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作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三、教学步骤:听录音朗读要求,注意听,把还有不懂读的字圈点出来,与同桌合作讨论,或查字典,或问老师。预设字词读准下列粗体字的读音。心窝搂定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糜子油馍气喘一盏一读

14、诗教师导语: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请大家各自快速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5)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再读诗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导语: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导)根据“从_ _ _ _ _ _ _(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_

15、 _ _ _ _ _ _。”教师举例如题目中的“回”,“回”意味着重先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容易使人联想到回家、回乡,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拉近(突出/写出)了诗人和延安的密切关系。又如: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学生自主合作预设引导:又如第一部分: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2、诗中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表达效果。根据从_ _ _ _ _ _ _诗句中的可知,采用_ _ _ _ _ _ _(

16、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师举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学生自主合作预设引导比兴如: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

17、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预设引导排比以上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预设引导又如第四部分中“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写出了延安变化之大。突出了“延安精神”留给延安人民的财富。知识点学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四、拓展探究1、从

18、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热情好客、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2、在那个年月,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在老一辈的革命者们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下,延安人民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断的好起来,那么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五、小结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

19、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朗读这首诗结束教学。六、作业:1、课后背诵这首诗。2、完成课后练习。3. 回延安说课设计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回延安。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完成我今天的说课。一、说教材回延安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按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编排,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时写的一首抒情诗,描述诗人回到延安

20、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过去延安难忘的岁月,展现今昔延安的风景、人物,表达了发扬延安光荣传统,建设新中国的心愿。诗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本诗内容浅近,情感显豁,所以学习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毕竟这首诗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诗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及革命传统与精神,离学生的生活与认知太遥远,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三、说教学目标王荣生教授指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关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在“教什么”上,而学情是一切教学的起点。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2、反复品

21、读诗歌,分析诗歌采用的陕北民歌形式特点及语言风格。3、联系相关资料,研读诗歌,理解诗中的地域特色、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本诗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需通过朗读品析深入体会,所以我把目标2确定为教学重点。隐含在诗句中的地域文化及延安精神的内涵,需要深入挖掘才能有所领悟,所以我把目标3定为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本文是教读课,重在传授方法,所以我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朗读法、品析法、点拨法。新教材非常重视学法的落实,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品析法赏析民歌形式及语言,通过讨论法理解文化、精神内涵。五、说教学过程接

22、下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流程是如何运用以上教法和学法来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课前预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延安及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相关知识;2、大声地朗读诗歌,熟悉内容。(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做好铺垫,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导入新课设计: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里,延安是红色中国的首都,是一个神圣又神秘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今天,我们跟随着诗人贺敬之,一起“回延安”。(板书:课题、作者)(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导入新课要尽量做到简短有效,既与本课学习内容紧扣,又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接下来进入我设计的第一板块:把握内容情感。第一步,自由朗读诗歌,用简洁的

23、语言概括每一章的内容。第二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章,标注朗读标记,反复朗读,说说应该要读出怎样的感情。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要在把握诗歌内容要点、情感基调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延安母亲”的多层面情感,尤其是重回延安的激动,见到亲人的喜悦,展望未来的自豪。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诗章情感的差别,读出重音、节奏、语气等,同时适时介入贺敬之在延安的成长经历,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人对延安的真挚情感。(板书:内容情感激动感激喜悦赞美自豪)(我这样设计的原因是,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这个板块的朗读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并通过朗读理解

24、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达成教学目标1。)接着进入本课的第二大板块:欣赏民歌写法,这是本课的重点。我设计的过渡语是:“诗人的情感热烈而真挚,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诗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有关。”引出“民歌形式”一词。(板书:民歌形式)这一板块,我设置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学生介绍搜集的关于“信天游”的知识,教师略作补充,然后投影展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走西口等民歌选段,加深了解。第二环节,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在哪些方面采用了“信天游”的写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特别要关注抒情方式、比兴手法、修辞及叠字等。“信天游”是抒情性极强的民歌,本诗或直

25、抒胸臆,如“革命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直白地表达对延安永远割舍不掉的亲情;或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间接抒情,如“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抓、贴”等动词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要结合这些具体诗句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直白热烈的抒情特点。此外,比兴手法、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还有“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叠字的运用,既体现了诗歌浓郁的民歌气息,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些都需要在品读中细细体会并作归纳。(板书:抒情换韵比兴修辞叠字)(设计意图:设计这个品读诗歌的教学板块,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朗读法、品析法,多角度品析诗歌的民歌写法,在充分的朗读品析中,感知这首诗歌的民歌

26、形式与风格,落实本课教学重点。)接着投影本诗的创作背景,并用“回顾往事,贺敬之说,最使他心潮难平和深思不已的是身心所系的伟大时代,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感受那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内涵。”过渡到第三个板块:领悟精神内涵。这一板块,我设计两个话题:1、从诗歌中,我感受到延安_ _ _ _ _的民俗文化。2、从诗歌中,我读出了老一辈革命家_ _ _ _ _的精神。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本诗、延安颂、延安,我把您追寻及南泥湾,选择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做好记录并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充分挖掘课文及拓展资料中的内容,引领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有所感悟。重点引导学生研读诗歌的第二、三、五部分,抓住诗中描写

27、的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红旗、杨家岭等带着革命印记的意象,感受诗歌所展现的陕北风情及“延安精神”。(板书:陕北风情延安精神)为更好地理解“延安精神”内涵,需引导学生结合拓展资料,从贺敬之的南泥湾中可读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祈念曾的延安,我把您追寻中可读出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介入学生预习时查找的延安知识,在联读中加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设计意图:新教材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融通课堂内外,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这个教学板块的设计正是基于此,学生通过拓展联读,加深对这首诗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最后诗意结束课堂:贺敬之,这位在延安成长起来的革命诗人,用陕北最富特

28、色的“信天游”,谱写了一首饱含深情的延安赞歌,其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读读这样的诗歌吧,它们根植于我们的土地,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开拓创新。(板书:和谐统一)(设计说明:我用“形式内容和谐统一”简明地总结课堂,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激励学生读些革命诗文,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我设计的作业是:课后阅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散文,结合所学,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设计说明:布置这个作业,目的是由课内到课外,一方面巩固课堂所学,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落实新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要求。)六、说板书设计回延安贺敬之激动抒情感激换韵喜悦内容情感民歌形式比兴赞美和谐统一修辞自豪叠字陕北风情延安精神(设计说明:我的这个板书力图清晰直观地呈现教学重难点,全面而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梳理归纳。)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评委老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