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55.30KB ,
资源ID:48187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187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docx

1、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 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原文出处】方言【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199801【原刊页号】7580【分 类 号】H1【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199805【作 者】王永炳【作者简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正 文】古典戏剧作家为了剧情与演出时语境的需要,大量地运用了方言口语词,如“侬、家私、娇客、症候、放乖、撺掇、坑、和哄、打火、面皮、日头、巴臂”等等。这些口语词汇固然增添了戏剧文学无限光彩,但也给阅读欣赏者带来困难。其间的原因不外是:有些方言口语词本无定字,随手拈一同音或音近的字以代替,这是常有的事。例如“

2、巴臂”,就有“把臂、把背、巴鼻、靶鼻、芭壁、巴避”等写法。再加上区域局限性与古今方言口语的差异,这种情况更增添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其次,过去正统文人认为戏剧语言太过鄙俗,不屑一顾,因此,能为戏剧语言作注释工作者为数极少。这样一来,戏剧语言有相当多的词语不经02 收拾琵琶记3:(贴白)你怎么不收拾了心下?西厢记33: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宦门子弟错立身4: 奴家今日身已不快,懒去勾栏里去。(虔)你爹爹收拾去了。蓝采和1:(净)俺先去勾栏里收拾去。(又正末云)兄弟,有看的人么?好好候也,上紧收拾。近代汉语词典对琵琶记、西厢记两例中的“收拾”分别解为“收起,约束”与“解除”,这可说是“收拾”一般义,

3、是正确的。其实,这一般义亦见于王充论衡别通:“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也当“收敛”用,如后汉书光武帝记:“建武二十二年诏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赢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墉,为寻求之。”但是,对宦门子弟错立身及蓝采和两例中的“收拾”一词的意义,上述各戏剧辞书却付之阙如。这两例中的“收拾”是古代戏剧的行话。古时神庙或勾栏舞台都有悬挂布幔的装置,剧团自带布幔流动作场,即于开演前先悬挂布置,称为“收拾”。03 早起救风尘3:哦,早起杭州散了,赶到陕西,客火里吃酒,我不与了大姐一分饭来?马陵道2:只待早起修了天书, 我便早起杀了那厮;晚夕修了天书,我便晚夕杀了那厮。我务要将他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4、。“早起”,戏曲词语汇释解作“从前”,近代汉语词典解为:“早先,先前”。二解均误。其实,“早起”便是“早晨”。四川安岳、乐至、中江、遂宁一带地方,有人把“早晨”说成“早起”。比如说:“昨日起”、“今早起”,就是指昨天早晨,今天早晨。今闽南话也是如此说。同时,闽南人更把“早起”代“早饭”用,如“我有食早起”,即北京话的:我吃早饭了我吃过早饭我已经吃早饭了(视当时的语境而定)。此外,与此同义的语词有(以下括弧内的文字表示地区):早浪(苏州)、天光(温州、潮汕、海南)、早头(福州)、晨早(广州)、早朝(佛冈、阳山)、朝早(连山、曲江、仁化)、早晨(乐昌)、朝头早(清远、英德、韶关)等等。剧文中的“早

5、晨”(借当“早饭”)有时也与“晚 夕”(借当“晚饭”)相对应。例如蝴蝶梦3:哥哥可怜见, 一个老的被人打死了,三个孩儿又在死牢内,老身吃了早晨,无了晚夕,前街后巷叫化了些残汤剩饭,与孩儿充饥,哥哥可怜见!在马陵道一剧里,“早起”也与“晚夕”相对应。从而可见,“早起”即“早晨”也。04 添力琵琶记26:为五娘行孝,交与他添力。“添力”,近代汉语词典释为“送给劳苦者的慰问品。”此解不妥。琵琶记此出写赵五娘独力为公婆筑坟,感动玉帝,特派猿虎二将前往相助,所以“添力”即“相助”或“助力”,绝非“慰问品”。05 打秋风牡丹亭13:(生)坐吃三餐,不如走空一棍。 (净)怎生叫做一棍?(生)混名打秋风哩!(

6、净)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生)你说打秋风不好,“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大来做了皇帝。“打秋风”一词,为明代常用口语词。如冯梦龙醒世通言:“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耗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戏剧辞书均无解。这个词语仍流行于现代一些方言中,如吴语今作“打抽丰”或“打秋丰”,是假借各种名义向人索取财物的意思。今云南昭通方言中以语言或小技能诈人财物也说“打秋风”。06 弟一 第一 刘知远1:在村弟一欺良善,没尊卑,不近道理。杀狗记34:阿哥,孙大哥第一喜欢的是你,还是你先进去。许多戏曲辞书对“弟一”“第一”均无解。“弟一”即“第一”,今客家话,以及成都、厦门、福州与海南等地方言都

7、把“第一”当成“最”解。今香港粤语常说:“第一时间”,即最早时间之意。近年来,新加坡广播机构华语广播员报告新闻时也已用上“第一时间”的词语。07 别 卵宦门子弟错立身:妇人剜了别,舍人割了卵。“别”与“卵”,顾学颉、王学奇的元曲释词提及“妇人剜了别”,并说“别”即“女阴”,是错别字。“卵”当指男阴,与“别”对举。其实,“别”并非错别字,而是禁忌字。人们为了回避女阴“”这个发音而读成“别”的。长沙地方“”的本字是“鳖”字。长沙用“鳖”称女阴好比福建永春人用“龟”字,都取其形似。这里的“卵”用法也适用于长沙、南昌与黎川等处。详见李荣1994。08 蝴蝶梦3:等我日(滉)你奶奶歪。“”,女阴。一般注

8、释家都避开不注。甚至在原文中用符号代替,如顾肇仓选注虎头牌杂剧3:“我入你老婆的心。 ”尤有甚者,由王学奇主编的元曲选校注的虎头牌杂剧,索 性连“”也省去了,写作:“我入你老婆的心。”如此省略,大可不必。09 邪魔外道碧桃花3:不料孩儿染病在身,医药无效。老夫想来必有邪魔外道迷着,不得痊可。范张鸡黍2:此事真假未辨,敢是甚么邪魔外道向你讨祭祀来么?神奴儿4: 你将金钱银纸快安排,邪魔外道当拦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过来。“邪魔外道”,近代汉语词典解之为“指妖魔鬼怪。亦比喻不正当的货色。”汉语大词典中有四解:指旁门左道;指不纯正的学说或文字;妖精鬼怪;不好的途径或行为。这些解释全是引申义。实际上,

9、此语出自佛教。佛教以一切烦恼、疑惑、贪恋等妨碍修行者为“魔”;将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哲学派别称为“外道”,故称妨害正道之言行作“邪魔外道”。药师经下:“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妄动,心不自正。”后引申多指妖孽或不正当门路和途径。10 可可 可可的生金阁1 :金盏儿诗云:今日买卖十分苦,可可撞见大官府,一个钱儿赚不的,不如关门学擂鼓。生金阁3:牧羊关(白)不想失错了,可可打了相公背上。杀狗劝夫4:怎么这尸首可可的在你后门。破窑记:抛彩球招婿聘妇,可可的打着个贫子。可可”,即“恰恰”。山西稷山口语,云南昭通方言都管“恰恰”叫“可可”。但是,“可可”安置在句尾,意便不同,是“漫不经心

10、”的意思,即张相所说“言凡事不在意或一切含糊过去”。例如射天香2:(钱念科,白)“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11 兜答 兜答 逗搭黄梁梦4:路兜答,人寂寞,山势恶险峻嵯峨。盆儿鬼1:路途兜塔搭, 客心寂寞,仓忙煞。青山泪4:今日个君王召也长安,避甚道路兜搭。东堂老1:混江龙(白):我如今过去,便不敢提这卖房子,这老儿可有些逗搭,难说话。符金锭2:我做媒人兜答,一生好吃虾蟆,若还要我说亲,十家打脱九家。“兜答”、“兜搭”,中国民间方言词典解为“勾搭”与“攀谈”,均不妥。此词有二解:喻道路崎岖弯曲貌,如黄粱梦、盆儿鬼、青山泪中用例。谓不率真,难缠,固执,乖僻,如东堂老、符金锭中用例。今云南昭

11、通人有此口语。12 蔓菁西厢记22:满庭芳茶饭已安排定,掏下陈仓米数升,炸下七八碗软蔓菁。王季思1980说:“北曲中吕官有蔓菁菜一词,疑蔓菁盖谓菜。”“蔓菁菜”简称“蔓菁”,犹如今日称“ 芥兰菜”为“芥兰”一样。“蔓菁菜”,云南昭通人至今当作常蔬,色紫,小者如拳,大者如碗,味甘美,又名诸葛菜,俗传武侯入滇以此随军云云。有童谣歌曰:“圆蔓菁,扁玉头,好吃罗卜小屁股。”说明蔓菁菜越圆越鲜嫩可口。13 剌后庭花3:这的是谁人题下这首后庭花,须不是把你来胡遮剌,莫不我双眼昏花。“剌”,语尾助词,无义。“胡遮剌”即胡扯的意思。但戏曲词语汇释与元剧俗语方言例释都没有指出“剌”为语尾助词,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12、,以为“胡遮剌”是一个词。琵琶记30:“我为甚胡掩胡遮?”,这里无“剌”,可见“剌”是语尾助词无疑。14 抹搭倩女离魂2:拙鲁速曲(魂旦唱)你若是似,贾谊困在长沙,我敢似孟光般显贤达。休想我半星儿意差,一分儿抹搭。“抹搭”,元剧俗语方言例释解为“变心”,其他选本或释为“精神不贯注,怠慢”,或认为“疑是怠慢或变心说”,或解为“眼皮下垂而不合拢”,均似不甚妥。徐州话“抹搭”义本为“失手”,例如“手一抹搭,把碗打破了。”多指具体物品而言。对事则可引申为“忽略”“错失”,如“真该死,这事又让我给抹搭过去了!”此解甚是。15 舍人墙头马上3:自从跟了舍人,早又七年光景。智勇定齐楔子:报复去,道有三舍来了

13、也。刘弘嫁婢4:老员外喜也,大舍得了婴童解元也。救风尘1:自家郑州人氏,周同知的孩儿周舍是也。“舍人”,本是官名,历代皆有设置,为近侍之职,如“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后官称贬值,宋元时代,遂以之称官家贵人之子弟,简称“舍”。古典戏剧中多有此用例。但是,其中已有贬称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为“舍”,如救风尘中的周舍。此语词如今尚留存在有的方言里,如潮汕人多以“阿舍”称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年轻人。16 生分 生忿蝴蝶梦2:(正旦白)大哥、二哥、三哥, 我说则说,你则休生分了。还牢末1:若取回来,不生分他心?对玉梳1:别人家儿女孝顺,偏我家这等生分。曲江池2:常言道:娘慈悲,女孝顺;你不仁,我生忿。

14、赵氏孤儿3:则为朝纲中独显赵盾,不由我心中生忿。老生儿:但得一个生忿子,强似孝顺女。谢金吾:尽的忠不能尽孝,生忿子骨痛伤情。“生分”,汉书地理志二下:“康叔之风既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颜师古注:“生分,谓父母在 而昆弟不同财产。”可见“生分”一词在汉代便已存在。但是,颜氏注“生分”为“父母在而昆弟不同财产”,于文不顺,于义过窄。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生分,犹言生发也;又犹言忤逆也。分读去声,亦作生忿。”这个解释中的“生发”,有望文生义之嫌。“忤逆”的解释与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所解“不肖”的意义相近。如果是站在父母的立场来说,子女不顺从、不亲切便是“生分”或“

15、生忿”,也便是“忤逆”、“不肖”,例如敦煌歌词总编卷三普通联章捣练子孟姜女:“辞父娘了,入妻房,莫将生分向耶娘。”此语词实指人们关系中一种不协调的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有程度上的不同,元曲释词把它们分成三类:感情冷淡,关系疏远。如蝴蝶梦、还牢末中的用例;对父母忤逆不孝。如对玉梳、曲江池中的用例;产生愤慨、愤怒,进而萌恶念、起杀机。如谢金吾中的用例。今从古典戏剧作品中的用例中考查,“生分”的含义确是如此。此语词在古典戏剧作品中常见,可用作动词,也用作形容词。今潮汕方言里只用作形容词,例如“昨暝有个生分人来。”现代汉语里还应用这个语词,一般用来表示人际关系中感情的冷淡、疏远与不亲切。现代汉语词典收

16、录此语词注为:“(感情)疏远”,意同“陌生”。有的地方说“生外”,如欧阳山的小说高干大:“你是少来两回,怎么倒生外起来了?”17 擎牡丹亭如枕:偶和你后花园曾梦来, 擎一朵柳丝儿要俺把诗篇赛。“擎”,端,用两手拿。世说新语汰侈:“婢子百余人,以手擎饮食。”此作“两手拿”解。也可作“手拿”。18捽秋胡戏妻3:十二月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粗。眼脑儿涎涎邓邓,手脚儿扯扯也那捽捽。“捽”,是揪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收进了这个词,并注明为方言。同时举了两个例句:一句是“小孩儿捽住妈妈的衣服”,一句是“捽住他的胳膊就往外走”。这两个“捽”换上“揪”都讲得通,与秋胡戏妻例的意思一样。今天津话也用这个

17、词,但词义窄得多,如天津人说:“捽下一头蒜来剥剥”,“没留神,捽下来一撮儿头发”。仔细揣摩,天津话的“捽”大多用于从某物上揪下一部分这种场合,头发是从头上揪,蒜是从蒜辫上揪。若从说文解字:“捽,持头发也,从手卒声”上考虑,天津话所表达的正是古义。19 支剌勘头巾3:(幺篇)休则管我跟前声支剌叫唤因甚的?大古是 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支剌”,戏曲词语汇释解释为“同支吾,是随口拉扯,勉强分辩应付的意思。”这是错误的。当是象声词,形容难听、嘈杂的声音。比如,天津人对某人大声喊叫不满,就说:“喊嘛!也不嫌支剌得慌!”也可以重叠使用:“这是什么声音支支剌剌,怪难听的!”这种用法正与古典戏剧的相合

18、。同时,在勘头巾第一折的混江龙曲文里就有“脚趔趄,难支吾,荒冗冗,眼朦胧犹自醉醺醺”句,“支剌”与“支吾”同在一剧里出现,可见并非同语。20 个月期程望江亭3:(张千云)相公鬓边有一个虱子。(衙内云)这厮倒也说的是,我在这船隻上个月期程,也不曾梳篦的头。所谓“期程”,是估计时间之词。也作“程期”,如杜甫前出塞:“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期程,亡命婴祸罗。”“个月期程”犹言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今天的河北与天津方言仍有“个月期程”的说法,如“不用着急,也就是个月期程的事。”也有写作“半月其程”的,如金线池2:“(白)我去的半月其程, 怎么门前的地也没人扫?”21 尖担救风尘3:(背云)且慢

19、着,那个妇人是我平日间打怕的,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他若是不嫁我呵,可不弄尖担两头脱?休了造次,把这婆娘插撼的实着。气英布1:则怕你弄的咱做了尖担两头脱。所谓“尖担”,是一种竹木制的,两头尖的,用来挑柴草的农家用具。此语词在古典小说中亦常见,如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夫;头戴蓑笠,身披草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西游记57:“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尖担担柴两头脱”已成为民间歇后语。今闽南方言厦门、潮汕一带仍有“尖担”一词。22 囊揣周公摄政4:今日拜舞虽囊揣,倒大来千自由百自在。介子推1:混江龙大太子申生

20、软弱,小太子重耳囊揣。玉壶春3:十二月那里怕逻惹着囊揣的秀才。西厢记54:折桂令俺姐姐更做道软弱囊揣。“囊揣”,金元戏曲方言考有例无注,元剧俗语方言例释解为“软弱,衰软,懦弱”,没有说明理由。“囊揣”本指猪胸腹部的肥而松的肉。由于它的松驰无力,所以人们拿来比喻人的虚弱或软弱。现代汉语词典收此词,并注明“多见于早期白话”,与“囊膪”同。23 撺掇秋胡戏妻3:你也曾听杜宇,他 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隔江斗智2:闻那刘玄德颇有不允之意,便是诸葛亮再三撺掇。近代汉语词典把撺掇解为:配合,照应。张罗。这两种解释都不是以上二例撺掇的词义。元曲释词认为撺掇的词义有五个:一谓怂恿、促成;二谓催逼;三

21、谓乐器演奏的术语;四谓张罗;五谓搬弄、抛掷。这五个解释中以第一个适合上例撺掇词义。现代汉语词典收此语词: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苏州、西宁等地人常用此语词,昭通人把撺掇合音说成撮,其意皆为怂恿,鼓动。这样看来,撺掇一词只剩下怂恿、鼓动的词义了。24 摑打货郎旦2:找不见了烟花泼贼猛抬头,错摑打了别人怎罢休?紫云亭3:无明火怎收撮,摑打会看如何?近代汉语词典:摑,亦称摑打,打耳光。元曲释词:用手掌打人叫摑打。现代汉语词典:用巴掌打。海南、苏州、昭通等地都还常用这个方言语词,但并非都解作打耳光,实际上,还可解作敲叩。海南人常对顽皮的孩子说:你不听话,我就gu摑你头额。所谓摑你头额便是用弯曲的手

22、指关节敲打额头的意思。25 撒和冻苏秦2:他撒和头口去了。西厢记1:安排了饭,撒和了马,等着哥哥回家。撒和,即打点、喂饲或溜放牲口的意思。此语词来自蒙古语soaa,亦可作撒活、扫花、撒花,原意是家人出征或远行归来时所带回来的礼物,后来作为索取属下人财物的修饰词。元曲释词、元曲百科、近代汉语词典均把撒和词义解释出来,但没说明此语词出自蒙古语。26 赛卢医窦娥冤1: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行得一手好医,人家就叫赛卢医。元曲释词、关汉卿戏曲词典等都把卢医当作战国名医扁鹊,因他住在卢地,故称卢医。赛卢医就是赛过或胜过卢医。这样的解释固然说得通,但仔细分析,未免牵强。笔

23、者认为赛是来自蒙古语赛(也作赛银,撒因,或洒银等等),即好的意思。在古典戏剧里,可看到当时汉族许多小女孩叫做赛娘(古代本来把少女称为娘,把蒙古语赛置于娘上取名,就是赛娘)。上例中的卢医已经自我介绍:自家姓卢,因为医道“好”,人家称他为赛卢医(好卢医)。所以,此赛并没有赛过或胜过的意思。理由是:他本姓卢,无所谓赛过或不如。27 一地梧桐雨3:早间把他个哥哥坏了,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着饶过他,一地胡拿。董西厢1:大来没寻思,所以没些儿斟酌,到 来一地的乱道。一地,也作一地里,一地的,意为一味、就、到处。元曲释词、近代汉语词典等解释颇详。现在要补充的是,潮汕方言也常用这语词,如:你读书哩,一地

24、晓食定(你不读书,就知道吃)。【责任编辑】张振兴【参考文献】段开琏,1994,中国民间方言词典,南海出版公司,海口。高文达主编,1992,近代汉语词典,知识出版社,北京。顾学颉、王学奇,1984,元曲释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顾肇仓,1956,1978,元人杂剧选,人民出版社,北京。姜亮夫,1988,昭通方言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李荣,1994,禁忌字举例,方言第4期,北京。陆澹安,1981年,戏曲词语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季思,1980,元杂剧选注,北京出版社。厦门大学中文系方言研究室,1982,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三联书店,香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朱居易,1956,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商务印书馆,上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